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科學路上育見你.不容錯過的2021國小科學營
2021-01-26 南區 四育國中 翁禎吟 報導點閱數:718 次教學活動你對科學有什麼想法呢?是觀察生物與自然現象、探究一個未知答案的問題還是動手做一連串的實驗?!不論你對科學的想像是什麼,在Science的奇幻冒險中,相信都能回應你的期待~謝謝禎吟老師與鎮國老師,準備了一連串的科學活動,短短四節課的內容,從事前準備到事後收尾可都是大工程呢~感謝幫手們的大力協助,活動才能順利進行!從藻類的觀察、簡要認識到應用-人工鮭魚卵製作;運用解剖顯微鏡觀察丁香魚;利用不同濃度的鹽水調配七彩試管;到掌握浮力原理自製浮沉子...精彩豐富的多元內容,希望可以觸發同學們心中喜愛科學的熱情,也期待未來在科學的路上,我們會再一次相遇: )
-
突破困境,飛越極地 !
2021-01-26 東區 臺中國小 新聞聯絡人 林靜莉 報導點閱數:774 次校園新聞這次的生命教育演出節目是「飛越極地」,故事內容是敘述北極燕鷗在酷寒的冬天飛越極地前往溫暖南方的避寒過程,整個部落遇到了大危機!主角飛天也遇到了自己的難題:眼睛受傷、無法成為隊長。但是勇敢的飛信,從小就面對他的天生的殘疾,卻絲毫不放棄自我,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帶給北極燕鷗希望、帶領他們脫離困境、順利飛向溫暖的南方避寒。 這齣劇是讓學生們能體會到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可是如果我們能從困難中學習經驗、保持樂觀,你一定會像飛信說的:「變得更厲害。」甚至可以幫助別人度過難關。如果飛信都可以做得到,小朋友,你一定也可以! 讓學生明白從困難中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成長,讓他們願意相信自己是能夠從困難中學習並成長的。 生活中總會有些困難,在面對困難時,不要害怕!從中學習經驗、勇敢嘗試、尋求幫助。藏寶圖裡的美好終點,就會越來越靠近!
-
因為喜歡運動所以願意投入訓練
2021-01-26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18 次教學活動清海國中未設置體育班,以社團方式經營,運動團隊訓練僅能利用課餘或假日時間辦理。於寒假期間,籃球隊和拳擊隊規劃為期一週的訓練活動,清晨7點隊員們準時到校,開始一天的訓練活動。 賴勝豐校長指出,本校籃球隊由陳冠呈組長負責,拳擊隊則有林威學組長管理,均為無給職義務指導,二位組長犧牲休息時間訓練團隊,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和建立自信心,令人由衷佩服。 體育團隊除日常訓練之外,更著重課業學習和品德教育,要求學生「態度第一」,願意學習,也願意吃苦。陳冠呈組長和林威學組長認真投入,是學生學習的典範,更是學生的福氣,不僅充實參與學生寒假生活,更提升運動知識、體能及技能。
-
資優特需課程的設計與執行
2021-01-26 烏日區 光德國中 廖佳紅老師 報導點閱數:698 次校園新聞「特教」在校園中本就是少數;在光德,資優生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但,我們不因這些少數而怠惰,在寒假第一天的備課日,立馬邀請台中市資優教育輔導團蘇妍如組長蒞校分享清水國中資優夏令營結合資優特需課程的設計與實踐。 資優特需課程分為四大面向:領導才能、獨立研究、創造力及情意。透過營隊一連串的活動及訓練,學生們可以習得領導才能、創造力及問題解決的情意能力,例如:利用剩食完成一桌美食佳餚、從清水到台南一路想方設法,就是要到達目的地、到了奧萬大不是賞楓這麼簡單而已,重點是生物調查、文史踏查、傳藝工作者訪談、清水眷村社區導覽…等,就連帶隊老師日走3萬步、跑到連橫隔膜都隱隱作痛了,也只能跟著孩子行動,且要忍住所有教師病發作的各種痛,就是專心陪伴而已;這樣一連串的訓練,孩子學到的是合作、是分享、是體會群體生活、是學會敬畏自然、更是養成獨立自己生活的先備能力。 這天早上,透過妍如組長幽默風趣的演講,似乎我們也跟著她走了一大圈,熱血也跟著沸騰了起來。研習結束後,腦中迴響的是,好像不只資優生,所有的一般學生應該也都適用呀!果真,透過他人的分享,我們也有了前進的動力了。光德國中,go~~~
-
來一場五感小麥之旅~
2021-01-26 大雅區 六寶國小 學務主任 報導點閱數:694 次教學活動「如果你說給我聽,我會忘記。如果你做給我看,我會記得。如果你讓我動手做,我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氣候和土質良好,日據時期開始,大雅就會在冬季種植小麥,大雅因擁有全臺近九成小麥產量,素有「臺灣小麥之鄉」稱呼。當東北季風暫歇時,溼暖的南風開始吹彿,麥田由黃綠轉金黄,大雅頓時成為金黃之鄉,六寶國小幸運的就位處於這樣有特色的區域。 2020年末,因緣際會認識了大雅農會的好夥伴蔡瀞妤小姐和張耿豪先生,熱心的提供許多人力與資源,讓六寶孩子透過一系列課程,認識家鄉重要的特業~小麥。 首先是課室內活動,由農會志工貝殼姐姐介紹小麥的知識,接著讓孩子發揮創意,動手製作個人專屬小麥名牌,最後還剪下一段小麥穗,兩人一組玩起刺激的「鬥麥帥」遊戲,在邊聽邊玩中,六寶的孩子開始認識與喜歡上這位大雅大明星~小麥。 接著在稻田收割的11月末,我們實際讓孩子走到校園外稻田,看農夫開著帥氣價值百萬的巨大複合式割稻機,一排一排快速的割稻,接著再親手灑下人生中的第一顆小麥種子,然後還親自下田撿起麥梗幫小麥蓋棉被,一方面是保濕,一方面也是為躲避天空中飢餓的麻雀攻擊,不經驚嘆古人經驗累積下來的稻麥共生智慧。 素養是108課綱的課程發展主軸,已經實施上路近兩年的108新課綱,想要培養的就是孩子能擁有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在真實生活情境做中學、學中做,這樣實際帶孩子走出校園,認識在地文化特產的五感之旅就變得非常有意義。因此,期待在與大雅農會合作進行的小麥課程,讓我們大人說少一點,讓孩子自己摸、聽、聞、看多一些,讓六寶的孩子展開一趟自己專屬的五感小麥之旅。
-
仁美育樂營,寓教於樂,開發潛能。
2021-01-26 北屯區 仁美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71 次校園新聞仁美國小寒假育樂營於寒假的第一天開始,一共10個社團,包括創意科學、童軍探索、有氧瑜珈、直排輪、小廚師、樂樂棒球、圍棋、競技啦啦隊、足球、舞蹈等,小朋友利用這段時間,選擇有興趣的課程,多一分的學習,也多一分的收穫,學習平常無法接觸到的課程,也算是一種適性學習。學校也聘請相關有專業經驗的老師,希望在寒假一開始,能讓我們的孩子充實相關的技藝和知識,多元成就,多元發展,激發孩子樂效學習,更能激發他們的潛能。因為最近疫情的關係,學校也在始業式做防疫宣導,除了進校園需量體溫,儘可能戴口罩,也提醒小朋友若有不屬於過敏性的感冒症狀,就不要到校,在家休息,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快樂、健康的寒假育樂營。
-
110寒假開始 教師一起備起來
2021-01-26 大肚區 瑞井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34 次教學活動#寒假老師都在做些什麼呢 1/21-1/22備課PART 上學期的課程告了一個段落 認真的瑞井老師也在校長的帶領下 在寒假開始後第一天 積極的進行本位課程的研討 使課程設計更符合學生生活情境 也使課程與社區有脈絡化的延續 第二天至新北三峽的插角國小參訪學習 體驗在地的特色課程-藍染與山野教育 從手作體驗了解歷史的文化脈絡 從垂降攀岩認識山野的求生知識 充實且飽滿的備課兩日 深化且進化的能量提升 #一切努力求創新特色 #所有特色皆回應學習 #完備學習為未來扎根 #插角典範 #瑞井卓越
-
一步步走向美好 一階階踏向未來
2021-01-26 大肚區 瑞井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78 次教學活動瑞井國小位於大肚山麓南側邊坡,校園依山坡地形整體規劃成四大教學功能平台。兩座主要的教學大樓與室外延伸的教學活動空間,透過不同大小的階梯或斜坡進行空間動線的連結。 學校運用臺中市亮點發展實施計畫及五年級藝文課的時間,進行角落空間改造的發想計畫,老師首先分享世界各地的藝術階梯,如美國舊金山、義大利西西里島等地的藝術階梯裝置情形,使學生了解利用磁磚馬賽克拼貼彩繪等手法將原本平凡無奇的角落,轉化成為城市的亮點。分享後亦使學生有了創作改造的動機及概念。 塑膠製的PP瓦楞板及多色的卡典西德為此次創作的主要材料。因樓梯面積較廣,製作經費有限,熱心的廠商提供部分卡點西德的剩料及瓦楞板材。老師於課堂中將多色的卡典西德,先一片片剪成統一的標準規格並進行分色,運用馬賽克拼貼的概念,再黏貼於二手回收的PP瓦楞板上。以多色同心圓作為本次集體創作的主題,象徵著齊心協力創作,學校的每一師生多人合作、多色共存,亦代表著努力朝著願景向前持續邁進的滾動著。 陳晨同學回饋:「覺得很有成就感,大家分組合作進行共同完成,讓作品被大家看見。」昕霖同學回饋:「在我們學校裡有各式各樣的美景,但有一個特別又美麗的作品,能夠是我們自己做的,覺得驕傲。」 結合藝文課的美學課程,給予孩子們另一種的環境教育體驗,也間接開拓了孩子國際教育的學習視野。在學校不同空間角落穿越轉換流動的親師生,享受第三空間的空間美學,亦獲得空間境教的實質效益。
-
竹炭手工肥皂親手做
2021-01-25 潭子區 新興國小 李倩芳 報導點閱數:677 次教學活動一轉眼,期末考試已經悄然結束,這意味著輕鬆愉快的寒假即將來臨。在此之前,學校為了不讓學生因考試結束而有所鬆懈,所以安排了本班將學校的四年級校訂課程-竹炭肥皂課程實地操作一次,為即將結束的一個學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孩子們在導師事前的安排下,已學習竹炭手工肥皂的先備知識,對於手工皂的原料”氫鈉化鈉”,孩子們既興奮又怕受傷害。當天導師不時耳提面命,叮嚀同學一定要戴好手套、口罩及護目鏡,務必要做好萬全防護。孩子們井然有序的依據導師教導的製作步驟,過程中需要注意水、溫度、藥品加入的量、混合物的變化、油的多寡……等,將混合物攪拌至奶昔般濃稠狀的皂液即可入模。在入模前要特別加入竹炭粉,竹炭是由高山孟宗竹經高溫歷時20多天燒制而成的炭。竹炭粉為天然介面活性劑,加入竹炭的手工皂能起到清除毛孔髒汙、皮質與消除體臭的作用,並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有利於洗出健康的好膚質。入模後待定型固化,放置於陰涼通風處24小時即可脫模。完成手工皂後,老師再次告知同學,因剛製做成的手工皂屬強鹼性,水分含量也較高,所以需經4~8星期的熟成,等皂的鹼性降低後方可安心使用。 孩子們興奮地上了這一課後,除了了解竹炭的由來及功用,也學到氫鈉化鈉雖然危險,但在安全的使用下,卻可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潔用品。竹炭手工皂全程使用「冷製法」,製過程溫度控制在45°C以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植物油脂中大部分的天然養分,讓肌膚可補充更多的營養和天然維生素。 此次校訂課程由學校規劃安排,以學校的特色―「竹」做出發點來製作竹炭手工肥皂,符合實際生活所需的實用技能課程,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進而落實學校本位及發展學校特色。
-
智高積木 x STEAM課程在四育
2021-01-25 南區 四育國中 翁禎吟 報導點閱數:666 次教學活動所期待、保證精彩的國小冬令營~今天由智高主題率先登場啦!透過發揮巧思動手嘗試,幾塊方方正正的積木原來也能有如此多的變化式!從暖身活動到陀螺大戰,很開心看到同學們都能專注沉浸在多元可能、好玩有趣的積木世界中~經由腦力激盪展現無限創意,這就是STEAM課程的魅力呀!謝謝家長會副會長的熱情贊助,人手一包的智高體驗組及PK大戰的豐富禮物,相信大家都是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