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中年級營養講座--均衡飲食
2021-10-15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陳品貝 報導點閱數:358 次教學活動『從前從前…在一個國家裡,住著一個國王…..』這是小朋友們最喜歡聽的故事,故事也都是這樣開始的…..。在今天2、3年級的營養講座中,營養師阿姨透過這樣的開場,導入這一期均衡飲食的概念。 金國王為什麼會變胖呢?....因為金國王沒有均衡飲食。那均衡飲食又包括那些呢?營養師阿姨透過金國王的故事,深入潛出地介紹了六大類食物種類、常見六大類食物來源、食物對身體健康的重要及功能,並學習食物的正確分類。看看孩子們踴躍舉手搶答就可以知道在熱絡的活動中已經建立起均衡飲食的觀念;也邀請家長們在家中準備三餐或購買外食時,要注意飲食適當的比例及食物種類,才能將均衡飲食落實在生活及家庭中。
-
攀樹修剪 喚起大眾對樹木保護的重視
2021-10-15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16 次教學活動清海國中與海區諮商中心合作生涯發展課程,延請果子有光社會工作師事務所許月萍老師主講,介紹攀樹師這個新興行業,攀樹師的主要工作為修剪樹木,樹木需要在正確的位置上修剪,傷口較容易癒合,同時避免腐朽菌的入侵。 許老師指出,攀樹師工作危險性高、需要高度專注力,不過正確的修剪不僅能除去結構不穩、可能掉落的枝條,也能讓原本相互遮陰的樹葉重新獲得充足的陽光。攀樹師除了具備樹木和生態的知識,需要使用專業裝備和具有爬樹技巧,才能安全地攀爬樹木,進行樹木維護工作外,更要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接著由攀樹師示範,在確認樹木承重力後,靈活地攀爬上榕樹,進入茂密樹冠,鋸除生病和乾枯的枝條,貼近樹木做「健康檢查」,以友善樹木的修剪方式,取代吊車作業機具的統一化動作,避免樹木被砍頭亂鋸。 學生們戴好安全頭盔,仰頭看攀樹師展現靈活身手,似乎領略修剪樹木需要專業知識,同時透過親近自然,瞭解樹木的生態,學習和樹木友善相處,喚起大家重視環境維護和生態保育意識。
-
疏苗維護作物生長空間
2021-10-15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67 次教學活動10月15日食農教育進行疏苗課程,邀請地方農業達人趙文賢先生擔任講師,指導學生改善菜苗密集現象,維持空氣流通和日照充足,才能讓作物生長健壯。 隨後,趙先生說明栽種蔬菜時要注意植株需要維持適當間距,作物才有足夠的空間生長。因此,菜株從種子到成株的過程中,同學需要分次將植株太密、外型不佳、被遭到蟲害或生長狀況不佳的苗株拔除,這就是所謂的疏苗。 接著,在趙先生示範和指導之下,學生們下田進行菜圃管理,一邊鬆土、拔草、撿拾落葉和雜物,一邊為上星期播種的小白菜疏苗,以保證作物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學們完成手邊的工作後,圍觀欣賞著成果,每個人都露出滿意的笑容。 賴勝豐校長指出,作物跟我們防疫工作一樣,需要維持「社交距離」,太密集相互搶養分,葉片重疊遮蔭都會影響作物生長。希望菜苗如清海國中學生一樣,擁有良好的個人發展空間,接受師長高密度關愛,健康快樂成長。
-
110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菲律賓篇
2021-10-15 太平區 新平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94 次教學活動位於太平與北屯交界的本校,近年來因近重劃區而使人口快速增長,新住民人數也持續增加。透過多元文化課程,由新住民語教師現身說法、設計教學活動,除增進新台灣之子自我認同度外,也期待不分國籍,大家都能互相了解、尊重與包容。 溫琪琳目前擔任本校的菲律賓語老師,透過服飾、飲食及歌曲等課程,讓學生共同體驗異國文化的美好。
-
從興隆紡織廠瞭解台灣毛巾產業
2021-10-15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372 次教學活動〖台灣毛巾發展史--精益求精,不斷追求產業升級。〗 環視班職人講座接力的第一棒,邀請到深耕台灣多年的興隆毛巾廠為一年級孩子介紹紡織產業的發展與升級,講師們也帶孩子們從頭認識毛巾製程,讓孩子了解毛巾製作的每個步驟,同時也一起進行小熊毛巾DIY。相信這次的講座,孩子們都滿載而歸,帶回家的不僅僅是一個可愛的小熊毛巾玩偶,更是寶貴的毛巾產業知識。
-
午餐配ICRT 強化英語學習力
2021-10-14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15 次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英語聽力,教務處李文卿主任特別利用段考結束後時間集合宣導,提醒各班善用教學設備,利用午餐時間,定時收聽News Lunch Box節目,大家都能輕鬆掌握國內外新聞時事。 李主任特別強調語言學習首重環境營造和習慣養成,學校目前規劃:英語日活動、好話大聲說、早修英語聽力時間和News Bites等活動,配合正式課程和學習扶助課程,致力營造英語學習環境;也請學生善用他所設計單字表,在收聽時,若有遇到生字,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希望大家能多用心,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 賴勝豐校長指出,許多同學下課後,還要趕著上補習,所費不貲也不見學習效果。文卿主任經常提醒大家行動學習,善用零碎時間和手機,在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下提升自己。鼓勵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在家中點進ICRT網站,將可點選每日專題反覆聆聽,相信可以漸進增強英聽能力。
-
「慢看停 停看聽」由I做起
2021-10-14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17 次教學活動清海國中於10月14日週會辦理交通安全宣導,延請清水分局交通隊蔣人戎警官主講,以「路口慢看停、行人停看聽」主題,呼籲大家共同遵守,每個人都能成為交通安全的守護者。 蔣警官首先調查在場學生上學方式,發現許多人由家長接送,實在很幸福。他打趣地說:「今天有人騎機車上學嗎?若是有,趕快來自首,今天不開罰單。」特別叮囑學生不要無照騎機車。接著他分別就騎自行車、步行、家長接送等上學方式,提醒學生注意要點,宣導路口慢看停及行人停看聽。 蔣警官表示,10月是交通安全月,今年重點工作放在路口安全,希望大家發自內心,由I(愛)做起;從自己做起,關心自己,同時也關心他人用路安全,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共同建構安全的交通環境。 賴勝豐校長指出,許多同學都參與交通服務隊輪值,相信更能體會馬路如虎口的真諦。希望每位同學皆能謹守路口交通安全四守則「我看得見您,您看得見我」、「謹守安全空間」、「利他用路觀」及「防衛兼顧的安全用路行為」,大家都能平安出門快樂回家。
-
文昌攝影社:503陳巧嫆的「三分法」攝影作品
2021-10-14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詹怡靜 報導點閱數:484 次教學活動「三分構圖法」又稱之為「井字格構圖」,就是把長度和高度平衡地劃分成三等份,變成九個大小相同的格子(九宮格)。是一種在攝影、繪畫、設計等藝術中經常使用的構圖手段,也是最常用的,最符合人視覺思維的方法。 . 孩子們在幾次的攝影課下來,隨著上課觀摩的作品越來越多,對於攝影器材的使用越來越穩定,也慢慢修正自己的攝影方式,攝影作品都越來越好了喔,孩子們的小小攝影魂悄悄萌芽中。 . 一起來欣賞503陳巧嫆小朋友的「三分法」攝影作品。 #大甲區文昌國小
-
仁愛特教研習‧自己來!
2021-10-14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32 次教學活動感謝!講師許主任自家人的實務對話與分享。 這場實用性的週三教師進修活動,許主任以「情障生的輔導策略-本校案例分享」為題,從輔導室角度在親師溝通與行政支持互動經驗中,分享情障生常用的輔導模式,從行為問題的介入基本技巧中建立師生信任模式,讓學生能在友善的環境支持下,產出正向行為的功能。 因為是線上研習,輔導主任特別以學校案例分享引發教師參與研習的動機與興趣,藉由學校彩虹班情障生的多元樣態,說明建立學校、家庭及醫療金三角輔導網絡的重要性,從分享個案在鑑定、安置、輔導、班級、親師…諸層面上的原理原則中,切入本校個案現況進行對照印證,以提升教師們對這個議題的關注與重視,所以出席率特別踴躍。 彩虹班宗麒老師表示:導師和家長的互動很重要。情障生人際及行為的輔導最迫切,在讓個案有能力從事人際互動,以獲得同儕及老師的接納過程中,可以嘗試透過楷模學習與角色扮演等方法,也可以達到教學與輔導的目的。謝謝大家!
-
尋找身體密碼
2021-10-14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384 次教學活動〖結合生活與身體感知的數學,讓測量與數字也能別具意義。〗 二年級的數學課,配合「認識公分」單元,老師們透過「我的身體是一把尺」活動,讓孩子體驗到運用個別單位測量周遭物品的新奇經驗,再透過聯經出版《可愛的尺》繪本導讀,跟著故事裡的小女孩展開「可愛的尺」大冒險,用手掌、手臂、腳印、腳步…這些身體的一部分當成尺,測量教室裡的物品。 接著,結合「公分刻度的判讀」,孩子們合作測量隱藏在彼此身體的不同密碼,例如:手臂長、腳步長…等等,讓小小的教室裡充滿互助的溫馨,在遊戲化的氛圍中,學到一堂有趣的數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