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東光路開闢工程通車祈福典禮 東光國小街舞社熱力開場展青春活力
2025-10-16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9 次校園新聞東光路開闢工程(松竹車站段)今10月16日上午舉行通車祈福典禮,在地方各界見證下正式通車啟用,象徵區域交通路網更加便捷完善。為了增添典禮熱鬧氛圍,臺中市東光國小街舞社團特別受邀演出,以熱力四射的舞蹈揭開序幕,展現學童自信與活力,贏得現場熱烈掌聲。 東光路開闢工程為地方期盼多年的重要建設,完工後不僅可有效紓解車流、提升通行安全,也將帶動沿線社區發展,促進學校與鄰近機構往來更加便利。典禮現場由各界人士共同進行剪綵及祈福儀式,氣氛隆重溫馨。 本次受邀參與市政級活動的東光國小街舞社團,由指導老師賴宣羽老師指導14位學生站上舞台,以精湛的節奏控制與隊形變化展現平日努力成果,孩子們專注投入的神情成為全場焦點。能以學生的才藝參與地方盛事,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不僅拓展孩子視野,也讓更多人看見東光國小推動多元教育的成果。 本次通車典禮在掌聲與祝福中圓滿結束,東光路的啟用象徵地方發展邁向新里程,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讓學校與社區攜手,共創共榮。
-
親子一起來編織幸福的祈福稻草娃娃
2025-10-16 北屯區 逢甲國小 教務主任林夙敏 報導點閱數:10 次教學活動臺中市北屯區逢甲國小於114年9月24日(星期三)下午1時30分,熱鬧舉辦「藝術家到校系列活動」——親子共創祈福稻草娃娃! 創造親子間的幸福感,營造一座幸福城市,是盧秀燕市長的政見,教育局開辦藝術家到校邁入第三年,逢甲國小是今年10所藝術家到校的學校之一,這次特別邀請知名藝術家顏桂英老師親自到校,帶領大小朋友發揮創意,用稻草與天然素材打造獨一無二的祈福小娃娃,把滿滿的祝福與心願編織進作品裡。 逢甲國小校長游玉芬表示:「藝術家入校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美感經驗,更讓社區家庭透過藝術活動共享溫馨時光,進一步營造美感校園的氛圍。」參與學生羽婕開心地分享:「能和媽媽一起完成一件藝術作品,真的很有成就感!」 四甲學生以勤表示:「這次活動把很多大自然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做成很美的作品,又能和媽媽互動、一起合作,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家長何筑婷說:「這次的親子DIY讓我收穫滿滿。因為女兒熱烈參與,主動教我課堂上學到的技巧,就像變成了我的小老師,令我非常驚喜。原來稻草與果實也能創作出這麼可愛、這麼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真的非常開心,也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 本次「祈福稻草娃娃」創作活動,不僅是一場藝術課程,更象徵著親子、學校與社區共同祈願幸福與平安。未來,逢甲國小將持續以「傳承美、美校園」為核心理念,積極推動多元藝術教育,期盼在孩子心中播下美與創意的種子。
-
紅豆小梯田 幸福來發芽
2025-10-16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72 次教學活動在南屯幼兒園的食農課程裡,有一項相當特別的學習模式—「班群課程」。這是由同年齡的班級共同組成班群,一起種植同樣的作物。孩子們透過共同耕作、照顧與交流互動,不僅體驗了農作的樂趣,也學習到合作與分享的精神。與一般班級內的食農課程不同,班群活動是全體統一進行的,孩子們能更深入了解作物的生長習性,同時透過合作的力量,讓耕作面積與收穫量達到最大化,感受集體耕作的成就感與喜悅。這次要進行種植的是小班群,而他們要種的作物,正是當季適合栽種的—紅豆。 這次開墾的新田地也相當特別,使用的是存放了兩年多的落葉堆肥作為基土,因此土壤肥沃、養分充足,為紅豆的成長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同時,各班在活動前幾天也已經先將紅豆浸泡催芽,以挑選發芽良好的種子,提升種植成功率。可以說,這次的準備相當充分。 活動一開始,老師先帶著孩子們聆聽工作說明。這次的工作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挖水溝。孩子們要依照班級分配的位置,在這片新田裡挖出一條條分界水溝,作為各班的田區界線。第二步,是放木頭。由於這片地帶有約十度的坡度,為了防止澆水或下雨時土壤被沖刷流失,孩子們在溝渠上方放上大木頭並加以固定,當作擋牆,使田畦更加穩固。第三步,則是播種紅豆。孩子們在整好的田畦上挖出一排小洞,小心翼翼地將三顆紅豆放入洞中,再輕輕覆上薄薄一層土壤。 完成所有步驟後,孩子們拿著水管,為新田灑下細細的水霧,幫助土壤與紅豆保濕。灑水之餘,大家還一起對紅豆說悄悄話,祝福它們快快長大、結出滿滿的紅豆。樹蛙班幼生王琪閔說:「紅豆的芽很小,所以要輕輕放,才不會把它弄斷,蓋土也要小小力。」啄木鳥班幼生李盈盈分享:「木頭很重,但我們一起搬就不會很重了!」 啄木鳥班蔡敬萱老師說:「活動開始前,老師透過繪本《小種子》引導孩子認識種子,知道種子在土裡需要陽光、空氣與水分才能發芽。園長爸比和嘉嘉老師帶領孩子挖水溝、搬木頭,孩子親手種下紅豆時非常專注與細心,他們表現出高度的參與熱忱,主動舉手協助各項工作,雖然手上沾了泥土,但大家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最後,大家一起澆水,希望紅豆快快發芽!」樹蛙班劉彥麟老師說:「紅豆育苗成功啦!今天,在園長爸比的帶領下,我們小班的寶貝們一起出任務,把發芽的紅豆寶寶種進土裡。老師先讓大家看看已經發芽的紅豆,孩子們驚呼連連:「發芽了!」「有白白的耶!」每個小小臉龐都寫滿了驚喜。接著,我們出發到紅豆的預定農地,跟著園長爸比的指令,挖土、搬木頭、種豆、蓋土,一步一步完成種植任務。看著孩子們開心又認真的模樣,老師的心也暖暖的。希望我們的紅豆寶寶快快長大,早日變成園長爸比口中美味的紅豆點心,讓孩子們一同享受自己種出來的成果!」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輪到小班一起種植紅豆了,小班的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把發芽的紅豆放進土壤中。這次特別使用校內自行培養的優質培養土來栽種紅豆,並加設擋土牆以避免泥土流失,相信成功的機率能大幅提升。」園長陳議濃分享到:「這次紅豆的種植,使用了多年累積的落葉堆肥,也借鏡以往的失敗經驗,加入木頭防坡的改良設計,因應土壤與地形的不足。接下來也和孩子們約定,如果紅豆順利長成,大家要一起做紅豆餅,分享給全園的師生。真的非常令人期待。」
-
運動身體好~健康幸福在東寶 !
2025-10-16 潭子區 東寶國小 校長室 報導點閱數:14 次校園新聞跟著老師動一動 ! 感謝學務處落實學生SH150運動計畫,進行年級分組跑步、跳繩運動,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放下書本離開教室,享受陽光和流汗的暢快,期盼計畫性、持續性的課間活動,讓學生養成固定運動的好習慣,視力保健、健康體位,運動身體好,儲備健康生活的好體力。
-
放慢步伐品咖啡 塗城國小教師研習生命的感動
2025-10-16 大里區 塗城國小 校長室 報導點閱數:13 次校園新聞【塗城報導】塗城國小教師會於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師研習,特別邀請講師王彥文,帶領全校教師進行一場結合農育、食育與美育的心靈饗宴,從實作與分享中,重新尋回教學的初心與熱情。 講師王彥文分享了自身在疫情期間,毅然轉換人生跑道,為生命開啟另一扇窗的心路歷程。他引導教師們反思,無論身處何種崗位,每個人都在不斷探尋生命的可能性。尤其身負教育重責,更需時時自我覺察,才能激發學生的蛻變與成長。 活動鼓勵老師們暫時放下繁忙的教務,專注於當下的每一次呼吸與感受。教師會表示,期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讓教育工作者能放慢腳步、回歸本心,在找回生活感動的同時,重燃對教育的熱忱,並以無私的信念,為社會注入更多良善的力量,讓世界更加美好。
-
家長是我們的神隊友
2025-10-16 梧棲區 中正國小 高綉婷 報導點閱數:14 次校園新聞每當幼兒園有活動時,班親會召集家長們立馬出來協助老師們,進行清潔打掃,因為我們有家長神隊友,總是隨時和我們同在,家長們都會依依的排定時間入園為寶貝們的環境清潔,感謝我們的隊友,讓中正附幼窗明几淨,這是我們親師生合作,小寶貝們在中正附幼真的好幸福。
-
爸 ! 媽 ! 我得獎啦 !
2025-10-16 潭子區 東寶國小 校長室 報導點閱數:25 次榮譽事蹟恭喜東寶小朋友的努力獲得肯定 感謝老師們指導;承辦處室同仁的推動和重視 頒發校內美展得獎同學 暑假優良閱讀單得獎同學 九月份榮譽獎狀得獎同學 #亞洲盃國際音樂大賽古典鋼琴兒童四年級組第四名 #建設公司寫生比賽四年級佳作
-
定期健康檢查,從小培養健康意識
2025-10-16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陳品貝 報導點閱數:22 次教學活動大人要定期健康檢查,小朋友當然也要!! 在學齡階段,孩童常見有齲齒、視力不良、口腔衛生等健康問題,而透過尿液潛血、尿蛋白、心音聽診、頭頸部淋巴結觸診可以初步篩檢出異常疾患,因此學齡期的孩子三年會進行一次學生健康檢查,協助學童提早發現學生體格上的缺點或健康問題,提早矯治。 也提醒家長如果收到檢查報告異常通知單,要再帶學生到醫療院所進一步完成複檢並把報告交回健康中心。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快樂的學習。
-
忠孝國小130週年校慶 校友會邀請校友回校共憶往事
2025-10-16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0 次校園新聞在時光的長河中,一所學校見證了無數學子的成長與蛻變。位於台中市西區的忠孝國小,今年迎來創校130週年,為此,校友會特別籌辦一系列慶祝活動,誠摯邀請遍佈海內外的校友們「回娘家」,一同為母校的榮耀歲月喝采。 忠孝國小創校於西元1896年,是台中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學府。多年來,無數優秀學子在此啟蒙,帶著母校的精神走向各行各業,發光發熱。130週年不僅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更是校友情誼最真摯的見證。 校友會表示,本次校慶以「薪傳百卅」為主題,將舉辦運動會、園遊會及慶祝茶會其間並提供懷舊校園導覽、校史展覽及各項表演活動,讓返校的校友們重溫兒時回憶,也為在校學弟妹帶來激勵人心的榜樣。 「這是一個讓我們重新連結、互道珍重的機會。」校友會理事長表示,期盼每一位忠孝人都能在這特別的時刻回到母校,與昔日師長、同窗再聚首,一同為忠孝國小書寫嶄新的篇章。 130年的光陰,凝聚著無數動人的故事與情感。無論你是曾經在操場上奔跑的孩子,或是畢業多年已成社會中堅的校友,這一次,都讓我們一起回到記憶開始的地方——忠孝國小,慶祝屬於我們共同的榮耀時刻。 #忠孝130 #忠孝國小 #忠孝校友會
-
從落葉到新田 友善環境的循環魔法
2025-10-15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48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的本位課程之一—環境教育,自三年前推行以來,師生們依循四季自然變化,種植各式作物,讓孩子們體驗食農課程的樂趣與成果,也因此獲得了許多肯定與獎項。 而在庭院角落,有一處特別的地方「酪梨大碗」,是全園收集落葉堆肥的重要基地。上個月,梅花鹿班師生進行了大碗的翻修工程,將原本以樹枝堆疊的圍欄改良成堅固安全的樹幹結構,不僅強化了耐用度,也提升了安全性。更令人驚喜的是,第一代大碗中所保存的落葉堆肥,經過兩年的熟成,早已化為養分豐富的新土壤,甚至有數十隻雞母蟲在其中棲息,可見其肥沃程度。 而這兩天,小班群即將展開班群種植活動,需要充足的基土作為田畦基礎,因此山羌班的哥哥姐姐們接下任務,為庭院新田添入營養的堆肥土。 任務開始前,大家首先集合在大碗旁聆聽說明。這次的工作會使用圓鍬與推車,是孩子們全新的體驗。老師先帶領大家學習如何安全操作圓鍬、如何穩定推車到定點卸載,並強調在過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當孩子們充分了解步驟後,便正式展開分組合作。由於這是一項需要體力的任務,為了讓效率與休息能取得平衡,工作被細分成幾個小組: 第一組是圓鍬組,負責將堆肥剷起,放入推車或畚箕中。孩子們在挖掘時格外小心,從外圍往內慢慢剷土,一邊保持通行空間,一邊穩定進行。 第二組是運送組,他們的任務是將滿載堆肥的推車運送至指定地點。推車需要兼顧力氣與平衡,卸土時更考驗孩子們的協調與細心。幾趟往返之後,堆肥終於全數移出大碗。 第三組是耙地組,負責將倒入的新堆肥均勻攤開,讓土壤能充分混合養分。之後再交由耕耘機翻整,讓堆肥與原土融合,成為適合耕作的新生土地。 整個過程中,山羌班的孩子們相互協助、輪流支援,展現出高度的合作精神。最終,第一代落葉堆肥成功完成任務,成為新作物最好的養分來源,也讓大家對未來的豐收充滿期待。幼生謝蕎衣說:「這都是葉子變的土,可以讓蔬菜長得很漂亮。」幼生葉軒銘說:「我用圓鍬挖很多土,還有看到很多雞母蟲。」陳亮云老師說:「今天山羌班的孩子們一起幫忙搬運落葉堆肥,每個人都有分配不同的工作,並運用工具將土挖進推車裡,過程中,孩子們都很認真的進行工作,也會互相幫忙,合力將裝滿土的推車送到目的地,全班共同完成任務的感覺真開心呢!」 李佩珊老師說:「今天跟著園長爸爸開挖落葉堆肥區,幼兒看到那黑嚕嚕的堆肥不僅不怕,還很興奮的照著園長爸爸說的工作流程進行:搬運堆肥、用耙子耙平。最讓幼兒感到又怕又好奇的是那肥肥軟軟的雞母蟲,大家正尖叫著『有蟲!!!! 』時候,一個小小身影伸出小手爪起它,並跟大家說它是雞母蟲、他平時會吃果凍...。大家用鏟子鏟著落葉推肥、用畚箕搬運著落葉堆肥、用搬運車搬運落葉堆肥、用耙子撥平堆肥,堆肥很重、天氣很熱,但小孩小臉上掛著開心,完成任務的大家都開心的跳啊跳的!期待小班弟弟妹妹們的紅豆大收成!」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進行學校土質改良活動,多虧山羌班孩子們的幫忙,他們賣力地鏟土、運土,讓大片土地能夠吸收更多養分,相信小班的紅豆一定能長得更加壯碩。 在過程中,孩子們還意外發現了許多雞母蟲寶寶,大家彷彿挖到寶藏般興奮不已,每位孩子都對雞母蟲的模樣充滿好奇。不過,由於山羌班空間有限,最後決定讓雞母蟲們回歸大自然,讓其他班級來復育及照顧。」 園長陳議濃分享到:「『大碗』是學校環境教育的重要指標。經過兩年孕育的落葉堆肥,今天終於能投入新田使用,這對學校來說是一個象徵性的里程碑。希望透過這樣的勞動、循環與友善農作,讓孩子們體會珍愛土地的重要,也能從有機的過程中理解生命的延續與自然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