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食農好鄰居 以物易物分享樂
2024-06-04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24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在這學期的課程活動,進行也超過一半,各班級所種植的作物也開始有具體的成果。像是翠綠窈窕的絲瓜、圓滾飽滿的南瓜、小巧可愛的菜豆、葉型豐厚的地瓜葉、結串纍纍的茄子等。整個庭院就像是一座小型的開心農場,每天都有小農夫穿梭期間,辛勤努力照顧著作物。當然收成時刻,大家也不免會規劃品嚐的活動,讓孩子們自己採收自己來清洗與料理,享受自己辛苦的成果。 其中幼幼班的蜻蜓班,該班種植的是絲瓜,而且最近也結了三條絲瓜正漂亮,而孩子們也利用絲瓜做成絲瓜絡皂,絲瓜的創作畫等等,可以說是將絲瓜研究得趣味十足。不過師生們在庭院遊戲與觀察時,發現了山羊班的四季豆,覺得長得健康又漂亮,很想要吃看看究竟是什麼味道。 不過,別人的作物是不可以隨便摘取的,蜻蜓班也覺得不想平白地跟哥哥、姐姐要他們辛苦的成果。因此大家在一番討論之後,決定要以物易物的方式,來跟山羊班提議是不是能夠用絲瓜來換取四季豆。於是蜻蜓班就前往山羊班,並跟她們提議這樣的想法。而山羊班也很開心並欣然同意,因為一方面自己種的四季豆被關注與喜愛,另一方面他們每天經過絲瓜棚,也對這些絲瓜感到興趣,早就想要吃看看了。於是,兩班達成協議之後,決定先由蜻蜓班弟弟、妹妹來摘四季豆,隔天再由山羊班採收絲瓜。 山羊班的孩子也非常貼心,在蜻蜓班摘取之前,都會耐心且詳細地跟蜻蜓班分享要如何判斷四季豆的成熟程度。像是豆莢的長度大概兩個小手手掌大、色澤嫩綠、直直不要彎曲,外觀也不要有黑色或者被蟲咬,這樣才是完整成熟的的良好四季豆。而且摘四季豆的方式也有技巧,要一手手指捏著蒂頭,另一手再用扭轉的方式,這樣才能順利摘下四季豆而不會折斷或傷害到母莖。山羊班就這樣仔細地示範與分享技巧,而蜻蜓班的孩子也認真地一步步跟著學習,一場校園手足的採收體驗活動,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有了山羊班豐富的經驗與技巧指導,蜻蜓班終於順利採收完畢,順利得到了四季豆都感到非常的開心。蜻蜓班幼生陳弘睿說:「我有採四季豆,是山羊班哥哥姐姐教我的。」山羊班幼生張凱綸說:「我好期待蜻蜓班的絲瓜,看起來就是很好吃。」蜻蜓班朱紀蓉老師說:「這次的交換農作物起源於蜻蜓班的孩子觀察菜園時發現其他班也有好多好吃的農作物,收成後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做料理,除了自己種的絲瓜,大家也想體驗不同的美味蔬菜,因緣際會與山羊班來場絲瓜與四季豆愛的相遇,很開心能夠能山羊班共享我們的絲瓜成果。」山羊班蘇怡嘉老師說:「山羊班的四季豆近期正快速的生長著,這幾天都收成了不少,在蜻蜓班朱朱老師和丹桂老師邀約下,我們進行食農班際交流,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難得的經驗,山羊班曾經去南屯公托陪伴過幼幼的弟弟妹妹玩,所以,當蜻蜓班弟弟妹妹們來到我們菜園時,大家都很主動且熱情的招呼著:「這裡要慢慢走哦」、「來!姐姐教你怎麼摘四季豆」、「哥哥等等要澆水,你要不要試試看」…,大孩子與小幼幼們的身影在菜園中來回穿梭,畫面真的好溫馨、好可愛!非常感謝蜻蜓班兩位老師的邀約,讓山羊班有機會學習對別人付出與分享,也希望在我們即將畢業離開學校的前夕,能將這份美好與食農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事後換山羊班採絲瓜,大家也非常興奮。山羊班林渝婷老師說:「回顧之前山羊班的四季豆大豐收,蜻蜓班的弟弟妹妹來到山羊班的四季豆棚說要跟我們交換蔬菜,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到四季豆棚下教弟弟妹妹怎麼摘四季豆,繼之前摘四季豆的經驗,蜻蜓班也邀請我們去採收他們種的絲瓜,採收過程中先請蜻蜓班教我們怎們採收,孩子發現摘四季豆只要用手摘就能夠摘下來,但是要採收絲瓜就必須要用工具剪斷才有辦法摘,小孩也發現我們四季豆一次可以採收很多條但是絲瓜一次最多只能1~2條,透過班際的食農交流互動,讓孩子從日常生中學習數的概念及與較小的小朋友互動的方式,是一個很不錯的活動,孩子順利摘了兩條絲瓜,之後可以與孩子討論一起製作絲瓜料理了。」陳議濃園長說:「蜻蜓班與山羊班的以物易物方式,透過彼此的作物交換,就能享受到不同的美味蔬菜。這樣原始且直接的方式,正是舊時社會農村的寫照,人們也是透過這樣建立起更堅韌互助的情感。所以當看到這樣的自然形成的關係,感受非常在地與親切,對孩子來說也是很棒的經驗。」
-
幸福惠來的情感教育課程「心宇宙探索旅程」返航囉!
2024-06-04 西屯區 惠來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367 次教學活動惠來國小為畢業生安排情感教育課程,每年都是畢業前的重頭戲。志工鄭婉儀女士協助實施多年的「接種一劑失戀疫苗」課程,於去年為因應時代變遷退場。課程在輔導室康金雲主任與專輔許靜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檢視盤整,重新由志工隊現任何靜宜隊長召集志工,籌組了「心宇宙探索旅程」課程小組,並獲得林宜靜、張筱羚與宋孟娟三位前隊長的支持。第一屆的課程領航員志工老師團隊共有15人,經過培訓備課為六年級的學生帶來了嶄新的十堂情感教育課。 輔導室康金雲主任說:「這套課程藉由不同的星球主題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希望孩子們在志工老師的指引下進行情感教育探索,而非往後在人生的道路冒險。這樣的想法也是所有志工老師為這個課程命名的緣由。」 志工隊何靜宜隊長說:「在孩子們畢業的前夕帶給他們合宜的情感教育,是送給他們最大的祝福與人生大禮。」 第十堂課設定的課程是「返航」,所有的學生必須通過四道關卡,第一關是「地球」返航的知識驗收,第二關是「電波星」告白或被告白的練習,第三關是「飛微星」的分手練習,第四關是「界線星」的性騷擾判別與因應。通過關主們的考驗,才算是順利完成課程學習。 謝欣燕同學說:「整套課程都很有趣很精采,其中電波星是印象最深刻的,快畢業了有些同學也想跟喜歡的人告白,透過課程我們可以知道要怎麼做比較尊重對方,也可以知道怎麼回應。」參與的志工老師陳沛緹說:「很高興參與這樣的課程教學,在備課中我也學著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溝通這些敏感話題。」另一位志工老師簡偕玲說:「因為孩子剛好六年級,所以參與課程讓母子多了許多不同的話題,藉由對話才知道原來孩子的想法是這樣。很謝謝學校的用心規劃,讓惠來國小的孩子好幸福!」 人說情關難過,但是惠來國小特有的情感教育課程為孩子們建立自我認同並能互相尊重,期盼離校高飛的畢業生們在壯大心理素質後,能正向的面對情路上的挑戰!
-
照服科體驗 造福新光孩子生涯新經驗
2024-06-04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6497 次教學活動照服科體驗 造福新光孩子生涯新經驗 慈明高中支援新光生涯體驗工作坊 有沒有哪一種生涯,是陪著人家玩的同時,是幫助他的身體健康?可以幫助人,又可以讓自己賺到收入?服務的對象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還有「AI無法取代」? 哪一種生涯這麼特別!就不賣關子了,今日新光國中生涯發展教育的主題是「照服科」體驗活動。 在課程的一開始,講師就介紹台灣目前社會上「生不如死」的現況----出生率少於死亡率,成年老人越來越多,對於照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業界對於人力的需求度非常的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照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了。 但是照服的工作,可不是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看護老人而已,在今日的照服生涯工作坊中,講師分享了學長姐「開發設計」的「教具」,讓幫助年老者,不再是無聊、枯燥的工具,而是兼顧可以操作,且造價成本低廉,這些教具的開發,讓慈明的學長姐,在不同的主題比賽中,獲得名次與獎金。 今日的生涯體驗中,有一個主題是「做沙包」?當然不是這麼簡單,沙包是許多年長的共同回憶,透過沙包的製作,讓年長者的手指頭活絡,刺激手指末梢神經,活化腦部思維,在沙包完成之後,還可以帶領年長者「玩沙包」,一方面讓照護與復建不是枯燥的機械式行為,也讓年長者回憶起童年時,與兒時玩伴戲耍的經驗。慈明的麗娟老師很厲害,不僅僅傳授製作沙包的方法,還演示了「帶動現場氣氛的技巧」,除了逗引體驗的新光孩子,開始比賽沙包之餘,也跟現場的新光孩子說「你看!我們不是在工作,而是在陪年長者玩遊戲中,順便幫助他們筋骨活絡呢!」 今日體驗的課程中,有很適合團體活動的「手搖鈴」,現場的孩子每人自選一個音階,老師先示範手搖鈴的操作方式,透過「顏色」的指令(畢竟年長者可能沒有音階符號的概念),讓現場的新光孩子,一起「合奏」出小星星,音樂真是讓人心情平和的元素,新光的孩子體驗合奏的同時,講師也分享,這個合奏手搖鈴,在年長者照護中,幫助他們的身體反應、聽覺刺激、視覺專注與心理的愉悅感。 生涯體驗課程的末了,新光的孩子分享「老師!今日的課程與我想像的不一樣!」原來照服科不是看護,而是在找尋更有趣、更有效、更生活化的幫助年長的方式。 感謝輔導室佳璿組長規劃生涯體驗課程,讓今日參與的孩子大開眼界,破除刻板印象與迷思,感謝慈明高中照服科麗娟主任帶著好幾大包的教具,與協助的學姐,用造服科來照拂新光孩子,造福我們有了不同的視野!今日生涯體驗課程,圓滿完成!
-
不要怕皂!切煮加熱都要學!
2024-06-04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369 次教學活動不要怕皂!切煮加熱都要學! 新光輔導室通用設計課程教學演示 輔導室的教學演示,邀請普通班的老師也來觀摩,透過奕平老師的課程設計,拆解的複雜的手工皂製造過程,讓參與的孩子,在「簡化指令」、「一次做一件事」、「解釋再解釋」後,放手讓輔導室的孩子,親自體驗課程。 這些孩子或許對於太多指令,無法一次都記住,但是分享的奕平老師,在教學指示中,透過「強化複誦指令」,讓不容易記住的內容,也能讓孩子記得住。在切割皂基的時候,透過示範使用刀具,放手讓現場的孩子,每一個人都要實際體驗;在加熱的這個步驟中,我們從「開瓦斯」開始做起,讓孩子們也能觀察到皂基在不同溫度下的變化,交待他們「均勻的攪拌」,輔導室的孩子很能專注在這種實作的課程中。 在解說加入不同精油時,有部份孩子卡住了,轉過頭來說「我不懂!」現場協助的老師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說「再去聽一次步驟!要說出你哪邊不懂!」 透過讓孩子「練習詢問不懂的地方」,讓輔導室的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才是幫助孩子具備更多適應生活的能力,也能達成這堂生活適應課程的教學內容。 感謝輔導室邀請普通班任課老師的參與,藉此也讓普通班老師了解,如何與不同孩子溝通、交付任務的技巧,感謝今日資源班奕平老師的教學演示,奕秀老師、亭妤老師擔任助教,匯伶老師協助研習報名,讓今日的教學演示,順利圓滿完成。
-
跳躍青春在新光 跳繩比賽轉轉轉!
2024-06-04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392 次校園新聞跳躍青春在新光 跳繩比賽轉轉轉! 新光國中一年級班際跳繩比賽 猜一猜!一分鐘能跳幾下跳繩呢?新光最佳的紀錄是差一點200下!今年能否破紀錄呢? 學務處體育組推廣健康風氣,辦理最多數人參與的活動,讓「生生都動」!規劃了一年級跳繩比賽,為了讓比賽的氣氛熱烈,採用一次選手全上,兩班一起比的活動,觀賽者可以同時看到40位同學jump jump! 為了確保比賽的公平性,體育組動員了三個體育班的服務同學,在選手用計數跳繩跳躍的時候,同時採用按壓器紀錄,可彌補選手的數字消失時,還有參考的依據。 跳繩是一種入門很簡易,人人都可上手的運動,但是要跳得快、跳得好與跳得穩就很不容易了,比賽過程中,時不時可以看到「三千煩惱絲」般卡住的同學,當然也可以看到「迅雷不及掩耳」的高手,無論你是否擅長跳繩,無論你是否有卡關,在60秒鐘的時間裡,你唯一的選擇,就是不斷的跳,不斷的跳! 有在場上比賽的選手,應該有切切實實感受到,原來60秒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慢的人可以跳到80-90下,技術純熟的孩子,可以跳到160-180下,至於今年度最佳紀錄的團體班級是?與最佳個人獎是?這就留給升旗時公告吧! 感謝學務處體育組規劃這樣的全民運動,感謝教練一早就來支援引導,還有可愛的體育班學生,冒著「被甩」的危險,擔任助理裁判!
-
《I.B.A-BOYS世界盃》國手~田允祈、黃力垣
2024-06-04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24 次校園新聞恭賀! 忠孝國小棒球隊出了兩位國手! 612田允祈、603黃力垣 當選2024年I.B.A-BOYS第42屆世界少年軟式棒球錦標賽中華代表隊! 比賽日期:113.7.26-7.29 比賽地點:日本 期許允祈、力垣 出國比賽、為校爭光! 也為自己爭取最高榮譽! #忠孝國小社團
-
教師動保教育巡迴宣導 與你相「癒」-2
2024-06-0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22 次教學活動「Mocha來…」參與研習的老師練習發出指令。北屯國小教師增能研習有亮點喔!此次研習特別邀請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與相癒心理諮商所諮商師,共同辦理與你相「癒」,讓參與研習的老師們,了解並認識動物的療癒力量和諮商輔導結合產生的溫暖改變。
-
教師動保教育巡迴宣導 與你相「癒」-1
2024-06-0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41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教師增能研習有亮點喔!此次研習特別邀請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與相癒心理諮商所諮商師,共同辦理與你相「癒」,讓參與研習的老師們,了解並認識動物的療癒力量和諮商輔導結合產生的溫暖改變。
-
我長大了
2024-06-04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6482 次校園新聞主題活動: 【我長大了】 動物、昆蟲會長大,長大後形態樣貌和小時候不太一樣,像是蝴蝶、青蛙…,小時候和長大了就有很大的改變,那小孩呢?長大了會有什麼變化呢?怎麼樣可以知道自己長大了呢?利用照片來分享,大家比較看看小時候與現在有何不同,並完成「我長大了」學習單,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知道自己現在幾歲了?喜歡什麼?又學會了做哪些事呢?孩子們一個個發表從什麼地方發現自己長大,像是身高、體重增加了;衣服變小了…。還說出自己長大了學會做的事情,像是洗碗、掃地、拖地…。也有孩子說自己學會的技能,像是跳芭蕾舞、游泳、打籃球…。也有說出自己學會的生活自理能力,像是自己吃飯、穿衣服…。不論是能力變強了,還是學會做事了,都表現出自己長大了,很不錯哦!
-
關於我的二三事
2024-06-04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6440 次校園新聞主題活動:關於我的二三事 畢業的時節即將到來,許多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所以要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國小念書,孩子們即將邁入另一個嶄新的階段,我們期待孩子透過探索自我的成長,能肯定自已,以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挑戰。本周,透過唸讀「長大是什麼呢?」等繪本,與孩子們討論自己的成長,年紀較小的孩子分享長大就是腳變長、身體變大變胖、頭與手/腳掌變大等外型的改變,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提出能幫忙做家事、原本不會做的事情現在會做了(例如:畫圖、跳舞)、原本害怕的事情現在不害怕了(例如:剪頭髮)等能力上的成長。孩子們也製作拉拉卡將關於自己的二三事記錄下來,最後,孩子們也上台分享卡片內容,期待透過討論、紀錄、分享,能讓孩子看見自己與他人的成長且肯定自己。 大班的昀甄說:「我現在喜歡剪短頭髮(原本不喜歡剪頭髮)」 大班的若澄說:「以前畫畫都很亂,現在畫畫都可以畫得很美麗喔!」 大班的佳恩說:「現在我不會一直插話,可以等別人說完再說」 中班的甯筑說:「我會幫媽媽做家事」 大班的紀維說:「現在我變得會跳舞」 大班的暻奎說:「現在我可以幫爸爸拿東西了」 中班的和葦說:「現在我會幫媽媽煮飯」 中班的建勛說:「現在我長得比別人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