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全市幼兒園防災教育工作坊 強化校園韌性
2025-10-23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0 次教學活動10月23日,本校承辦「臺中市幼兒教育人員防災教育工作坊」,聚集全市幼兒園教育工作者,以強化幼兒安全為核心,強化校園面對火災的應變與預備能力。本次活動邀請教育部洪明全科長與李佳昕專案管理師擔任講座主講,並由教育局榮譽督學宋淑娟校長主持綜合座談,形成專業扎實又高度務實的防災學習場域。 賴勝豐校長致詞指出,防災教育不只是行政責任,更需要每一位幼教夥伴共同參與,才能真正建立校園韌性。他也感謝主講人深耕防災領域,將實務經驗轉化為現場教師可即刻帶回園所運用的知能。 洪科長以「火災整備與應變」開場,拋問在場是否曾進行火災演練,竟無人舉手,突顯幼教現場仍存防災缺口。他提醒台灣平均 每24 分鐘就有火災發生,且多數致死原因為「延遲逃生」,因此她認為「防災不是討論最嚴重情境,而是防止災害發生。」他釐清火場常見錯誤認知,提醒「小火逃生,大火關門」、「不要穿越濃煙」、「抵達陌生場所先看逃生圖」,並強調第一時間帶幼兒離開危險區才是保命關鍵。 下半場由李佳昕專案管理師以設計思考引導操作課程,讓教師以「吃午餐時遇火災」情境擲故事骰說故事,再以「情境故事板」盤點防災素養與教學困境,再發想創意教學,將抽象原則轉化為具體教案。各組成果分享踴躍,李管理師也以教學時應注意的要點回饋。大家紛紛表示方法簡潔、可立即帶回教學現場使用。 面對教師提問「如何在短時間疏散幼童?」,李管理師逐點回應:火源判別、教師分工、平時演練、特殊生照顧、母雞帶小雞疏散法、離開教室後關門阻煙等要項,並強調教師冷靜與判斷力會直接影響幼兒在危機中的行為,是防災教育中最關鍵的心理素質培養。 綜合座談中,榮譽督學宋校長總結指出,防災教育是教育不可免的基礎工程,是守護孩子生命、也是國安的長期投資。她期勉與會者將今日所學落實於班級日常,讓防災不是口號而是一種教學習慣。 本次工作坊兼具知識、實務與教學轉化,讓幼教人員帶著更強的信心與能力回到第一線,為幼兒打造更安全、更預備充分的學習環境。參與者一致回饋「學得實用、帶得回去、做得到位」,期待未來持續辦理,深化幼教現場防災文化的扎根。
-
大仁繪本共讀時光-《超神奇種子鋪》
2025-10-23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61 次校園新聞「嘿咻!嘿咻!長高高,嘿咻!嘿咻!發發芽, 超神奇的種子呀,快快長高吧!」 繪本中充滿節奏感與重複性的句子,引導孩子們也自然而然地跟著唱誦,沉浸在故事當中,期待著故事接下來的發展。 共讀《超神奇種子鋪》繪本後,大家也想試試看設計不同的種子,而孩子們的想法充滿著創意與驚喜,有人分享:「我想種會有很多皮卡丘的樹!」也有人分享:「我想種蛋糕種子,這樣每天都可以吃蛋糕!」大家的想法都很可愛,很有創意呢! 接著大家就開始行動,設計自己獨一無二的種子,並自己選擇一個樹上的位置長出來。經過大家的努力與創意,一棵充滿創意力與童心的「超神奇種子樹」在甜甜班成功發芽長大囉! 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展現了豐富的想像力與表達能力,也在過程中體驗了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正如繪本中的種子一樣,孩子們也讓自己的夢想與創意在學習中快樂發芽呢。
-
西區中正附幼綿羊班 形形色色__教學報導
2025-10-23 西區 中正國小 楊圓圓、張懷予 報導點閱數:30 次教學活動本學期的主題是「形形色色」,孩子們一起在校園裡尋找生活中出現的各式形狀,將找到的形狀拍照,並進行分類。接著孩子們透過觀察,以及與同儕討論各式形狀的特徵和名稱,藉此深入認識形狀。 接下來,孩子們將會透過各種遊戲和藝術創作來遊玩形狀,希望孩子們透過遊戲更加認識形狀,以及盡情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一起探索形狀的奧秘。
-
幼兒園萬聖節藝術創作週熱鬧展開
2025-10-23 沙鹿區 公明國小 幼兒園 陳月裡 報導點閱數:55 次教學活動🎨 萬聖節藝術創作週熱鬧展開!【10/20–10/23】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萬聖節,本週公明國小附設幼兒園早已充滿節慶氣息!從10月20日起,海豚班與企鵝班的孩子們一起動手參與萬聖節藝術創作,在歡樂中學習異國文化,也讓教室與走廊瞬間化身為可愛又驚奇的「鬼怪小天地」。 海豚班的小朋友們製作了「行走的骷髏人」和「南瓜蜘蛛作伙來」,從剪紙、貼黏到創意發揮,每個作品都展現了孩子的細心與想像力。而企鵝班則創作了「鬼魂飄飄飄」與「四處飛翔的蝙蝠」,當作品掛滿牆面,黑白與橘色的萬聖風格也隨之蔓延整個園區! 透過這些藝術活動,孩子們不僅提升了手部協調力與美感經驗,更從遊戲與創作中學習了一些萬聖節常用的簡單英語詞彙,快樂中不忘學習,讓節慶教育也充滿文化與語言的魅力。
-
【惠文 & 法國:一場跨越文化的學生交流】
2025-10-23 南屯區 惠文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81 次校園新聞為推動國際教育與文化交流,臺中市惠文國小於2025年10月21日迎接來自法國法南特師生一行15人進行友好訪問。本校國際教育社團學生全程陪伴與接待,透過多元的文化體驗活動,展現臺灣深厚的人文底蘊與熱情好客的精神。 活動先由惠文國小老師介紹中華傳統書法文化,並邀請法國學生親自體驗以毛筆書寫春聯。法國學生對毛筆揮灑出的線條與漢字之美深感興趣,紛紛表示這是難得又特別的體驗,並希望將親手創作的春聯帶回法國作為珍貴紀念。 接著以輕鬆活潑的--《臺法文「話」交流》比手畫腳互動遊戲登場。由英語搭配肢體動作表達,讓法國同學猜出這幾天參訪過的臺灣地名。現場笑聲不斷、氣氛熱烈,不僅讓外國學生更加了解臺灣,也促進雙方在語言與文化上的交流與理解。 活動最後,惠文國小特別準備了臺灣當季的特色甜品——檸檬愛玉,讓法國師生品嚐道地的臺灣風味。清香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綻放,成為本次文化交流活動中最沁涼又難忘的驚喜。 洪誌敬校長表示,惠文國小長期致力於國際教育課程的推動,希望學生能在與不同國家的友好互動中,學會尊重、包容與欣賞多元文化。他也感謝全體師生的用心安排,讓來訪的法國貴賓們體驗到臺灣文化的美麗與溫度。 此次交流活動圓滿落幕,不僅增進了惠文國小與法國學校的友誼,也讓雙方學生在愉快互動中拓展了國際視野,為未來更多的教育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
自我保護小達人 兒少保護暨防制性騷擾宣導-2
2025-10-23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0 次教學活動「小朋友,要記得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北屯國小每學期辦理「兒少保護暨防制性騷擾」宣導,感謝台中市政府警察局婦幼隊陳警官及鄭老師蒞校宣導。鄭老師幽默的講座方式,融入學生應有之法律常識,並舉生活中之實例,加深學生之印象,提升學生自我保護及求救的策略。 兒童及少年應享有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兒童及兒童及少年有免於受暴力威脅的權利, 少年是完整的個體並享有基本人權。
-
自我保護小達人 兒少保護暨防制性騷擾宣導-1
2025-10-23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3 次榮譽事蹟北屯國小每學期辦理「兒少保護暨防制性騷擾」宣導,感謝台中市政府警察局婦幼隊陳警官及鄭老師蒞校宣導。鄭老師幽默的講座方式,融入學生應有之法律常識,並舉生活中之實例,加深學生之印象,提升學生自我保護及求救的策略。 兒童及少年應享有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兒童及兒童及少年有免於受暴力威脅的權利, 少年是完整的個體並享有基本人權。
-
風吹童心飛 鯪鯉風箏節
2025-10-22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71 次教學活動這幾天天氣受到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南下的雙重影響,整日幾乎都吹著強風,校園裡隨處可見小旋風的蹤影,也能清楚感受到風切在建築物間掠過的力道。正因為這樣的天氣條件,南屯幼兒園順勢舉辦了第一次「鯪鯉風箏節」,地點選在鄰近的寶山裡棒球場。孩子們紛紛帶著自己的風箏與風車,滿懷期待地前往草地上盡情玩風、追風。 由於放風箏需要寬廣的空間,活動一開始便將場地區分為三個區域:風箏施放區、風車遊玩區與風箏練習區。風箏施放區範圍最大,是老師們操作大型風箏的專屬場地;這裡擁有充足的加速與緩衝空間,能讓巨型風箏自由高飛。風車遊玩區則屬於悠閒的體驗區,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玩風車、吹泡泡,用輕鬆的方式親近風。至於南邊的風箏練習區,則讓孩子們體驗有限長度的風箏飛行,感受風的力量,學習以手中繩線控制平衡,掌握初步的操控技巧。 當孩子們踏上草原、看見滿天飛舞的風箏時,眼中滿是驚喜與興奮。聽完安全規定與遊戲說明後,隨著音樂響起,孩子們立刻奔向自己最感興趣的區域。有的坐在草地上欣賞老師放的大型風箏—章魚、鯨魚、卡通造型應有盡有—看著它們在天空悠遊飄舞,驚呼著:「天空好漂亮!」風車區的孩子們則迎風舉著五彩風車,看著葉片快速旋轉,笑聲此起彼落;還有孩子吹著泡泡,看著泡泡被風吹得滿天飛舞,景象夢幻又有趣。操控練習區的孩子則神情專注,一邊感受風的力道,一邊嘗試讓風箏穩穩升空。 整個棒球場草皮上,充滿了孩子與老師的歡笑聲。大家隨著風的變化調整繩線的長度與力度,努力讓風箏維持在空中飛行。偶爾風停了,風箏瞬間墜地,孩子們雖然發出驚呼,卻又笑著跑去撿回,繼續挑戰。就這樣,第一屆鯪鯉風箏節在滿滿的歡笑與驚喜中,熱鬧地度過了一整個上午。 山羌班幼生余鎧睿說:「今天的風很大,天上有很多風箏飛上去,很好看、很喜歡。」白兔班幼生劉品辰說:「風車被風吹得轉得很快,很大的風可以幫助風箏飛上去。」樹蛙班劉珮琪老師說:「南屯幼兒園首次舉辦「風箏節」,活動中孩子們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五彩繽紛的風箏在藍天中飛翔,宛如童話世界,吸引著孩子們目光。除了觀賞,孩子們也親手體驗了放風箏的樂趣,從握著線軸、奔跑起飛,到感受風箏在空中拉扯的力量,每一個動作都充滿探索與學習的意義。」 獨角仙班陳靖玟老師說:「這幾天氣候變化較大,幼兒也能明顯感受到風姐姐吹出好大的聲音,老師藉此與幼兒討論可以穿戴哪些衣物讓身體感到溫暖,有幼兒說穿外套,有幼兒則說戴帽子就不會冷了,剛好這兩天學校舉辦了風箏節活動,我們帶著遊具去找風姐姐玩,風車因為強勁的風勢不停地轉動著,風箏也因為風的幫忙在天空中自在飛翔,獨角仙班透過不同的方式感受季節的變化,不僅學會保暖的方法,也和風姐姐玩得很開心唷!」啄木鳥班梁佑任老師說:「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怎麼辦呢?不止的話那就享受大風吧!最近班上的孩子對突然的大風非常的有興趣,在平常外出時就在風中與風玩耍,這樣有風無雨相對安全的氣候對孩子來說非常難得,也是很好的探索與感受自然的機會!感謝議濃園長利用這樣的難得的天氣舉辦風箏節,也感謝行政老師辛苦的準備,讓孩子在這樣的活動中,透過風車與風箏,抓住了風的形狀!每個孩子都玩得十分盡興與開心!為黃金的童年增添了更多色彩。」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是第一次舉辦風箏節,沒想到放風箏比想像中還要困難。除了要克服自然風速外,還得注意風箏的材質,因為有些風箏一被風吹就壞掉,導致損壞了好幾組風箏。另外,風箏線也隱藏著不少危機。看來若要順利舉辦風箏節活動,必須先解決以上問題。不過在施放過程中也曾有一度成功,孩子們看到許多風箏高高掛在天空時,都感到非常開心;尤其當大風吹來的時候,更是興奮不已。希望未來能克服這些挑戰,讓大家更盡情地享受風箏節的樂趣。」園長陳議濃說:「這次的風箏節是因應天氣臨時規劃的,雖然設備與流程都還相當簡單,但能配合自然時節舉辦活動,感覺格外特別。看著師生在草原上迎風奔跑、一起放風箏,不論風箏飛得高不高、是不是自己放上去,那份共同投入與純粹的快樂,就是最美好的畫面。」
-
【臺中市台彩威力盃選拔賽】~亞軍
2025-10-22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2 次校園新聞2025 臺中市台彩威力盃代表隊選拔賽,忠孝小鴨最終在冠亞軍戰中不敵強敵大仁國小,以5:3落敗。 雖然與冠軍擦身而過,但我們的表現,已經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從預賽一路拼上來,經歷無數次的挑戰與磨合, 每一場比賽、每一次揮棒、每一個守備, 都能看到孩子們眼神中的專注與不放棄的信念。 他們用行動證明~努力的過程,才是最動人的勝利。 謝謝教練們一路以來的辛勤付出與指導, 在場上、場下都用心陪伴孩子們成長。 也要深深感謝每一位爸爸、媽媽、叔叔、阿姨, 無論風吹日曬、無論比賽在哪裡, 你們的加油聲永遠是球員最堅強的後盾。 最後,更要謝謝每一位隊友~彼此扶持、一起流汗、一起吶喊, 那份團結的力量,會成為我們永遠的記憶。 這不是結束,而是更強大的開始。 忠孝小鴨,加油!🐤🔥 我們會帶著這份感動與熱血,繼續前進! #忠孝國小社團
-
酪梨大碗2.0 附設雞母蟲之家
2025-10-22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44 次教學活動在南屯幼兒園裡,有一個特別的環境教育角落─「酪梨大碗」。它不只是孩子們的自然教室,更是校園落葉堆肥的重要收集處。整個大碗完全由庭院裡的木材與樹枝打造,既環保又充滿巧思。上週,大碗第一次產出了約一百立方的堆肥土,這可是經過兩年多時間慢慢熟成的有機肥呢!師生們將這些寶貝土鏟出後,全數送往小班群的紅豆小梯田,完成了大自然的第一次循環利用。 不過,驚喜也在挖掘過程中讓孩子們意外發現,大碗裡住著二、三十隻圓滾滾的雞母蟲。每一隻都將近成人兩根手指那麼大,白胖的身體在土裡扭動,看起來可愛極了。孩子們怕傷到牠們,立刻暫停挖掘,先把一部分堆肥區暫時保留下來,作為雞母蟲臨時安置所。有幾隻則被小心地放進觀察箱中,讓孩子們近距離照顧與觀察。然而,大碗內部的界線不明確,孩子們擔心下次再挖時會不小心破壞牠們的家。於是,大家一致決定:要讓大碗升級加大,並在裡頭闢出一區專屬的雞母蟲保護區,讓這些可愛的小生命有個安心的家。 這項改造工程,由梅花鹿班接下挑戰。從孩子們還是小班時期起,這個班就參與了酪梨大碗的創建、維護與改良,因此這次的升級工程,他們自然也少不了。孩子們先討論大碗要怎麼改善、怎麼動手。特別的是,大碗周圍長滿了番茄,這些可是許多班級預約要照顧的作物,所以改建時不能傷到它們。再加上地勢高低不同,坡度與動線也得考量周全。經過大家多項討論後,最後決定保留原有區域給雞母蟲作為家園,再從下方往外延伸,擴大收納空間,讓更多落葉能安心被收納。 計畫確定後,孩子們開始從木堆中尋找又大又結實的木頭。大家分工合作,挑選形狀合適的木材,三五成群地從坡下慢慢滾上來。有人在前方引導方向,有人合力推木頭前進,還有人協助引導定位。要先幫雞母蟲圍家,再搭外圍的施工順序;孩子們邊做邊討論,配合得天衣無縫。沒多久,隨著一根根木頭穩穩就位,全新的酪梨大碗終於完成。 完工後,師生們也規劃要設置一塊溫馨的告示牌,提醒大家在放置落葉堆肥時,也別忘了這裡同時是雞母蟲的家,要學會尊重並愛護牠們。幼生徐亞呈說:「我可以搬動很重的木頭,幫大碗蓋很堅固的家。」幼生許丞希說:「大家都要愛護雞母蟲的家,不可以傷害到牠們。」關新蓓老師說:「今天,梅花鹿班進行了一場特別的任務─一起搬運木頭,為雞母蟲蓋出一個溫馨小家,也將酪梨大碗擴建,過程中孩子們體會到『一個人搬不動,但大家一起就能成功』的力量,不只學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也學會了關懷、尊重生命,懂得每個小小生命都值得被珍惜與照顧,當我們用心與雙手去付出時,不僅能完成一項任務,更能在過程中體會『合作的力量』與『生命的價值』。」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這次一樣邀請強而有力的梅花鹿班來協助重建酪梨樹,不過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劃分雞母蟲復育區,因此需要搬運體積龐大的木頭。梅花鹿班的孩子們,不論男生或女生,都運用雙手齊心協力推動大木塊。在滾動過程中,大家還需不斷討論、合作,思考如何讓木塊順利前進,真是一項不容易的挑戰呢!梅花鹿班真的值得給予大大的掌聲與鼓勵!」園長陳議濃說:「這次的大碗修復,不僅讓原本的結構更加穩固,容量也更充足,能夠容納更多落葉堆肥;更可貴的是,孩子們在過程中意識到,當我們取用堆肥時,其實也同時在打擾雞母蟲的家。於是,他們決定就地為牠們蓋一個保護區,讓人與生態之間能夠達到和諧的平衡。這樣的思考與行動,正是學校希望孩子能夠培養的能力—懂得觀察、願意改變,並以友善的心去照顧環境,這也正是環境教育所孕育出的珍貴精神與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