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想戒你」獲全國優等 榮耀與學校共享
2021-09-28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詹怡靜 報導點閱數:844 次榮譽事蹟大甲區文昌國小詹怡靜老師、柯淳郁主任,指導學生參加國教署109學年度反菸拒檳短片拍攝競賽,榮獲全國優等,由文昌洪校長轉頒國教署的獎狀與獎金,老師與小演員們將榮耀與學校共享。 . 「想戒你」影片連結在此👉 https://youtu.be/-nmAUbz-SHI
-
大里高中與大專院校外籍生大手牽小手--中秋節文化交流
2021-09-28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社團活動組長 報導點閱數:596 次校園新聞大里高中的高一生與亞洲大學的印尼外籍生們進行中秋節文化交流活動! 高一學生繪製精美海報,用英語介紹中秋節文化歷史,也介紹臺灣傳統文化,外籍生都稱讚高中生英文流利👍🏻 第二階段的活動,邀請青年高中李佩錡老師指導天鵝雕,把一顆紅通通的蘋果🍎,化為悠遊於水波的優美天鵝,是個兼具歷史文化與美學的國際交流活動~
-
臺中好漾攝影聯展-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2021-09-28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社團活動組長 報導點閱數:584 次校園新聞台中好漾攝影聯展。由大里高中攝影社號召新社高中、東山高中、台中一中、台中高工、豐原高中、興大附農的攝影社學生進行聯展,分別代表新社區、北屯區、北區、南區、豐原區和東區,各自以其攝影作品,展現學校所在的行政區之美。 攝影聯展目的之一是可以鼓勵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美景,並運用在社團所學到的攝影技巧拍攝下來。其二是這個攝影聯展可以讓學生一同參與,因為依照學校所在行政區不同,景色和景點也不同,學生之間並不會有「競爭」「比較」的心態,增加各校間的連結和互動。 大里高中攝影社學生在這次聯展中展現了規劃統整以及接洽連繫等策展能力,並且透過攝影作品表現其在社團課學到的取鏡、構圖等攝影專業,這次的策展是學習的過程也是能力的展現! 這次展期為9/7-10/17。歡迎大家到公共資訊圖書館欣賞同學們的策展巧思與攝影作品,來看看學生們捕捉的台中之美!
-
『老師上電視!我也要、我也要…』
2021-09-27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1012 次教學活動『一根菸裡面有超過70種致癌物…』 『老師家裡的爺爺97歲了,因為沒有抽菸才能這麼長壽…抽菸的人平均壽命會減少15年…』 今天(9/27)上午9點〔群健台中都會新聞〕蒞臨忠孝國小進行菸害防制教學活動專訪,由本校三年7班吳珮琪老師、三年8班蔣家菡老師帶領班上學生一邊進行活動並接受採訪! 感謝衛生組紀孟春組長,長期配合衛生局推動菸害防制工作有成,落實菸害教育從小紮根,並獲得各界肯定! 今天採訪時的教學活動,老師透過最貼近孩子、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述說明菸害防制的重要,並且透過遊戲(拼圖接力賽)的方式,上了一堂「寓教於樂」又生動活潑的課程,連下課經過走廊的學生,也好奇想知道老師在上甚麼課呢! #影音新聞在此https://reurl.cc/bn2l0E #菸害防制很重要 #無菸/煙家 最健康
-
優質團隊再+1、愛的傳承
2021-09-27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662 次校園新聞教師節前夕,特別感謝忠孝國小全體老師們對學生愛的付出與呵護。 忠孝國小雖是台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學校,百年(126年)老校卻有著優良的讀書風氣和文化傳承,不僅學生資質優良、勤勉向學,教師群更是擁有專業素養的優質團隊,全校100多位教師裡面,有超過一半的老師在忠孝服務任教超過10年,教師流動率低,也顯示出教師對「忠孝良田」的深耕、用心、培育,對學校組織文化、成就忠孝學子的種種努力、向心力、互動、共好,均可見一斑。因此,忠孝國小也常常是很多「準老師」選擇實習的教育場所。 今年,到忠孝國小實習的老師總共有12位,全部來自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畢業且通過教師檢定的「準老師」。 從8月底,12位實習老師已提前到校,並跟著行政實習準備開學各項工作。開學第一周,實習老師除了個別班級實習以外,也協助支援一年級新生上學進教室、放學路隊指引,和幫忙搭乘電梯上下樓層的受傷學生。這幾天更犧牲休息時間,將新版「校園防災地圖」結合時下IG社群意象的新布置完成了! #感謝充滿愛與溫暖的忠孝師長們! #感謝季婷老師、昱彤老師、竣鶴老師、馨逸老師,犧牲休息時間完成布置! #優質團隊在忠孝! #祝師長們教師節快樂!
-
很厲害的邀請卡
2021-09-27 北屯區 文心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84 次校園新聞收到很厲害的邀請卡~感謝文心志工隊蔡雯雅妹妹的巧手以及李佳容隊長的邀請。 為了教育志工隊期初會議,教育志工花心思設計邀請卡。
-
樂音頌師恩 新光師諄諄
2021-09-27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758 次校園新聞樂音頌師恩 新光師諄諄 新光國中教師節感恩活動 你會如何跟朝夕相處的老師,說說你心中的感謝呢?新光國中,把國樂團的樂音,幻化成歌頌老師的樂章,透過五首曲目的設計、編排,時而成為同學感恩時的背景音樂,時而成為感謝老師的音符,透過音樂、話語、內心話,新光國中利用朝會的時間,紀錄著今日的教師節感恩活動! 疫情限制了群聚的人數,但是也激發了新光國中的彈性思考,我們集合了班長,學校準備的花束,校長準備了甜蜜蜜的糕點,家長會贊助了防疫的造型口罩,讓疫情之下的新光國中,有著不一樣的教師節感恩活動。 非只有招會的集合時間,學務處更利用了每一節的下課時間,提供了學務處的廣播設備,在落羽松的下課時間裡,迴盪出甜甜的聲音:「我要感謝OO老師……」、「我要跟OO老師說……」,今天的下課時段,少了些學務主任例行的叮嚀,多了些溫暖的感恩話語! 感謝學務處的設計活動,感謝家長會輔導會長蔡會長,與現任的蔡會長,代表全體的家長來感謝新光的老師,當然還有這一群可愛的孩子,在下課時間,搶拿著麥克風,說「我要、我要…….」 明日還有國文領域、綜合體育、健體領域的跨領域活動喔!在此先賣個關子!
-
東光_在大自然裡動手做「食農」學「科學」
2021-09-27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45 次教學活動二年級生活領域課程裡孩子認識了各種「奇妙的種子」,安排農事和烹飪動手做,孩子對土壤裡的生物和如何用厚土推肥堆出肥沃的土壤有機質並不陌生,在暑假後升上了三年級加入了有趣的自然學科,由淺至深的延伸、橫向縱向的串聯,學習場域更寬更廣、課程更深入,結合食農動手做體驗,讓課本上的文字和圖片頓時活絡起來,似乎變得生動有趣,引起高度的學習動機和探究精神。 讓土壤營養肥沃─育土是重要的一步,「三明治堆肥法」的製作孩子熟能生巧,比二年級時生怯的模樣大不相同,即使天氣炎熱汗流浹背,孩子的學習熱情依然高漲,經過2週,三年級導師們為了讓孩子在播種前能先認識選種的蔬菜作物種子、種苗、塊莖和根,預先讓孩子認識種苗時期十分相像的十字花科作物(花椰菜、結頭菜和高麗菜),示範切下馬鈴薯芽眼2~3個和節(結)處的塊莖,同時比較了和地瓜的不同。 第一次的接觸,孩子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經過頭腦的思考轉換,提出了好多問題「有毒的芽眼受能碰觸嗎?」「皮膚的接觸會不會也中毒了!」「馬鈴薯食用他的莖,那它會長出葉子嗎?」等等。孩子「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是展開實作課程才會發現的新思維。 接著,老師依照作物種苗數量的多寡,先詢問孩子在正方形木框應該如何分配和種植,讓孩子思考說明完後再檢討關於定植位置、種植方向、適合灑播和直播的作物,孩子在隔天親臨菜園時就能有秩序的就定位且將這些方式轉成行動,厲害的播下令人期待的冬天蔬菜。
-
老師,謝謝您~吾愛吾師,手寫的溫度與祝福
2021-09-27 西屯區 重慶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56 次校園新聞開學至今將近一個月,重慶國小團隊在守護學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一如往常地,照顧並指導著學童的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學習適應及各項教學活動的進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緊湊的步調中,重慶寶貝們除了跟著師長學習新知、增長技能之外,也在師長的身教、言教和境教中潛移默化,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 為了紀念最偉大的老師--至聖先師孔子,發揚其「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精神,訂定孔子的誕辰日,也就是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為教師節。在這個逐漸走向無紙化、線上網路化的時代,重慶國小學童們仍然用自己手繪及手寫的大卡片來對師長們表達最誠摯的感謝。輔導室在這週利用20分鐘大下課及中午用餐時間播放「師恩深,一生深」、「感恩的心」、「沒有牆的教室」、「星空」等曲目,讓學童感受及增添教師節的氣氛,學生朝會時間分享親子天下拍攝的「老師,我有話要說」、「一句話感動老師」、「學生的眼淚都是珍珠」等短片,接著請學生大聲唸出感謝老師的話語,同時請每班學生代表送出手寫的大卡片給自己的導師及科任老師,感謝師長平時對自己照顧與的教導。六年二班學生寫著「老師就像人生的一盞明燈,在我們迷失時,指引我們通往正向的道路,親愛的老師,謝謝您,我們愛您。」 校長胡秀美說:「老師就如每位學童在學校的爸爸或媽媽一般,代替孩子的父母照顧他們,讓孩子能在生活、學習適應及人際互動等方面有所依循與依靠,讓孩子的身心靈都能備受師長關懷與引導,看到孩子樂於學習、不斷成長,是對於身為師長的我們來說,最大的安慰與祝福。」
-
文昌攝影社:拍下對稱的樣子
2021-09-2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詹怡靜 報導點閱數:1050 次校園新聞「對稱」可說是所有環境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來源於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小到我們辦公桌上的文具,大到我們身處的建築環境,小到大雪天漫天飛舞的雪花,大到自然中真實景觀和湖面鏡像,都充滿了對稱的元素。 . 文昌攝影社今天讓孩子們練習「對稱」的拍攝。老師將攝影照片中常見的垂直對稱(左右對稱)、對比對稱、斜向對稱照片呈現於簡報中,讓孩子們了解「對稱」在攝影作品上如何使用,也在課前拍攝下校園裡常見的建築物對稱模式讓孩子們觀摩。講解完畢之後,讓孩子們在校園中開始實作拍攝。 . 拍完之後,大家一起互相觀摩欣賞作品,學習他人的拍攝優點,也了解如何改善自己作品的拍攝缺點,並加以修正。相信未來的小小攝影師們,作品也會漸漸邁向專業之路。 PS:圖五為604黃士承的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