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洛克威爾外籍教師開設「藝術哲學」公開課 師生共探美學思維
2025-08-28 潭子區 臺中市私立洛克威爾藝術實驗教育學校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11 次校園新聞在新學期開始前,洛克威爾藝術實驗教育學校特別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開課,由本校外籍教師 Randy 主講,以「藝術哲學」為核心主題,帶領教師們進入藝術與哲學交會的深度思考。 課堂中,Randy 以流暢的英文分享與生動的互動方式,引導教師們從不同角度審視藝術與哲學之間的關聯。他結合案例解析與討論交流,不僅讓參與的教師在課堂中獲得新的啟發,也進一步感受到藝術思維的深度與哲學探究的力量。 此次公開課不僅是一場語言與知識的交流,更是一次跨文化與跨領域的學習體驗。教師們紛紛表示,這樣的課程拓展了他們的教學視野,也為新學期的教學注入更多靈感與能量。 展望未來,學校期許將這樣的啟發延伸至學生學習,讓他們不僅能透過外師課程提升英語能力,更能在藝術與哲學的對話中,培養批判思考與創造力,實踐本校強調的跨領域學習精神。
-
連續三年辦理 外師職前教育訓練圓滿落幕
2025-08-28 東區 臺中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16 次教學活動為協助新進外籍英語教師順利融入臺灣教育環境,提升教學適應力與專業素養,本校已連續三年舉辦「外師職前教育訓練」。今年的培訓課程於近期順利完成,來自多國的新進外師齊聚一堂,在多元而扎實的課程中,為即將展開的教學旅程做好萬全準備。 本次訓練內容涵蓋:課堂管理策略、溝通技巧與課程設計實務等,並特別邀請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與教學顧問擔任講師,透過互動式工作坊、小組討論及情境演練,讓外師們在短時間內快速熟悉教學環境與文化脈絡。 培訓期間,外師們也彼此分享教學理念與文化背景,現場氣氛熱絡且溫馨,不僅建立了跨文化的友誼連結,也讓彼此在教學的路上感受到支持與鼓勵。 教育單位表示,外籍英語教師是臺灣雙語教育推動的重要夥伴,職前訓練的核心目的不只是「教授知識」,更在於「建立信心」、「凝聚團隊感」,讓外師們在教學第一天就能帶著理解與尊重,走進教室、走進孩子們的心中。 藉此提供外師們更完善的支持系統,攜手共創更優質的雙語教學環境。
-
【大勇國小植物園】觀察欖仁花朵和果實的變化
2025-08-28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42 次美感-花博在臺中巿西區大勇國小南側門停車棚後面,長著幾棵高大的欖仁樹。這些樹不只是提供涼爽的樹蔭,它們一年四季也會悄悄變化:春天開花、夏天結果、秋冬果實掉落。只要仔細觀察,你就能看見欖仁樹的「生命故事」。 一、欖仁的花朵 欖仁花不是大朵的,而是長在枝條上,一串一串的小白花。 雖然不太顯眼,但它們是果實的開始。 小朋友可以觀察:花朵盛開的時候,常常會吸引小昆蟲來採蜜。 二、欖仁的果實變化 剛長出時:小小青綠色的果實,像迷你版的橄欖。 慢慢成熟:果實會變大,顏色也變得較深,摸起來很硬。 掉落地面:常常掉在停車棚下,被車輪壓過,外殼會裂開或變粗糙。 變成乾果:反覆被壓過後,果實裡的水分會蒸發,最後留下乾硬、像小石頭一樣的果殼。 再和其他植物的果實比一比:福木的漿果掉落後容易發霉、變軟爛。欖仁果實卻很耐放,即使在地上也能維持很久。這是它的一大特色。 三、小小觀察活動 收集:老師和家長若有教學的需要,可以去撿一些不同階段的欖仁果實。 分類:把果實分成「青綠色」、「成熟硬果」、「乾燥果殼」。 摸一摸:感受外殼的觸感,看看哪一種比較光滑,哪一種比較粗糙。 比一比:哪一顆比較重?哪一顆顏色最深? 畫一畫:我們可以請小朋友把果實不同時期的樣子畫下來,像是一張「果實成長記錄圖」。 四、我們學到什麼? 欖仁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變化,從花到果實,都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 果實掉落後,還會因為環境(像被車輪壓過、風吹雨淋)而發生新的變化。 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欖仁果實和其他植物果實不一樣的特性。
-
角力新秀展身手 后里區長盃熱血開戰
2025-08-28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05 次教學活動114年臺中市后里區區長盃角力錦標賽於8月28日上午在后里國中熱鬧登場。上午9時30分的開幕典禮由大會主席賴同一區長主持,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市議員陳本添、臺中市體育總會柔道委員會主任委員魏耀亮、角力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成顯,以及后里區體育會理事長王和棋等人,齊聚為選手加油打氣。 賴區長致詞指出,后里向來是柔道與角力的搖籃,更孕育出奧運銀牌選手楊勇瑋,他勉勵選手以國手為目標,不斷精進,朝國際舞台邁進。陳本添議員則感謝各級學校對運動人才培育的付出,並期盼透過賽事交流,提升選手專業與自信。李成顯主委也細數后里區優秀選手的過往榮光,鼓勵年輕選手勇於挑戰自我;王和棋理事長更分享自己最早到場,看見選手精神抖擻地熱身,深感欣慰和感動,並祝福比賽順利圓滿。 隨後,由裁判長蘇聰賢老師宣布比賽規則,運動員進行莊嚴宣誓後,正式展開賽事。場上對戰扣人心弦,場外加油聲此起彼落,充分展現運動精神與團隊凝聚力。后里區長盃角力錦標賽不僅是一場競技盛會,更是地方體育發展的縮影,象徵著后里對培育體育人才的堅定承諾與熱情。
-
大仁附幼新生親師座談會溫馨登場,攜手迎接快樂新學期
2025-08-28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151 次校園新聞大仁附幼於8月27日舉辦「114學年度新生家長班級親師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絡溫馨,家長們熱情參與,展現對孩子學習的高度支持。 校長也特別提醒「親師合作」的重要性,期盼學校與家長攜手同行,共同為孩子打造安心、快樂、具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各班導師也向家長分享班級經營理念與教學方向,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共識。 最後,學校準備充滿祝福的小禮物——蘋果象徵「蘋」安快樂上學去,梨子則寓意焦慮煩惱都遠「梨」。小小心意,承載滿滿祝福,送給每位新生與家長。 校長不僅提供專業引領,更以實際行動支持教職同仁與家長,讓大家在此活動中都感受到滿滿的力量與溫暖。校長的遠見與關懷、老師們的用心,讓學校在課程規劃、環境營造上更臻完善,讓孩子們能安心學習、快樂成長。9月1日即將迎來開學日,期待與孩子們一同展開嶄新又充實的學習旅程!
-
南屯食農第一畦 馬鈴薯夢想田
2025-08-27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361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的孩子們,經過兩週左右的適應期,如今已經逐漸步入正軌,各班也開始展開豐富的學習探索。而幼兒園所重視的核心之一─「環境教育」,特別強調將農作活動融入課程,讓孩子們透過農耕歷程,發展出有趣而充實的食農體驗。本學期第一波食農活動,就由中班群的三個班率先展開,而主角則是深受大家期待的「馬鈴薯」。它不僅是現代代表性的主食之一,更能變化出多樣的美味料理,因此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選擇。 一開始的任務並不簡單─眼前只有一塊尚未整理的荒地,以及農夫熱心贈送、已經冷藏一個多月的小馬鈴薯。孩子們必須先將這片地開墾整畦,才能一步步進行移植。不過,對於「開墾新畦」這樣的工作,中班孩子早已駕輕就熟。只見大家依序輪流拿起鋤頭,一鋤一鋤挖出畦溝,再將翻出的土壤堆起來形成畦丘。過程中,不少孩子驚喜地發現土裡有蚯蚓和馬陸,更加確信這片土地肥沃又適合耕種。 完成整畦後,第二步驟就是在畦丘上挖小洞,而且每個洞之間都要保持約30公分的距離,好讓馬鈴薯將來能有足夠空間生長。孩子們十分專注地挖出大小適中的小洞,接著又小心翼翼地把滿滿的落葉放入洞中,讓土壤更加鬆軟,方便馬鈴薯向下扎根、向上伸展。接著,他們挑選發芽的馬鈴薯,先拔除多餘的小芽,只保留一個芽朝上,再小心放進小洞裡,最後合力覆上泥土。當雙手將泥土壓實的一刻,孩子們也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馬鈴薯移植。 這一次中班群的馬鈴薯種植順利完成,孩子們臉上都掛滿笑容,對未來馬鈴薯的成長更是滿懷期待。白鼻心班幼生吳芸安說:「要幫馬鈴薯挖出房子給它們住,這樣才會長大。」白兔班幼生梁耿睿說:「馬鈴薯只要留一個芽,其他都要拔掉。」松鼠班幼生陳威禎說:「放樹葉是要讓馬鈴薯長大,這樣才會變大顆。」 白兔班林雅婷老師說:「今天是園長爸比邀約白兔班種馬鈴薯的重要日子唷!工作前當然要先來做個功課,看看農夫們是如何種馬鈴薯的呢?有什麼注意事項?在3個月後馬鈴薯成熟了,又可以變成什麼美食呢?孩子們迫不急待出發去工作。『整地』勢必要先來完成,然後再挖個洞,並鋪上讓馬鈴薯舒服的葉子床,大家就得到一顆顆的發芽馬鈴薯禮物囉!小手比個讚,讓芽頭朝上,大家都做得好棒也小心翼翼的將馬鈴薯放入洞中,用自己的小手慢慢的把旁邊的土撥進來,讓馬鈴薯安全的種在土裡,期待的心情都在孩子們臉上,用心照顧馬鈴薯的孩子們就跟著馬鈴薯一起長大長高唷!」松鼠班徐素雯老師說:「今天帶幼兒到菜園,在園長和小賴叔叔協助下整理泥土,孩子親手挖洞、鋪落葉、種下馬鈴薯並覆土。小手動作稚嫩,過程卻充滿專注與喜悅,體驗播種樂趣,貼近土地,也培養耐心與責任,期待生命萌芽的收穫。」 白鼻心班江姿賢老師說:「今天的種植馬鈴薯體驗對寶貝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體驗,寶貝們一起幫馬鈴薯建造新家,之後將馬鈴薯放入並為馬鈴薯覆土,過程中寶貝們全程都自己動手來,回到班上也很開心的分享自己剛剛種馬鈴薯非常開心,接下來老師也會帶著寶貝們一起照顧與呵護我們的馬鈴薯,希望馬鈴薯好好長大呦!」保育組長蕭心慈說:「原本幼幼班的紅藜田搖身一變,變成中班的馬鈴薯田。在園長、小賴叔叔及老師的細心引導下,孩子們從整地、挖洞、鋪落葉到放入馬鈴薯,每個步驟都親自體驗樂趣。想到馬鈴薯,孩子們立刻聯想到最愛的薯條,大家都期待,明年能收成滿滿的馬鈴薯。」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這一次學校第一次嘗試種植馬鈴薯,雖然收成的馬鈴薯顆粒不大,但孩子們依然用心地整土、鬆土並小心地將馬鈴薯埋入土中。過程中,大家都滿懷期待,希望馬鈴薯能快快長大,因為小朋友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品嚐自己親手栽種的薯條料理了。」園長陳議濃說:「這一次的馬鈴薯種植,從開墾整地到最後順利移植,過程算是繁瑣且需要時間。不過中班群孩子們也有豐富的經驗與技巧,所以工作起來就順利快速,再多的工作也能夠短時間完成。也希望新開闢的馬鈴薯田能夠如期待般成長茁壯,未來也要靠孩子們努力照顧,體驗農作的辛苦與珍貴。」
-
【用音樂點亮成長的旅程──三年級藝才班首堂分部課】
2025-08-2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24 次校園新聞🎉**三年級藝才班迎來第一堂分部課!**🎶 今天,三年級藝才班的新同學們懷著滿心期待,開心地體驗屬於自己的樂器。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他們不僅學習了正確的吹奏方法,也初步認識了樂器的保養與呵護。 🎵 例如,木管樂器需要使用「拭布」擦拭管身,並以「通條」清除管內水氣;銅管樂器則需定期添加「活塞油」與「滑管油」,確保演奏音色更順暢。 🌟 此外,家長們也熱情參與課程,一同了解如何引導孩子練習樂器,以及妥善收納與保養的重要性。現場充滿了歡笑與驚喜,更展現了親師之間良好的互動與支持。 💃 祝福這群剛踏上音樂旅程的小小音樂家們,在藝才班的學習中收穫滿滿,讓音樂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最閃耀的光芒!✨
-
【大勇國小植物園】鳳凰木的花朵解剖
2025-08-27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68 次美感-花博鳳凰木,台灣各地常見的一種樹木,被稱為「最美麗的樹」,它的花朵鮮紅奪目,葉子形狀如羽毛般優雅,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鳳凰木的世界,透過觀察它的花朵、葉子和果實,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鳳凰木的花期從初夏開始,紅色花瓣如火焰般在樹頂怒放,形成一片紅綠交織的美麗景象。許多人認為它的花開意味著告別,但其實鳳凰木的花期很長,一直持續到開學季,讓入學的新生也能感受到它的熱情歡迎。 鳳凰木的花朵構造相當特別。它有五片花瓣,其中最下面的一片帶有黃色條紋,厚度也比其他花瓣略硬。這片花瓣就像蜜蜂的「停機坪」,方便蜜蜂站上去吸蜜,同時增加子房沾到花粉的機會。這種巧妙的設計讓鳳凰木在自然界中得以繁衍生息。 雖然鳳凰木的花朵通常高高掛在樹頂,但幸運的是,掉落的花朵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它的美。每天早晨,鳳凰木樹下總是能看到小朋友們忙著撿拾鮮紅的花朵,仔細觀察其形狀與結構。早晨掉落的花朵仍保有水分,因此更鮮嫩美麗,建議大家選擇早上進行這項活動。 除了花朵,鳳凰木的葉子也值得細細品味。它是二回羽狀複葉,葉片排列整齊,就像羽毛一樣輕盈柔和。小朋友們在課堂上可以進一步了解什麼是一回羽狀複葉和二回羽狀複葉,這些知識能幫助大家更深入認識植物的構造。 鳳凰木樹下最多見的除了葉子,就是它長長的莢果了。這些莢果呈彎刀狀,掛在樹上時像是四季豆,但掉落地面後就逐漸木質化。小朋友們可以撿拾這些莢果帶回家,仔細觀察它的形狀、質地和內部構造,或許還能發現其中蘊含的生命奧秘。 鳳凰木不僅是學校裡的美麗象徵,更是一座天然植物教室。透過觀察它的花朵、葉子和果實,我們能學到許多有趣的植物知識,也能感受自然界中生命設計的奇妙。下次走進校園,不妨停下腳步,看看鳳凰木,或許你會發現更多不曾注意到的小驚喜!
-
臺中國小機關王參賽榮獲佳作 家長熱情協助見證孩子邁向世界的第一步
2025-08-27 東區 臺中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23 次榮譽事蹟在熱血與創意交織的「機關王比賽」中,臺中國小代表隊表現亮眼,從國內外數十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佳作殊榮!孩子們不僅展現了高度的專注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在激烈的世界性競爭中,開拓了眼界、拓展了未來的無限可能。 本次參賽能夠順利、成功,除了學生們努力不懈的投入與奮戰,更要特別感謝一路以來辛勤付出的家長們。無論是賽前的準備、練習期間的接送與陪伴,還是比賽當天的全力協助與加油打氣,家長們的支持與行動,都是孩子們能夠站上國際舞台的最大後盾。 校方也特別感謝家長會的全力支持,不僅在資源與行政面提供協助,更凝聚了整個社群的力量,讓孩子們在追夢的路上走得更加穩健與自信。 校方表示,未來將持續協助孩子們在不同領域發展興趣與潛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多元學習中找到自我、實現夢想。也呼籲更多家長與社會資源一同加入這份教育的行列,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看見世界的寬廣。
-
嘉哲老師榮獲「114 年臺中市 Super 教師」肯定 照亮孩子學習與生命的道路
2025-08-27 東區 臺中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14 次人物特寫臺中國小再傳佳績!嘉哲老師榮獲「114 年臺中市 Super 教師」殊榮,以卓越的教學表現與無私奉獻精神,獲得教育界的高度肯定。這份榮耀不僅屬於嘉哲老師個人,更是臺中國小全體師生的驕傲。 嘉哲老師多年來在教育崗位上默默耕耘,秉持耐心、創意與專業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勇於表達。他不僅在課堂上精心設計課程、啟發學生思維,更在生活中以身作則,用行動傳遞關懷與愛,深深感動無數孩子與家長的心。 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嘉哲老師始終扮演著溫暖而堅定的引路人。他相信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因此致力於創造充滿溫度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尊重與支持中綻放潛能、追逐夢想。 本次獲獎,是對嘉哲老師多年教學熱情與努力的肯定,也是臺中國小教育團隊專業與愛心的最佳寫照。全校師生無不與有榮焉,紛紛表達最誠摯的祝賀與感謝。 讓我們一起為嘉哲老師喝采,也期許這份教育熱情,能持續在更多孩子心中燃起希望的火苗,照亮未來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