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AI科學講座
2021-03-30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710 次教學活動在人工智慧的年代,不要用工人的腦袋生活,要懂得用人工智慧腦袋思考,大數據就如同資料金流,掌握大數據就是掌握金流。 最近大里高中請到AI工程師到學校與自然組的同學介紹最夯的科技領域。 大數據屬於「資料科學」底下的一門研究方法,而「資料科學」也是這幾年非常夯的學問。 舉例來說,我們經常使用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從一個人按讚的內容,就能夠得出他/她的性別、年齡、IQ、交友、性向、宗教等資訊。時至今日,現在我們按的每個讚都是一個訊息,若收集起來這些資料,就可以知道你/妳是什麼樣的人(You are what you like!) 大數據,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三者環環相扣,舉凡物聯網,自駕車,AI醫生...等都是生活的例子。 講師是國立大學數學系,美國財務工程研究所,也是大里高中的學生,與會聽講的老師裡有高中數學老師、英文老師、地理和公民老師。她也很感謝大里高中老師用心教導。 資料科學需要數學與統計的基礎,他也勉勵學弟妹要好好把高中基礎往下扎根,未來也可以成為科學人才,會後高三學生與講師拍照做備審資料,也可以給同學們做多元表現的題材。
-
隔水加熱攪拌趣 果凍花現創意足—北屯國小教師食農教育社群
2021-03-30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772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推動食農教育不遺餘力,除在午餐用餐時加強宣導珍惜食物外,更規劃教師社群,禮聘老師蒞校教學,再由教師社群集思廣益,將所習得的技能轉化為教學活動,今天的作品是果凍花,利用蒟蒻及各種色彩的果汁所創作出的小點心,連校長也努力的學習喔。在教育的場域,老師們積極規劃學生體驗活動,目標在重新連結餐桌到農場,建立健康的飲食、農業生產方式的食農教育,更顯出其重要性。
-
七分窯拜師學藝趣
2021-03-29 西區 中正國小 黃雅芳、施又靖 報導點閱數:619 次教學活動我們前往七分窯進行戶外教育,拓展孩子們對陶土不同的探索經驗,觀察相關設備(練土機、土板機、壓土條機、拉坏機、電窯…)、進行手拉坏、壓陶板初體驗,大家都大開眼界;看到孩子們專注忘情的神態,小心翼翼的動作~真的很感動!相信這次的活動一定帶給孩子們很不一樣的學習經驗,讓人更加期待孩子們燒製的成品! 除此,孩子們也將課室中自由探索捏陶時,發生的問題(變硬、裂開、如何黏緊、如何上色…),實際的訪問專家,尋求解決辦法,回到學校,我們實地分組對照實驗,大家發現真的超有用、超神奇,例如:我們原本在捏陶時只沾水,將陶土黏緊轉一轉,但是卻不能黏得很牢固;用了師傅的建議將陶土沾泥漿水後,黏緊轉一轉,結果陶土真的黏得超緊。透過這些實作,孩子們不僅對於多變的陶藝造型更有實現力,相信一定能幫助孩子在未來進行陶土探究的過程能更加深入!
-
打陀螺囉
2021-03-29 西區 中正國小 吳昭慧 賴怡伶 報導點閱數:735 次教學活動上週孩子們在打傳統陀螺時,發現還是常常打不起來,最後歸結出三個打陀螺的問題,分別為拿陀螺的手勢、丟陀螺的姿勢、拉線的方法。於是我們再次邀請陀螺爺爺到校,教孩子打陀螺。爺爺跟我們分享打陀螺的密技,包含1.纏線往外繞2.陀螺釘子朝上,直線丟出去,直線拉回3.陀螺著地前,要將線拉回4.丟出去後,手腕往內勾,將線拉回。經過專家指點,加上多次練習之後,成功讓陀螺轉起來的人數增加許多。 除了練習傳統陀螺外,我們也一同比較在智高區製作的陀螺。包含製作的層數、基本型、顏色、轉速。孩子們發現很多造型都是由十字型衍伸出來。而影響轉速的原因可能有大小、輕重,轉的力量大小等等。是否還有其他影響的因素,留待下週繼續討論。
-
性平教育~婦幼安全宣導
2021-03-26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40 次教學活動20210326晨光時間~四,五年級性平教育婦幼安全宣導 讓孩子們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危險,學會判斷,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 #感謝學務處輔資組安排,級任老師們陪孩子一起成長
-
陽光說演故事劇團到校與孩子說演故事
2021-03-26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65 次教學活動20210326晨光時間~陽光說演故事劇團到校與孩子說演故事 劇團兒童節巡演列車第一站來到我們泰安國小共讀站喔… 看看六年級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就知道有多精彩!同時讓我們瞬間收穫滿滿,能量滿滿 #在西屯區泰安國小遇見更好的自己#
-
20210324週三下午教師進修時間
2021-03-26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481 次教學活動大家來玩課程~環保動手做-木柄湯匙+叉子 #廢棄材料再利用 #環保又實用 #泰安的師長學習精神一級棒
-
自然人文大百科 圳堵遊學趣
2021-03-26 神岡區 圳堵國小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634 次教學活動最近圳堵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孩子正準備要將菜園做整理,在得知社區有一台耕耘機,都想要親眼去目睹一下。不過碰巧主人阿公剛好開出去工作,大家只能夠擇期再訪。不過已經準備好出門的行程,可不會因為這樣而取消,孩子們還是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孩子們從學校出發,沿途發現了好奇的東西就停下來看一下,像是乾旱河溝的草在中央地區長得特別茂密、不切碎的草變成乾草而不能變綠肥、上百隻尋蜜的蜜蜂在盛開的荔枝花上飛舞、被耕耘機整理個鬆軟整齊的農田土壤、閃亮香氣的曬黑豆、整齊畫一的機械化田畦、渾黑飽滿的向日葵種籽、滾音活潑的五色鳥、四通八達的水圳設計以及無辜的大烏龜、不符合時令而盛開的櫻花、在地初代的土地公與盤根錯節的榕樹氣根、香氣撲鼻的曬線香場、圳堵第一櫻花樹上頭結滿櫻桃子。這些每一種東西都相當吸引孩子的注意,也是駐足觀察與討論的好議題。巡完一圈之後,孩子們都覺得在自己的社區周邊,居然有這麼多學問與美好的事物。 幼生小宸說:「我喜歡黑豆黑黑亮亮的,泡茶一定很好喝。」幼生小茵說:「烏龜因為沒有水了,所以都爬上水溝來躲起來。」鄧秀悅老師說:「雖然沒有看到耕耘機可惜,但能這樣隨性漫步觀察,對孩子來說更是有趣的探險之旅。」林姿宇老師說:「孩子看到很多地貌或者現象,都能夠提出問題或者針對問題思考、嘗試回答,這樣的學習更是真實且印象深刻、長久的」陳議濃主任說:「在社區其實就像一個知識大寶庫,花個三天三夜也訴說不完,所以孩子在社區漫步學習,就是一種享受與融入,也把全程超過2公里的步行在不知不覺中開心完成。」 (活動日期:3月26日)
-
數位科學班「造飛機」囉!
2021-03-26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75 次教學活動〖探索科技新領域,來一場滿足好奇心與求知慾的飛行饗宴。〗 本週二數位科學班特別邀請了臺中市富春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鄭宏吏主任來到華盛頓小學,為三年級的孩子帶來一場充滿科技感的飛行饗宴! 從紙飛機、迴旋機、電動飛機、穿越機到3D機,孩子們在鄭主任詳盡的介紹下,認識了神奇的康達效應(Coanda Effect)原理,並了解它是如何對飛機的飛行造成影響。在三個小時的講座時間裡,孩子們從理論到DIY手做實務,一步步奠定深刻的概念。 看著親手組合的飛機射向天空、高高飛起,孩子們的臉上漾著開心的笑容。相信透過科技新領域的探索學習,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也獲得了大大的滿足。
-
仁愛兒童節闖關‧有夠讚!
2021-03-26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79 次教學活動仁愛兒童節年年熱鬧登場,今年學務處特別規劃了10個結合科學遊戲的體驗關卡,由全校各班級先行預約時段,然後進行闖關活動,遵守防疫各項規定,雖然有效排除了人潮,但校園歡樂聲依舊陣陣傳來,充分展現無窮青春喜悅的生命力。 感謝本校教育志工隊全力配合協助,出動了20位志工擔任各站關主,學務處楊主任工作講習後分配任務,內操場、大穿堂、排球場、榕樹下…,分散各個容易聚集的據點,在防疫最高原則中進行各項科學趣味遊戲活動,辛苦的志工執行裁判工作外,還要先示範說明玩法,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巡視各站後的施校長表示:感謝各班在級任教師帶領下井然有序的進行活動,進站及換站時都不忘記禮節,事先完整的準備活動,讓校園處處充滿生命力的笑聲,感覺超棒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