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平安上下學安全第一
2025-09-08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13 次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后里國中學務處於9月8日舉辦「學生機車與自行車安全宣導」,特別邀請豐原監理站李柏瑄股長蒞校演講,提醒同學遵守交通規則,養成正確用路習慣,確保每天「平安出門,快樂回家」。 李股長特別點出維護騎乘自行車安全五大守則:第一,騎車必須正確配戴安全帽,以降低意外衝擊;第二,嚴禁併排行車和雙載,避免增加危險;第三,轉彎要使用手勢告知後方來車,請與大型車輛保持安全距離,防止內輪差和視野死角;第四,左轉彎切記要兩段式左轉,更要減速慢行;第五,注意路邊臨停車輛,超越時至少保持一公尺安全距離。 有關國中生嚴禁騎乘機車部分,他指出若違規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21條規定,針對未成年無照駕駛處以6,000元至1萬2,000元罰鍰,並施以道路交通安全講習;同時,依第85條之2規定,車輛將遭移置保管。更值得注意的是,若家長明知孩子違規騎車卻未加以勸阻,依第21條第5項規定,將再加罰車輛所有人6,000元至1萬2,000元罰鍰,並記該車違規紀錄一次,此規定充分展現政府與學校杜絕未成年騎機車的決心。 同時,生教組周侑萩組長也提醒學生,校園週邊雖設有號誌與斑馬線,但切勿搶快闖紅燈或與大型車爭道,唯有「遵守規則、禮讓他人」,才能真正守護通勤安全。她呼籲,交通安全教育需要家長與學校共同合作。家長應隨時關心孩子的出行方式,並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校方更強調,交通安全並非僥倖,而是需要自律與持續提醒的生活態度。
-
「新」想事「成」國小攜手「磐軒科技」,助新生邁開幸福第一小步!
2025-09-05 東勢區 新成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04 次教學活動在初秋的微風中,「新」想事「成」國小迎來了一群期盼的小臉龐。一場名為「鞋助偏遠新生,邁向幸福人生」的入學始業式,新成新鮮人在為期一週的新生成長營後,迎來「幸福校園」的溫馨淬鍊,共同譜寫一首關於成長與希望的序曲。為114學年度寫下充滿希望的校園生活第一頁。 來自於在地企業-磐軒科技董事長林嘉宏表示:「企業的價值在於回饋社會,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他們為每一位新生捐贈了全新的Nike多功能運動鞋,這不僅是一份實質的禮物,更象徵著為孩子們的學習之路鋪上平穩的第一哩路。這份溫暖的祝福,讓學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支持,也為新成國小注入了溫暖的活力。 活動在校長林益興、磐軒科技董事長林嘉宏、總經理胡富堯、副總經理江鴻鑫以及全校師生與家長的共同見證下,圓滿完成。這場活動不僅僅是迎新,更是一場深具教育意義的生命旅程啟蒙儀式。 活動中的「幸福校園過五關」將教育融入遊戲,讓孩子們在闖關中學習成長: 「客成」:孩子們與家人在三好意象造景,練習用本土語言許下品格承諾,為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基石。 「識成」:透過有校園拼圖,引導孩子們認識校園環境,建立安全意識。 「拾成」:在充滿書香的梅香書屋圖書館中,鼓勵孩子們探索知識的浩瀚,開啟閱讀的樂趣。 「躍成」:在浣熊遊具區的跳遠體驗,讓孩子們在舒展筋骨的同時,體會健康的重要性。 「莘成」:孩子們親手種下香草植物,象徵著經過淬煉的心智帶來希望,並學習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 這場結合了品格、安全、知識、健康與耕莘的啟蒙之旅,為新生的心靈注入了豐沛的養分。願這些小小學子們,在未來六年的校園歲月裡,能秉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友善校園信念,在愛與關懷的沃土上,肆意綻放,並在溫暖與希望的道路上,勇敢前行,邁向屬於他們的幸福璀璨未來。
-
國文可以很理性,新光分析給你聽!
2025-09-05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164 次教學活動會考國文A祕密!新光落羽松社群告訴你! 國文老師不只是具有「感性的想法」,我們也有「理性的分析」,落羽松社群每年開學的時候,針對當年度新光孩子的會考作答情形,進行每一題的作答分析,從高分群A等第的孩子,究竟哪種類型的題目是難點,到C等第的孩子,擺脫C的囹圄,新光落羽松社群,口說無憑,落羽松社透過統計數字的解析,提出了新光孩子增A減C的建議! 會考國文的42題選擇題中,文言文、白話文的比例,分別是3:7,這樣的比例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沒有感覺,但是如果加入分析,「新光孩子的十大難題中」,「有八題是文言文」;新光孩子的十大簡單題目中,「只有一題是文言文」,我們可以導出一個小結語:想要會考達到A等第的關鍵,文言文佔重要的比例;同樣的,如果想要擺脫C等第,可能先加強白話文比較實際。 會考國文的42題選擇題中,可以分成「9題語文知識題」、「23題文意理解題」、「10文本評鑑題」,分析新光孩子的三種類型試題的答對率之後,落羽松社群提出了第二個建議:語文知識透過背誦,可以獲得不錯的分數,投資報酬率算高,建議想擺脫C等第的孩子,可是嘗試背誦機本題,有助於擺脫C,至於能力不錯的孩子,請把「語文知識」轉化成為「語文常識」,千萬不能錯! 會考國文題數最大宗「文意理解題」,想要獲得高分的方法,除了基本的詞語理解能力之外(可以透過各課次的注釋基本功補強),適度的增加「閱讀文字量」,也可以有所幫助,手機「刷短影音」,只有視覺的刺激,於會考國文無益,如果能夠「閱讀『任何正常版』的書籍」,都能夠提昇文意理解的成績。 除了分析今年度的會考國文之外,落羽松社群也針對今年新生入學測驗的國文作答情形,進行分析,我們有發覺新生的「能否正確用字」的部份,有比較需要補強的部份,一般詞語能力尚可,但是「成語的使用」上,則略有不足,這樣的分析,也讓新光落羽松的老師,在準備課程時,能夠幫助新光的孩子! 綜合今日落羽松社群針對國文會考、新生作答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可以讓新光的孩子、新光的爸爸媽媽們參考! 一、一樣都是語文知識題,但學生不擅長「記憶型」國學常識,不要覺得「背」很死板,部份的知識,就是需要背。 二、整體來說,孩子不擅長「國字」,(如果把減C的當成目標),要加強注音國字題。 三、「詞義」、「成語」不是特別的難題。但是對C等第的孩子而言,困難度很高。 四、一樣是白話文的閱讀理解,「找一找」的題型比較容易,「延伸推論」比較難。 五、「圖表題」是會考的必考題,A等第的孩子相對容易,但C等第的孩子比較缺乏耐心閱讀訊息。 六、文言的「敘述題」、「非人生哲理題」,「表格整理」難度比較高,增A的孩子不能錯,可以增加這文言文本的練習。A等第與C等第落差很大! 七、多進行「比較型的題型」的練習,可以幫助達A! 八、「文言」、「敘事、寫景」、「人名」、「比較」、「關係」的題型,最為困難。增A要多練習! 以上今年度,落羽松社群針對國文學習的分析,國三的孩子,望周知~
-
歡樂拔木瓜 通力合作採收隊
2025-09-05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91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庭院裡,有一棵由白鼻心班栽種的木瓜樹。這棵木瓜樹是在孩子們還是小班時期種下的,經過一年細心照料,如今已果實纍纍。去年也曾有過一波豐收,當時還特地將木瓜製作成木瓜牛奶,分享給全園師生,結果大受好評。最近,木瓜樹上又結了好幾顆成熟的果實,黃澄澄與青翠的木瓜掛滿枝頭。孩子們討論後,決定這次要收成一些木瓜來嘗試新的料理創作—木瓜沙拉。於是,今天大家一起準備來採收木瓜囉! 在開始前,孩子們先討論採收的計畫。由於木瓜樹上的果實長得較高,大家排除了使用高枝剪或搖晃的方式,以避免果實受傷,或連帶使上方的木瓜一併掉落。最後決定改用三角鋁梯來採收。因此,孩子們先學習了鋁梯的結構與開啟方式,也練習了正確爬梯子與扶梯子的安全方法。除此之外,為了防止木瓜因手勁不足而掉落地面,他們還特地準備了一個緩衝防護—用麻布袋製作的接果工具。麻布袋能吸收重量,避免木瓜掉落後反彈或受損,由四位孩子分工拉住四個角落。為了確保效果,孩子們還用石頭模擬木瓜進行測試,親身體驗木瓜掉落時的衝擊力。當一切準備就緒後,木瓜採收任務正式展開! 孩子們先挑選要採收的木瓜。黃色成熟的木瓜適合直接食用,所以會優先採收;而綠色的部分,則選擇下層的三、四顆青木瓜,準備作為青木瓜沙拉的食材。確定目標後,孩子們分組輪流進行採收:一組負責放置與攀爬梯子,一組擔任扶梯助手,另一組則站定位拉緊麻布袋,準備接果。當一切就緒,採收者便小心地運用之前學到的扭轉技巧,將木瓜從枝頭摘下,再輕輕放進麻布袋中。在這樣井然有序的輪替與合作下,孩子們很快就將一顆又一顆木瓜安全摘下,果實完整無損,任務順利完成。孩子們對自己這次的成功感到非常開心與驕傲。採下的木瓜也將冷藏保存,成為下一週活動的食材。 這次的木瓜採收,比以往更重視流程的思考與團隊合作。雖然摘木瓜看似簡單,但透過分工與協力,讓過程更具意義,也讓失誤率大幅降低。孩子們在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合作的樂趣與重要性。幼生江雨彤說:「我有拉好布袋,所以木瓜掉下來都不會摔到或受傷。」幼生李子悅說:「我有爬上梯子摘木瓜,很小心轉下木瓜,很好玩。」郭美娟老師說:「「哇!木瓜成熟了!我們很驚訝!夏季木瓜成熟速度較冬季木瓜快2個月,沒像上次苦苦等了六個多月,木瓜才成熟變黃。白鼻心寶貝說,那麼高怎麼採收?老師抱抱,抱我們上去採?老師搖頭說:大家長大變重了。沒辦法抱了。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著,是不是要爬梯子?是不是要用高接剪刀?是不是搖一搖就會掉下來?我們請園長爸比教我們採收,園長教我們一人爬上梯子,用手扭轉,一人扶梯,四人組拿麻袋舖平接住木瓜,大家通力合作,輪流完成任務,白鼻心的寶貝有前幾天採收龍眼的合作經驗,老師覺得今天大家合作更有默契,更注意細節,能小心完成任務,真是太棒了!」 保育組長蕭心慈說:「木瓜長得高高的,必須要用「爬梯子」的方式才能摘木瓜,在開始之前,孩子們學習安全爬梯的守則,摘木瓜時,孩子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專注與平衡都不可少,很期待接下來白鼻心班的美味木瓜料理。」園長陳議濃則表示:「雖然摘木瓜對大人來說,不過是幾秒鐘就能完成的事情,但站在孩子的角度,重點是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安全完成任務』,同時也要保護木瓜樹與果實不受傷害。因此,我們特意將活動設計得更細緻,將一項工作拆分成多個步驟,並透過分工合作來完成。這樣不僅能讓每位孩子都體驗到採收木瓜的樂趣,也能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凝聚力與成就感。」
-
東光國小【大自然的魔法料理】孩子把廚餘變成了黑金土壤!
2025-09-05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03 次教學活動開學的第一週 三年級的孩子們在導師與自然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一樓的菜園。迎著早晨的陽光,孩子們沒有拿課本,卻各自捧著一把教材翠綠卻略顯枯老的「高麗菜葉」。 「剩下的菜葉不是垃圾,而是土壤的養分!」孩子們一邊驚呼,一邊專注地把大片菜葉撕成碎葉小心翼翼地鋪在畦床上。這些看似不起眼又有點發酵味的葉片,正是好吃蔬菜成長的祕密養分喔! 接著,端出另一個驚喜「豆渣」這是平常吃豆花、豆漿時被丟棄的副產品,此刻!卻成了最佳的營養補給。孩子們在葉縫間撒上豆渣,再用手掌「手刀」動作把土刮鬆、覆蓋,最後鋪上一層培養土。這一幕,就像大自然的魔法料理,Magic~把廚餘變成了黑金土壤! 今天,我們就像是在幫大地煮一鍋營養湯!這個活動悄悄播下了一顆顆環境教育的種子,循序漸進的讓孩子們開始明白,珍惜食材、善用資源,能讓土地更有力量。兩週後,當這片土壤轉化出濃郁營養的有機質時,孩子們將再次回到這裡,把秋冬的種子種苗播進去種下去。從枯葉到新芽,從廚餘到營養,這是一場見證生命循環的旅程。 每年期初,這項菜園整理與堆肥活動看似重複,卻總帶來新的感受。因為土地永遠在更新,而孩子們的眼睛,也總能在平凡裡看到不一樣的驚奇。
-
拆舊大碗大行動 黑金肥料現身
2025-09-04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251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以環境教育為本位課程,平時便帶領孩子們體驗各式各樣的食農學習與愛校活動,讓大家能夠真切地與土地連結。多年下來,不僅收穫許多好評,更逐步確立了學校的教育定位。其中最特別、也最具代表性的創作品之一,就是兩年前由樹蛙班師生共同以枯木搭建而成的「酪梨大碗」。這個「大碗」是一個完全符合自然生態的落葉堆肥區,自落成以來,承載著全園各班收集的落葉,經過四季更迭與自然催化,化作肥沃的土壤養分。然而隨著時間推進,周邊枯木逐漸朽壞,圍欄也出現傾倒危機。於是,升上大班的梅花鹿班,決定承接使命,為酪梨大碗進行全面整理與修復,讓它變得更堅固、更安全。 這次的修復工作,比起當年的建造更加具挑戰性,同時也需要更強的體力與安全意識。身為大班的梅花鹿班,不僅累積了許多出任務的經驗,更對酪梨大碗懷有獨特的感情與責任心,因此全班士氣高昂。在聽完工作任務與安全宣導後,師生將修復任務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拆除舊有的大碗:孩子們合力將老舊枯朽的樹枝與巨木依序撤下,從上而下小心搬運至堆放區,讓堆肥區完整地顯露出來,為重建做好準備。 第二階段是清除雜物與未分解枯草」孩子們拿起鐵耙子,把表層尚未腐化的落葉與雜草一一耙除。當雜物清除後,映入眼簾的便是黝黑如粉的分解土層,那是經過兩年醞釀的珍貴堆肥,即將成為未來種植的養分。而其中肥滋滋的雞母蟲更是最直接的證明,顯示土壤的豐厚與肥沃。 最後的第三階段是重建大碗圍牆:孩子們同心協力,將日前修樹留下的大塊樹幹,用推車搬運或滾動的方式移至新大碗的預定位置,接著再一一立起排列,繞著酪梨樹的樹蔭形成新的圍圈。這一次所使用的樹塊比原先的枝幹更大、更穩固,使得新大碗的安全性與耐用度都大幅提升。 當最後一塊樹幹穩穩立起時,酪梨大碗的修復工程也宣告完成。看著嶄新的大碗,師生們都洋溢著成就感與喜悅。幼生梁里齊說:「我和好朋友一起推大木頭,推到大碗旁邊在翻起來,我的力氣很大。」幼生王丞佑說:「我看到很多雞母蟲,總共有14隻、都很大隻。」關新蓓老師說:「梅花鹿班孩子再次出校園任務,此次任務為升級酪梨大碗,將小班製作的酪梨大碗重新改造,孩子們分工合作,大家有條理的搬運,不僅是學習團隊合作,更是一堂生命教育課程,孩子們發現居住在大碗裡的居民,大家小心讓路避免影響小動物的行動。兩年過去酪梨樹長大了,這群孩子也更加的茁壯且富有同理心,能夠同心協力完成複雜又有挑戰性的工作了!」保育組長蕭心慈說:「酪梨樹下的大碗,經過兩年風吹日曬雨打,終於在今天修復了!這次用粗壯的木頭當圍牆,木頭真的很重,但孩子們發揮力量,把木頭用「滾」的方式,滾到酪梨樹旁邊。看到孩子們一起動腦、動手、為酪梨樹付出力量完成任務,真的很有成就感!」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第二次進行酪梨大碗公的工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施工更顯辛苦。然而,梅花鹿班的師生們依然展現出吃苦耐勞的精神,齊心協力完成這項任務。大家同心協力、一步一腳印地打造出一根根圓形木樁。相信這次的改造,能讓酪梨樹更加茁壯成長,並繼續結出更多酪梨,帶給孩子們喜悅。」園長陳議濃說:「酪梨大碗對於南屯幼兒園的環境教育,不僅是一個特別的創作,更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它象徵著學校對友善土地的重視,也體現了『讓孩子親手實作』的教育精神。尤其看到一堆堆落葉,經過時間轉化為細緻如土的養分,那份成就感油然而生。能夠充分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資源,去實現理想的目標,正是在梅花鹿班的行動中被完整展現。這段歷程與成果,既令人感動,也值得驕傲。」
-
責任比榮耀更重要 幹部訓練培養領導與品德
2025-09-04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72 次教學活動為了協助新任幹部快速進入角色,學務處於9月4日下午利用週會時間辦理「班級幹部訓練」,透過座談與活動,讓學生理解幹部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提醒同學當選班級幹部不僅是一份榮耀,更是一種承諾。這份責任意味著不只是替自己負責,還要對同學、老師,以及整個班級的榮譽盡心盡力。 賴勝豐校長指出:「課堂上沒有教,但卻是未來最需要的能力,往往能在擔任幹部時學到。」這些能力包括責任感、表達與溝通、團隊合作及問題解決….等,都是邁向成熟的重要養分。然而,也有少數同學輕忽地認為「當幹部沒什麼了不起」。這樣的心態不僅讓自己錯失寶貴的學習機會,更可能影響班級的運作與凝聚力。 他特別點出擔任班級幹部是國中階段最能鍛鍊領導力與培養品德的關鍵時刻,每位同學都應把握這段難得的歷程,主動迎接挑戰、積極學習與成長。他再三強調,幹部職務並非光環,而是一種需要付出努力與用心經營的責任。隨著班級人數逐漸縮小,幾乎人人都有機會擔任幹部參與班級事務。正規幹部與各科小老師的共同合作,不僅讓同學能實際體驗民主參與,更將責任實踐落實在日常生活。幹部的一舉一動,不只是影響老師與同學對其的信任,更會牽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與團隊精神。 在校長精神講話後,依照「職務別」分別帶往指定地點,由相關處室主任及組長接手,進行工作報告和任務提示。期待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在責任的歷練中,學會領導與服務,並在成長路上留下難忘的足跡。
-
快樂進修「趣 」 北屯國小進修部始業式
2025-09-0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94 次教學活動「各位同學晚安,歡迎大家到北屯國小進修部繼續學習…」北屯國小進修部始業式登場嘍,陳校長開心的迎接來自各行業的補校學生們!北屯國小進修部辦學成效卓著,學生除了學業的傳授外,更有人際溝通、交通安全宣導、防詐教育等融入各領域的課程、希望大家都能有豐富的成長與學習!
-
友善校園宣導-停看聽 一起「調」出「和諧」的校園-2
2025-09-0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02 次教學活動「小朋友我們一起念主題『停看聽 一起調出和諧的校園』」開學乍始,校長主持學校開學典禮暨友善校園宣導。114學年度宣導主題為「停看聽 一起調出和諧的校園」。主任以簡報詳細說明宣導主題,其他宣導事項為「交通安全」、、「強化校園安全防護措施」、「校園霸凌防制」、「強化學生身心健康」….,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北屯好兒童!
-
友善校園宣導-停看聽 一起「調」出「和諧」的校園-1
2025-09-0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96 次教學活動開學乍始,校長主持學校開學典禮暨友善校園宣導。114學年度宣導主題為「停看聽 一起「調」出「和諧」的校園,校長以簡報詳細說明宣導主題,其他宣導事項為「交通安全」、、「強化校園安全防護措施」、「校園霸凌防制」、「強化學生身心健康」….,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北屯好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