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美麗翁子~魅力無窮
2021-04-27 豐原區 翁子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956 次美感-其他翁子國小過去的老舊校舍經專業鑑定屬耐震能力不足須拆除重建,新建地上3層校舍,負責設計監造的姜樂靜建築師曾獲傑出建築師獎肯定,在她的用心設計之下,學校成為有趣的遊樂場,讓孩子愛上像蜜蜂城堡的圖書館;為配合學校歷史建物的古樸氣息與校園綠樹,以巢居共存的樹屋概念規劃新校舍,提供讓全校師生使用,落成啟用後也為走過99年歷史的翁子國小注入了嶄新活力。翁子國小社區共讀站-嗡嗡嗡「覓書園」這座色彩活潑嶄新亮麗的圖書館,由極盡建築美譽的「姜樂靜建築師」設計,佺誼室內裝修公司負責裝潢,延續樂學樓的簡約風格與生態涵養,成為校園內的新亮點。 翁子國小這幾年用心推動數位閱讀、晨讀、寫作等課程,頗受社區家長肯定,但原有圖書館設備老舊,不敷師生使用,因此積極爭取經費,在新教學大樓內規畫圖書館,增進師生閱讀動力。詹文成校長表示:「主要的設計思維是希望孩子們像蜜蜂一樣勤奮讀書,學習知識,釀造智慧之蜜」。建築過程中學生們對「覓書園」感到十分好奇,經常在館外探頭探腦,想要進去一探究竟。如今每周已安排閱讀課,讓師生常常進入智慧殿堂,充分享受空間美學及探索知識。 經過培訓的導覽小尖兵劉憶認為:「覓書園分成1樓社區共讀區與2樓教學區,大門一進去就可看到智慧樹,這是我最喜歡的設計,天花板上一片片蜂巢狀樹葉吸音板,柔和可愛;兩側日式木棧道可開門出去,能夠邊享受微風,邊看書,恣意徜徉書海。」不僅1樓社區共讀區造型惹人喜愛,2樓教學區的設計更是極盡巧思,有65吋的智慧觸控電視、輕便好取的書櫃還有閱讀塗鴉牆,孩子們可發表自己的看法,增進閱讀思考能力。未來,將會與社區共同辦理假日親子閱讀活動,招募圖書志工,帶動社區閱讀風氣,讓翁子國小覓書園成為社區新文化中心。 總是笑瞇了一雙眼睛的姜樂靜,在921大地震後的新校園運動中,因成功打造潭南國小,榮獲第三屆遠東建築獎「921校園重建特別獎-傑出獎」首獎,也成為推動台灣新校園運動的重要推手。 摘錄訪談如下: 編:在姜建築師的校園建築作品中,看到顛覆過往傳統校園建築的認知,她的設計想法學習應該是有趣的、好玩的,尤其是小學生,正值從家到升學環境的轉折階段,應該要給他們一個玩樂、自由生長的園地,而所處的環境建築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小學生的發展方向,如果給他們方方正正的框架,他們就只會長出規範內的那個樣子,因此在這裡沒有制式的操場或建築線條,就是希望他們自由奔放的發展與長大。 從外牆開始,沒有用實牆圍牆,而是採用便宜且好用的不鏽鋼編織網創造校園與社區的開放式疆界,其實這樣的做法更加安全,因為你看得到外面不怕會有躲壞人,也可融入社區達到政府期待的「無圍牆」校園做法。因為這個學校腹地不大、人口數也不多,僅有兩棟主要建築體,再搭配活動中心和操場,我讓從校門望入內的視線,是由低到高的層次延伸,再搭配非矩陣性的線條規劃,不僅讓校園空間看起來更大,也更有趣! 美感的養成其實是在生活周遭環境的潛移默化,如果從小就接觸美的事物,未來自然就會對品質與質感有所要求,因為它已經深入靈魂血脈成為滋養人格的養分,我知道有時候是學校體制的問題沒辦法,但每次看到學校的掃具花盆很醜、很制式,我還是很看不過去(笑),我們沒有從小就給予孩子美的生活環境,自然就不會去要求,國人總是自信心不足,認為國外的東西多美多好,但台灣自己其實就有很棒的東西,我也希望從這些小細節薰陶並養成。 編:從新校園運動起始,執行過三十多件校園建築,全台都可見到您的作品,在規劃上有哪些元素? 姜:新校園運動的推動,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全台倒了293所校園,當時的教育部政務委員范巽綠推動公開招標遴選全台優秀建築師,重建設計良好、人性化的校園,我們很幸運的獲選參與南投潭南國小的興築。位於南投深山的潭南村屬於布農族的聚落,我們深入當地、與居民互動交談,懇切了解他們的需求,從使用者的角度考量,我們讓這個學校是家的擴大,以「家屋」的概念呈現,是80幾個小朋友大型的家,也很幸運地獲得遠東建築首獎,一炮而紅後也就慢慢開始接很多校園建築了。 在我的設計中,是以「活動的場景」來設計建築,就像舞台劇場一樣,把硬體架構好,而生活其中的人都是演員,讓他們走在建築裡、生活在風景中。每個校園建築都有其地理文化背景,更具備左右生活面向的影響力,不應該獨立在城鄉文化之外,而是融入當地、帶來更好的生活,獨一無二的存在著。 編:一路走來的建築之路,是否有受到誰的啟發嗎?還是發生甚麼事件進而走上建築之路呢? 姜: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尤其在初中的時候畫很多插畫,但因為我實在不喜歡重複背誦所以沒考上考美術專科學校(笑),依舊還是喜歡音樂、劇場與藝術,母親曾經提到修澤蘭女士,我去研究她的作品,好崇拜她在衛道中學的教堂設計,還有王秋華老師,她的彩色玻璃窗運用得出神入化,身為女建築師的她們創造出非常優秀的作品,進而影響我選擇走上設計師之路。 編:身為女建築師的身分,在執業過程中會是阻力?還是優勢呢? 姜:當時我出來創業時,是台中第二位女建築師,在當時那個環境想要出頭,都必須要有雄厚的身家背景,而我就是沒關係、沒背景的白紙一張,可以想見當時起步有多困難。就算現在很多建築師事務所是男女建築師共同執業,但多數人的刻版印象還是會認為是男建築師主導,雖然很不公平,但卻是很無奈的現況。現在慢慢做出一點成績,獲得了一些獎項的肯定,也有了知名度,並不會因為女性的身分而受限,且我喜愛認識藝術圈的朋友,跨界合作的經驗也不少,觸角自然延伸得更廣。 現在建築系已經不是男孩子的天下了,一個班女生也都已經過半,我覺得女孩子比男孩子而言更多了一點細膩度,更能夠從真實使用的層面來考量設計,這是女建築師的優勢,我反而覺得,女生更適合做建築師。 編:姜建築師目前也在成大、北藝大等學校執教鞭,想要帶給下一代建築人甚麼樣的觀念呢? 姜:對我來說,建築沒有標準成績,我想要給學生的,是勇於冒險、衝撞的勇氣,在學生時期才能沒有包袱、無所畏懼,天馬行空的做設計,我用教練的方式帶學生,引導出他們最大的潛能與創意。另外,我想要教的是「正確的道德與勇氣」,有的建築系學生擅長考試,未來很有可能會進入「營建署」、「建設局」…等政府單位擔任公職,若沒有正確的道德勇氣,就有可能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做出錯誤決策。 姜樂靜建築師認為,好的建築不一定要用多貴多好的建材,他一樣可以用最精省的預算創造出好建築,「我想要創造『友善』、『陽光』又『精省』的好建築,珍惜每一份請託、善用每一塊金錢!」 各界也感謝建築師姜樂靜並盛讚新建教學大樓「樂學樓」設計理念良好,避開並保留現有大樹,也為整棟建築添加日式建築風格元素,更設計挑高圖書館,讓大家衷心期待,盼未來帶動學校與社區共榮發展! 翁子國小創校於民國11年,將近百年歷史,現有18個班級400多位學生,「樂學樓」提供24間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專科教室、圖書館和行政辦公室,整棟建築融合現代與傳統文化之美,以學校豐富的自然生態為基底,搭配巢居設計概念,讓全校師生擁有更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
真相只有一個
2021-04-27 西屯區 上石國小 卓韋瑩 報導點閱數:822 次校園新聞每年的4月23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書香日暨版權日( 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書香日」源起中世紀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聖喬治屠龍紀念日』的浪漫傳說,勇士聖喬治在4月23日屠龍救公主,將龍血化成的紅玫瑰遞送公主,並獲回贈書冊,象徵知識與力量。而互贈「書籍和玫瑰」成為「書香日」傳統的節慶活動。這一天,就選擇一本書,挑選最有感的一句話,說給你的家人與好朋友聽。 上石國小校長也特別推薦由安東尼‧聖修伯里所寫的《小王子》給大家,希望也將知識與力量傳遞給上石的孩子們,期待孩子們藉由閱讀開啟世界之窗,就如同書中所寫「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圖書室正在進行「真相只有一個」小小柯南活動,邀請孩子們一起閱讀找線索喔!
-
陪伴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親子一起來玩黏土
2021-04-26 清水區 槺榔國小 新聞聯絡人吳美蘭 報導點閱數:616 次校園新聞『陪孩子一起長大,做更好的父母!』父母溫暖貼心的親子互動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陪伴真的很重要,因為家長們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很短,等他長大了,你有時間陪伴他了,想再和他多說幾句話都是一種奢求。用心陪伴孩子成長,也是為人父母者的責任!那些親子間最細膩的日常,低頭就不再重頭啊(IKEA「比手機重要的事」)! 感謝洪秀玲老師,帶來的親職教育活動,親子一起來玩黏土『親子麥當勞黏土名片夾製作』,感謝參與的家長,在百忙中抽空陪伴孩子,度過愉快的親子時間!
-
空中的夢想家 小小播音員初體驗
2021-04-26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803 次校園新聞I'm a dreamer on air. Dreaming on air with you. 「有書讀,愛讀書,讀好書,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段美好的閱讀時光,祝福大家…」 週四晨間是學校「安靜閱讀」時間,8:00鐘響時,五分鐘的「好書報報」廣播便提醒全校師生放下手邊工作,用晨讀揭開一天的美好序幕。 學校四樓有個隔音效果極佳的錄音室,鮮少人知曉。今年,我們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好書報報」廣播詞便在這彷彿平行世界一般的小小天地中預錄完成。牆上的隔音棉、吊掛的麥克風、「與世隔絕」的氛圍…,讓每個小小播音員都好奇不已。 好書推薦、心得分享、偉人故事、名言佳句、閱讀金句,皆是「好書報報」的分享內容,期待這樣的聊書,讓大家享受閱讀,樂在閱讀。 你今天閱讀了嗎?趕快拿起手邊書籍仔細翻閱,然後與師長、同學分享讀後心得,下回的錄音就輪到你接通告囉!
-
走出戶外、前進綠野
2021-04-26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788 次教學活動明後天(4/27-4/28)是忠孝國小六年級學生畢業生活體驗營的日子,對所有六年級學生而言,明晚是國小生涯中第一次與同學一起外宿,也是令人期待又歡喜的日子! 今天上午學生朝會結束後,全校六年級的學生就通通集合到三民樓穿堂,進行『畢業前最後一場+外宿戶外教育活動』行前叮嚀以及逃生演練。 果然這一群全校最高年級的孩子,即便每年、每次戶外教育行前都走過,也不知道走過幾回了,但依舊非常沉穩、有秩序的,在導師及引導人員協助下,一一走過遊覽車緊急逃生門! 期待這一群六年級的孩子們,表現出來的穩定度,能持續、延續在接著兩天的畢業生活體驗營中,在體驗兩天一夜、外宿活動的同時,也能注意自身的安全,讓大家開心出門,平安返家! #畢業前最終回兩天一夜戶外教育活動,前進綠野-『走馬瀨農場』!
-
阿母!我又上報了!!!(附双影片)
2021-04-26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詹怡靜 報導點閱數:1869 次榮譽事蹟♥️自己的影片「想戒你」自己宣傳 ♥️上報打廣告「想戒你」真的很酷 ♥️ YouTube搜尋「想戒你」 ♥️文昌拒菸強片「想戒你」來襲 本校502林秉宏在詹怡靜老師的指導下,參加109 學年度「國教署」校園菸、檳危害防制教育「網紅就是你」影片拍攝活動。影片中演技精湛,深得觀眾們喜愛,在校園裡擁有相當多的粉絲。 . 秉宏不僅是影壇新銳,非常會演戲,還是文昌小才子喔!這已經是四月份上報第二篇囉(第一篇待post),這次他將拍片心得寫成文章「換我來拍戲」,投稿【國語日報】,成功上報,在2021年的4月23日第九版刊登,為自己的影片做了最棒的宣傳,這樣的廣告方式是不是很酷呢! . 校園中最深刻感受的活動經驗,發而為文更加動人。秉宏多元展能,非常優秀,恭喜!!! 秉宏上報文章朗讀請點我
-
外埔國小圖書室的世界地球日快閃宣導活動
2021-04-26 外埔區 外埔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66 次校園新聞外埔國小二年乙班李宜玲老師配合二下國語第7課「給地球的一封信」,鼓勵小朋友到圖書室借閱相關書籍,並帶領全班共讀「一秒鐘的改變」這本書,全班共同討論能為地球做哪些努力,每個學生訂定“愛地球使命宣言”,還配合生活課程製作減塑愛地球的宣導海報,也設計相關宣導內容及有獎徵答題目,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在圖書室進行快閃宣導,二乙小朋友在台上宣導時落落大方,很有大將之風,有獎徵答活動贈送的小禮物也是全班手作的小吊飾。一系列的課程與活動展現外埔國小平日深耕校本課程“7個習慣”的成果。
-
大里高中 優質學習
2021-04-25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728 次教學活動大里高中致力於新課綱推動,無論在校定必修、多元選修、自主學習均提供學生上台發表的機會,展現自信訓練表達力。 「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會是全國第一場在新課綱實施之後,涵蓋普高、技高學生在必修、選修及彈性學習等課程的學習成果交流,此次博覽會邀請大學教授、專家全程參與,針對學生分享的學習成果給予回饋,促進學生發表技巧內涵的提升,促進跨校間師生的交流。 本次除了臺中市所屬學校之外,亦邀請臺中市國立學校參與,學生充分展現「自發」、「互動」、「共好」的特質。 冰山美人發燒了,是大里高中高二專題研究的主題,四位同學藉由此次環保議題的省思與發想,學習到節能減碳與愛護地球的重要性。
-
後疫情改變生活樣態 新光新生報到更進化
2021-04-25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823 次校園新聞後疫情生活,新光國中更有經驗準備新生報到的工作,感謝社區家長與學生對於新光國中的鼓勵,在少子化的大環境下,今年度新光國中報到,仍然維持高比例的入學率,預期將新光國中總班級數推增一~二班。 新生報到的活動,不是只有集合學生收資料而已,新光國中也利用今日的新生報到,完成了服裝儀容、國中生活的簡介,並且也進行了新生入學測驗與資優鑑定報名的收件,一個大型的活動,非僅單一處室的業務,家長會特地來加油打氣,愛心志工隊支援體溫量測、酒精消毒的工作,最是感謝的,是國三導師協助與支援,繁瑣的收件、叮嚀入學測驗的須知,以及轉發許多的資料,新光團隊的出動,讓整個活動更是順利。 新生離開新光之後,更是感謝總務處與學務處協助的學生,幫忙收拾器物,輔導室的資優教育鑑定報名,繼續等待猶豫不決的家長,最辛苦的是教務處,馬上針對忘記來報到的孩子,一通一通的撥打電話,叮嚀提醒趕快來報到,最後在下午終於圓滿告了一個段落,希望新光國中的國一生力軍孩子,記得將資料完整的帶回家,注意下一次我們見面的時間!2021新光新生報到!任務完成!
-
1100425三田國小親職講座─談「親子共學」
2021-04-25 清水區 三田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49 次校園新聞三田國小於今(25)日辦理親職教育講座,講題是談「親子共學」。除了知識性的解說之外,還舉辦「大手牽小手」田平專案活動,跟志工「學習服務」結合,讓學習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子女一起學習,不但拉近親子距離,親師生更互為學習夥伴。 108課綱強調「素養教育」,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透過「因材施教」、「適性揚才」來「成就每一個孩子」。而今日之活動是素養教育的實踐:工具使用是知識、整地填平是技能,而親子互動溝通、分工合作是態度,問題解決、批判思考更是適應現在生活與未來挑戰。事實上就是學校與社區合作、課程與服務學習結合,學習場域延伸到生活中,孩子願意學習、享受學習,家人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彼此共同成長。 「親子共學」是一種潮流、趨勢,型態有親子共遊:親子館、遊戲區(操作、體驗);親子共讀:繪本、故事書(符合程度);親子理財:理財觀念(從小開始);親子遊戲:積木、桌遊(興趣、創意);價值觀念:品德、生命(核心價值);非常話題:家事共做、服務學習。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現況或孩子的學習來安排活動或課程,人人皆我師、處處皆教室、事事生智慧、時時可學習。 懿芳老師分享與兒子的過往,那時還不知這就是「親子共學」,就是處處陪伴、時時學習,果然孩子身心健全、成績優異,還會為父母著想,真是難得;孟元校長接著以「三田有品、健康樂學」的辦學理念,說明生命是樹、品德是果,唯有保持身體健康,才能在生活中快樂學習;大夥兒也都感受到家庭幸福的關鍵,不是一起出遊而是親密的相處。同時體會身教的魔力,畢竟孩子是父母的縮影,有快樂付出的父母,才有快樂學習的小孩。 今日聽完「親子共學」講座,揮別「外包父母」,感受教養中的美好。在「田平專案」活動中,不管你拿著鏟子、推著土、剷平低凹,或是手持抹刀貼藝牆,親子之愛在揮汗如雨的見證下,更覺暢快淋漓,真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