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星之花」正念減壓 找回「心的喜悅」
2023-09-0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82 次教學活動新社區東興國小為豐富學生暑假生活,安排「太鼓集訓」、「扯鈴校際交流」、「創意閱讀」與「攝影繪本」營隊,不只學生假期不留白,本校教師也同步進修增能;教務主任羅忠良為教師規畫兩天藝術教育研習與心靈成長課程:「奧福音樂教學-肢體律動&說白節奏」與「正念減壓-星之花」,期待師長們將研習所學帶進課堂裡,讓正念知識更生活化,讓藝術教學更多元化與樂趣化。 顏秀娟老師問:「老師,請問你,你有多久沒有安靜下來了?」平日,面對工作壓力與學生需要,甚至家庭角色上拉扯掙扎,壓力大時很難保持情緒的平穩;我們都需要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星,指引迷失的自己。今天就讓我們『動手,靜心』,把時間還給自己;一起體驗『星之花』正念編織手作,好好放鬆你的大腦,調整你的呼吸,讓雙手與星星、纏繞、毛線同步療癒你的身心靈;用雙手一圈一圈重複地繞線動作,讓你的思緒安靜下來,再次與內在心靈連結,當雙手找到節奏的律動時,就能感到輕鬆自在;在重複與專注中減少焦慮和壓力,體驗正念(靜觀)療癒的狀態,編織出獨一無二的星之花,讓這顆星在你內心發出光芒,給你溫暖及力量,希望透過簡單的手作,讓您找回生活中的快樂和想像。 郭靜如老師說:我終於知道要好好愛自己,要好好覺察自己的身心,遠離不舒服情緒及重新看待壓力來源。「星之花」手作讓我獲益甚多,除提醒自己要「如實」面對壓力,更重要的是,正念態度已變成我生活中的一部份。 廖梅芳校長表示,教職工作是高壓力行業,我們透過操作體驗,運用正念引導教師有關生命教育之體驗與省思回饋,協助教師自我身心照顧、深化正念的基礎理念,與初步發展出適合班級的正念訓練方案;支持教師,協助教師發展從內而生的安適,增加對生活與學生問題的解決能力,透過簡單的練習和心念的轉換,發現自己真的這樣就能給自己幸福感,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指引迷失的自己,也能帶給學生更多「心的喜悅」。
-
「肢體律動」&「說白節奏」交織的火花
2023-09-05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67 次教學活動音樂是一門抽象的藝術,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而藝術來自於生活,是文化的累積。藝術領域「核心素養」強調藝術學習不以知識及技能為限,應關注藝術學習與生活及文化的結合,透過表現、鑑賞與實踐,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因此,藝術課程與教材要能與學習者生活經驗結合,再從兒童的生活經驗中連結課程內容,透過美感經驗之形式與內涵的學習,強化學生美感認知與實踐應用的能力。 有鑑於此,新社區東興國小教務主任羅忠良規畫:「奧福音樂教學-肢體律動&說白節奏」研習,期待教師將所學運用於跨領域教學與班級經營,讓藝術教學升級且更多元化。「高韻音樂」負責人張惠晴說:我非常瞭解「老師」一詞的重量感與辛苦感,我盡其所能帶給「老師」更多元、輕鬆、歡樂的教學方式,陪大家肩並肩走過藝術教學這段路,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去旅行吧! 【肢體律動】設計主題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以及認識4/4拍子的之節奏,引導教師透過移動式與非移動式、空間的探索與運用、方向的移動與改變、伸展與緊縮,及身體之部位、姿勢、步伐…..等,以身體律動去分辨兩種節奏的差異,讓教師藉由不同體驗,感受音樂和律動節奏的奇妙。老師也提醒:舞蹈要結合肢體動作,利用「隊形變化」與「段落安排」變化成圓形、三角形、直排、横排、雙圈、梯形….,這樣孩童才更有興趣學習,讓我們一起來跳舞吧! 【說白節奏】快樂學習音樂~從節奏開始。「說白節奏」在音樂活動中是方便又簡單的工具,在教學活動剛開始時,可先採用具有節奏性的「說白」來進行卡農的練習,等學生熟悉卡農形式後,就可以運用有旋律的曲調來作節奏練習;不論是模仿自然界的聲音,日常生活中的用語、歌曲或念謠都可以,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律動和節奏的快樂。 羅忠良主任說:生活本來就是一種跨領域,學習也絕非單一知識獨立;奧福音樂教學讓我大開眼界,原來身體樂器、說白節奏,及隨手可得的物品都是節奏遊戲的工具,未來,我會將所學運用在教學上,在遊與藝中增進學生學習的廣度。 廖梅芳校長說,讓學生先”聽見”什麼樣的聲音,遠比讓他們先”看見”是什麼樣的音符來得更重要;讓學生體驗音樂,而不是看音樂;體驗音樂的感受與律動,滋養學生音樂素養,讓學生能從學習任務中習得美感素養,進而在生活中落實,讓美感深植於心,並發散為真與善的種子,遠比他學會認音、認譜來的重要太多了。
-
112學年度上學期霧峰區復興國小開學友善校園宣導
2023-09-05 霧峰區 復興國小 賴坤佐 報導點閱數:315 次教學活動112學年度開學,復興國小依例於始業式進行友善校園宣導,由校長提醒學生各種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及因應方式,接著由訓導組長幫學生收心提醒各項友善校園相關事項、水域安全、防疫須知、交通安全......等等,幫學生啟動注意安全狀態,迎接新學期各項學習活動。
-
世界還需要你 請先保護好自己-交通安全宣導-2
2023-09-0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94 次教學活動學期乍始,配合交通安全月的宣導,北屯國小各班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期望大家都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交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落實交通安全五大守則: (一)路權守法:熟悉路權,遵守法規。 (二)看見你我:我看得見您,您看得見我,交通最安全。 (三)安全空間:謹守安全空間─不作沒有絕對安全把握之交通行為。 (四)利他用路:利他用路觀─不作妨礙他人安全與方便之交通行為。 (五)防衛兼備:防衛兼顧的用路行為—不作事故的製造者,也不成為無辜的事故受害者。
-
世界還需要你 請先保護好自己-交通安全宣導-1
2023-09-0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90 次教學活動交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學期乍始,配合交通安全月的宣導,北屯國小各班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期望大家都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交通安全五大守則: (一)路權守法:熟悉路權,遵守法規。 (二)看見你我:我看得見您,您看得見我,交通最安全。 (三)安全空間:謹守安全空間─不作沒有絕對安全把握之交通行為。 (四)利他用路:利他用路觀─不作妨礙他人安全與方便之交通行為。 (五)防衛兼備:防衛兼顧的用路行為—不作事故的製造者,也不成為無辜的事故受害者。
-
酪梨的大碗點心
2023-09-02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32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的樹蛙班在上一週,師生們一起合力將修剪的斷木,合力一起搭建一個巨型的大碗,而大碗的中間正好有一棵酪梨樹。師生們想透過這個大的空間,來存放庭院的落葉與雜草。透過這些葉子與雜草的發酵,能夠轉化成有用的堆肥,幫助酪梨樹長得更好。也因為這樣,孩子們對於照顧酪梨樹,油然產生一股責任感,幫助酪梨樹長大就是樹蛙班的目標。 也因為這樣,昨天(8/31)校園的庭院才由小賴叔叔用割草機全部割過一遍,但也請他雜草與落葉刻意保留下來。因為一來大家覺得小賴叔叔一個人工作太辛苦,需要更多的助手來幫忙;其次這些割下來的雜草以及地上的落葉,正好可以為酪梨樹提供一很棒的肥料來源,所以在這樣一兼二顧的狀況下,樹蛙班師生接下了幫忙清理落葉雜草的任務。 而一開始,大家也先瞭解任務內容,知道哪些地方是安全的、該怎樣收集樹葉、如何利用工具、不可以撿拾的區域,以及如何丟到大碗裡。在瞭解全部的工作內容之後,樹蛙班開始分頭進行工作。一組幫忙協助用耙子將樹葉集中,將庭院的落葉雜草耙成一堆一堆;一組則搬著大塑膠盆,到處去支援樹葉回收的工作;其的孩子就是真正主力,用手把這些落葉撿起來,然後丟到塑膠盆或直接丟進大碗裡。很快地,經過師生大家的努力,庭院又恢復了整齊乾淨。而收集的樹葉雜草也順利集中到大碗裡頭。 但任務還沒結束,首先要把落葉耙離樹幹;因為堆肥會隨著發酵過程而發熱,所以要稍微與樹幹保持一些空間。然後再用耙子整理一下落葉,讓整個落葉堆肥更均勻。最後,孩子們再一起拿水管將堆肥澆濕,讓落葉可以更加快分解。完成後孩子們都覺得很開心,也承諾遊玩的時候也會幫忙添加水分與幫忙攪動,讓酪梨樹更茁壯健康。 今天樹蛙班的孩子在蒐集落葉的時候,不僅能夠互相合作無間,而且拿取落葉完全不猶豫,展線了專業的工作小職人模式。樹蛙班幼生劉恩說:「我當垃圾車收集樹葉,我每次都裝滿滿。」幼生施品樂說:「我要讓酪梨樹變長大。」樹蛙班詹雯詠老師說:「今天我們也一起將校園的樹葉一同撿到固炭堆肥裡,餵飽酪梨樹,過程中還有孩子們問酪梨樹吃飽了嗎、撿了三片葉子說這是甜點也要給酪梨樹吃,這些童言童語真的好太可愛,一言一行都看見孩子們照顧酪梨樹的心。」關新蓓老師說:「延伸上週的酪梨樹大碗,今日孩子運用各種工具和雙手撿拾落葉,為酪梨樹補給養分,過程中聽到孩子童言童語「你吃飽了嗎?要快點長大喔!」,孩子開始懂得關懷身邊的大樹,在給予和付出行動的過程中成長,感謝酪梨樹為我們上了一場珍貴的生命教育課程!」教務組長蕭文嘉說:「樹蛙小幫手已經出任務第二次~樹蛙已經很清楚今天要幫酪梨樹爺爺吃落葉,所以樹蛙班看到老師把落葉耙在一起後,就會主動把全部落葉抱起來丟進去酪梨碗內,重點樹蛙班孩子都不嫌棄落葉泥土,就很勇敢把髒髒落葉大把大把抓起來,整理速度也非常快唷! 老師都來不及耙落葉,樹葉班孩子都迅雷撿走了。」陳議濃園長說:「樹蛙班的孩子工作都非常努力,雖然小小的身軀費力地將樹葉到入大碗裡,但不畏辛苦多次來反撿拾樹葉,看得出來非常努力與頭入,也期待在大家的照顧之下,酪梨樹可以變得更茁壯,長出又多又好吃的果實。」
-
同學打掃一起來 清潔環境迎開學
2023-09-01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36 次教學活動開學嘍!北屯國小最優質的孩子們,迎著朝陽,拿著掃具致力於各角落的打掃,一般邊打掃環境一邊互相問候,整潔的環境為健康加分,幸福滿點!
-
蓋小小的花園 滾呀滾呀滾
2023-09-01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74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在暑期停托期間,做了庭院樹木的修剪,而鋸下來的大樹枝、樹幹,數量相當可觀。因此在上週樹蛙班師生們就利用斷木,採用固碳式堆疊的方式,為酪梨樹蓋了一個大碗。讓裡頭可以堆放落葉雜草,進而轉化成樹木的養分。而這樣的方法最大的優點是,不僅解決了斷木的問題,也免費獲得養分的來源。 也因為這樣的新作法,是非常符合幼兒園的生態本位的教育核心,因此水獺班也繼續這樣的作法,運用剩下一半的斷木,打算為學校蓋一個固碳花園。因此師生們都準備就緒,一起到花園預定區集合準備接受任務。 對於甫升小班還沒出過任務的水獺班來說,一開始的任務說明與安全教育就格外重要。孩子們先聆聽預定搭建花園的地點,並且觀察有哪些問題要先處理;孩子也都發現花園預定地理有很多石頭與地墊要移除,還有要把雜草先推到一旁。就這樣大家先簡單整理預定地,然後再大家一起撿石頭,並將石頭收集到庭院的堆石區,提供給需要使用石頭的班級用。 緊接著完成了初步整理之後,水獺班師生集合到堆木區。大家先觀察木頭有大有小,也觀察樹蛙班的固碳大碗結構,知道要先搬運粗大的樹幹,然後上層在疊較中、小型的樹枝。而對於兩人搬運或拿木頭的方法,大家也有正確的SOP拿法與動作,確保任務進行中大家都能安全又順利。一切就緒之後,大家就開始搬運大樹幹;不過因為大樹幹太重,所以大家採用合力推滾動的方式,從堆木區一直推到花園預定區。每個孩子都不畏重量與髒汙,齊心致力第一起把一段段的樹幹推到花園旁,並且再合力將樹幹排列成花園側邊,順利打造出花園的基礎。 在過程之中,孩子有跌倒或者使不上力氣的情況,但都能克服困難並且自我鼓勵,從頭到尾只有激勵與歡笑聲,可見水獺班孩子的認真與鬥志。水獺班幼生盧非凡說:「我很厲害,我推了四次大木頭。」幼生蘇子媛說:「我不怕髒髒,木頭可以蓋花園,開漂亮的花。」水獺班李佩珊老師說:「今天水獺班和園長爸爸一起來蓋小花園。在進行活動前幼兒很專注聆聽工作前的引導示範,進行活動時幼兒很投入在活動中!像是整理花圃的搬石頭、還是和好朋友合力搬運樹幹準備蓋花圃,都是很努力的完成任務的呀!雖然老師的內心仍會擔心孩子能不能做得到,不過還是鼓勵孩子「你是可以做得到的!」孩子們也真的辦到了呢!!就讓我們期待接下來的小花園吧~」王雅雯老師說:「看到又大又重的木頭,孩子要完成這個任務,真不簡單耶!活動之前,先說明與示範,再請孩子注意安全。過程中,孩子推呀推,搬呀搬,一群螞蟻雄兵,在老師陪伴下,一起完成這不可能任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不一樣的經歷,寶貝你今天你做到了,真厲害!」教務組長蕭文嘉說:「這次搬運大塊木頭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因為有些木頭重量都比小班孩子體重還重,但水獺班每位都是小勇士,會利用自己力氣把大木塊推動起來,水獺孩子也不嫌苦,推動木塊來回好幾趟,就算已經滿頭大汗了,水獺班孩子也一直認真在工作,這樣表現真的很棒喔!」陳議濃園長說:「水獺班師生展現了很棒的工作態度與實力,孩子們不僅能留意安全並互相提醒,透過合作把偌大沉重的樹幹推到花園,並且樂在其中,真的是非常厲害,不得不稱讚。」
-
以「攝影繪本」珍藏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
2023-08-3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29 次教學活動生活中每一個日常都值得珍藏,人人都有屬於自己記錄生活的方式。有一句廣告詞:「有人用筆寫日記,有人用歲月寫日記,而我用KONICA寫日記。」新社區東興國小的孩童用平板寫日記;繪本饒富趣味的故事性是孩童踏入學習的一塊敲門磚,教務主任羅忠良結合攝影與閱讀教育,邀請江正揚(小江老師)為孩童上課,讓學生透過行動載具教學模式與自然生態優雅對話,並記錄在東興學習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孩童藉由平板與顏色的變換和攝影的光影,提升多元視覺感受,培養品格力,激發孩子五星級潛能,在完成作品後與同儕分享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 小江老師說:「攝影繪本」是將照片與繪本故事性加以連結,增添更多藝術及文學的底韻,讓孩子熟悉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拍照操作,並指導學生認識基本構圖和利用環境條件增加照片的故事性,透過觀察思考把日常不起眼的事物拍出有主題的創作,利用環境特色創意框架構圖或營造人物與場景的互動,即使校園的小角落也能拍出有主題的作品;倘運氣好遇到下雨天,有機會試拍水面倒影的創作;即使是日常中不起眼的地方也可以是很好的題材;甚至室內簡易攝影棚實拍練習,利用白紙、檯燈打造小型攝影棚拍攝靜物,觀察燈光與被拍物光影的變化,也能獲得許多驚喜與小確幸。 六甲張心甯說:攝影繪本可依不同拍攝主體分為不同主題,因應故事需要將物件進行擬人化,過程十分有趣;我非常喜歡使用平板上課,因為可以跟好朋友一起完成超級任務,我非常開心。 五甲郭蓓欣說:在多次練習拍照過程中,我的拍照技術進步許多,本次課程我最大的收穫是學到拍攝照片的技巧、平板裡APP的應用和拍照角度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雖然累癱了,但是我的成就感卻是滿滿滿。 廖梅芳校長表示,行動載具的方便性,讓學生可以隨時走出教室到戶外,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本次攝影課程更加活潑吸引人,讓學生更多元且更有效率以「攝影繪本」珍藏學習生活中精采的每一刻。
-
手作創意閱讀 讓偏鄉學童悅讀升級
2023-08-3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520 次教學活動每一年面對新的學生,新社區東興國小劉羽晴老師總會思索哪些書可以開啟孩子閱讀視野,從成績的迷失中覺醒;什麼閱讀策略可以讓孩子愛上書並自主性閱讀,進而讓閱讀不只是閱讀,說故事不只是說故事。暑假「閱讀&手作」營隊以多元性閱讀策略進行創意性、樂趣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童能以喜悅之心領略閱讀樂趣,樂在悅讀,並透過手創空間裡,沒有過多的限制框架,而是著重從DIY中培養邏輯、專注與美感,更重要的是,從體驗中得到自行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提升偏鄉學童的閱讀興趣與能力。 羽晴老師挑選《印地安酋長羽毛的秘密》、《河馬波波的剉冰派對》、《妲莉與坦克》繪本,三議題貫穿整個營隊,引發孩子閱讀動機,讓閱讀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記憶與背誦,而是一場精彩的探險;羽晴老師在孩子心中種植一棵閱讀樹,讓它在孩子生命裡茁壯繁盛,綠葉成蔭,讓孩童在炎炎夏日得到安靜的清涼。 第一本繪本:《印地安酋長羽毛的秘密》表達真誠分享的意義。 第二本繪本:《河馬波波的剉冰派對》寓意分享與助人的意義。 第三本繪本:《妲莉與坦克》傳達換位思考,拋棄成見的意義。 每次介紹完與主題相關的繪本作為DIY創作前導後,接著再與孩子討論主題的元素,以便進入草稿描繪階段,老師用問答方式讓學生更了解創作主題,學生大多會有自己的想法,老師只是幫助學生建立個人風格與對繪本故事的啟發;學生在老師帶領下,皆能完成獨一無二的立體作品,並逐一上臺展示成品;孩子開心的表情,就是手作創意閱讀的目的。 廖梅芳校長表示,利用不同的主題繪本和橋樑書推動閱讀教育,讓孩子在聽完故事後,以合作方式思考他們關心或有興趣的議題形成探索團體;老師跳脫直接說教方式,讓孩子產生認同及同理作用,進而型塑樂觀達人的好品格,這種創作力的自我發現是需要透過刺激才能達到效果;我們期待明年的夏天,另一場學習之旅再次出發,讓學童們盡情享受另一個FUN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