校園活動報導
-
桐林夏日遊學日記|7月2日 SDGs手作趣 😊
2025-07-03 霧峰區 桐林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73 次校園新聞昨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可愛的貓頭鷹,學習了許多英文單字。今天,孩子們要動手做,開啟一場「知識 + 美感」的創作小旅程! 生活中有許多物品可以再利用,如紙板、鈕扣亦或者是校園裡所掉落的樹枝等...,因此姿樺老師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手作活動──用繽紛的毛線纏繞紙板並再利用收集的素材創作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貓頭鷹。孩子們一聽到要自己做貓頭鷹,都躍躍欲試,一邊思考配色,一邊發揮創意,開始動手製作。 在老師細心的說明下,孩子們開始認真的創作,毛線在小手中變化出各種色彩和圖案。經過不懈的努力後,一隻隻色彩鮮豔、造型可愛的貓頭鷹完成啦!每一隻除了充滿孩子們的想像力也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讓活動現場充滿了歡笑和驚喜。 今天的我們,不只學到了知識,也把創意和快樂編進了每一隻貓頭鷹裡!
-
桐林夏日樂學計畫開跑囉!GO~英語桐趣營!
2025-07-03 霧峰區 桐林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71 次校園新聞暑假的第一天,7月1日,「夏日樂學」立即展開!本週的主題課程聚焦於桐林社區的生態特色──神秘又可愛的「貓頭鷹」。身為桐林的一份子,孩子們對貓頭鷹並不陌生,平時的課程中就常接觸相關知識,而這次我們更進一步,從貓頭鷹的外觀、叫聲到生活習性等多個面向進行深入學習,而且全程以英語進行,一場知識與語言兼具的學習之旅就此展開! 為了讓孩子們有豐富又有趣的學習體驗,姿樺老師花了許多心思準備,不僅蒐集了詳盡的貓頭鷹資料,還設計了充滿創意的手作活動。第一天由姿樺老師帶來一場生動有趣的簡報,透過英文介紹與問答互動,孩子們迅速掌握了許多貓頭鷹的知識和相關英語詞彙,學習成效豐碩,收穫滿滿! 此外,為了提升教學品質與效率,這次也特別安排了助教老師協助教學,感謝峻銘老師的熱心參與,讓整體課程更加流暢、精彩! 讓我們一起期待接下來幾天的桐趣英語旅程吧~學習就在生活中,Fun暑假,學不停!
-
永寧學子跨洲牽手~與獅子山學伴共築文化橋樑
2025-07-02 梧棲區 永寧國小 教務處 汪詩穎 報導點閱數:83 次校園新聞本校三年丙班的孩子們,自去年十一月起,持續與位於西非的獅子山共和國 「Future Faces Free School for Under Privilege--未來之星弱勢族群免費學校」進行文化交流。幾個月的互動中,我們見證了對方學伴的校園環境,從過去的敞蓬席地而坐,逐步改善為有遮風避雨、能安心學習的新空間。這一切,都因為外界資源的浥注,讓他們的學習變得更安全舒適。 透過永寧的影片介紹與分享,學伴們看見了我們美麗的校園與圖書館,甚至學會用中文說「謝謝」。孩子們一直期待與遠方的學伴進行同步線上見面會,但礙於八小時的時差,無法在平時課堂時間進行。終於,在老師們的努力協調下,六月某個星期五最後一節課──獅子山共和國清晨七點十五分──我們終於相見了! 對方老師表示,他一早就出門,挨家挨戶呼喚孩子們起床,只為讓這次寶貴的交流如期進行,這份用心讓我們深受感動。活動開始,彭文貞校長親切以英文問候,表達對這次相遇的期待與祝福。接著,三年丙班女孩帶來熱情舞蹈表演,讓對方看得目不轉睛。之後,雙方孩子輪流用英文自我介紹,展現「學以致用」的精神,將平時學習活用於真實情境。 接下來的生活文化座談會,孩子們踴躍提問,問題五花八門、創意十足。早在數週前,孩子們就寫下想問的問題,主動請老師協助翻譯成英文,並多次練習,希望當天能與對方流暢交流。過程中,我們看見學伴書包、教室藍色牆面,孩子們驚呼牆色鮮豔;也得知他們八點上床睡覺,一年僅一次重要考試,讓永寧孩子直呼羨慕。 陳羽潔同學用青澀英文問:「獅子山的貨幣長什麼樣子?」對方老師立刻從口袋掏出鈔票,在鏡頭前逐張展示不同面額紙鈔的正反面,讓孩子們第一次看見獅子山共和國鈔票利昂(Leones)。 最後,雙方共同合影留念,記錄下這場跨越13,760公里的珍貴緣分。在笑聲與感動中,我們更貼近彼此的世界,收穫了一堂最難忘的文化交流課。
-
第三屆花海節 野餐歌舞採花趣
2025-07-02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291 次教學活動今天是南屯幼兒園的大日子!不僅是暑假的第二天,更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花海盛會──從春天辛勤播下種子的波斯菊和向日葵,終於迎來最燦爛的盛開時刻。全園師生齊聚後庭院,一起舉辦熱鬧的野餐派對,慶祝這學期的歡樂與成果。為了這一天,學校特地把庭院打扮得繽紛夢幻──彩色氣球隨風搖曳,七彩風車不停旋轉,孩子們看到這一幕,興奮得眼睛都發光。而為了讓小小表演者有最棒的舞台,學校還準備了專業音響,讓整個庭院充滿Live現場的熱血氛圍。 野餐時間一到,各班迫不及待帶著野餐墊和滿滿的水果大餐魚貫而入,大家你一塊我一塊,挑好喜歡的草地,興奮地把野餐墊攤開,小腳丫脫掉鞋子,蹦蹦跳跳坐上去。老師貼心幫忙,帶著孩子們洗好小手,沒多久,甜滋滋的水果就一口接一口送進嘴裡,還有學校特製的冰涼冬瓜茶解渴,配上盛開的花海,美味和美景一次滿分,實在太幸福了! 當然,花海節絕對不能少了最期待的表演時間;松鼠班帶來的「天黑黑」加上幽默冷笑話,一開場就逗得大家哈哈笑;水獺班用「我要謝謝妳」唱出滿滿感謝;白鼻心班的「星星眨眼睛」甜美可愛,瓢蟲班的「香甜玉米」和獨角仙班的「三輪車」一首接一首,歌聲和律動炒熱全場氣氛,每個人都跟著拍手打拍子。而最讓人感動的壓軸曲「再見森林」,是大班群自己創作的,山羌班領唱、山羊班和梅花鹿班合唱,唱出孩子們對學校滿滿的喜愛。搭配山羌班羅云伶老師輕快的烏克麗麗伴奏,歌聲在花海裡蕩漾,大家聽得如癡如醉。追加曲「星期五晚上」一響起,大班群盡情熱唱,台下師生也跟著一起手舞足蹈,整個庭院瞬間變成一座開心大舞池,笑聲、歌聲此起彼落,大家盡情揮灑屬於這個夏天的歡樂。 活動尾聲,孩子們吃得開心、唱得盡興,也迎來最後的採花時刻。大家小心翼翼地摘下自己親手栽種的向日葵和波斯菊,帶回家當作獨一無二的浪漫紀念。山羌班的陳盈諾開心說:「今天的花好漂亮,我還可以吃水果、看花,真的超棒的!」松鼠班的蕭壹旃也笑著分享:「我喜歡上台表演,好開心大家都喜歡我們的表演!」樹蛙班徐素雯老師說:「賞花野餐活動中,孩子們帶著水果與同伴分享,欣賞表演、品嚐冬瓜茶,充滿歡笑與溫馨。回程途中還開心採摘波斯菊,帶回教室欣賞,度過了一個快樂又難忘的野餐日。」 山羌班羅云伶老師說:「今天是大班暑期最後一次的野餐會,能夠在花海旁邊和弟弟妹妹們一起野餐、享受同樂的氣氛,對山羌班來說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這次也是孩子們說要表演、然後自己想動作、最後怎麼呈現等等,可能知道自己即將離開幼兒園,所以有這樣的表演舞台,孩子們格外地珍惜,最後的野餐會就像是大班的畢業派對,在一片歡笑及掌聲中落幕囉!祝福所有畢業生能夠將在南屯的快樂回憶保存,在未來的小學生活也繼續健康有活力!」蜻蜓班蔡敬萱老師說:「一年一度的花海野餐,小蜻蜓們帶著好吃的水果邊野餐邊賞花,分享著好吃的水果,還有表演可以欣賞,大家都好開心!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看著哥哥姐姐種的向日葵慢慢長大,和之前自己撒的波斯菊種子終於開花,觀察著植物每天的成長和變化,小蜻蜓們帶著閃亮亮的眼神大聲和老師分享「開花了」!」 白鼻心班王雅雯老師說:「這一次的花海節很不一樣喔,除了吃水果喝冬瓜茶野餐,還可以摘花;大家既期待又開心迎接活動的到來。孩子載歌載舞拉開序幕,一直到演出「星期五的晚上」,大家嗨翻天;班上的孩子上台表演時,表現得很大方,讚喔!孩子在享用自己帶來的水果時,會大方的和其他的小朋友分享,獨享不如分享,分享快樂多。孩子在微風輕拂、音樂聲、花兒搖曳,還有聊天與歡笑聲中度過,今天可是難忘的一天喲!」保育組長蕭心慈說:「今年的花海節有繽紛的大黃花波斯菊,雖然花季已接近尾聲,但現場依然熱鬧。大家齊聚一堂,一邊賞花、一邊品嚐水果,享受美食與愜意時光。現場還有精彩的班級表演,讓整個活動增添歡樂與活力。」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學校舉辦了第二屆花海節,雖然今年的花海沒有去年那麼盛開,但孩子們的熱情依舊不減!大家一邊開心地享用可口的水果、冰涼好喝的冬瓜茶,一邊欣賞精彩的表演,現場充滿歡笑聲與歡樂氛圍。最後,我們還一起點播〈今天星期五晚上〉這首歌,為這場愉快又溫馨的野餐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園長陳議濃說:「今年的花海節和往年不一樣,這次不是春天,而是特別選在暑假開始,讓大家在賞花、野餐、表演、採花中,一起用最熱鬧的方式迎接,也為這學期的努力畫下豐收的句點。孩子們親手摘下花朵留作紀念,也代表著庭院要開始休耕、養好土壤,迎接下學期的新課程和新活動。透過這樣的季節循環和滿滿的感謝,我們希望孩子能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命最真實的成長與驚喜。」
-
老幼共學 真情交流--新興國小用撥拉棒和歌聲溫暖慈濟護理之家
2025-07-02 潭子區 新興國小 陳一之 報導點閱數:77 次校園新聞6月30日休業式典禮後,新興國小的孩子們,以童真的笑容與充滿活力的臺語歌曲和撥拉棒舞蹈,參與了慈濟護理之家與志工攜手舉辦的「老幼共學體驗活動」,不同世代在互動交流中學習,為醫院增添一份難得的溫情與歡樂。 活動準時2點在慈濟第二院區展開,四年甲班二十多名的學生,透過膾炙人口的〈伊是咱的寶貝〉合唱曲,伴隨熟練的手語舞蹈,熱力氛圍馬上渲染整個大廳。長輩們手牽手也不時輕聲跟唱,今年82歲的陳奶奶激動地表示:「看到小朋友可愛用心的表演,我都年輕了好幾歲,而且他們唱得不輸電視上的歌星喔!」 緊接著是吸睛矚目的撥拉棒表演,隨著輕快的音樂響起,小朋友們手持五彩撥拉棒,進行隊形變換與節奏舞動,整齊劃一的動作與充滿活力的笑容,贏得現場超過三十位銀髮族的陣陣掌聲。慈濟醫院社工楊珊寧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表演,更是一個讓不同年齡層互相了解與學習的機會,我們相信,孩子們帶來的活力與純真,是長輩最好的心靈補品。」 半日活動除了表演之外,也安排了互助的手作風車,還有長幼互動的小組時間,包括幫阿公阿媽按摩並分享生活經驗。興趣滿滿的王岡立同學不時地發問:「以前真的沒有手機嗎?」「你們也會寫書法嗎?」在輕鬆對話中,長輩們彷彿找回兒時的回憶,打開了一段幸福時光之旅,學生們的耐心傾聽,也深化了珍惜現代便利生活的觀念,不少學生們皆表示,希望下次還能再來與長者互動分享。 導師李倩芳表示:「孩子們每天課後排練半小時加緊練習了三個星期,雖然不是專業級演出,但能收到長輩們的笑容和熱情回應,即肯定了這是一堂珍貴的生命教育課。」慈濟醫院的賴筱婷督導有感而發說:「這是個充滿正能量的午後時光,我們看見不同世代彼此成就的美好。」 這場老幼共學活動,展現的不只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更是社區照顧與世代間交流實踐的開始,帶隊的王玉龍校長在活動後堅定地預告:「活動雖然暫時落幕,感動卻持續發酵,未來將傳承舉辦類似活動,讓孩子走進社區關愛長者,也讓長者與年輕世代建立聯繫橋梁,讓愛在世代間自然溫情流動。」
-
三田國小部第80屆暨附設幼兒園第38屆畢業典禮
2025-07-02 清水區 三田國小 學務處 廖修輝 報導點閱數:82 次校園新聞本校國小部第80屆暨附設幼兒園第38屆畢業典禮於溫馨中展開,典禮一開始,由畢業生胸花佩戴與校園巡禮揭開序幕,展現學童成長的光彩。隨後,在隆重的校園巡禮、進場儀式與熱情的來賓介紹下,畢業生們滿懷感恩迎向人生新篇章。 典禮中分階段頒發各項獎項,並穿插感恩與才藝表演,包含〈畢業祝福〉、〈青春有你〉與〈您的愛陪我發光〉等精采節目,傳遞對師生與親人的感謝,氣氛溫馨感人。校長、市長代表與來賓也逐一致詞,給予畢業生勉勵與祝福。 最後,畢業生獻上感恩詞、導師叮嚀、謝師禮以及感謝父母恩,全場合唱畢業歌,氣氛充滿不捨與希望。在「輕聲話別」與「禮成」的告別儀式中,全體師生一同為孩子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迎向嶄新未來。
-
三田國小課後照顧班精彩不間斷 暑假持續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
2025-07-02 清水區 三田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00 次校園新聞三田國小長期辦理課後照顧班服務,以豐富多元的學習活動陪伴學生放學後的時光。即使暑假來臨,課照班仍持續辦理,讓孩子在暑期也能延續學習節奏、開拓興趣領域。 三田國小課後照顧班秉持「陪伴、支持、發展」的精神,平日課程除作業輔導外,還融合品格教育、藝術創作、生活技能等活動,鼓勵孩子從做中學,建立自信與責任感。 進入暑假後,三田國小課照班沒有停歇,特別設計暑期專屬課程,如創意美術、體能遊戲、閱讀時光等,讓孩子在歡樂中保持學習動力。課照班的持續運作,不僅大大減輕家庭照顧負擔,也讓教育的關懷從課堂延伸到放學後與暑假中,成為校園內不可或缺的一道溫暖力量。
-
翻土、修藤、追肥料 我們的地瓜田整理日記
2025-07-01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200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的庭院裡,總是生機盎然,種滿了各式各樣的作物。不論是活力四射的蔬菜水果,還是色彩繽紛的花卉,平日裡都是孩子們最愛流連的自然樂園。而在庭院的一隅,則是一片由中班群在今年三月底親手開墾、扦插的地瓜田。雖然這片地瓜田長得欣欣向榮,健壯的藤蔓早已爬滿整個畦丘,但因藤蔓盤根錯節、相互纏繞,養分反而都供應給了葉片和藤蔓,無法有效集中在地瓜本身上。此外,幾場連綿陰雨再加上充足的陽光,也讓雜草瘋長,原本可愛的地瓜田頓時成了一片雜亂的景象。 身為這片地瓜田的小小主人—白鼻心班與松鼠班的孩子們,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管,怎能眼睜睜看著年底沒地瓜可收?於是大家二話不說,立刻集結,大家團結一起走進地瓜田,準備展現農夫職人的專業與經驗,好好替地瓜田大掃除。 不過,這片已經呈現爆發式生長的地瓜田,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整理好的;這次的整理行動得按部就班,一步步來。首先,孩子們先專心地聽園長解說工作重點,明白原來藤蔓太長反而會搶走地瓜的養分,也讓管理更麻煩。於是第一步,就是把過長的藤蔓先整理回原本的畦丘上。孩子們分工合作,先將佔據畦溝的藤蔓輕輕拉起,再依照位置放回畦丘,好讓畦溝重新淨空、井然有序。接著,大家順手拔除冒出的雜草,把地瓜藤也整理得服服貼貼,恢復田間該有的模樣。 完成了分藤蔓後,緊接著就是第二步:修剪。老師們先協助整理、拉起藤蔓,孩子們再小心翼翼地用大剪刀,把藤蔓修到適當的長度,並仔細梳理葉片的位置。剪下來的藤葉也不浪費,全送去堆肥區,未來還能變成滋養土地的綠肥。這一步,孩子們格外謹慎,不僅要小心操作剪刀,更要依照正確位置修剪,才能讓地瓜把更多能量留給自己茁壯。 等到滿地的藤蔓整理得服服貼貼,第三步就是給地瓜們「補充營養」。孩子們捧起一顆顆肥料粒,小心地在每株地瓜根部附近埋進五、六顆,再用雙手把泥土蓋好、壓實。還不忘一邊順手拔除細小的雜草,防止它們搶走肥料。這步驟可馬虎不得,不能直接把肥料灑滿田裡,因為那樣反而便宜了雜草。因此,孩子們一株接著一株,耐心地把肥料一顆顆埋好、壓實,確保每株地瓜都能吸收到滿滿的養分。最後,大家再替整理好的地瓜田澆上透心涼的水,補足修剪後所需的水分,避免強烈日曬讓地瓜受傷。至此,這場地瓜田大作戰才算正式大功告成! 在中班群孩子們齊心協力下,地瓜田煥然一新,恢復了整齊健康的模樣,也讓大家對歲末豐收充滿了期待與信心。白鼻心蘇子喬說:「要把地瓜藤放回他家,這樣才會長地瓜。」松鼠班幼生張睿恩說:「地瓜的藤太長要剪掉,要不然地瓜會長小小。」白鼻心班李佩珊老師說:「今天動員白鼻心一起整理已經長的非常長的地瓜莖!園長爸爸教導我們先把看不到的走道整理出來,撥開地瓜莖、除去雜草,再用剪刀修剪過長的地瓜莖。幼兒專注的依照老師的引導完成任務,看到地瓜田經過修剪,清爽了許多呢!最後大家一起施肥,希望地瓜寶寶們可以長得健康又強壯!幼兒在一次次種植活動中學習怎麼樣照顧植物,照顧植物除了澆水外,還需要除草、修剪、施肥等,很不簡單啊!我們今天又學到了一課了!」 松鼠班詹雯詠老師說:「孩子們的地瓜田,只見一片蔓延的葉子,卻遲遲看不到地瓜的蹤影。原來,因為長時間缺乏施肥與照顧,地瓜根部無法茁壯成長。今天,我們和孩子們一同為地瓜田大掃除。大家齊心協力,開闢走道、修剪過長的葉子,並為土地補充營養、細心澆水。植物總是會悄悄告訴我們:我們是否用心、是否付出,它們都會真實地回應。希望孩子們能從這次的經驗中體會耕耘與收穫的關係,在未來的日子裡持續照顧這片地瓜田,讓我們一起期待滿田的豐收時刻!」保育組長蕭心慈說:「這次實際參與後才發現,原來種地瓜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地瓜長得很快,葉子跟藤蔓一下子就蔓延開來,連走道都被蓋住了。原來要定期修剪枝蔓,不然藤蔓長太多,反而會影響地瓜的生長,真的長了不少知識。現在就交給中班的孩子們繼續照顧,期待接下來能順利收成香甜好吃的地瓜。」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是我們第一次整理地瓜,原來地瓜的葉子長得非常快,還會整個覆蓋道路。這讓我們第一次種地瓜的人學到了寶貴的經驗:要適時修剪葉子,地瓜才能好好長大。孩子們也都非常認真地一起同心協力修剪地瓜葉,並協助施肥。期待下一次能養出健康又大顆的地瓜!」陳議濃園長說:「地瓜一直是我們每年必種的重點作物之一,因為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親手收成後,一起烘窯品嚐的那份成就感與樂趣。正因為這份盼望,孩子們在照顧地瓜時總是格外細心努力。農作最大的樂趣,就是陪著作物慢慢長大,同時也讓孩子們的夢想一點一滴發芽茁壯。也希望這份用心與期盼,都能在這片地瓜田裡結出甜美的果實,好好回應孩子們的心意。」
-
數位共學,興趣領航──在互動中精進教學的晨間英語時光
2025-07-01 潭子區 新興國小 賴瑞芬 報導點閱數:106 次教學活動精進教學計畫推動已久,近年來更因科技應用而邁入嶄新階段。自2022年起,教育部積極推動「生生用平板」政策,這項政策堪稱臺灣教育史上最具指標性的數位轉型計畫之一,為教學現場帶來深遠影響。平板電腦不再只是科技產品,而彷彿成為課堂上的新型文具,成為每位學生日常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臺中市潭子區的新興國小,這項政策不僅落實於日常課堂,更延伸至晨間時光,轉化為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契機。113學年度,學校教務處有系統地規劃學生利用平板進行晨間英語自學活動,讓科技真正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老師們將課本內容數位化,搭配Blooket等互動式學習平台,設計富有趣味性的單字與句型練習活動。學生們不僅積極參與,專注力也明顯提升,原本較為被動的學習態度,逐漸轉化為主動探索與競爭的學習動機。 「我的分數最高!」教室裡時常響起學生們興奮的呼喊聲,眼神中閃爍著自信與喜悅的光芒。這樣的學習場景,不僅象徵著數位教學的成功導入,更展現出偏鄉學校透過創新教學模式,有效縮短學習落差、激發學生潛能的具體成果。這一幕幕活潑熱絡的互動畫面,正是當代教育最動人的風景。
-
預約幸福 無比歡欣-北屯農會附幼參訪北屯幸福學園
2025-07-01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76 次教學活動「歡迎各位北屯農會附幼的小寶貝們 蒞臨北屯國小…」北屯國小辦學績優,常有學校團隊蒞校參訪,今天來到北屯幸福學園的單位是北屯國小好鄰居-北屯農會附幼,由校長親自歡迎致詞,並介紹北國小特色,希望每一位小寶貝都能開心進入自己所屬的小學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