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中年級英語朗讀比賽
2022-12-08 北屯區 文心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55 次校園新聞這兩天早晨辦理中年級英語朗讀比賽,大家都很棒欸!感謝教務處團隊規劃辦理以及英語教學團隊的指導。
-
V4K PRO視訊課堂教學應用研習
2022-12-08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許嵐婷 報導點閱數:372 次校園新聞配合教育部數位軟體採購計畫,此次,本校採買一批V4K PRO專業視訊教學協作攝影機,並請IPEVO 的林家緯講師及楊淑雯講師到校說明,希望藉由他們的解說,老師在教學上可以更容易上手。 此設備結合攝影、直播、實物投影等多項功能,本校多位教美術的老師更是大力推薦,尤其是在操作美勞繪畫技巧或解說步驟時,可以解決後排學生因為距離的關係而看不清楚老師的操作,再透過智慧教室的大屏播出,讓學生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操作過程,提升教師們教學效率與品質。 大甲區文昌國小
-
北屯校園上清氣 環境清幽人歡喜-2
2022-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39 次教學活動「北屯校園上清氣 環境清幽人歡喜」秋冬季節北風強,校園落葉變多了,但是在老師細心的指導下,學生們奮力打掃,分工合作,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復清新優雅的北屯校園。
-
北屯校園上清氣 環境清幽人歡喜-1
2022-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27 次教學活動秋冬季節北風強,校園落葉變多了,但是在老師細心的指導下,學生們奮力打掃,分工合作,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復清新優雅的北屯校園。
-
精神抖擻迎校慶 運動會預演-4
2022-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14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即將舉辦慶祝119年校慶運動會,今天是第二次預演。無論運動員、旗隊、字隊,在趙老師的指導下,步步到位,展現出北屯好兒童一貫的抖擻精神,讓我們為這些優質團隊掌聲鼓勵!
-
精神抖擻迎校慶 運動會預演-3
2022-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11 次教學活動「校旗經過升旗台.各位嘉賓請掌聲歡迎校旗進場….」北屯國小即將舉辦慶祝119年校慶運動會,今天是第二次預演。無論運動員、旗隊、字隊,在趙老師的指導下,步步到位,展現出北屯好兒童一貫的抖擻精神,讓我們為這些優質團隊掌聲鼓勵!
-
精神抖擻迎校慶 運動會預演-2
2022-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21 次教學活動「歡迎一.二年級小朋友進場…」歡樂的運動會即將拉 開序幕,低年級小朋友,隊伍整齊排隊進場。鮮豔的旗幟、班牌,整齊的動作,再再顯示著 運動會預演 就是要開心!
-
精神抖擻迎校慶 運動會預演-1
2022-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27 次教學活動「歡迎北屯最可愛的幼兒園學生進場…」北屯國小即將舉辦慶祝119年校慶運動會,今天是第二次預演。無論運動員、旗隊、字隊,在趙老師的指導下,步步到位,展現出北屯好兒童一貫的抖擻精神,讓我們為這些優質團隊掌聲鼓勵!
-
仁愛實習教師教學觀摩‧做中學!
2022-12-0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99 次教學活動賀!實習早師大衛教學演示順利成功,有口皆碑。 超高人氣的大衛老師是臺中教育大學體育系的才子,主動積極,是全校師生的好幫手,有問題找他就對了。今年運動會時與教務主任搭檔執行司儀任務,國、台、英語外,不時夾雜著韓、日語,與蔡主任完美的演出,帶給與會的家長、來賓及師生最美的視聽享受。 這次數學課演示的主題是《等量公理與應用》,從深呼吸、解凍、發展到綜合,大衛老師井然有序的教學流程,更達成時間管理及目標管理。等量公理在教室數位白板搭配中,從具體、半具體到抽象等式解題,非常符合學生認知發展,尤其在做中學、學中思的實際操弄中,學生學習表現及教學內容確實能達成本單元的核心素養指標。 徐老師今日的教學演示座無虛席,足見他是個相當有人緣的實習老師,就連上課時學生還跟他加油打氣哩!綜合座談會上大家讚譽有加,輔導秉慧老師對其讚佩之餘,也恭喜他獲得許多同仁的正向回饋,紛紛表示這場教學演示:做中學,有魅力!
-
仁愛成長小團體‧童在一起!
2022-12-0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34 次教學活動學校有專輔,快樂又幸福。 專輔佩妏老師這次以中年級學生為對象,開啟《當我們「童」在一起》成長團體課程,藉由多元的表達性藝術媒材、情緒覺察工具,引領成員覺察內在情緒狀態並學會具體表達,以培養更好的情緒調適能力,讓成員在自由、安全的氣氛下,能互相信賴、關懷及接納,進而拓展人際多元途徑情緒學習路徑。 解憂小站是這群學生的秘密基地,成員來自不同班級,家庭背景更是大大不同,大家在活動過程中認識彼此,相互分享生命故事,依著設計好的情境進行角色扮演,給予彼此回饋,看見人我的亮點,創造和諧人際。 輔導組謝組長表示:感謝專輔佩妏老師推動有機的小團體輔導活動,帶領學生藉由集體創作、同理體驗、角色扮演等媒介,希望所有成員回到教室後,成為有人緣、人見人愛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