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全中運全紀錄之3-豔陽下一起揮灑汗水
2025-04-23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72 次榮譽事蹟時間來到4月22日,全中運各項賽事繼續在台南各場館熱烈進行,大里高中跆拳道隊、田徑隊、舉重隊、游泳隊,持續出賽,今日台南10點時,高溫即達到攝氏33度,烈日高溫對於田徑場上的小將來說雖是家常便飯,但也是必須克服的考驗。 今日較特別的是在永康區的滑輪場地也有本校普通班高三學生邱鈺喬參賽,邱同學要一面安排高三普通班課業與升學準備,一面能持續練習,獲選進入全中運代表隊,很不容易。 在後甲國中比賽的舉重隊目前高中組成績 胡育菘 73公斤級 第一名🥇(4/22) 莊詠勝 67公斤級 第二名🥈(4/21) 許寓閎 81公斤級 第二名🥈(4/22) 國女團體第三名 國中、高中組目前共累計 二金🥇 三銀🥈 週三下午和週四早上還有賽程! 田徑隊 高男400 m陳奕文第五名 其他賽事陸續進行中 跆拳道隊賽事成績 陸續回報中 游泳隊4/21戰績 高女組 何虹儀200公尺混合式第二名🥈 高男組 4x200公尺自由式接力第三名🥉 謝奇霖、金祐安、徐子閎、劉宸州 目前累積1金1銀6銅 這兩天仲凱校長、黃裕淵會長、怡萱主任及侑澄組長、世樹老師、馨瑩組長到現場為孩子們加油打氣,希望里中孩子感受到老師們的關心,盡情發揮平時的努力! 星期三、四的賽程繼續fighting !
-
-教育現場停看聽 輔導管教紅綠燈
2025-04-23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77 次教學活動「感謝廖檢察官 精闢實際的案例分享…」今天教師研習邀請臺中地檢署廖檢察官蒞校分享「教育現場停看聽 」以實際的案例來跟老師討論「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重要之原則,提升教師「法規」素養,建構親師生三贏,校園安全又安心的學習氛圍。
-
富春國小114年臺中市師生盃飛盤邀請賽大放異彩 勇奪三冠與30面獎牌
2025-04-23 豐原區 富春國小 總務主任 報導點閱數:218 次校園新聞在114年臺中市師生盃飛盤邀請賽中,富春國小飛盤代表隊表現亮眼,榮獲金牌11面、銀牌11面、銅牌8面,並有14位選手獲得第4至第6名的優異成績,展現出色實力與團隊精神。 本次賽事於4月19日至4月20日舉行,為期兩天。經過連日激戰,本校在團體賽中勇奪「國小高年級師生混合組」、「國小中年級混合組」及「國小高年級混合組」三項冠軍,成功包辦三冠,實現輝煌佳績。 儘管當日氣溫偏高,參賽選手仍在場上奮力奔馳,展現旺盛鬥志。午後突如其來的大雨也未能澆熄選手們的熱情,孩子們依然在雨中持續比賽,展現運動家精神與堅韌毅力。 此次賽事能夠取得佳績,除了選手們的努力之外,更要感謝指導老師們在訓練過程中長期陪伴與用心指導,在比賽當天全程帶隊應戰、適時給予戰術指導與心理鼓勵,是隊伍能夠穩定發揮的關鍵支柱。 此外,陪同參賽的家長們更展現高度機動性與溫暖支援,不僅隨時協助補充選手水分,還在午後大雨時立即為選手撐傘、遞毛巾,讓孩子們能安心比賽,無後顧之憂。 六年級蘇奕睿同學表示:「比賽中我雖然感到很緊張,但當我接到隊友傳來的飛盤,完成得分時,內心非常激動,覺得之前的訓練都值得了。」 五年級江兆正同學則說:「能和全臺中市的高手一起比賽是一種難得的經驗,雖然下雨讓手接飛盤有點滑,但我們還是咬牙撐完比賽,真的很有成就感!」 校長吳夢竹表示:「此次賽事成績斐然,不僅是對孩子們努力的肯定,也展現富春國小在飛盤運動上的深厚實力。衷心感謝指導老師與家長們的全力投入與支持。未來將持續推動飛盤教育,培養更多具體育精神與競技實力的孩子。」
-
國光國小教育志工嘉義參訪
2025-04-22 南區 國光國小 輔導室林惠敏 報導點閱數:241 次校園新聞為感謝志工夥伴長期對學校無私奉獻與辛勞付出,國光國小特別安排志工於今天前往嘉義地區進行一日參訪,讓志工在放鬆身心的同時,也能同時用力拼經濟。 一早志工們準時集合,在張家馨校長致詞祝福與廖泰棋隊長的帶領下,懷著期待的心情出發。第一站抵達的是位於大林的拾粹院文創園區(大林糖廠),園區結合文創展覽與地方特色商品,讓大家對嘉義的產業歷史有了初步認識。接著,志工們來到卡羅爾銅管樂器觀光工廠,了解銅管樂器的製作流程,體驗台灣在地產業的精湛工藝與職人精神。 中午時分,大家前往寶島旅遊美食大林旗艦店享用豐盛的桌菜午餐。在溫馨的用餐氣氛中,志工們彼此交流、分享服務經驗,凝聚更深厚的團隊情誼。餐後行程接續前往老楊方塊酥觀光工廠,參觀製作流程並品嘗在地特色點心,志工們對於這項家喻戶曉的台灣零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下午帶著滿滿的收穫與歡笑,大家踏上歸途。此次志工參訪活動,不僅增進了志工之間的情誼,也讓參與者透過文化與產業的交流,獲得心靈上的滋養與成長。學校也期盼透過這樣的活動,持續營造溫馨感恩的校園氛圍,讓志工們感受到學校對他們貢獻的肯定與支持。
-
閱讀在春風中綻放,全校師生共度書香時光
2025-04-22 西屯區 重慶國小 閱讀推動教師蕭妏芯 報導點閱數:180 次校園新聞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閱讀日」,本校教務處於4月21日(星期一)早上8:00舉辦全校共讀活動,讓學生在自然與書香中共度一段悠閒而有意義的閱讀時光。 活動一開始,師生齊聚操場,由主持老師向全校宣導世界閱讀日的由來與意義。今年的主題強調「在閱讀中探索世界」,希望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愛上閱讀、習慣閱讀、享受閱讀。 特別的是,活動一開場,由兩位學生帶來「童話故事角色猜猜看」的小表演。學生們分別扮演童話故事中的經典角色,生動有趣的演出讓台下同學們紛紛舉手搶答,氣氛熱絡,笑聲不斷,最終大家都順利猜出故事名稱,為活動掀起一波高潮。 宣導與表演結束後,各班由導師帶領,攜書前往校園中庭、操場草地、穿堂、樹蔭下等適合閱讀的地點進行班級共讀。許多學生帶來野餐墊或小板凳,隨意而自然地坐在戶外,一邊聽著廣播中播放的輕音樂,一邊投入書中世界。春日的微風輕拂,伴隨著同學們專注的閱讀神情,形成一幅美麗的閱讀風景。 本次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讓孩子們體驗到不同環境中閱讀的樂趣,達成了「創造全校閱讀氛圍,營造閱讀風氣」的活動目標。感謝教務處的精心策劃與全體師生的熱情參與,讓閱讀的美好在校園中自在流動,也為學生們心中播下熱愛閱讀的種子。
-
古早味鼓風機 小麥脫殼農忙樂
2025-04-22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295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小班群在今年三月底時,收成了自己栽種的小麥,並經過一個月的陽光曝曬,終於讓麥穗結實乾燥。而今天(22日)就一起來幫整束小麥穗脫殼,得到躲在裡頭一顆顆的飽滿小麥。 不過對於小麥脫殼,也是大家第一次嘗試,所以之前就上網搜尋相關的影片,動腦思考怎麼做才能最省時省力又保有每一顆小麥。在這樣的問題下,小賴叔叔就古早的風鼓機為原型,利用回收的材料打造一台手動的風鼓機,利用輪子旋轉的動力來將麥穗打下,這也成為這次活動的工具亮點之一。 活動一開始,小班群的師生們先學習脫殼工序的重點;用手指按壓判斷有穀粒的部分,之後再將其一顆顆扯下放到籃子裡。而這些帶殼的麥粒,孩子們在用手搓揉,將上頭的麥殼搓破脫離。而麥粒因為比較重且堅硬,所以殼就會比較容易隨風或者用搧的方式將其去除,而留在底層籃子的,就是一顆顆褐色的小麥。知道這樣的原理之後,孩子們開始努力用手將小麥從麥穗剝離,之後再用手掌按壓把麥殼搓破,剔除這些輕盈的麥殼與雜物,就成功收集一堆的小麥。反覆這樣的歷程後,一下子孩子們也收穫了不少的小麥,感到非常的開心與自豪。 緊接著,就是風鼓機登場;孩子對於這台機器也一直很好奇且躍躍欲試;一位孩子轉動著腳踏墊,先讓輪子高速旋轉後,再由另一位孩子將整束的麥穗,用力朝旋轉的輪子拍打。很震撼的一顆顆小麥就像跳舞一樣,乒乒乓乓地蹦出來掉入桶子內,而且效率也更高效許多。所以大家開始輪流操作,將麥穗努力拍打,一下子就收到不少小麥。之後再將桶子的洞口打開,所有的麥殼、小麥都調到籃子裡。最後再將裝麥穗的籃子一邊晃動,一邊用扇子搧風,一下子上頭的麥殼與雜質就全部飛走,得到了乾淨圓滾的小麥,孩子們都興奮得笑到合不攏嘴。 孩子們第一次種植小麥,雖然今天發現很多麥穗是空砲彈,因此成果沒有非常豐碩;但是孩子們體驗到脫殼的不同方式,大家還是非常開心。樹蛙班幼生黃峻祐說:「我用力把小麥殼壓一壓,然後吹一吹,小麥就跑出來了。」水獺班幼生周雨諾說:「拿著小麥放到桶子(風鼓機)轉轉轉,小麥就會掉出來了,很好玩。」啄木鳥班蘇怡嘉老師說:「每當我們經過晒小麥的地方,孩子們便會大喊:『我們的小麥在那裡耶!』『小麥好像變更黃了!』終於來到幫小麥脫穀的這一天,孩子們看到叔叔特製的脫穀機時,覺得很好奇!煌珩:那個不是小朋友的腳踏車嗎?品安:腳踏車可以脫穀嗎?今天除了用叔叔的脫穀機之外,孩子們也體驗了用手搓和撥的方法來脫小麥穀,當孩子們撥開麥穀,發現裡面有一顆橘色的小麥籽了,大家便更賣力的蒐集,還一直大喊:老師!我撥了好多顆小麥,很像寶石耶!」 樹蛙班魏惠偵老師說:「這次的脫穀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場難得的農作體驗。從拿起成熟的小麥,他們充滿了好奇與新鮮感。孩子們一同嘗試了徒手脫穀,用雙手搓揉麥穗,慢慢讓一顆顆麥粒從穗中掉落出來。這個過程需要耐心與細心,接著,我們使用了簡易脫穀機,讓孩子們體驗另一種農具協助的方式。他們發現,使用機器比徒手更快速、省力,也學習到科技在農業上的幫助。透過對比兩種方式,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小麥的構造與脫穀的過程,也培養了對農耕生活的尊重與感恩。」水獺班郭美娟老師說:「小麥收成時,水獺寶貝們曾利用小手將一粒一粒的麥穗拔下和剝開外皮,但真的很花力氣和時間。今天水獺寶貝利用『風鼓機』來幫小麥去殼,體驗「農具機械化」的厲害,能將麥子與外殼分離以及節省時間、節省力氣。大家很開心能將自己種的小麥去殼,看到麥殼裡面的小麥,真覺得粒粒都是那麼珍貴。也謝謝小賴叔叔辛苦的幫我們製作「風穀機」,讓我們有特別的體驗!」 保育組長蕭心慈說:「這次的活動有小賴叔叔親手打造的鼓風機,實在非常有趣!孩子們看著粒粒飽滿的小麥在穀風機中輕輕脫殼,都覺得好神奇。後來大家還用手慢慢剝殼,一大把麥穗,最後只有一點點小麥,讓大家更能體會每一粒小麥的珍貴,讓大家學習珍惜食物、感謝農夫的辛勞。」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小班的孩子們準備將採收的小麥進行打鼓作業。先前學校曾四處打聽是否有傳統的風鼓機可以借用,可惜目前已經沒有人在使用風鼓機了。因此,這次除了讓孩子們徒手取出小麥外,學校還利用回收的腳踏車,特別打造了一台手持式風鼓機,讓孩子們親自體驗。我相信,這台應該是全台唯一一台由腳踏車改造而成的風鼓機設計!雖然這次打出來的小麥量不多,但能有這樣的體驗真的非常特別又珍貴。」 陳議濃園長說:「雖然這次麥穗大多數沒有滿滿的小麥,但是上次採收完的小麥田仍然繼續生長中,而且狀況不亞於第一次次採收。相信有了這次經驗,大家會更賣力照顧小麥田。期待下一次能真正地滿滿豐收,脫殼脫得過癮,也再創小麥收成記錄。」
-
以皮影為語,與世界對話:雙語藝術課程的SDGs教育實踐
2025-04-22 潭子區 新興國小 楊媁莉 報導點閱數:165 次教學活動藝術與人文課上什麼?新興國小五年級學生近期在課程中展開了一場跨領域的學習之旅。結合童話故事、永續發展與民俗技藝的多元雙語課程,透過《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改編與皮影戲製作,除了讓學生「動手」學習,更讓他們「動心」思考社會議題。 課堂中以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起點,在耳熟能詳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描繪的貧困與失落,讓學生思辨與討論,小女孩所面對的處境是「SDG 1:終結貧窮(No Poverty)」,在在與現今社會的「貧窮」議題有所關聯。 接著,課程轉向民間藝術——皮影戲的世界。學生先認識皮影戲的歷史背景,了解它是如何透過光影與剪影來說故事的傳統表演藝術。老師帶領學生認識「shadow puppet」這個英語詞彙,並用中英文雙語進行教學,讓學生於創作與表演中自然應用語言,建構語言與文化雙向的學習經驗。 從故事到藝術,再從認知到實作,學生們親手設計並製作屬於自己的皮影人物。每一個小小的人偶,都是孩子們創意與心意的展現。重新詮釋《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們演出了《希望之火》。演出過程中,火柴點燃的音效讓學生更入戲,有幾組的老爺爺的聲音更是富有創造力,讓台下觀影的同學更投入,台上也演出的更加賣力。學生不僅展現出藝術創造力,也透過故事表達對世界的關注與同理,創作出充滿希望的新結局。 這堂課是一場多元學習的饗宴,不只是藝術創作的實踐,也是一堂深具社會意義的課。學生們在樂在其中的氣氛下,學會了尊重傳統、關懷社會,也提升了語言與表達能力。 透過這樣的雙語藝術與人文課程,孩子們不只是「學會了什麼」,而是「成為了什麼樣的人」——有創意、有想法、有同理心的世界小公民。
-
📚✨學習扶助到校訪視✨📚
2025-04-22 清水區 東山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80 次教學活動今天楊銀興教授、張暒玟校長、黃雅惠主任、謝昕翰專員👏👏👏 蒞校指導本校學習扶助工作,校務蒸蒸日上! 從學校背景介紹、師資結構,到國、數、英三科的數據分析📊, 專家們帶來的專業回饋,讓我們更貼近孩子的學習歷程與成長軌跡👀 我們相信──只要教育的方法正確,每個孩子都能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感謝教務處的安排,更感謝每一位第一線的教師, 一群身懷絕技的教育魔法師,用心守護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在東山,我們不只在意孩子的學習進步, 更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學能量的累積, 讓每位老師與學生,都能在這裡共同成長、一起發光✨ 衷心感謝每一位蒞校的貴賓與專家, 你們的鼓勵,是我們前行路上最堅強的後盾! #學習扶助到校訪視 #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的力量無窮無盡
-
世界地球日 我們用行動愛地球
2025-04-22 霧峰區 霧峰國小 總務主任 劉秀菁 報導點閱數:163 次教學活動今天是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霧峰國小五年7班進行一場跨域的學習 跨域是學習者的DNA 我們搭乘大眾運輸來到霧峰菜市場 自備環保袋環保杯 環保盒 甚至是重複使用過的塑膠袋 想挑戰素有*塑膠袋富翁*的菜市場 很感謝這些攤商 願意讓我們實踐減塑生活 教育是要集結社會的力量 2025年的今天 我們不忘記減塑的重要性 *豬肉攤老闆很用心解說:雖然我們是一群沒有什麼消費力的小學生 *餅乾糖果店的阿嬤級老闆娘:看到我們 馬上熱情大爆發 買一送一 *海鮮店的蠟筆小新阿姨:每天堅持敲敲敲蛤蜊 只為堅持所賣出的是最新鮮的食材
-
當書法與品格相遇
2025-04-22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149 次校園新聞潭陽國小秉持「敬天愛人」、「情溫德美」、「樂做知識人」的教育願景,致力於打造一所重視全人發展的學校。我們不僅關注學生知識的養成,更重視情意陶冶與生活美感的實踐,積極推動藝術與品德教育的結合,深耕人文素養與美感經驗的養成,持續在藝術與人文教育的道路上深耕前行。 書法,是潭陽國小深具特色的課程之一。它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生活哲學,是潛移默化中涵養學生品格與心性的最佳媒介。透過筆墨的揮灑,學生學會專注與靜心,培養定、靜、安、慮、得的內在修養,進一步體會書法背後的文化厚度與思想深度。 本校以書法課程為核心,結合國語文、藝術、綜合活動等領域教學,打造跨域整合的學習場域,並連結在地文化與社區資源,讓書法教學不再只是單一技能的傳授,而是與學生生活經驗與情感發展緊密相連。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也學會欣賞美、尊重文化、理解傳統,進而內化為品格修養的一部分。 我們更結合家長、社區與在地書法藝術人才,透過共同策展、展演活動與創作分享,讓書法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象徵,也成為連結社區、促進文化交流的橋樑。藉由這樣的實踐,潭陽國小不僅讓藝術教育活起來,也讓孩子們從中汲取文化自信與創造能量,邁向全人發展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