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食育前導小學,豆豆農夫上菜囉
2021-09-17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 陳昱魁 報導點閱數:486 次校園新聞忠信國小是食育前導小學,由巧筠營養師帶領團隊研發課程,當天由演示公開課,操作「豆豆農夫」課程,邀請中興大學蔣慎思教授蒞校指導。 這堂課延續之前的農事體驗,讓孩子將親手種植的作物料理後品嘗;一開始讓學生們認識豆子種類的不同、營養素及製品,再來就是大家開始動手將毛豆、黃豆與黑豆製作成豆漿與豆花。過程中孩子們分工合作的秤重、操作果汁機攪打豆子、小心翼翼的滴入礦物鹽…許多步驟讓平日不常入廚房的孩子們手忙腳亂,卻充滿新鮮感,最後製作出來的豆漿(毛豆.黃豆.黑豆)及豆花(黃豆.黑豆),大夥更是吃得不亦樂乎。 課程讓孩子透過實作達成知食、產食、佳食、惜食及享食等食育目標,蔣慎思教授更肯定整個教學非常流暢、流程清楚且與學生的互動非常好,期望未來「豆豆農夫」也能在其他學校展現蹤跡!
-
善的循環 愛的力量
2021-09-17 西屯區 西屯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52 次校園新聞本校110學年志工期初大會於9月14日召開。為求防疫,志工進校園服務也須施打疫苗。本校志工疫苗施打率高達七成,為孩子服務的熱情不停歇,志工期初大會也得以順利召開! 會前雪琴隊長帶領志工隊幹部做了縝密的安排與準備,果然志工們出席踴躍、會議流程順暢,氣氛溫馨。 校長、家長會長跟各處室主任們紛紛發言感謝志工爸媽們的付出,家長會陳其域會長更準備了咖啡慰勞志工們的辛苦! 會議中陳其域會長代表家長會致贈幹部禮品感謝幹部們的辛勞,蘇仁彥校長也在會議中頒發資深志工獎盃表彰志工們長期的貢獻! 本次榮獲資深志工表揚的蔡金珠媽媽,已經在西屯國小服務35年﹑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但仍然在校園裡積極服務,身形矯健,榮獲35年資深志工表揚,熱心公益的態度堪為表率。 最近校園裡的家長驚喜認出目前值勤的愛媽是家長當年自己就讀西屯國小的志工媽媽,對志工隊表達了誠摯的謝意,張雪琴隊長表示志工隊的付出烙印在孩子的心裡,鼓勵大家持續努力,把愛與溫暖不間斷地傳遞下去﹑ 會議的最後舉行了慶生會,志工隊貼心準備手工餅乾為壽星慶生。本校志工隊感情融洽、合作無間,開學至今已支援了交通導護、小一迎新、開學日、防災演練、健康中心等各項業務,是穩定校園的力量,也是校園裡最美麗的身影!
-
防疫期間的溫暖秋風~
2021-09-17 太平區 新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33 次校園新聞時序漸進,新冠肺炎的疫情仍在全世界各地燃燒著,牽動人心。鑑於防疫物資供貨緊縮,臺中市太平教育協會有感於學校防疫物資的迫切需求,捐贈防疫物資一批予太平區新光國小,嘉惠新光師生,共同抵抗防疫。 臺中市太平教育發展協會長期熱心公益,扶助弱勢,17日由理事長陳靜蘭率理監事捐贈防疫基金10000元、酒精、和防疫專用額溫槍等給太平區新光國小,穩定了校內防疫物資,守護了新光校園,更為防疫動能賦予了最大助力。 煦煦的陽光照映,微微的涼風吹拂,帶來秋天的腳步。新光國小全體師生感謝臺中市太平教育發展協會的協助,彷若初秋的徐徐微風,溫暖了新光師生的每顆心,拂掠了新光校園的每個角落。 #愛心不落人後,有太平教育發展協會真好! #防疫不分你我,共同為防疫環境全面把關!
-
110國家防災日~[地震演練]
2021-09-17 大雅區 大明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93 次校園新聞110年9月17日上午09時21分地震警報響起 經過上週老師的詳細指導、練習 全校師生第一時間動作熟練、迅速~~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並抓住桌腳 Hold on 室內師生都做好應變步驟,室外課的師生也原地蹲下掩護 在指揮官的指示下,引導組、搶救組、安全防護組、通報組、救護組都迅速就定位 圓滿完成了此次國家防災日的演練! 平時多一分演練,師生家長多一分安心 平時演練做得好,災害來時免煩惱!!
-
無圖片
開學相見歡
2021-09-17 西區 中正國小 吳昭慧、張羽辰 報導點閱數:382 次教學活動開學第1週,孩子們升上花鹿班囉!看到許久不見的同學和老師們,大家都好開心。這一週我們認識了校園、六個班級、以及自己重新選擇和朋友一起用餐的桌子,也將教室的桌椅在整理刷洗過。希望接下來會越來越進步! 另外,為落實防疫觀念,向孩子們介紹了桌子上的用餐隔板的用途,除了固定用餐位子,也宣導拿下口罩時,飲水和用餐不說話。另外落實用餐前、上廁所後、玩玩具後洗手消毒,藉由確實的洗手步驟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
抗震保命三步驟
2021-09-1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47 次校園新聞110年國家防災日演習於9月17日全國同步進行,上午9時21分中央氣象局國家級地震警報聲響,潭陽師生同步進行演練抗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今年因防疫戶外集會人數有所限制,所以今日的演練項目至「趴下、掩護、穩住」,然後進行人數清點及通報,最後由老師進行疏散路線的指導。 當地震預警警報響起後,伴隨地震發生,可能產生劇烈搖晃、站立不穩、行動困難,高處物品掉落、家具移位、甚至翻倒等,所以地震發生時,在室內或在室外都應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 最後通報臺中市政府災害應變中心、校安中心報告災情,並且撥打1991留言平台,做為連繫平台。 今日在德惠校長指揮調度下,全校師生的演練順利完成,德惠校長也提醒全校師生平日的演練就是保命的演練,演練需要確實到位;平時應謹記疏散路線,熟練疏散過程,做好準備,當災害發生時,在冷靜、安靜、迅速下緊急應變,減少傷害與損失,希望多一分準備便能減少一分災害!
-
「百靈果」on the go 邁出文昌雙語教學第一步
2021-09-1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許嵐婷 報導點閱數:504 次校園新聞上學期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英語的相關比賽因此受到影響,覺得已訓練學生參與各項英文比賽的社群成了疫情下的受害者─有志難伸。與處室同仁在討論過程中,覺得是個好時間來轉型,加上以2030年為目標,打造臺灣成為「雙語國家」又勢在必行,市府的雙語教學申請計畫來了,通過申請、經費也有了,種種的因果下,促成了「百靈果」on the go雙語教學社群因應而生。 在暑假中,大家就已經躍躍欲試,雙語的英文單字為bilingual,若直譯發音即為「百靈果」。本校雙語教學正要起步,於是發想出百靈果起步走、百靈果齊步走…等等。最後社群名稱以雙語呈現,定為---百靈果on the go。從教材的設計、學習單的產出等,都在大家的多次開會中一一產出,相信一定可以給學生在教育上有不同的體驗。 這次的雙語教學是以三年級學生為主要受課群,英文老師、音樂老師、資訊老師都在同一社群,這群熱血的老師們就帶領大甲區文昌國小邁出了第一步,雙語並不等同於英語教育,整個雙語教學是動態式的演進,讓英語逐步進入教學場域、進入課室,主要是要讓學生不討厭英語,也讓他們理解,在生活環境裡都會使用學習不同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溝通。如此一來,讓學生逐漸沉浸在雙語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把兩種語言變成日常的一部份。
-
防災校園大會師 虛擬實境呈現強化學習效果
2021-09-17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94 次校園新聞為強化校園環境安全及防災教育宣導,教育部舉辦「防災總動員-第8、9屆防災校園大會師」活動,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改為線上舉辦,以虛擬實境(VR)方式呈現展場,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10日,歡迎各校鼓勵學生上網學習防災資訊,提升全民防災素養。 清海國中展出模擬粉塵爆炸教具,並拍攝教學影片說明致災原因及防範方式,由總務處李泰明主任擔綱演出,從自然領域燃燒理論出發,並藉由操作教具,模擬體驗加深防火觀念,讓觀眾對於防止災害發生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於提升應變能力。 賴勝豐校長指出,學校行事每年排定防災演練及教育宣導,同時鼓勵老師發展教案及教具結合課程進度和實作體驗,藉以引導學生建構正確的防災知識外,亦透過實際體驗加深防災意識。
-
防疫不馬虎,身高體重視力要留意
2021-09-17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陳品貝 報導點閱數:456 次教學活動小學生成長階段很明顯,有時候一個學期可以長高3-4公分,是最容易看到孩子身高和體重變化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麼每學期開學後不久健康中心就會進行身高體重視力檢查的原因。 今年因為防疫影響,孩子們在五月中停課在家線上學習,學期結束又接著暑假。將近三個多月的防疫宅在家,讓護士阿姨在測量小朋友身高體重視力時感覺實在有點衝擊不小……一些小男生,肚子明顯突了出來;小女生身體抽高的幅度也沒有自己之前每學期的高;而檢查視力時,即使低年級孩子視力都在正常範圍內,但達到1.2視標的學生也感覺少了些。 中秋節連假過後,家長可以收到自己孩子的身高體重視力檢查通知單,也知道孩子在疫情下配合防疫措施對他生長所造成的影響。疫情不可能近期消失,防疫措施也要繼續執行,當中秋節來臨時,記得提醒自己和孩子,月餅吃一份即可,烤肉也要酌量,秋高氣爽帶孩子到戶外空曠處活動,在孩子成長中配合疫情防疫並兼顧健康,過一個疫情下我們給孩子的健康中秋節。
-
Ready. Set. Go!新學年度的英語週考開跑!
2021-09-1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施伯嶽 報導點閱數:447 次校園新聞9月17日星期五早上,大甲區文昌國小2-6年級進行了這學期的第一次英語單字週考。考試的範圍是聯絡簿裡頭的單字,而這些單字是從2年級以來,小朋友們依照教務處安排的進度,每兩週安排一次的週考,幫助孩子們循序漸進的自我驗收了學生們的學習情形。 這個活動在本校實施已第14個年頭了,因此這個模式的進行,小朋友們都已非常熟悉。主要透過自學的方式來認識英文單字,已經成為文昌國小孩子們生活的部分。這幾年來由於家長的建議,讓這個模式更加完整。這些內容,不管是聲音檔或是文字檔,都已建置在【文昌英語學習網】,從學校首頁便可以輕鬆連結連入。英文老師們會利用課堂上做些簡單的帶領和複習,最重要的是各班級老師的推動和指導,絕大多數的小朋友們都能游刃有餘、輕鬆面對。 考試的時候,除了紙本試卷之外,我們在2-4年級還安排了聲音檔同步來播放,這對每個學生而言,每次的週考也是另一次的學習機會。2年級學生由於年紀還小,考試的內容則是以1年級兩個學期所學得的單字為範圍,再加上字母大小寫變換的題型。滿分為二十分的週考裡,二年級平均成績可達十八分以上,透過長期而持續的學習,讓學生不會對英文感到害怕和負擔,反而像是家常便飯般的例行性事務,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到了第十四週左右,本校會進行英語單字王初試,它等於是對孩子們這學期的學習做個總結性評量,又像是英語週考的延伸。考試的範圍是這學期和以前所學單字的總和。為孩子們增加一個舞台,讓他們有機會把歷年的所學展現出來。 2016、2017年的台中市五年級英語文學習能力檢測上,文昌都拿到相當好的成績,幾乎全年級90%以上的學生都可拿到A級(換成國中會考的標準就是【精熟】),而拿到C級(相當於國中會考【待加強】)的人數全年級只有1位學生,換算成百分比,只有0.5%。因此,我們可以很有信心的說,在文昌國小畢業的絕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將教育部所規劃的1200單字,熟稔到八、九成以上。在這個基礎上,將來上了國中,在英文這方面一定可以比較輕鬆的面對。本校的成績高出台中市平均以及全國平均一成以上。 英語單字,,大甲區文昌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