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高一國際教育講座-金磊 追求那巨大的湛藍
2023-06-2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協行教師許思婷 報導點閱數:352 次校園新聞近期熱播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中,女主角禹英禑因熱愛鯨豚文化,使韓國觀眾也跟著一同關注海洋議題,最終更影響韓國政府,決議將21隻水族館海豚送回大海。臺灣是海島,鯨豚資源亦十分豐碩,為讓學生更認識海洋生態文化,本校於3月17日邀請臺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老師,進行SDGs國際教育講座。講師因喜歡花蓮的海色,選擇定居東部,今日自行開車橫跨半個台灣來到台中;並且,行程滿滿的他,四月又將出國拍攝。百忙之中撥冗前來,為中部學子開啟生命中一扇風景迥異的窗。 金磊老師以輕鬆幽默的口吻,輔以一幀幀令人驚豔的鯨豚照片,分享自己的追夢之旅。同時,他不斷提到:「為了喜歡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追尋目標。」因此,當他發現臺灣沒有鯨豚攝影師時,他前往斯里蘭卡學習鯨豚攝影;當他理解鯨豚是以氣泡彼此溝通,為避免干擾鯨豚,他便開始學習自由潛水。這都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執著」。在追尋的過程當中,金磊也經歷許多挫折,包括父母的期許、外在的眼光及自我內心的恐慌等,可他最終仍以「因為我玩得很開心」作為支持自己義無反顧的理由。因此,他也勉勵在場的學生,仔細思索自己所要追尋的目標,堅持並享受過程的美好。 演講中亦分享了鯨魚的聲音——「鯨魚之歌」。講師表示,對鯨豚來說,海洋就是他們的家,陸地才是他們的後花園,人類才是訪客。聽著鯨魚的聲音,或許人類不覺得是一首歌,但那也是從我族的觀點出發的感受。以此期勉在場學子都能學習從不同角度觀照世界,能關注鯨豚之美。 講座最後的有獎徵答時間,講師提供兩片與廖鴻基老師合作的紀錄片DVD《男人與他的海》作為禮品,題目除了有演講重點回顧外,還徵求自願者上台表演鯨豚叫聲。透過有趣的互動,希望學生們能夠開始留意、關心,進而實際付出行動,為海洋永續盡一份心力。
-
國際教育旅行課程:日語講座
2023-06-2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社團組 報導點閱數:333 次校園新聞國際教育旅行課程,將於四月底與日本高校進行線上交流,特地於週五放學後舉辦前導課程,帶領對交流活動感興趣的同學,學習簡單日語及認識日本文化。課程請來田川美穗老師,田川老師已來台九年,課程先分享她在台灣生活的觀察,與日本有何異同,如:台灣住居較不習慣放置澡盆,茶類含糖等。也提及日本過去對於韓國文化的追崇,現在則也有受台灣文化影響的趨勢,如珍珠奶茶店的林立。簡要的文化見聞分享後,進入日語教學環節,除打招呼語外,也讓學員進行自我介紹。課程最後則安排分組,讓小組透過前導內容設計一視訊交流時想分享或介紹的主題,如飲食、景點等,待下次日語課程再進行更深入的主題討論。
-
大手牽小手-茶道與茶藝的認識及行茶之美
2023-06-2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社團組 報導點閱數:368 次校園新聞里中大手牽小手活動,邀請賴汶娟老師帶領大家認識茶道之美。活動一開始,講師請大家靜心,給自己兩個小時,放下手機與俗務,學習在行茶中與自己來場心靈對話。講師簡述文化歷史,茶道是日本文化,茶藝是中國文化,茶藝在中國也是歷史悠久,後來茶藝此項文化也被世界認同。接著請助理老師演示行茶之儀,泡茶時,以壺為中心,無論是溫杯、倒茶,都要從旁取杯、倒茶,這是對壺的尊重。紅茶茶葉為條索狀,沖泡時注完水後可立刻倒茶。球狀茶葉沖泡時間為45、35、55秒。細節中有著對生活的講究。講解後,同學也分組進行,從煮水、沏茶到第三杯茶後佐以茶食,共品茶香與茶韻。活動中有亞大及朝陽科大外籍同學共同參與,來自印尼、德國、馬來西亞與捷克等國的同學,在這個週五午後以茶會友,進行文化交流。里中同學或以簡易英語傳遞講師的解說,或與外國朋友閒聊,外籍同學對於台灣人熱愛拍照的現象稍感不解,亦分享在台生活發現的美食及景點,會後更主動提議參觀校園,熱中探索異國的一切。
-
漫研社(亞大數媒系演講)-動畫的魔法吸引
2023-06-27 大里區 大里高中 社團組 報導點閱數:396 次校園新聞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李政宗老師為漫研社成員帶來「動畫的魔法吸引」主題演講,向各位社員介紹數媒系的課程內容,分享學生們的各式作品,如:使用blander所製作的機械運行動畫,3d建模的角色模型,以及日系動畫製作的作品。該系課程也曾邀請日本動畫業界的動畫師來台分享,系上並可爭取實習的機會。演講最後開放提問,如:亞大數媒系的相關資源以及入學標準等。關於演講的契機,李政宗老師提到,因分析數媒系學生的組成,多半是在中學階段對動漫文化較感興趣者,故透過與漫研社員的分享,可使學生較早認識及瞭解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相關學系,不至於等到高三大考後才茫無頭緒或錯失準備學習歷程的時機。
-
傳遞善的力量 回饋母校打造「共善公園」
2023-06-27 西區 大同國小 呂意仁 報導點閱數:578 次校園新聞「共善公園」是傑出校友江韋侖董事長送給全校師生124週年校慶的一份大禮。學校前庭因年久失修,涼亭結構損壞,江董事長立即聯繫學校,表達願意出資出力協助母校整建共善公園及江挺生亭,以表達對母校及阿公的感恩之情。希望透過共善公園傳遞延續這份善的力量,鼓勵未來所有「大同寶寶」們,共同攜手築夢踏實,為大同校史譜寫更美好的新篇章。 呼應「感恩自省有氣質、積極進取世界觀、恢弘前瞻大同人」的學校願景,綠意盎然、典雅舒適的共善公園中有兩座雕塑品,一座是眾人牽手合作,共建共善世界的「世界大同」球狀雕塑;另一座是圓潤童趣的「展望者」,期許大同學子能擁有寬闊的視野及與人為善的胸懷。仿大樹造型的「江挺生亭」,是江董事長紀念阿公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期待將爺孫情擴大為對學弟妹的關愛,為全校師生、家長、社區人士提供遮陽避雨的地方。晚間,由姚仁恭大師規劃設置的燈光亮起,讓共善公園及江挺生亭呈現出不同於日間的景觀,襯托出大同國小校史久遠的典雅氣質。 蕭同學說:長形水池的水很清澈,看著仰望天空的人,還有魚池裡快樂悠游的魚,我的煩惱都不見了。王同學說:我知道共善公園的含意是大學長和學校對我們的期許,我也希望將來可以跟大學長一樣,有能力幫助母校和其他人。 馬任賢校長表示:大同國小為每一個孩子編織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而共善公園是這些故事的美好呈現,以江爺爺對江董事長的慈愛為起點,結合所有師生、家長、校友們對大同的情感,將共善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形成能量的匯聚與善的循環。期許大同的每一位畢業生都能盡己之力,紮實學習、發揮潛能,對社會、國家及世界做出奉獻。
-
創意表達課的臨場化身:夜市文化
2023-06-26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93 次教學活動〖除了自信,更需要設身處地,才能有如臨現場的展現。〗 環球視野班三年級的創意表達課程,著重在新聞以及其延伸的議題。老師從夜市美食的新聞發想,延伸到當前國人注重的食安問題,與孩子們討論飲食文化中,「吃的香」與「吃的安」究竟要如何兩全呢? 老師邀請孩子們各自演繹遇到喜歡的夜市美食,會有什麼反應?試著將這份美好,用「聞到、嘗到、感受到」的層次加以說明,並且運用「肢體動作」將滋味「傳達」出來。 另外,老師更加深層次,請孩子們想像「吃壞肚子」是什麼感覺?我們該如何判斷別人是否吃壞肚子了?平常又該如何避免吃壞肚子呢?孩子們的課堂表現如何呢?就從照片花絮呈現孩子們的投入與創意吧!
-
快樂摘玉米 香甜Q彈料理趣
2023-06-26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504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的幼幼班群從玉米育苗開始,歷經了2個半月,現在終於逐漸成熟,每一株都長著飽滿挺立的玉米,讓師生們都期待想採收下來,看看自己的努力成果如何。回想這段時間的努力與照顧,不論是施肥、拔草、澆水或為其立桿,都是孩子們一點一滴的辛苦與汗水所累積,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長豐收,大家格外開心與期待。 不過玉米究竟要怎樣判斷有沒有成熟,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分辨?為了解答孩子們的心中疑惑,幼幼班群特地一起到玉米田來觀看學習,瞭解有沒有方式可以簡單分辨玉米成熟與否。於是園長告訴大家,玉米成熟的判斷有三個方式可以參考:第一,觀看玉米鬚是否枯萎,如果玉米鬚呈現乾枯褐色,即是代表成熟可以採收;第二,可以用手指稍微按壓外圍玉米殼,如果按起來是紮實且顆粒飽滿,也是代表可以採收;第三,可以撥開包覆玉米的葉子,用部分窺視的方式看看尾端是否有生玉米,如果尾端有玉米,代表授粉完整成功,亦等於基部的玉米也長成熟,也是可以參照的方式。 就這樣大家掌握方法之後,孩子們開始判斷哪些玉米可以採,開始從外觀判斷;無論是從乾枯的玉米鬚、觸摸玉米是否飽滿、稍微撥開玉米葉子等,懂得這些方法之後,大家就更快地分辨出哪些是成熟玉米可以摘的玉米而摘玉米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要先將玉米向外側拔開,然後與玉米莖大於120度後再用扭轉的方式將玉米摘下。孩子們都非常興奮,尤其將玉米摘下時,伴隨著清脆的聲音,斷莖處還有點水嫩爽脆的模樣,更是讓人覺得好滿足。 而園長也跟大家說,玉米是一個很棒的作物,玉米鬚可以做成玉米水,可以解渴利尿。玉米可以做成很棒料理、玉米梗可以做成再生紙漿或再利用資源、玉米莖與葉則以做成很多環保建材或者當綠肥,簡直一整棵都是寶。瓢蟲班郭美娟老師:「玉米的種植過程時間較漫長,需要有很多的關心與耐心。要認真澆水、施肥和培土,並且要檢查有沒有蟲蟲。瓢蟲班的寶貝們,每天都記得照顧自己的玉米。學習關懷生命,是在種植玉米的食農教育最大的收穫。今天收成玉米,寶貝也分享自己種的玉米,真開心!」螢火蟲班李佩珊老師:「照顧植物在這一學期的活動裡佔了很大一個部分!透過動手幫植物澆水、培土、施肥,用眼睛觀察植物的狀況,經常地走到種植區看看植物,慢慢地等待玉米長大。當玉米準備結果穗、有經驗的園長爸爸發現需要人工授粉,又教我們怎麼進行人工授粉。玉米能順利採收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呢!很感謝園長爸爸以及身旁的老師們幫忙!」 蜜蜂班詹雯詠老師:「孩子們看見玉米越長越高,總期待著採收玉米的那一刻,看見孩子們彼此合作把玉米摘下時,呈現在孩子們眼前除了飽滿的玉米果實外,更在心中獲得滿滿的成就唷!」獨角仙班劉彥麟老師:「沒有想到有一天可以帶著寶貝們一起種玉米,在教室玉米種子育苗再到玉米田種下玉米苗,看著玉米一天天長大,真的好神奇喔!看到現在長高高的玉米,即將能採收呢!真是覺得有滿滿的成就感,幼幼班的我們又解鎖了玉米的新世界。」陳議濃園長說:「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玉米成功長大,並且可以親手摘下甚至料理,大家真的是開心到極點。從一顆小玉米到變成可口一串玉米,這樣的變化與成長,相信對孩子們來說是最寶貴與獨特的經驗。」
-
創意表達課的駕駛新視界:節能減碳電動車
2023-06-26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36 次教學活動〖生活中的新議題,開啟孩子們看世界的可能。〗 環球視野班三年級創意表達課程以「電動車」作為課程主題,老師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同學們討論電動車的「優缺點」外,更拋出問題:身為「地球村」的一分子,該如何與能源共處呢? 孩子們除了仔細研讀課本內容外,更要從文本延伸出:「電能車」與「燃油車」對於世界的便利與不便是什麼?身在3C世代的我們,又要如何操控機器,而不被機器所操控? 除此之外,「行車安全」抑是重要的一環。老師請孩子們分組發表「馬路三寶」的現象,並提出改善方式。同學們皆有感而發的點出「蛇行」是台中市可怕的馬路奇觀,應該要停看聽,才能確保行人安全。
-
環視班五年級專題課程:創業投資一把罩
2023-06-26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51 次教學活動〖孩子們的創業投資之路:一起開公司、研發商品囉!〗 本學期五年級專題課程,「創業投資」是孩子們的學習課題,後續更有一系列的創立公司、商品發想、海報製作、成果展現等探究歷程。 Betty老師帶著大家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討論,過程中總是會遇見意見分歧的時候,經由老師們的協助溝通,孩子們漸漸地開始能夠互相尊重,讓整組成果展現更加順利。 其中孩子們必須思考:創業時為什麼要開家公司?創業的理念是什麼?同時還有公司Logo及Slogan的設計發想,還要專注研發商品。經過了一學期的努力,孩子們成功展現最獨一無二的公司。
-
環視班三年級專題課程:市場調查購物趣
2023-06-26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92 次教學活動〖結合生活經驗、實地參與調查,購物也有大學問!〗 「購物」是參與生活的開始,了解物價是孩子們能夠理性看待購買行為的方式。透過市場調查,環視班三年級的孩子們分別帶回了兒童運動鞋、口罩、口香糖、洋芋片、鐵板燒、橡皮擦、小熊軟糖…等生活中常見商品的市場調查資料。 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孩子們慢慢的了解成本、品牌、購物環境、與價格間的關係;經由實地的市場調查,還有後續的試吃、試用,再重新整合影響目標商品價格的不同因素,一起討論出推薦的商品、並分析推薦原因、製作推薦海報,將市調成果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