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Olympic Makers 校慶美展暨班級特色成果展
2021-11-27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59 次校園新聞健民國小歡慶62週年校慶,學生們精心準備各項活動,為校慶增添驚喜。 今年,我們以「Olympic Makers」為主題,在校慶週舉辦學習活動靜態展,班級特色、STEAM ENGLISH、SMART READING教學成果與美術課作品展,多元展現孩子的學習成果。 校慶美展結合奧運主題,低年級的運動版畫,以簡易圓形構圖展現動態之美,中年級運用趣味紙雕呈現動漫版的小小運動員,高年級則是以黏土雕塑及繽紛色彩來展現運動員的英勇姿態。 今年的班級特色成果展特別有意思,一年級的皮卡丘和胖丁摺紙、創意指印畫,特別能感受到孩子的天真。二、三年級以幾何圖形線條、禪繞畫呈現作品,可愛小手畫出看似複雜的線條,膽大卻心細。四年級的邏輯推理遊戲,吸引最多好奇寶寶,「YA!我成功了。」大家臉上充滿自信,彷彿征服了全世界。 高年級的閱讀延伸活動,豐富且充滿個性,藉由共讀,全班一起探尋世界的美好與感動。課照班的紙藝拼貼、IE班的圖像創作以及幼兒園的積木高塔,小小孩的奇思妙想,更是不容小覷。 Olympic Makers 62週年校慶美展暨班級特色成果展,110.11.22~110.12.04於光の藝廊展出,誠摯邀請大家在校慶當日蒞臨成果發表會,參與孩子的創意與學習展現。(健民國小)
-
親職教育在手作 幸福炸響美食中
2021-11-27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600 次教學活動親職教育在手作 幸福炸響美食中 新光國中「心住民」親職工作坊! 在手作的時候,歡樂聲像爆米花一樣,一朵一朵炸響在家政教室。 這是新光國中新住民親子工作坊的現場。 每年學校都會申請新住民工作坊的經費,辦理親職手作的活動,讓爸爸媽媽與自己的孩子,利用週六的時間來學校交流實作,這個活動已經連續辦理多年,今年度輔導室也是把邀請函一張一張的發給計畫目標的孩子,調查參加的意願與人數,與講師討論今年手作的作品…… 今年手作的食物當中,最特別的地方,是易伸老師融入了原住民的風格,把原住民的馬告與紅藜麥兩種食材,揉捻入今日的麵團中,現場的爸爸媽媽與孩子們,每一雙手,都要親自參與攪拌、碾壓、擠麵糊的動作,還有溫柔的等待發起來的貝果麵團,滾滾、揉揉貝果,讓貝果比今日的腮幫子,還要渾圓與滑拋拋的,在現場有媽媽開玩笑的說:「麵團這麼Q彈Q彈的,是不是我的臉上也要來點酵母粉發一下」。也聽到孩子跟媽媽說「媽!要溫柔一些,麵團要灑點麵粉才不會太黏。」「媽!老師說手不可以握太緊,要讓麵團在滾動中有發起來的空間。」旁邊拍照的我,好像聽到了蘊藏的哲理,是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沒錯啊!「父母要給孩子發展的空間,既要時時揉捻,也要預留孩子的發展的空間。」 一個早上的時間,易伸老師安排了兩種主題,在等待烤箱的過程與麵團醒麵的時間,在各組遊走時,都可以聽到瑣碎的生活內容,我想親子難得有這樣的機會,說說、聊聊、手作,耳朵聽到講師介紹的內容,鼻子嗅聞到麵團香、果香、檸檬香,碰觸有點黏有點柔有點膨的麵團,打打蛋、攪拌攪拌,沒有辦法空出手來指著要拿什麼東西,就用肩膀碰著彼此的肩膀,傳遞著「幫我拿刮杓」、「幫我拿電子秤」的訊息,那種眼神的交流、身體的碰觸,不知道在各自的家庭,是否也有經常的這樣交流呢?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講師喊著「上爐是哪一組的作品,要出爐囉!」媽媽喊著「來拍照!我這爐磅蛋糕比講師做的漂亮!」(易伸老師真是犧牲啊!第一輪幫現場的爸爸媽媽測試爐溫時,自己的作品有的烤爆了!)家政教室有著平日上課時,少見的熱鬧與繽紛的味覺,各組的爸爸媽媽來回遊走,彼此瞅著對方的作品,孩子偷偷的比較,心想「我們這組比較漂亮」,有些烤盤上的麵包屑,馬上可以試吃,天啊!手作的味道,真的不一樣! 最是美味出爐時,最是迷人在實作。 新光國中新住民親子手作,在易伸老師與碧真老師、小助教們的協助下,香噴噴的成功!
-
課堂教享悅-班級特色暨課程教學分享會Part 1
2021-11-27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526 次校園新聞這學期的教師增能研習,特別安排了2次班級特色暨課程教學分享會,邀請全校教師分享班級經營妙方與領域教學成果。 一年甲班秀玲老師建立多元聯繫管道,親師互動佳,雖然甜美的聲音無法有一般人所謂的「氣勢」,但說故事時,吸引所有孩子目光,充滿魅力;宮子老師如母親般的暖心關懷,貼心的好話卡以及「打地鼠」、彈珠檯等融入學科概念的教具,讓一年乙班孩子充滿幸福感;秋薇老師讓孩子從做中學,落實品德教育,二年甲班的班級常規及學習態度,一級棒;淑萍老師一筆畫一線條,一次練習一種圖樣,循序漸進,帶著三年甲班學生進入禪繞畫浩瀚世界。 美惠主任運用有趣的影像、歌唱律動等多媒體素材,讓STEAM 英語課堂充滿歡樂;黎桂組長以祕書助理、小組討論等方式,充分掌握科任課教學節奏;曉凌主任強調實作,課本內的每項實驗,都讓孩子親自操作及驗證;體驗五感的沙坑雕塑、學生視角的校園攝影,讓高年級孩子拋下「偶包」,展現天真笑容。 一個班級所表現的獨特氣質和風貌,從布置、課程、精神、班風、合作意識、行為習慣的形成等,都可看出班級所特有的文化模式,而這都將成為班級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感謝所有老師的付出,讓我們持續鼓勵孩子,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健民國小)
-
資源不在多,共享則行-課程研創與共備
2021-11-27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574 次校園新聞學期邁入第13週,學校再次邀請課程諮詢專家-忠信國小珮琳主任、中正國小美瑤老師與課程核心成員進行教學研創與共備,透過回饋與反思,攜手規劃課程。 STEAM ENGLISH課程在與生活經驗相連結的跨領域學科內容中,用學習母語的方式達到自然學習英語的目的,為了讓孩子開口說英語,珮琳主任分享了supermarket 主題教學、學生社區導覽影片集錦以及兼顧質與量的多元評量檢核方式。這樣的專業對話,創造教學最大價值,老師們在教學規劃的過程中,也真正實踐了STEAM理念。 美瑤老師與SMART READING課程小組則是在中正國小有如誠品書店般的圖書館進行課程諮詢,融合藝術與音樂的法國主題書展、志工導覽培訓、影音媒體錄製、結合校內各項資源來推動閱讀,在美瑤老師的課程規劃中,閱讀,無所不在。 一起設計和規劃課程,讓討論更聚焦,收斂核心知識後再延伸出其他概念,實際教學後,再回饋與反思,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樣的課程研創與實踐,提升了課程規畫與教學的連結度,感謝兩位諮詢專家的分享,有了共備資源當後盾,我們將更加肯定與堅持的向前行。(健民國小)
-
超感動的校訂課程研討
2021-11-26 北屯區 文心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16 次校園新聞超感動的研討~新課綱實施到三年級,本校校訂課程也有不同的挑戰,感謝中平主任特別安排研討,讓夥伴們分享執行情形與心得,聆聽夥伴們的分享、創意、合作與互相鼓勵,實在非常感動。 國際文心、美藝文心必須和英語及藝術學習內容搭配,在跨域、素養中讓學習更有成效;首次實施的創意文心課程,本學期將資訊課程與自然領域連結,共同學習認識植物。 千惠老師、惠閔老師以「情緒」為主題,進行三年級英語、音樂及綜合跨域課程;智華老師在俊嫻老師的協助下,進行二年級雙語美藝文心課程。相信一點一滴的努力,不僅讓學生學得更好,也讓老師們更加強大,再次感謝願意為學生用心努力的老師們。
-
2021 Situn Olympic Games
2021-11-26 西屯區 西屯國小 教務主任 莊嘉琳 報導點閱數:444 次校園新聞西屯國小118年校慶運動會,除了有精彩的各項運動賽事,今年特別由優秀的英語教學團隊和外師們帶領孩子們前進西屯奧運!雙語闖關內容加入奧運的精神、五環顏色意義、開場儀式等,外師們擔任關主,由低年級各班小選手們依序闖關,展開今年西屯奧林匹克賽事。第一關「Olympic Rings」 認識奧運五環的顏色,孩子們向外師說出五環的顏色,並用呼拉圈排出五環即可過關。第二關「Olympic Torch Relay」聖火傳遞,一次五人,把小三角錐當作聖火,上面放球,每人走一小段傳給下一位選手,最後將球放入水桶內。聖火的傳遞象徵著和平、光明、團結與友誼。小選手們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一棒接著一棒,直到最後一棒完成任務,讓全場一陣歡呼! #雙語公校~西屯首選 #西屯118~ Super一級棒 #西屯雙語~精緻多元: 雙語音樂+外師協同+IE國際教育班 #感謝英語教學團隊和外師開拓孩子們國際觀 #感謝家長會會長、副會長蒞臨闖關同樂 #西屯好棒~我愛西屯
-
廟宇躲貓貓
2021-11-26 烏日區 喀哩國小 教務主任陳建宏 報導點閱數:636 次教學活動「看~那是石雞母!」「我找到八仙過海的畫像了。」坐落在烏日區喀哩村莊中的新南宮,今天來了一群活潑的小朋友,在廟裡穿梭,平日泡茶下棋的耆老,正忙著跟這群小朋友講古。 喀哩是平埔族語keli,乾隆年間,漢人來此開墾,興建「新南宮」,歷史悠久。大屯區十八庄迎媽祖期間,都會湧入眾多隨同參拜的信徒及食客,外人習慣稱呼「客入」。「新南宮」是溪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 本周進行的三年級校訂課程「走讀喀哩古剎」,走入「新南宮」,來到信仰中心巡禮,新南宮的魏總幹事熱情的接待喀哩的孩子,跟學生介紹新南宮的由來,也介紹鎮廟之寶「石雞母」。學生配合學習單的引導,每個人化身為小偵探,玩起了廟宇躲貓貓,有的抬頭凝神仰望,尋找學習單中的圖片在哪裡,有的趴在石雞母的解說牌前,專注的寫著由來。機靈的小朋友跑去找廟中的志工爺爺,偷偷問爺爺「這個圖片的雕像在哪裡?」。廟中的耆老笑呵呵地解說著廟宇的建築特色和歷史故事,就像在跟自己的孫子說講古,整個新南宮好不熱鬧。 三年級的陳同學說:「我每天上學都從這邊路過,沒想到新南宮有這麼多故事。」參與課程設計的薛老師表示:「透過廟宇躲貓貓學習單,將廟宇參訪遊戲化,讓學生更能了解到家鄉的傳統信仰文化。」 喀哩國小的校訂課程「喀哩風情」,從校園裡「老樹爺爺在哪兒」開始,到「走讀喀哩古剎」,走入社區發展出在地化的課程,讓喀哩的孩子,可以傳承百年的記憶,對自己的鄉土,從認識了解,到感受感動,最後可以熱愛這片土地。
-
華小田徑校隊漂亮出擊
2021-11-26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462 次榮譽事蹟〖在田徑場上努力奔馳、大展身手、蛻變成長!〗 因疫情延後的區長盃田徑賽在11月登場,歷經許久的訓練終於有舞台可以讓孩子們大展身手。 對於打從心底喜愛跑步、田徑運動的大部分孩子們來說,這是人生中的第一場正式比賽,上場前永檉教練在一旁殷殷叮嚀、提醒注意事項、減輕大家的緊張感,期望選手們都能全力以赴。 經過兩天的賽事,男童徑賽獲得了100公尺第一名、200公尺第二名、400公尺接力第二名、60公尺第三名;女童徑賽也有100公尺第三名的好成績,大多數的孩子都創了個人最佳紀錄(Personal Best)。一路陪伴的永檉教練發現孩子們的蛻變,似乎更加成熟懂事,這也是比賽中的學習成長。
-
大智國小國際文化週~英國篇
2021-11-26 東區 大智國小 吳俊瑯 報導點閱數:446 次校園新聞11月25日今天的異國午餐是英國風味,有外酥內嫩的英式炸魚及香噴噴的茄汁焗烤,都是小朋友的最愛,所以很快的就被一掃而空了! 鄭校長特別帶著 Mischa皇后到各班一起觀看介紹英國食物的影片,和大家一起享用美味的午餐! 大智國小辦理國際文化週活動備受肯定,感謝大台中新聞蒞校採訪!
-
科學原理就像變魔術一樣神奇哦!
2021-11-26 豐原區 富春國小 教務主任 報導點閱數:685 次校園新聞富春國小邀請到金沙文教基金會蒞校表演,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魔術秀表演,透過幽默、物理與奇幻,讓孩子了解科學原理與方法,更感受到基金會對科學教育付出滿滿的愛。 在於靈魂人物林懿偉、康乃星「魔術師」的帶動下驚訝、歡笑聲不斷,林懿偉老師以「自製空氣砲」帶領小朋友感受「風」與「壓力」的科學概念,特別邀請301禹彤與401品璿上台,以風趣幽默的引導讓同學們穿上哆啦A夢與小熊維尼的可愛罩衫,並展示「風」與「壓力」的概念,當發射出如煙圈般的空氣時大家都驚呼連連 ! 接著「一口氣的可吹多少空氣?」由501美朱與601詠翔PK,結果兩人實力相當 ! 其實以成人來說男性應該高於女性,而游泳選手有訓練過是最強的 !林懿偉老師運用科學原理來吹氣(嘴巴不靠近吹口),一下子也能將塑膠袋吹得鼓鼓的,所以了解科學原理就能像變魔術一樣神奇哦! 康乃星老師故意漏出破綻,讓同學指證,401千華同學非常配合!最後「小小魔術師養成」由501宗陽取得徒弟資格,跟著乃星老師,又比畫又扭腰擺臀,雖然沒有像師父一樣變出東西,但製造出垃圾也變出了大家的歡笑。最後懿偉老師以傳統的古典魔術作為壓軸成為美好的End。小朋友看得超級高興開心,也努力舉手回答問題,兩節課的時間就在歡樂與驚奇中渡過! 602加為說:「好精彩的活動哦!我學會了空氣是有力的,也可以流動很快傳播病毒,所以要帶好口罩以避免感冒。」 敬恩表示:「科學是不斷實驗來求證的,今天的魔術秀很神奇。」越虎也說:「好酷哦,很有趣,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參與。」 感謝金沙文教基金會將不易理解的科學原理傳遞給孩子們, 紮根科學的種子於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