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美麗翁子~魅力無窮
2021-04-27 豐原區 翁子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940 次美感-其他翁子國小過去的老舊校舍經專業鑑定屬耐震能力不足須拆除重建,新建地上3層校舍,負責設計監造的姜樂靜建築師曾獲傑出建築師獎肯定,在她的用心設計之下,學校成為有趣的遊樂場,讓孩子愛上像蜜蜂城堡的圖書館;為配合學校歷史建物的古樸氣息與校園綠樹,以巢居共存的樹屋概念規劃新校舍,提供讓全校師生使用,落成啟用後也為走過99年歷史的翁子國小注入了嶄新活力。翁子國小社區共讀站-嗡嗡嗡「覓書園」這座色彩活潑嶄新亮麗的圖書館,由極盡建築美譽的「姜樂靜建築師」設計,佺誼室內裝修公司負責裝潢,延續樂學樓的簡約風格與生態涵養,成為校園內的新亮點。 翁子國小這幾年用心推動數位閱讀、晨讀、寫作等課程,頗受社區家長肯定,但原有圖書館設備老舊,不敷師生使用,因此積極爭取經費,在新教學大樓內規畫圖書館,增進師生閱讀動力。詹文成校長表示:「主要的設計思維是希望孩子們像蜜蜂一樣勤奮讀書,學習知識,釀造智慧之蜜」。建築過程中學生們對「覓書園」感到十分好奇,經常在館外探頭探腦,想要進去一探究竟。如今每周已安排閱讀課,讓師生常常進入智慧殿堂,充分享受空間美學及探索知識。 經過培訓的導覽小尖兵劉憶認為:「覓書園分成1樓社區共讀區與2樓教學區,大門一進去就可看到智慧樹,這是我最喜歡的設計,天花板上一片片蜂巢狀樹葉吸音板,柔和可愛;兩側日式木棧道可開門出去,能夠邊享受微風,邊看書,恣意徜徉書海。」不僅1樓社區共讀區造型惹人喜愛,2樓教學區的設計更是極盡巧思,有65吋的智慧觸控電視、輕便好取的書櫃還有閱讀塗鴉牆,孩子們可發表自己的看法,增進閱讀思考能力。未來,將會與社區共同辦理假日親子閱讀活動,招募圖書志工,帶動社區閱讀風氣,讓翁子國小覓書園成為社區新文化中心。 總是笑瞇了一雙眼睛的姜樂靜,在921大地震後的新校園運動中,因成功打造潭南國小,榮獲第三屆遠東建築獎「921校園重建特別獎-傑出獎」首獎,也成為推動台灣新校園運動的重要推手。 摘錄訪談如下: 編:在姜建築師的校園建築作品中,看到顛覆過往傳統校園建築的認知,她的設計想法學習應該是有趣的、好玩的,尤其是小學生,正值從家到升學環境的轉折階段,應該要給他們一個玩樂、自由生長的園地,而所處的環境建築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小學生的發展方向,如果給他們方方正正的框架,他們就只會長出規範內的那個樣子,因此在這裡沒有制式的操場或建築線條,就是希望他們自由奔放的發展與長大。 從外牆開始,沒有用實牆圍牆,而是採用便宜且好用的不鏽鋼編織網創造校園與社區的開放式疆界,其實這樣的做法更加安全,因為你看得到外面不怕會有躲壞人,也可融入社區達到政府期待的「無圍牆」校園做法。因為這個學校腹地不大、人口數也不多,僅有兩棟主要建築體,再搭配活動中心和操場,我讓從校門望入內的視線,是由低到高的層次延伸,再搭配非矩陣性的線條規劃,不僅讓校園空間看起來更大,也更有趣! 美感的養成其實是在生活周遭環境的潛移默化,如果從小就接觸美的事物,未來自然就會對品質與質感有所要求,因為它已經深入靈魂血脈成為滋養人格的養分,我知道有時候是學校體制的問題沒辦法,但每次看到學校的掃具花盆很醜、很制式,我還是很看不過去(笑),我們沒有從小就給予孩子美的生活環境,自然就不會去要求,國人總是自信心不足,認為國外的東西多美多好,但台灣自己其實就有很棒的東西,我也希望從這些小細節薰陶並養成。 編:從新校園運動起始,執行過三十多件校園建築,全台都可見到您的作品,在規劃上有哪些元素? 姜:新校園運動的推動,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全台倒了293所校園,當時的教育部政務委員范巽綠推動公開招標遴選全台優秀建築師,重建設計良好、人性化的校園,我們很幸運的獲選參與南投潭南國小的興築。位於南投深山的潭南村屬於布農族的聚落,我們深入當地、與居民互動交談,懇切了解他們的需求,從使用者的角度考量,我們讓這個學校是家的擴大,以「家屋」的概念呈現,是80幾個小朋友大型的家,也很幸運地獲得遠東建築首獎,一炮而紅後也就慢慢開始接很多校園建築了。 在我的設計中,是以「活動的場景」來設計建築,就像舞台劇場一樣,把硬體架構好,而生活其中的人都是演員,讓他們走在建築裡、生活在風景中。每個校園建築都有其地理文化背景,更具備左右生活面向的影響力,不應該獨立在城鄉文化之外,而是融入當地、帶來更好的生活,獨一無二的存在著。 編:一路走來的建築之路,是否有受到誰的啟發嗎?還是發生甚麼事件進而走上建築之路呢? 姜: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尤其在初中的時候畫很多插畫,但因為我實在不喜歡重複背誦所以沒考上考美術專科學校(笑),依舊還是喜歡音樂、劇場與藝術,母親曾經提到修澤蘭女士,我去研究她的作品,好崇拜她在衛道中學的教堂設計,還有王秋華老師,她的彩色玻璃窗運用得出神入化,身為女建築師的她們創造出非常優秀的作品,進而影響我選擇走上設計師之路。 編:身為女建築師的身分,在執業過程中會是阻力?還是優勢呢? 姜:當時我出來創業時,是台中第二位女建築師,在當時那個環境想要出頭,都必須要有雄厚的身家背景,而我就是沒關係、沒背景的白紙一張,可以想見當時起步有多困難。就算現在很多建築師事務所是男女建築師共同執業,但多數人的刻版印象還是會認為是男建築師主導,雖然很不公平,但卻是很無奈的現況。現在慢慢做出一點成績,獲得了一些獎項的肯定,也有了知名度,並不會因為女性的身分而受限,且我喜愛認識藝術圈的朋友,跨界合作的經驗也不少,觸角自然延伸得更廣。 現在建築系已經不是男孩子的天下了,一個班女生也都已經過半,我覺得女孩子比男孩子而言更多了一點細膩度,更能夠從真實使用的層面來考量設計,這是女建築師的優勢,我反而覺得,女生更適合做建築師。 編:姜建築師目前也在成大、北藝大等學校執教鞭,想要帶給下一代建築人甚麼樣的觀念呢? 姜:對我來說,建築沒有標準成績,我想要給學生的,是勇於冒險、衝撞的勇氣,在學生時期才能沒有包袱、無所畏懼,天馬行空的做設計,我用教練的方式帶學生,引導出他們最大的潛能與創意。另外,我想要教的是「正確的道德與勇氣」,有的建築系學生擅長考試,未來很有可能會進入「營建署」、「建設局」…等政府單位擔任公職,若沒有正確的道德勇氣,就有可能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做出錯誤決策。 姜樂靜建築師認為,好的建築不一定要用多貴多好的建材,他一樣可以用最精省的預算創造出好建築,「我想要創造『友善』、『陽光』又『精省』的好建築,珍惜每一份請託、善用每一塊金錢!」 各界也感謝建築師姜樂靜並盛讚新建教學大樓「樂學樓」設計理念良好,避開並保留現有大樹,也為整棟建築添加日式建築風格元素,更設計挑高圖書館,讓大家衷心期待,盼未來帶動學校與社區共榮發展! 翁子國小創校於民國11年,將近百年歷史,現有18個班級400多位學生,「樂學樓」提供24間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專科教室、圖書館和行政辦公室,整棟建築融合現代與傳統文化之美,以學校豐富的自然生態為基底,搭配巢居設計概念,讓全校師生擁有更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
忠孝藝之美-忠孝國小班級美展
2021-04-21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俞昱晴 報導點閱數:778 次美感-其他臺中市西區忠孝國小定期於每學年度辦理班級美展活動,希望鼓勵學生拿起彩筆,創作出生活中的感動,肯定自我價值,進而「學習感動‧懂得尊重」,並培養孩子主動學習、樂於分享的處事態度,且藉由藝術的體驗,促進身心均衡發展。 本學年度於4月6日至4月16日展開了為期9天的「班級美展」活動。才剛歡度創校125週年的校慶活動,緊接著而來的,是全校師生引頸期盼的「班級美展」,我們克服了防疫期間的種種限制,讓學生們有一個盡情揮灑、肯定自我的舞台,展現美感的素養! 參展的學生作品涵蓋了繪畫創作、平面設計、立體幾何設計、漫畫創作、水墨畫創作、版畫創作⋯等等,參展數量之多,讓人為之讚嘆不已!可見,「班級美展」在學生的心中,可是佔了舉足輕重的位置! 拾階而下,來到參展場地—忠孝藝之美,映入眼簾的是:唯妙唯肖的人物描繪,活靈活現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神乎其技的立體創作作品,讓人忍不住讚嘆連連!每一件展出的作品,都讓我們看到了神來之筆的高超技巧,作品水平達到了鬼斧神工的最高境界! 「美」就如一泓清泉,可以滋潤我們的生活;可以撫慰我們的心靈!藉著「班級美展」的活動,將「美」的境界發揮到淋漓盡致!更將學生的美術創作素養與鑑賞能力雙向連結,達到落實學校美術教育的目標! 全校師生走一趟忠孝藝之美,細細品嚐「班級美展」的作品,不僅擴展了「美」的視野,更看到了校園裡綻放著滿滿的美感幸福!
-
在「魔法學園」跨域創作,紀錄童年創作時光
2021-04-16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732 次美感-其他〖第五屆美學創藝班畢業美展隆重登場!邀請您一起參與這場美的魔法饗宴!〗 展覽主題:魔法學園 Magic Academy 展覽時間:110/04/17-110/04/29 am10:00-pm4:00 開幕時間:110/04/24 pm2:00 展覽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雅堂館A+B區 華盛頓小學美學創藝班成果展,這次以「魔法學園」為展覽主題。「魔法」是跨領域創作的象徵,「學園」是集結孩子六年來的學習成果。 當老師與孩子們有了這個想法後不禁開始想像--「如果擁有魔法,能將校園生活變成什麼樣子呢?」於是老師帶領孩子們從「角色」、「空間」、「聲音」、「光影」、「色彩」五個魔法單元中,創作了259件作品,透過藝術、音樂、科技、自然…等跨領域教學,帶領孩子玩出美學的五感體驗,運用不同領域的媒材,增加影像繪畫與影片編輯的跨領域創作,用實驗家的精神,手持各式工具和材料,開始埋頭苦做、敲敲打打、累積堆疊,將腦中的奇思異想,透過手腦並用呈現出來! 藝術的創作如同神奇的魔法讓人深深著迷而充滿活力,藉由展覽傳達生活中讓人驚喜的靈感與完成計畫的成就感。屬於孩子們的魔法學園,邀請您用遊戲般的心情,共享這場快樂的藝術時光!
-
讓美走進生活吧~
2021-04-16 東區 大智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704 次美感-其他讓藝術素養結合生活題材~仁紋老師的藝文課這次以水彩的方式,帶領學生一筆一筆琢磨出3月開始的神明遶境,也結合了缺水祈雨的意涵,讓學生經由自身的生活經驗,透過老師色彩與雕塑上的指導,刻劃出不一樣神明的韻味。 瞧~連媽祖的眼眸都炯炯有神呢!
-
校本課程-尬電正學堂之葉雕
2021-04-13 大里區 光正國中 校長室 報導點閱數:790 次美感-其他光正特色課程~尬電正學堂, 這次的第二單元是由惠涵老師和志沛老師設計, 兩位老師為了這個單元花了好多功夫, 作品一件比一件令人驚豔! 當志沛老師拿出這片葉雕剪影時, 筱玲主任反應超快, 立馬說:「是校長!」 仔細一看真的是耶! 太令人驚喜了! #光正特色課程 #第二單元藝試生春
-
台中人的美術殿堂~國立台灣美術館
2021-04-13 北屯區 四維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808 次美感-其他富含歷史人文,但時時求新求變,推動藝文美學不遺餘力的國立台灣美術館,今天到四維國小與孩子們共度歡樂時光! 講師有條理的講述,讓小朋友清楚知道博物館的定義與功用; 生活化的舉例,讓孩子們了解美術館願景; 透過多元互動影片,讓孩子們了解: 美術館是個會說故事的場域; 美術館是個可以欣賞、可以互動、可以玩樂、可以學習的場所。 演說中介紹國美館近期多項藝文展出,光影藝術、數位互動讓孩子們驚呼連連,藝文不再靜態、遙不可及, 國美館讓藝術更親民、貼近民眾生活, 期許孩子能達成藝術即生活,優游於藝術殿堂。 感謝國美館對孩子的付出,嘉惠本校孩子。
-
109-2一至三年級「吃在地.食當季」飲食著色畫頒獎
2021-04-12 北區 賴厝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55 次美感-其他選當季、當地食材可避免生產非當季食材時,需要多餘的用水、加溫等所需能源、農藥、肥料施用或冷藏作業,省下碳排放,讓學生從小養成健康飲食和環保減碳的生活習慣,藉由徵畫比賽,建立師生相關知能。 徵畫比賽一至三年級學童每人各發一張著色圖畫紙(A3),著色部分及繪圖方式不拘,可利用彩色筆、水彩、蠟筆…等多元彩繪方式,並於圖稿空白處發揮創意及巧思,可以運用多元素材,進行拼貼、撕貼、剪貼…等創作方式,使作品色彩豐富、美觀。 依各年級分別取前6名優勝及6名佳作於晨會公開頒獎,恭喜計36名小朋友得獎。
-
週三教師進修研習-食農創客小物研習
2021-03-31 北區 賴厝國小 王愉君 報導點閱數:689 次美感-其他辦理食農創客小物研習,食農結合資訊鑽石雕課程,將食農象徵事物雕刻在杯墊上,製作出CNC雕刻的專屬「我愛食農」杯墊,希冀教職員工透過有趣及創新的食農課程,引發對食農的興趣,有機會一起將食農課程帶入班級。
-
食農教育在賴厝之「石」在有趣
2021-03-31 北區 賴厝國小 王愉君 報導點閱數:820 次美感-其他109年受到教育局食農經費挹注,菜園得以重新規劃及整治,整治過程中,挖掘許多大小石頭,儼然變成一堆廢棄物,覺得很可惜,靈機一動,可以透過彩繪石頭,讓無用的石頭變成漂亮的藝術品,一方面也解決多餘的石頭,另一方面也是美術融入課程的結合。 營養師告訴小朋友何謂「食農教育」,教小朋友利用簡單的著色工具塗鴉石頭,作「石」與「食」的情感連結。 今天首站到2年9班,帶領小朋友一起塗鴉菜園石頭!希望每個小朋友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
星光大道 立人快閃
2021-03-26 北區 立人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26 次美感-其他立人國小有一條媲美金像獎紅毯的星光大道,除了景觀美麗,活動更是精彩可期,每位學生的表現光芒四射,是名副其實的星光大道。 立人星光大道兩側是美麗的花園,由2位園藝專家學校退休的老師幫忙照顧,一年四季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不同的季節就更換不同的花,讓星光大道長年璀璨亮麗,成為學校的亮點。 除了光鮮的造景,星光大道也是老師教學的場域,居中的日晷老師會帶學生來上課,配合太陽照射角度課程也可以介紹認識日晷,是一座露天的自然教室。聽說我們的日晷是台灣少有的變心日晷,除了科學博物館就是我們立人國小才有喔。 除此之外,這裡也是我們的表演場館,學生在星光大道表演,全校師生不管在哪個視角都可以欣賞,是最理想的表演地點;學校經常利用第二大節20分鐘的下課時間進行快閃的演出,開學至今已經舉辦了街舞和國樂團的快閃演出,熱鬧程度不輸五月天演唱會。另外星光大道上也會進行社團體驗和校慶展演,許多戶外的活動都可在星光大道見到閃耀身影。 星光大道是立人寶貝的舞台,與立人親師生的生活緊密結合不可或缺。不相信,歡迎到立人國小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