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手工皂升級囉!
2022-05-1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50 次校園新聞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手工皂升級囉! 有趣的皂中皂 形色瑰麗愛不釋手 手工皂的製作方法有冷製法、熱製法、再生法及融化再製法等四種,本週學習玫瑰花皂中皂。先將皂基低溫溶解後,徐徐灌進已放玫瑰花皂的基模中,冷卻後因形色瑰麗學員們愛不釋手。更有志工回饋,家人看到玫瑰皂中皂後,當晚就拿來洗了一個香噴噴的澡,因此很期待下週的課程。
-
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樂齡鼓樂開課囉!
2022-05-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62 次校園新聞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樂齡鼓樂開課囉! 擊鼓作樂 強身健體 大里區樂齡學習中心第四個課程是4/29(五)下午由朱淑惠老師所指導的樂齡鼓樂。 用的是「太鼓」,據說是源自中國仏教的法器,經韓國流傳到日本,現為日本最夯的活動之一。古代戰爭用『鼓』來鼓舞士氣、壯大聲勢,藉以擾亂敵方驅趕敵人,今日則為力與美的象徵。 學員們用心的跟著老師的指令與音樂的節奏,努力揮動鼓槌,透由鼓聲將滿腔的活力與熱情展現無遺。課後,除了兩臂的痠痛外,共同的是霎時充滿青春與活力,生活中充滿了無限熱情與希望。
-
食農教育實作報導—紅藜花開囉!
2022-05-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68 次校園新聞食農教育實作報導—紅藜花開囉! 抗氧化 預防心血管疾病 「台灣紅藜」為台灣的原生種,已多年存在於屏東、台東原民的生活與慶典中。 這學期食農教育以種植芝麻、紅豆、黃豆、紅藜、玉米為主,其中紅藜對師生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存在,唯透過網路才有些許認識,因此國二師生都很關注紅藜的成長狀態。 在學生的照顧下,紅藜終於開花結穗了! 雖然為數不多,但綠綠的、一串串的迎風搖曳煞是好看,待成熟時,將會是一片紅澄澄、賞心悅目的美景。
-
食農教育實作報導—芝麻花開囉!
2022-05-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64 次校園新聞食農教育實作報導—芝麻花開囉! 芝麻花開節節高 在農村,芝麻花屬常見之物,在都市則罕見。本校食農教育實作區可見到芝麻花的白色身影及其綠色果莢,花序呈穗狀,花朵排列有序,很有特色,很難想像小小的芝麻竟是從裡面蹦出來的。 俗話說:芝麻開花節節高。因為芝麻總是從下往上逐步開花的,所以這個諺語經常用來形容人們官位步步高升、學業日日有成、或者是事業蒸蒸日上等。
-
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拈花惹草玩押花!
2022-05-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28 次校園新聞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拈花惹草玩押花! 巧思妙手書籤成 大里區樂齡學習中心第三個課程是4/20下午由高素貞老師指導的拈花惹草玩押花。 押花書籤是暖身活動,在老師示範書籤的構圖與布局要領後,學員們就其拿到的花材創作個人專屬書籤。完成後紛紛展示分享個人作品,並在同學們的讚美與肯定中滿心歡喜地的回家去。
-
110-2讀報教育-閱讀融入海洋教育—沙灘上的小遊俠
2022-05-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7 次校園新聞110-2讀報教育-閱讀融入海洋教育—沙灘上的小遊俠 招潮蟹 招財蟹 晨讀10分鐘,閱推老師特別選了一篇《人間福報》上的報導文章--招潮蟹 沙灘上的小遊俠,設計學習單並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與熱烈討論。 學生的回饋很有趣,五花八門很有聯想力。比如說,有同學認為「招潮蟹生活比人豐富很多,很聰明知道怎麼生存,跟人類一樣有規律」;有同學則說「想多多親近牠,想和牠當朋友,一起吐沙球(旁白:我沒有要吐!)」,令人不禁莞爾。
-
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紓壓的禪繞畫!
2022-05-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3 次校園新聞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紓壓的禪繞畫! 紓壓禪繞畫 洗滌心靈肯定自我 大里區樂齡學習中心第二個課程是4/19下午,是由張漁老師指導的舒壓禪繞畫。 有洗滌心靈角落功能之稱的禪繞畫,係由美國一對夫婦 Maria Thomas及Rick Roberts所發明,以各種簡單的圖形隨意組合成的一幅心靈創作畫,隨著畫者心境與想法的不同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結果。學員們在繪畫過程中得到紓壓,也在分享過程中得到了自我與他人的肯定,真是不虛此行!
-
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樂齡開課囉!
2022-05-12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43 次校園新聞大里區樂齡學習活動報導—樂齡開課囉! 酪梨精油皂 111年度本校辦理大里區樂齡學習中心課程,課程規劃有「精油與藥草手工皂製作」、「紓壓禪繞畫」、「拈花惹草玩押花」、「樂齡體適能」、「樂齡鼓樂」等五個課程。 首先登場的是4/19由魯志貞老師指導的「精油與藥草手工皂製作」。一群新手學員們依步驟小心翼翼的將材料置入杯中,加熱、攪拌,灌入模具及加工裝飾完成作品。大家都滿心歡喜、成就滿滿,相約下週再繼續學習—玫瑰皂中皂。
-
大里高中多元選修課程地方文化創課MAKER
2022-05-0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1 次校園新聞大里高中多元選修地方文化創課是由地理老師和國文老師共同教授此課程,此次開放4位大學教授觀議課,來自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聯合大學、東海大學的老師們,跟著同學們一起到大里老街闖關,課程融合大里杙的故事非常吸引他們。 大里市,原名叫做「大里杙」。「大里」這兩個字,原是番社的譯音;「杙」的意思則是指「繫舟筏的小木椿」。清朝時期大里溪河面寬約一公里,水閘碼頭就在大里高中附近,商人沿大里溪搭竹筏到本地做生意,由於溪水湍急,竹筏到達碼頭,必須繫在「杙」小木椿上才不會被溪水沖走,而形成本地特色。 在大里老街的盡頭處,植有一株倒栽榕,所謂倒栽榕,意即將榕樹枝倒插種植,讓榕樹不會很快長高,但會長成枝葉扶疏貌,有其庇蔭地方的涵意。 位於大里老街街頭的福興宮,奉祀天上聖母~媽祖。它創建於清乾隆時期,相傳有一位德行高超的禪師,為庇護冒險渡海來大里杙開墾的漢人,於是奉請天上聖母神尊,自福建湄洲來到大里,最初用竹編及茅草搭蓋於大里分駐所現址,由於非常靈驗、聲名遠播,不久,經地方善男信女捐獻,將原來克難式的廟堂,原地改建為土硝、瓦頂、坐西朝東、莊嚴肅穆的廟宇,並且正式命名為「福興宮」。 地方文化創課創造大里高中學生的文化視角,結合雙語課程並邀請外籍教師入班分享印尼生活點滴,透過文化體驗培養同理心及多元思考,未來課程將透過明信片遊世界,放遠國際。
-
大學微課程,大里高中優質銜接系列報導二
2022-04-21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67 次校園新聞新課綱上路,學生的學習過程本就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大學端希望學生可多展現個人基本素養能力、學習動機及企圖心。 大里高中於高一高二部份課程,安排大學教授入班授課,讓學生提早了解大學科系所學內容 AI人工智慧—從機器學習到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近年來當紅的研究主題,其在許多領域都有很重要的應用與發展,例如:工業4.0,影像辨識,無人商店與自駕車等。在此演講中,我們將於由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原理開始介紹,然後進到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世界。然後介紹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各種應用,包含多媒體與影像辨識等,並說明其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設計思考實作課 藉由實際範例操作引導,學生透過手作和彼此討論的過程得以了解設計思考的流程與脈絡,進而對其具有基礎的認知和理解。 存了第一桶金100萬你該做甚麼? 【財富自由】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夢想;辛辛苦苦地存了一筆錢,您打算怎麼規劃您的財富呢?買一台夢寐以求的超跑?環遊世界慰勞自己?放在銀行比較安穩不會不見?還是要怎樣妥善進行規劃,才能早日變成大富翁!【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一起來聊聊理財不可不知的重要觀念! 本校與中部大學策略聯盟邀請中興大學、暨南大學、中山醫學大學、逢甲大學、東海大學 、亞洲大學...等教授蒞臨指導,學校教務處用心安排無論科技、設計、財經...等領域均有專業教授入班親自教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