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南瓜小農夫:最終曲」—食農教育紀錄
2025-04-11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保育組長 蕭心慈 報導點閱數:563 次教學活動南瓜豐收:從種植到餐桌的轉變 在孩子們的悉心照料下,南瓜一顆顆變得越來越飽滿,看起來鮮甜美味又可口。終於,大家滿懷期待地迎來了南瓜採收的時刻!我們將孩子分成四人一組,開始分工摘取南瓜。一開始,孩子們用剪刀剪蒂頭,發現蒂頭太硬,根本剪不動,於是有的小組改用扭轉的方式來摘取南瓜。在摘取過程中,大家都爭著想當第一個摘下南瓜的人,導致南瓜的莖受傷了。後來,我們決定透過猜拳輪流摘取,成功解決了這場小紛爭。這一天,我們總共採收了八顆飽滿的南瓜,真是一次大豐收!孩子們開始討論南瓜可以做成哪些美味料理。他們提出了各種想法,需要油炸、冰鎮或烹煮時間過長的選項我們都不考慮,最後由南瓜Pizza高票當選。這個想法來自於我們之前在大木塊休閒農場戶外教學時做Pizza的經驗,孩子們回顧了當時使用的材料,並討論選擇了各種配料。烹飪當日,我們請廚房阿姨幫忙蒸熟南瓜,然後帶著食材前往烹飪教室,將麵粉、酵母粉與水混合後,大家一起調整,找到了麵糰適當的濕度。接著,孩子們擀開麵糰,休息後的麵糰變得更加有彈性,擀成圓形的披薩底後,再鋪上番茄醬、南瓜泥、起司,撒上青椒和鳳梨等配料。當披薩進入烤箱後,香氣四溢,終於熱騰騰的南瓜Pizza出爐了!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將披薩分享給其他老師,遞送披薩,大獲老師們好評回饋。從種植、照顧、收成,到親手製作料理,這次的南瓜計畫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食物來之不易」,也讓大家在過程中培養了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是一場農耕體驗,更是一段充滿成就感與珍貴回憶的學習旅程! 南瓜菜圃的未來:我們要畢業了,南瓜菜圃怎麼辦? 隨著畢業的日子一天天接近,我們開始引導孩子們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離開後,誰來照顧這片南瓜菜圃呢?」以昕立刻提議:「就交給園長爸爸!」鉑叡則說:「給弟弟妹妹照顧!」而亦庭則有些不同的想法,他開玩笑地說:「直接剷平算了!」其實,孩子們照顧南瓜菜圃已經有一年多了,這段時間雖然有辛勞,但同時也收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快樂。這次,我們請孩子們思考,如果要把菜圃交給弟弟妹妹,應該是直接送出嗎?如果很多人都想要這塊菜圃,那該怎麼辦?在討論中,大家注意到了扮演區中的廣告單,於是以昕立刻說:「廣告單上會寫賣什麼東西,還會有電話和地址。」銛馨靈機一動地說:「那我們可以把菜圃的資訊寫在廣告單上,然後貼在學校各個地方,讓大家知道!」這個點子立刻引起了孩子們的興奮討論。接著,我們從報紙上找到了一些土地買賣的廣告,發現上面有「售」和「頂讓」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了解到「售」是指單純賣土地,而「頂讓」則是將南瓜菜圃和南瓜一併轉交給新主人。最終,大家經過投票決定,選擇「頂讓」的方式作為交換。接下來,我們集思廣益,整理出菜圃的優點:它有良好的採光,持續開花並結實的果實,並且位置靠近溜滑梯,澆完水後可以馬上去玩。全班票選出字跡最美的銛馨負責書寫廣告單,老師則協助複印,準備好隔天讓孩子們去張貼並宣傳這個特別的「買賣」。今天,我們還抽空整理了菜圃,大家都興奮地期待著找到合適的「買家」! 頂讓菜圃:誰來接手我們的心血? 隨著畢業的日子一天天接近,我們開始引導孩子們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離開後,誰來照顧這片南瓜菜圃呢?」以昕立刻提議:「就交給園長爸爸!」鉑叡則說:「給弟弟妹妹照顧!」而亦庭則開玩笑地說:「直接剷平算了!」事實上,孩子們照顧南瓜菜圃已經超過一年,這段時間裡,他們雖然付出了不少辛勞,但也收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滿滿的快樂。這次,我們請孩子們思考,如果將菜圃交給弟弟妹妹,應該是直接送出還是進行交換?如果有很多人都想要這塊菜圃,該怎麼辦?討論中,大家注意到了扮演區中的廣告單,於是以昕立刻說:「廣告單上會寫賣什麼東西,還會有電話和地址。」銛馨靈機一動地說:「那我們可以把菜圃的資訊寫在廣告單上,然後貼在學校各個地方,讓大家知道!」這個點子立刻引發了孩子們的興奮討論。接著,我們從報紙上找到了幾篇土地買賣的廣告,發現上面有「售」和「頂讓」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經過討論,孩子們了解了「售」是指單純賣土地,而「頂讓」則是將南瓜菜圃與南瓜一併轉交給新主人。最終,大家經過投票,決定選擇「頂讓」的方式作為交換。接下來,我們集思廣益,整理出菜圃的優點:它有良好的採光,持續開花並結實的果實,且位置靠近溜滑梯,澆完水後可以馬上去玩。全班票選出字跡最美的銛馨負責書寫廣告單,老師則協助複印,準備好隔天讓孩子們去張貼並宣傳這個特別的「買賣」。我們還抽空整理了菜圃,大家都興奮地期待著找到合適的「買家」!我們帶著寫好的廣告單,興奮地走到各班級去宣傳,讓大家知道南瓜菜圃即將進行頂讓的消息!出乎意料的是,回應熱烈非凡,幾個班級紛紛表達了興趣,甚至還有老師詢問該如何「購買」。面對這麼多班級的競爭,我們再次開啟討論,該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新主人。以昕提議:「我們可以抽籤決定!」鉑叡則提出了另一種見解:「看哪一班先要,就給他們。」光引認為:「應該看哪個班級最有準備,再用投票決定。」這些建議聽起來都非常有道理,大家都認為每一個提議都有它的優點。我們決定先讓各班老師考慮幾天,讓這個選擇過程更加謹慎。我們將廣告單貼在學校走廊的各個地方,孩子們滿懷期待,希望南瓜菜圃能夠延續下去,繼續結出更多的果實,帶來更多的豐收。就在這時,粲哲突然問:「我們貼這些頂讓的海報,真的有用嗎?」這個問題讓我們開始反思,若真的找到班級願意接手,那該如何讓轉讓過程變得更加正式呢?我們決定訪問園長,給我們建議,後來決定用簽訂契約書的方式,讓這次頂讓過程更具儀式感。這不僅能讓孩子們學習如何負責和承諾,也能讓這段經歷更加有意義。這樣一來,菜圃的「新主人」將會明白自己的責任。 南瓜豐收傳承:用舞蹈與儀式祝福新主人 經過一番精心的籌劃,南瓜菜圃終於找到了新主人,是由關新蓓老師與詹雯詠老師帶領的樹蛙班,他們決定接手我們的菜圃。四位老師開始籌劃這場特別的交接儀式。為了讓這次轉讓儀式更具意義,我們決定舉辦一個盛大的慶祝儀式,讓孩子們參與其中,親自見證這一刻。老師帶領著孩子們,將兒謠《嘿吼嘿吼》改編歌詞成《南瓜豐收》,並結合原住民豐收舞的元素,和樹蛙班一起跳豐收舞,象徵我們的辛勤耕耘終於結出果實,也希望把這份豐收的祝福傳遞給樹蛙班的弟弟妹妹們。另外,我們還特別加入了畢業典禮中「加冠戴花環」的象徵意義,由孩子為樹蛙班的弟弟妹妹戴上花環,以昕熱情地說:「花環代表畢業!」而宸赫則補充說:「這是一種祝福的意思!」這不僅是對樹蛙班未來南瓜菜圃豐收的期許,更代表著我們的努力將繼續延續下去。接下來,大家在轉讓契約上蓋上手印,畫押確認。當契約簽訂完成後,這場儀式也正式圓滿結束。菜圃轉讓完成後,我們終於可以把走廊上的廣告單撕下來了,軒甫好奇地問:「為什麼要撕掉?」鉑叡笑著回答說:「因為我們的菜圃,已經賣給樹蛙班了呀!」這次,我們帶著「賀!成交!」字樣的廣告板,四處宣傳,為這段特別的經歷畫下了完美的句點,也象徵著南瓜菜圃有的新的開始。 游芷欣老師說:「孩子們從一開始的育苗、開墾土地、種植到持續栽種,歷程中遇到許多挑戰,透過不斷嘗試找到適當的方法,並最終獲得豐收成果,這段經驗相當寶貴。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每一步都充滿了不易!和孩子們一起進行實踐,不斷反覆操作,才能逐步摸索出正確的方式,並將這些經驗延伸為成功的種植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當農夫的辛苦,並學會了如何在遇到問題時,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也感謝家長的支持與幫助,他們的陪伴讓這次南瓜種植活動得以順利完成,並取得豐收。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學習過程讓孩子們在不斷的調整與實踐中,增添了新知識的架構。這不僅是山羌班的成功經驗,也可以成為未來其他班級或弟弟妹妹的寶貴參考。」蕭心慈老師說:「在這一年的食農教育課程中,深刻體會到,食農教育不僅只是種植作物,它更是一場與自然對話、與夥伴合作、與土地深刻連結的學習旅程。儘管自己對種植充滿興趣,但深入探討南瓜的栽培,對我們而言卻是第一次,尤其又是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這個過程,整體看似順利,卻也經歷不少挫敗。這一年來的學習經歷,讓我們收穫滿滿,並深刻體會到農夫所承受的辛勞與不易。回想在這段過程中,孩子們在種植方面的能力提升不少,特別是在解決問題與不怕失敗方面,也感謝班上家長熱情的支持,積極的參與我們的種植教學活動,提供孩子們的幫助。真正的學習發生在親身參與的實踐中,不論是師生,還是家長,都共同擁有南瓜種植過程中所獲得的「帶得走的能力」,是一種持續終生受用的能力。」
-
「南瓜小農夫:二部曲」—食農教育紀錄
2025-04-11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保育組長 蕭心慈 報導點閱數:632 次教學活動請願聯署書:讓南瓜苗曬到太陽! 經過一個寒假,終於開學了。當我們滿心期待地回到菜圃,迎接我們的卻是讓人擔心的景象,發現南瓜植株不僅沒有長大,葉片還枯黃無力,看起來像是快要凋萎了。一瑜觀察後這麼說:「因為太陽太少了啦!」秉睿接著補充:「落葉和雜草太多,把陽光都擋住了。」於是,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展開調查。大家發現菜圃真的被一旁的大樹遮住,幾乎照不到陽光。接著,我們用眼睛觀察大樹影子的方向,再用石頭鋪排出影子的長度,測量菜圃到底曬到多少太陽。結果發現,每天日照只有短短3到4小時,難怪南瓜怎麼樣也長不大!「那就叫小賴叔叔把樹砍掉啊!」存暘提出這個直接有力的建議,立刻獲得大家熱烈的附和。但老師提醒,雖然砍樹或修剪樹枝是方法之一,但這可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還得經過一連串申請的流程,而且,要出動叔叔幫忙修剪樹枝,還需要園長同意,這應該要由孩子們自己出面去爭取。我們藉此機會帶領孩子認識「聯署」的概念,學習什麼是公民行動。而在學校這個小型社會裡,若想實現這一件事情,得經過老師、教務組長、總務組長、出納人員,最後由園長蓋章核可,層層關卡,缺一不可。孩子們開始著手製作請願聯署書,寫下自己的訴求和理由,一張張收集大家的簽名,然後拿著聯署書,親自走進辦公室,逐一請求行政人員蓋章、批准。最後,他們帶著滿滿努力的成果,向園長正式提出請求:「菜圃需要陽光,請支援修剪樹枝!」園長終於點頭同意了,但同時也派出任務給我們,希望我們一起清理收拾善後。到了修剪樹枝的那天,叔叔戴上安全帽與護目鏡,拿著電鋸和長枝鋸,爬上梯子、站上高高的樹枝,小心翼翼地工作著。孩子們也不缺席,他們分工合作,幫叔叔加油,貼心叮嚀安全,再分工合作一起搬運被剪下的樹枝,送到清潔隊載運的集中區。修剪完成後,我們再次測量,驚喜地發現:菜圃每天可以曬到六個小時以上的陽光了! 重新開墾大菜圃:保護南瓜苗 「學校的土都是紅土,基本上種什麼都活不久。」從園長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時,我們有些錯愕,也有些不甘心,難道我們的南瓜就只能這樣嗎?老師和孩子們決定不輕言放棄,要重新整頓這塊屬於我們的菜圃。我們先測量了菜圃的範圍,重新規劃排水溝渠的位置,再動手除草、鬆土。孩子們脫下鞋子,赤腳踩在土地上,一邊拔雜草、一邊翻土,竟然在土裡發現了一個熱鬧的小世界,有螞蟻、蚯蚓、雞母蟲、蝸牛、馬陸、蜈蚣……,各種小生物成了最好的自然教材,各個都不怕蟲,孩子們的探索欲望瞬間被點燃,知識的對話也隨之展開。以昕開心地說:「挖土整地不會累,就像玩沙一樣!」當他們遇到大石頭和樹根阻礙時,也沒有人退縮。秉睿還帥氣地喊著:「我要放大招!」像是在闖關一樣,他們呼朋引伴、分工合作,把一顆顆阻礙的巨大石頭清除,一天挖不掉,隔天再來挖,終於挖出了菜圃的雛形。每天與土地為伍,孩子們在汗水與笑聲中享受過程,而老師們則一邊扶著酸痛的背與腰,一邊感受到當農夫的辛勞與價值,心裡還默默想著:「今天的健身運動量應該夠了吧……」。這片菜圃,慢慢地越來越有樣子,是我們用雙手一點一滴打造出來的希望之地。 南瓜苗搬新家:全班動員起來 在移植南瓜植株之前,孩子們想到,要讓南瓜長得更好,就要給它更多的營養。這時,銛馨提到亦庭的家長開早餐店,應該有很多蛋殼可以拿。這個點子一說出口,大家眼睛都亮了!當家長知道孩子們的想法後,也二話不說,熱情地送來了一大袋蛋殼。蛋殼送到學校後,我們先把它們攤在陽光下曬乾,接著開始思考,要如何將這些蛋殼變成植物更好吸收的養分。孩子們紛紛動腦想辦法,有人用腳踩蛋殼、有人用石頭敲,還有人試著用紙筒滾,進行了一場創意小實驗。最後我們發現,還是用腳踩踏最有效,最能把蛋殼踩碎成接近粉末的狀態!當蛋殼營養粉準備好後,我們開始進行下一個任務,幫菜圃鋪上黑布。黑布能夠遮光,抑制雜草生長,還能減少水分蒸發,為南瓜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為了讓南瓜有足夠的間距,我們得在黑布上測量、挖洞。孩子們拿起鏟子量距離,並在鏟子的頭尾放上小石頭做記號,再用粉筆圈起來,最後用剪刀將畫好的位置一一剪開,陸續成功完成定植的準備。一切就緒,我們正式啟動「南瓜移植大作戰」!孩子們個個架勢十足,彷彿已經是小小農夫了,挖土、撒上蛋殼肥、埋苗、澆水,步驟一氣呵成,最後還不忘讓南瓜苗好好曬曬太陽。我們的南瓜,就從這片被用心照料的土地上,重新出發。 搭建南瓜支架:讓南瓜找到依靠 上學期我們搭建的南瓜支架太高了,南瓜植株還沒長高、長大,就因為爬不上去而枯萎了。孩子們記得這段經驗,決定這次重新調整策略。經過討論,我們一致認為要改搭建比較矮的支架,讓南瓜更容易攀爬。不過,老師心中還是有些擔憂:萬一南瓜又長不大怎麼辦呢?孩子們卻毫不氣餒,熱烈地提出各種想法,同時也開始思考實際的條件——支架不能太密,還要預留澆水的走道空間。最後,我們決定將竹竿插在南瓜苗旁,並設置適當的距離作為定位點。孩子們親自動手,用石頭輕輕敲打竹竿底部,發現這樣不但能固定位置,還能讓竹竿站得更穩!就這樣,我們搭起了一個兼具功能與美感的南瓜支架,也搭起了孩子們面對問題、重新出發的信心。這時,其他班級的老師經過,好奇地問:「南瓜不是應該長在地上的嗎?為什麼要搭竹竿啊?」我們笑著回答,雖然知道南瓜結果之後果實可能會很重,但我們一心只想打造一座結果纍纍的南瓜隧道啊!有些事,不做也不會怎麼樣,但做了,真的會很不一樣。這不只是一次種植南瓜的旅程,更是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信念。勇敢嘗試吧!生活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回報你一份驚喜。就像那一株株在陽光下茁壯的南瓜藤蔓,誰說它們一開始不是一粒粒看不出希望的種子呢? 母花落果後的春天:南瓜授粉了 孩子們用心種植的南瓜,也悄悄地回饋給我們,默默地長出了好幾朵母花。為了守護這些母花,孩子們每天都期待著去探望它們,細心地保護著。一天早晨,子妤發現,原本好不容易長出來的母花竟然掉了,還沒來得及長大,就發黑斷頭了。大家都很失望,紛紛猜測原因。以昕說:「應該是有人碰得太大力了。」軒甫說:「可能是因為下大雨。」存暘則推測:「可能是營養不夠!」宸赫也疑惑地說:「會不會是弟弟妹妹不小心拔掉了?」孩子們數了數,發現菜圃裡至少還有八朵母花藏著,於是他們決定更加細心地保護這些母花,希望它們能順利結成果實。有一天早晨,老師在巡視菜圃時,驚喜地發現,母花終於綻放了!孩子們興奮地圍過來,發現除了母花外,還有兩朵公花。於是,我們開始進行人工授粉。子妤小心地將公花剪下,銛馨輕輕剝去公花的花瓣,盈諾、一瑜、悅曦輪流將公花的花粉觸碰到母花的花蕊上。大家小心翼翼地操作,生怕傷到母花。授粉成功後,我們用海綿包住果實,再用夾子輕輕夾住海綿,讓它完美包覆住南瓜,防止果實蠅叮咬幼小的南瓜。希望這顆南瓜能夠順利成長,帶著孩子們的愛與期待,茁壯成長。幾天後,以昕觀察到果實上出現了一層透明的物質,像是果凍一樣,詢問園長後得知這是「果粉」,是南瓜用來保護表皮的天然機制。儘管如此,孩子們也發現了一些南瓜果實上有果實蠅叮咬的痕跡,於是他們開始討論解決辦法。一瑜提議:「用黏蟲瓶!」以昕則說:「噴辣椒水!」孩子們進一步查找資料,發現還可以用網袋來保護南瓜!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果實蠅和瓜實蠅的外觀有所不同,但其實它們都屬於「實蠅科」,因此防治方式是相似的。最後,我們決定結合使用網袋和黏蟲劑來保護南瓜,並讓孩子們畫下果實蠅的樣貌,回家後和家長一起討論更多可能的解決方案。
-
「南瓜小農夫:首部曲」—食農教育紀錄
2025-04-11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保育組長 蕭心慈 報導點閱數:630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正夯的特色教學之一便是食農教育。學校後院擁有廣大的腹地,讓各班級得以種植不同的作物,這片遼闊的後院成為孩子們最天然的教室。我們112學年度,山羌班也在這股風潮中,開啟了與種植為伴的熱潮!那麼,為什麼要進行食農教育呢?根據臺灣農業推廣學會的說法:「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所謂的食農,就是「飲食」與「農業」結合而成的學習歷程。孩子們透過實際耕作,從中了解食物的來源,並學習與大自然共存的智慧。為了讓孩子們留下與南瓜一年的耕作回憶,老師將孩子們與南瓜的故事一一記錄下來,回顧這段美好的旅程,也為未來有意種植南瓜的班級提供參考。 從種籽開始的旅程:誰是主角? 迎接新學期的到來,老師心裡充滿期待,想到孩子們已經升上大班,能力不斷提升,這次要開啟種植做為課程教學,應該難不倒他們吧!老師問孩子們:「我們要種什麼呢?」孩子們將這個問題帶回家後,隔天一大早,大家紛紛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種籽,有龍眼、木瓜、紅蘿蔔、萵苣,還有南瓜……,班上瞬間變成了一座種籽博物館!每顆小小的種籽看起來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為了提高發芽率,我們決定進行一場種籽發芽的小實驗,將種籽分為水培法和土培法,用這兩種方式培育種籽。大家都覺得讓種籽發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沒想到幾天過去了,種籽們卻依然沒有動靜,大家開始猜測,該不會種籽壞掉了吧!直到秉睿突然提出一個可能的原因:「應該是教室吹冷氣,種子太冷了!」亭筑也說:「我們太冷的時候也不想動啊!」於是,我們查閱了工具書,發現原來種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更容易發芽。接下來,我們決定改變策略,把透明的玩具盒當作小溫室,蓋在種籽上,模擬一個溫暖的環境。沒想到,奇蹟發生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南瓜種籽搶先發芽了!它們直挺挺地佇立在器皿上,像是一群小勇士在迎接新生活,其他種籽的發芽的進度則比較慢,有些甚至泡在水裡太久,開始發臭了。這時,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聚焦在南瓜上,南瓜種籽強而有力的生命力,讓我們無法忽視,成為了我們這次種植課程的「主角」。 南瓜苗危機:誰偷吃了葉子? 原本在器皿中生長的南瓜苗,悄悄地從種子發芽,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長高,我們決定把它移植到一個更大的小盆栽中,給它更多的空間來舒展身心,讓它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感受微風的的輕拂。看著那些翠綠的嫩葉隨風搖曳,大家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回想著從最初的種子發芽到現在的小嫩芽,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到無比的療癒和滿足。然而,有一天早晨,我們像往常一樣去澆水時,卻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景象,我們心愛的南瓜苗的葉子竟然被吃得只剩下光禿禿的莖!那一刻,大家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紛紛驚呼:「是誰偷吃了我們的南瓜葉?」討論一下子變得熱烈起來,有人認為是蟲子偷吃的,有人猜測是小鳥,也有的認為可能是弟弟妹妹不小心摘掉了。老師也向家長發布了這個消息,鼓勵孩子將問題回家後,與家人交流意見。我們認為,教學的有趣之處就在於,課程中有家長適時的熱情參與。孩子們回到家裡後,和家人分享這個突如其來的謎題,老師也很快收到了家長們的反饋,紛紛提出各自的見解與猜測,還提供不少防範的方法。多數家長們認為,調皮的「罪魁禍首」應該是小鳥,於是提供了不少防鳥的妙招。語恩的家長建議使用飯菜罩:「把南瓜苗蓋住,小鳥就吃不到葉子了!」鉑叡的家長則提出用光碟片:「光碟片可以反射陽光,嚇走小鳥!」勝閎的家長也提供了鋁箔紙:「鋁箔紙能反射陽光,達到相同效果!」這些創意十足的建議讓大家覺得既有趣又實用,我們決定結合這些創意,正式展開了「南瓜守護大作戰」! 防鳥神器:光碟片×飯菜罩 孩子們帶來的防鳥工具終於派上用場了!但問題來了,怎麼擺放這些工具才能有效地防止小鳥呢?大家熱烈討論後,決定將飯菜罩直接罩住南瓜苗,像廚房裡罩住飯菜防蒼蠅一樣,來防止小鳥啃食。隨後,大家將光碟片掛在竹竿上,讓它隨風擺動,孩子們信心滿滿地說,CD片反射陽光可以嚇走小鳥。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我們開始練習綁繩結,將麻繩的一端綁上CD片,另一端綁在竹竿上。剛開始時,孩子們在打結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很多人都需要老師在旁邊協助。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在手中的繩結上,挑戰的氣氛頓時升高。有些孩子屢次失敗卻不氣餒,也有人一開始就哀嚎著說:「老師,我不會!」當老師正在思考這樣的任務是否對孩子們來說有些太難時,突然間,第一位孩子成功地綁好了繩結,整個小組瞬間沸騰起來!大家開始互相幫忙,逐漸地,越來越多的孩子成功綁好了光碟片。軒甫自信地說:「這個是我帶的CD片,我要自己綁繩子!」銛馨則觀察到:「CD片的亮光反射得好漂亮,應該可以趕走小鳥耶!」在陽光的照射下,光碟片閃閃發亮,隨風擺動,光影在地上投射出美麗的圖案,宛如一幅精緻的畫作。這時,語恩也興奮地將飯菜罩小心地蓋在南瓜苗上,微風輕拂,整個場景充滿了生氣。終於,我們的「南瓜守護系統」正式完成!大家圍在一起,看著這些小小的防護工具,不禁對我們的努力感到滿滿的成就感,心中也暗自期待,南瓜苗一定能在這些保護下健康成長。 南瓜的蟲蟲危機:自製辣椒水 在一如往常巡視菜圃的某一天,孩子們驚訝地發現,南瓜葉上出現了被啃食的痕跡!亦庭的阿嬤推測:「可能是蝴蝶的幼蟲,不是害蟲喔。」但孩子們並不放心,於是翻閱工具書、查找資料,結果發現還有另一種可能的兇手,就是「蚜蟲」!「蚜蟲是害蟲,還會生蛋!」、「真的耶!南瓜葉上有好多蛋!」在這場「害蟲大搜查」中,孩子們甚至發現,「瓢蟲」也是害蟲?!這些訊息顛覆了大家的認知,也讓我們更加謹慎思考如何驅蟲。孩子們發揮創意,提出不同的方法,秉綸說:「用夾子夾走蟲!」光引說:「用筷子夾!」以昕說:「用醋噴一噴!」庭睿說:「撒鹽巴!」子瑜說:「用檸檬水!」最後,鉑叡的阿嬤提供了一種天然的方法:「可以用辣椒水驅蟲!」翻閱資料後,我們發現最常見的天然驅蟲方法是自製辣椒水,只要用辣椒水混合蒜頭、醋、薄荷,就能有效防治害蟲。於是,孩子們開始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帶材料,有的負責查資料,記錄各種驅蟲方法,還有力愷的媽媽熱心出借我們果汁機。當我們調製好第一批辣椒水後,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將它噴灑在葉子上,期待它發揮神奇的力量,幫助南瓜對抗害蟲!而神奇的是,隨著辣椒水定時的噴灑,葉片上的蚜蟲真的少很多唷! 南瓜開花了:母花在哪裡? 「哇!開花了!」一天早上,孩子們驚喜地發現南瓜苗上長出了一朵小花。可是,這是公花還是母花呢?我們查資料,發現如果是母花,花苞底部會有一顆小小的圓球,像「小BABY」一樣。而這朵花並沒有圓球,因此孩子們判斷這是公花,也就是雄花! 這個發現讓孩子們興奮不已,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南瓜需要公花與母花同時開放,才能授粉結成果實。可是母花在哪裡?孩子們提出各種推測,以昕說:「感覺花很小,和資料上看到的不一樣。」宸赫說:「它還只是花苞,還沒完全開。」若喬說:「這株南瓜葉子很少,所以開花了。」秉睿說:「其他的南瓜都還沒開花,會不會是因為缺少養分?」銛馨說:「這棵南瓜的莖很細,可能快要枯萎了,所以才趕快開花繁殖!」幾天後,南瓜又陸續開出4~5朵公花,但母花仍然沒出現。該怎麼辦呢?孩子們開始思考如何讓母花綻放,以昕說:「要先開公花,之後才會開母花!」宸赫說:「母花本來就比較少!」庭睿說:「南瓜需要更多養分,才會長出母花!」勝閎說:「繼續用蛋殼肥!」若喬說:「可以把肥料混在辣椒水裡,讓南瓜更健康!」亭筑說:「落葉肥也可以幫助植物成長!」於是,我們展開了一場「催生母花計畫」,期待南瓜能順利結出果實!後來,隨著南瓜的藤蔓越長越長,孩子們發現藤蔓開始向四周蔓延,蜷曲的氣根也攀爬至四處,抓住其他藤蔓或是土壤,顯得有些雜亂。我們在工具書上找到資料,適時地將新的嫩芽摘掉,能幫助集中養分,讓南瓜更好地生長,而這一個動作就叫做「摘芯」。於是,孩子們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去一些新芽,體驗南瓜的修剪管理功夫。剪下的嫩芽帶著青草與蔬菜的味道,摸起來還有點毛毛的,捧在手上的觸感像剛出生的小寶寶一樣軟軟的。這次的「摘芯任務」,不僅能讓我們的南瓜養分集中,獲得更好的照顧,也讓孩子們更深入了解植物生長的奧秘。
-
狂賀!忠孝國小林義淳老師榮獲114年臺中市SUPER教師獎!
2025-04-11 西區 忠孝國小 忠孝國小 報導點閱數:628 次榮譽事蹟狂賀!忠孝國小林義淳老師榮獲114年臺中市SUPER教師獎! 「專業‧典範‧卓越」 114年臺中市SUPER教師獎名單今天4月11日出爐,恭喜本校林義淳老師榮獲SUPER教師獎!林老師超過20年的教學生涯,一路走來滿滿的感動,全校師生一起見證SUPER這一刻! 「教育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我何其幸運,能與最美好的風景同行。一路走來,每位孩子殷切的眼神,閃耀著對世界的好奇,每一次提問和真誠的笑容,都是促使我不斷前行的動力,謝謝你們,讓這條路充滿歡笑與溫度。還有家長與學校同仁們,因你們的肯定和支持,我們攜手築夢,方能讓資優教育數十年如一日,在忠孝校園扎根茁壯,讓我教學的每一步,都踏實且有方向。感謝你們讓理想不只是遠方,而是每天都正在發生的改變。對我而言,沒有所謂的super教師,只有卓越的super團隊。這份榮耀,是一顆種子,我願用熱忱澆灌,願未來的日子,依舊充滿陽光與希望。」—忠孝國小資優班林義淳老師 #114年臺中市SUPER教師獎https://reurl.cc/knX8XK #相關校園報導連結 https://reurl.cc/rE5KLb
-
🌿東山閱讀日 鳥語花香好書香~📚
2025-04-11 清水區 東山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48 次校園新聞今天一早,校園裡陽光灑落、書香四溢,迎來我們最期待的【東山閱讀日】! 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走進書本的世界,來場沉浸式的文字旅行 ✨ 在這樣充滿自然氣息與知識魅力的校園裡,怎麼能不愛上閱讀、愛上學習呢?❤️ #東山閱讀日 #沉浸式閱讀 #書香校園 #就是愛閱讀
-
賀!霧峰國小教育志工隊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團體推手獎」
2025-04-11 霧峰區 霧峰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45 次榮譽事蹟閱讀磐石獎為表彰閱讀推動績優學校及協助學校推動閱讀之團體及個人,長期耕耘的結果與肯定。期望可藉此形塑閱讀風氣,深耕閱讀教育。謝謝各位教育夥伴一同參與努力!透過這個過程,讓學校的閱讀制度越來越進步,親師生的閱讀興致越熱絡!
-
🍋【檸檬派對大成功!一起來探索檸檬的魔法】🍋
2025-04-11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443 次校園新聞這週,孩子們在校園裡發現檸檬的驚喜後,我們展開了有趣又酸酸的「檸檬探索活動」! 大家一起觀察檸檬的外觀、聞聞它的香味,再嘗試把檸檬加水變成檸檬汁,喝看看是什麼味道~ 「哇~酸酸的!」、「我喜歡,清清的很好喝~」 每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人躍躍欲試,有人小心翼翼地抿一口,大家都在這次體驗中發現:原來每個人的味蕾也有自己的小個性呢! 我們還進行了一場「檸檬水大對決」!把自己做的檸檬水,和市售檸檬飲料一起比較看看~ 結果發現:「我們做的比較酸,飲料的比較甜~」 孩子們從味道中開始學習「天然與加工」的不同,也種下了初步的食育種子🌱 最後,感謝家長的熱情參與,孩子們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檸檬餅乾和檸檬飲料,讓我們順利舉辦了一場香香甜甜的【檸檬派對】! 孩子們開心分享、互相討論,對「檸檬」這個小果實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連結,也留下了滿滿的回憶💛
-
老師哀號,學生爆發!仰臥卷腹新挑戰開啟體適能新紀元!
2025-04-10 潭子區 新興國小 談蔚蓉 報導點閱數:515 次教學活動本學年度起,根據體適能最新指引,全國國小正式將「仰臥起坐」改為更科學、也更「腹」感真實的「仰臥卷腹」。為了讓全校老師迅速上手(也上腹),本校特別舉辦一場「新式體適能檢測教師研習會」,主題含金量爆表,內容涵蓋仰臥卷腹的正確姿勢解析、常見錯誤演示,甚至還加碼實測「漸速耐力折返跑」——讓知識與汗水一同流淌! 老師們在聽完專業講解後,展開實作環節,只見平日優雅從容的導師們紛紛在墊子上扭曲掙扎,哀鴻遍野不絕於耳,研習現場宛如小型健身營現場實境秀。「原來肚子上不只是脂肪,還有這麼難訓練的肌肉!」一位老師扶著腰發出肺腑之言,獲得全場熱烈點頭。 不過,別看大人們這麼吃力,小朋友們可是默默在體育課創下奇蹟。有學生居然達成了仰臥卷腹75下的驚人紀錄,現場老師驚呼:「這不是小學生,是小超人吧!」這也再度證明,年輕真的是一種資本,而我們老師只剩下課本。 本校體育組表示,這次研習不只是讓老師們瞭解新規範,更讓大家感受到運動的挑戰與樂趣。期望未來在體育課中,老師能更有信心指導學生,學生也能更有動力挑戰自我,共創一個更健康、更有「腹肌」的校園。
-
難忘的兒童節 太平學童挑戰騎單車與立槳
2025-04-10 北區 太平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09 次校園新聞為了讓孩子們擁有一個既充實又難忘的兒童節,臺中市北區太平國小用心規劃,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準備專屬的兒童節禮物。其中,六年級的畢業生是踏上了一場充滿挑戰與成長的旅程——前往美麗的日月潭,進行自行車騎乘與立槳運動,在大自然懷抱中,寫下屬於他們的青春篇章。 學校深知,安全是讓學生盡情探索世界的基石。因此,在活動前,特別安排安全講習,從自行車騎乘到水上運動,每一項細節都不容忽視。「騎車時,一定要全程佩戴安全帽,遵守交通規則,保持適當的車距;下坡時,記得要按手煞車,不要過度競速!」老師們不斷叮囑學生,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騎行樂趣。 當學生們踏上環潭自行車道,日月潭湖光山色映入眼簾,清新的空氣與徐徐微風輕拂臉龐。沿途的美景與歡笑聲交織,讓這趟騎行之旅不僅是體能的挑戰,更是心靈的饗宴。學生莊承翰分享:「在都市騎單車時,總是擔心隨時會竄出的汽機車,心驚膽顫,加上油煙味很重,空氣又不好!而在日月潭,迎著湖風騎行,空氣非常清新,感覺特別自在舒服!」 在立槳體驗前,專業教練向學生詳細講解水上安全須知,包含如何正確穿戴救生衣、遇到突發狀況時的應對方式,以及保持冷靜的重要性。學生們學習到,在水域活動時,最重要的是不驚慌,若不慎落水,應該放鬆身體,仰漂等待救援。此外,學校亦安排隨行教練,全程留意學生的狀況,確保活動過程萬無一失。學生們從最初的忐忑不安,到慢慢掌握平衡、勇敢站穩,用汗水與笑聲寫下了屬於自己的突破與成長。首次挑戰立槳的林宥杉則興奮地說:「剛開始站不穩,很害怕,但後來發現這真的很好玩!看到湖水中的自己,就像武林高手漂浮在水面上一樣,太厲害了!」 校長曾娉妍表示,對畢業生而言,這次的活動不單是一次戶外活動,更是一場鍛鍊身心靈的考驗。透過戶外探索與水上活動,孩子們不僅學到了安全知識,也提升了自我保護能力,並在面對挑戰時學會了如何保持冷靜與自信。希望學生透過此次的體驗,能帶著這份勇氣與自信,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持續成長。
-
幸福永寧*歡慶兒童節
2025-04-10 梧棲區 永寧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88 次校園新聞今年兒童節,我們舉辦了充滿創意和樂趣的「我的興趣我的超能力」模範生表揚與頒獎、多元闖關與攀樹體驗挑戰極限活動。 *模範生表揚頒獎: 活動一開始,我們為表現傑出的學生舉行模範生頒獎。獲得獎項的學生展現出良好的品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老師們對這些模範生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並且鼓勵所有同學向他們學習,發揮自己的潛力。這樣的頒獎儀式,不僅是一種表彰,更是一種激勵,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多元闖關體驗活動: 接著,進入了最令人期待的「我的興趣我的超能力」闖關活動(英語Superhero闖關、攀樹體驗挑戰極限、魔法乒乓球、走繩挑戰、自走車競賽、動物派對)。這一部分的活動設計得既有趣又富挑戰性,每一個闖關項目都與孩子們的興趣密切相關,讓他們可以在輕鬆愉快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超能力。每個參加闖關的小朋友都積極投入,彼此之間互相鼓勵,氣氛熱烈而愉快。成功闖關的同學們,獲得了美味的小點心,大家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開心的笑容。 *頒發過關獎勵 當所有的小朋友完成了闖關任務後,活動的高潮部分來臨了:發放點心 !每個順利過關的小朋友都可以領取美味的小點心,這些點心不僅美味可口,且令人垂涎欲滴。 ~永寧國小閃亮秀自己~才藝海選活動報名將於4/11(五)截止,4/23-25將進行海選,績優團隊將在母親節感恩活動展演或參加校園才藝快閃活動,歡迎孩子勇敢秀自己,踴躍報名參加!4月份兒童節是孩子們的節日,藉由一系列的歡慶活動,讓孩子能感受倍受珍視,期待孩子能成材、能成大器、能在溫暖幸福的永寧平安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