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本校教師熱情參與台中市國慶升旗典禮 共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2025-10-10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人事室 報導點閱數:111 次校園新聞為慶祝中華民國114年國慶日,本校教師夥伴於10月10日上午,齊聚台中市政府前廣場,熱情參與由市府主辦的國慶升旗典禮。現場人潮踴躍、旗海飄揚,國旗冉冉升起時,全體與會民眾齊聲高唱國歌,氣氛莊嚴而感人。 本校教師身穿校服、手持國旗,展現對國家的認同與支持。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許多教師眼中泛著淚光,心中充滿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與祝福。參與典禮的不僅是一次對國家的致敬,更是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則,傳遞愛國情懷給下一代的最佳實踐。 透過此次活動,教師們也彼此交流,凝聚團隊向心力,展現教育界對國家重大節日的尊重與參與感。許多教師表示,能親身參與這樣充滿意義的典禮,是一種榮耀,也提醒我們不忘教育初心,培育有責任感與歷史感的未來公民。 本校將持續秉持「教育為本,國家為榮」的精神,鼓勵師生關心社會、愛護國家,共同守護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
-
【客語歌謠傳情意,文化根源動人心】
2025-10-08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05 次校園新聞本週三早上,潭國小校園裡洋溢著濃濃的客庄情味。10月8日的母語日活動,由英華老師與巧薇同學聯合主持,帶來一段精彩又感人的客語歌謠分享,讓全校師生在線上齊聚一堂,共同感受母語的溫度與力量。 活動中,英華老師以深情的語調介紹歌謠的背景與意涵,搭配巧薇同學純熟自然的詮釋,一首首道地的客語歌謠在學生間緩緩傳唱,彷彿也喚起了許多人兒時與長輩一同說客語、唱山歌的溫暖回憶。畫面上,不少學生隨歌輕聲哼唱,如此畫面情景令人感動。 這些看似簡單的歌謠,其實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代代相傳的情感。學校表示,透過每週固定的母語日活動,希望讓孩子們不只學會語言,更能在心中種下對母語的認同與驕傲,延續客家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不是課本裡的知識,而是我們說話的語氣、記憶裡的旋律。三潭國小用行動讓孩子明白:母語,是我們與家鄉最深的連結。
-
守護孩子健康的溫柔力量──本校順利完成流感疫苗施打作業
2025-10-0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05 次校園新聞今日本校舉行全校學生流感疫苗接種活動,在護理師專業的協調安排與熱心教育志工的全力協助下,順利又溫馨地完成施打作業。現場氣氛井然有序,雖然有些孩子面對疫苗仍難掩緊張情緒,但志工們溫柔的陪伴與安撫,讓整個施打過程充滿愛與關懷。 護理師事前多次與各班導師溝通協調,妥善安排動線與時間,確保流程順利、施打安全。在施打現場,教育志工們穿上鮮明的背心,細心陪伴每一位孩子,從排隊、登記、施打到休息,每一環節都不馬虎。他們的身影,成為孩子們最堅強的後盾,也讓家長們倍感安心。 一位小朋友在注射時緊張落淚,志工輕聲安撫:「你很勇敢,打完就能變強壯!」話語間傳遞的不只是溫暖,更是對下一代健康的守護與期待。 感謝今天每一位參與的護理人員與教育志工,因為你們的付出,讓疫苗施打不只是一次防疫任務,更是一場充滿愛的生命教育。
-
期初志工大會,氣氛熱烈
2025-10-0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03 次校園新聞10月2日晚上,在階梯教室,我們召開了本學期期初志工大會,志工夥伴們出席十分踴躍,會場氣氛熱烈。會中,校長葉建成分享了開學一個月以來,更換低年級置物櫃、拆除A棟二樓閱讀角危險區域、業勤樓雜物清空,後續智慧教室建置、A棟老舊廁所更新、頂樓防水隔熱工程也將要展開,校園氣象逐步煥然一新!接下來,他還要推動燈光計畫,改善照明,降低學生視力不良率,更新教室老舊的毛玻璃,讓教學環境更加安全。出席的志工夥伴們,對於校長的努力,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接著,校長表揚113學年市府績優志工、頒發志工感謝狀,家長會長頒贈中秋節禮物,讓會場的氣氛更加熱烈!緊接著,志工隊長馬翠蔓會務報告,10月14日開始會有5次大自然快樂操研習活動、11月8日將舉辦志工旅遊聯誼活動,前往澄霖沉香味道森林館、白人牙膏觀光工廠、月桃故事館等地區一日遊。12月13日校慶運動會當天,將在A棟川堂舉辦跳蚤市場活動。出席的志工夥伴們都非常開心,能夠有這些活動可以參與! 接著是歷任榮譽隊長的心得分享,阿嬌隊長擔任志工已經邁入35年,錫燕隊長28年、紓溱隊長23年、惠美隊長16年、雅芳隊長14年、瑞芳隊長9年,真的十分令人佩服!她們最初也是學校的家長,來學校當志工陪伴孩子,也化小愛為大愛,服務其他的孩子。然而,她們的愛心經久不衰,不但藉由參與學校活動自我成長,結交更多志工夥伴好朋友,也服務了更多的孩子,協助學校的教學與行政!真的要起立向她們鞠躬致敬! 會議在現場洋溢歡樂氣氛的大合照中圓滿結束!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人脈的出人脈,今年我們有121位志工在為學校的小朋友服務,非常感謝他們的付出!
-
【每一份掌聲,獻給不放棄的你──學生成果感動人心】
2025-10-0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02 次校園新聞本校於每週二舉行全校學生朝會,校長親自頒發獎項給在各項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學生。現場氣氛溫馨感人,掌聲不絕於耳,為這些辛勤努力的孩子們送上最高的肯定。 在此次朝會中,榮獲文化盃長笛高年級音樂組第4名的學生,以細膩的音色和堅定的練習精神,奏出屬於自己的舞台;低年級組繪本創作第5名的同學,透過畫筆與想像力,傳遞出童真與創意的力量;更令人驚喜的是,來自四年級的同學,在布拉格國際音樂大賽中勇奪第一名,將台灣學童的音樂才華帶上國際舞台。 此外,多位學生通過線上閱讀認證,展現出深厚的閱讀素養與持續學習的毅力,令人敬佩。而在文化盃音樂大賽中榮獲優勝的同學們,也用音符說話,交出一份感動人心的成績單。 校長在致詞中動情表示:「每一份獎狀背後,都是孩子們無數次的練習、堅持與不放棄。我們為你們驕傲,也期許你們未來能持續用熱情與夢想,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 這些閃耀的名字,證明了努力不會被辜負,夢想也終會綻放光芒。讓我們一起為這群傑出的學生喝采,期待他們未來更多精彩表現。
-
「會議有溫度,校慶共策畫,中秋情更濃」
2025-10-03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15 次校園新聞本校於10月2日召開擴大行政會議,由校長主持,邀集全體行政團隊及各年級學年主任共同參與,針對學校近期重點工作及即將登場的35週年校慶運動會進行討論與規劃。校長在會中感謝各單位積極投入校務推動,並表示35週年校慶意義非凡,期盼透過運動會凝聚師生向心力,展現學校團隊精神與多元活力。 本次會議特別針對運動會的日期、活動內容、場地安排與安全維護等進行初步討論。運動會定於12/13(六)舉辦,規劃將結合傳統競賽與趣味活動,讓全校師生都能共同參與、共享歡樂,展現健康、活力的校園風貌。 會議期間,適逢中秋佳節將近,家長會會長特地準備了應景的中秋禮盒與柚子,致贈與會行政同仁和全校老師們,表達對學校團隊的感謝與節日祝福。溫馨的贈禮儀式讓現場氣氛更加融洽,也展現出家長會對學校工作的高度支持與良好互動。 此次擴大行政會議在熱烈而融洽的氣氛中圓滿落幕,為校慶運動會籌備工作揭開序幕,也象徵著學校與家長攜手合作、共創佳績的堅定信念。
-
「甜甜月餅香,悄悄說著家的故事」
2025-10-03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14 次校園新聞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本校越南語課程特別結合節慶文化,舉辦了一場溫馨又富有意義的「越南紅豆月餅手作活動」。阮老師帶領孩子們一邊學習越南語,一邊親手製作甜甜的紅豆餡月餅,讓語言學習融入實際生活,文化體驗更深刻動人。 孩子們戴上手套,認真地揉麵、包餡、壓模,每個步驟都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完成。他們嘴裡唸著越南語單字,手裡包著熱騰騰的紅豆餡,彷彿每一個小小的月餅裡,都藏著一段溫柔的文化故事。教室裡飄著紅豆的香氣,也洋溢著孩子們的笑聲和成就感。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紅豆月餅,好甜好好吃!」一位學生開心地分享。而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媽媽感動地說:「能看到孩子用越南語做我們的月餅,我眼淚差點掉下來,這是一份最美的中秋禮物。」 這堂課,不只是學語言,更讓孩子們在歡笑中學會尊重與包容,打開心房認識不同文化,也讓新住民家庭感受到被看見與尊重。越南紅豆月餅,不只是甜點,更是一份文化的傳承與愛的連結。
-
【族語在歌中延續-114學年度歌謠比賽籌備會暖心啟動】
2025-10-02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03 次校園新聞為推動原住民族語言與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114學年度原住民族語傳統歌謠比賽第1次籌備會議,於近日在潭陽國小召開。此次會議由教育局國小教育科科長與股長親自出席,並邀集承辦學校德芙蘭國小主任,以及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相關人員共同參與。 會議重點針對比賽實施計畫進行細部討論,包含比賽流程安排、參賽隊伍規劃、評分標準與相關注意事項,並針對潭陽國小場地與教室配置進行實地勘察與討論,期望為參賽學生與指導老師打造一個順利且具文化意涵的比賽環境。 此次籌備會不僅展現各單位對原住民族語教學的重視,也顯示教育單位齊心協力推動族語歌謠教育的決心。未來,透過此類比賽活動,將進一步促進學生對族語文化的認同與學習動機,為文化傳承注入新能量。
-
【結合實務與科技 潭陽國小推動教師數位轉型】
2025-10-02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12 次校園新聞為提升教師數位素養與教學應用能力,潭陽國小於近日舉辦「A3數位素養教師研習」,邀請前潭陽國小校長、現任教育科技推廣講師陳世銘擔任講座主講人,吸引全校教師熱烈參與。 此次研習以「A3數位素養」為主題,內容涵蓋數位工具在教學中的應用、AI科技與教育的整合,以及教師在數位轉型中的角色定位與專業成長。陳世銘講師以其豐富的行政與教學實務經驗,深入淺出地分享數位時代教學的趨勢與挑戰,並透過實作示範,協助教師理解並掌握最新的數位教學資源與策略。 在互動討論環節中,教師們踴躍提問與分享自身教學現場的經驗,現場氣氛熱絡。許多與會教師表示,陳講師的課程內容實用且具啟發性,讓人對未來的數位教學充滿信心與期待。 數位素養是當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學校將持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打造更現代化、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以培育具備數位能力與未來競爭力的學生。
-
班親會中一些教育的想法
2025-10-0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09 次校園新聞9月19日班親會已經過了12天,整理會議資料後,發現一些不錯的、關於教育的想法,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家長、老師和小朋友當然都希望能夠得到最效的學習,然而方法是什麼呢?學習金字塔告訴我們一些答案,討論、實作和教別人,是主動的學習,也比被動的聽講、讀寫更有效果。所以,我們應該多鼓勵孩子在課堂上,主動思考、參與討論和分享。 寫作文,應該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拿來運用,和自己的生活做連結。這種運用和連結,不限於國語課的內容,也包括數學、英語、社會、自然、音樂、健體、綜合和美勞等科目,還有下課、校外教學、日常生活中與人的相處,因為所有的課程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熟練所學,再加上思考、想像和觀察的訓練,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同時也才能因為學習而豐富自己的生活! 社會情緒學習,引導孩子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調節自我情緒,與人建立正向的關係,評估行為後果,做負責任的決定。在家庭或學校,可以建立支持的氛圍,讓孩子分享感受並和他討論,給予建設性的回饋,在生活的情境中練習情緒管理。培養情緒的韌性和挫折復原力,是許多老師和家長共同的關注!也有老師結合傳統的弟子規和孝親尊師的觀念,從品德修養下手。這兩種做法,其實相得益彰,殊途同歸,孩子在規範中學習孝悌謹信愛眾親仁,也得到自我成長。能夠穩定自我,有好的EQ,具有同理心,才會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同理心和情緒智商是優秀子女的特質,須從小扎根培養。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生活習慣,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學習習慣的養成比成績更重要,考高分可能只是個幻象。養成複習的習慣,做好時間管理,做完功課自己檢查的習慣,以及每天閱讀的習慣,對於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生活會有更深的影響。沒有自律的自由,是陷阱;有自律和自重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成長。孩子是學習的主導者,我們大人只是維持他們高度學習興趣的協助者。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給予完美的答案,而是被理解和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