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重慶學子學西餐禮儀
2022-03-02 西屯區 重慶國小 重慶國小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85 次教學活動為因應國際化、全球化的教育趨勢,重慶國小的師長們為六年級同學們規劃了一場西餐餐桌禮儀活動。男同學穿著襯衫、打領帶、深色長褲,女同學著洋裝或套裝,每位同學將自己精心打扮成小紳士及小淑女,參與這場隆重又令他們期待的活動。 六年級的同學們在導師楊琇如老師及張維翔老師的國際教育課程中學習餐桌禮儀,例如刀叉的擺放方式、刀叉的使用方式、應注意的禮節、用餐細嚼慢嚥、不大聲喧嘩、餐點上菜的順序等等。在英文老師張茹倫課堂中教導學生們西餐的各種餐點名稱、製作自己的菜單、練習用英語來點餐、學習如何擔任服務員來詢問客人等等,這樣一系列的學習,促成了這個西餐餐桌禮儀活動的體驗活動。校長胡秀美及學務主任陳志榮也受邀參加西餐禮儀活動的全英語桌邊服務。 蔣承軒同學表示參與這個活動讓他感到非常的興奮及緊張,因為平時不可能穿著如此正式,又怕同學點餐時會緊張忘了如何回答,但還好同學會在旁邊協助教他如何回答,所以一切都很順利,似乎也沒有那麼困難。邱柏翰同學表示在此活動有機會擔任服務員(waiter),也深深感受到擔任服務員的辛苦,他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個難得的體驗。 重慶國小校長胡秀美認為學生的學習應該在生活中實踐,這樣的體驗活動不但能夠讓學生們實地體驗西方文化與餐桌禮儀,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更能培養學生們的優雅氣質及擁有服務他人的精神。也期待透過此活動帶給六年級學生難忘的回憶。
-
「I am happy.」 自主學習歡樂派—生活常用語表演
2022-03-01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90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為教育部「適性教學核心學校」,辦理因材網輔助教學成效卓著,學習扶助的學生們,以生活常用語為主,以肢體語言搭配口述,表演句型,我們一起來欣賞,為孩子加油喔!
-
用創造力說說『可樂的故事』!
2022-03-01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383 次教學活動〖夏卡爾藝廊作品展〗 窺探設計是什麼呢?設計就如同說故事一樣,在極少文字的敘事下,要怎麼把故事說得高潮迭起?在視覺藝術課『可樂的故事』單元中,愛芳老師帶著三年級的孩子們瞭解如何透過簡單文字與視覺圖像,讓人留下強烈的印象,並認識海報設計與純粹繪畫的不同。同時也能透過海報設計的過程,練習多去關注生活周遭的各種設計物件所帶給我們的訊息。 而這些精采的創作,目前正在夏卡爾藝廊展示中,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孩子們的設計大作吧!
-
仁愛專輔入班團輔‧握握手!
2022-03-01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03 次教學活動仁愛班級團輔活動又開始了!握握手,做個好朋友! 感謝專輔靖娜老師,本週約定二年級每個班級一節課,希望能促進同學間良好互動關係。 靖娜老師有計畫地規劃不同內容的發展輔導課程,配合級任做好一級輔導,入班團體輔導雖然是例行性工作,但她都有計畫地透過學習單進行馬上回饋,並且玩起兩人一組的對話遊戲,培養同儕互動的同理心,希望低年級學生在校園裡都能成為同學心目中的好朋友。 《小刺蝟》找朋友是這次繪本故事的主軸,透過故事分享、內容探討、學習單及互動遊戲的趣味模式,從做中學、學中做、學中思的概念認知建構歷程,營造一個友善的同儕關係,只要樂於助人且真心,就會有好朋友。 輔導主任表示:感謝靖娜專輔入班,期勉大家要多說關懷、鼓勵、感恩、道歉及祝福的話。能多舉舉手請求支援,就會有人幫忙你;多拍拍手鼓勵別人,就會讓自己更快樂;吵架爭執時握握手,就會成為好朋友,謝謝大家!
-
仁愛新遊具‧好好玩!
2022-03-01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67 次教學活動出太陽了,新設的遊戲區啟用了,馬上傳來學生歡樂嬉笑聲。 幼兒園老師帶領著小蘿蔔頭們來體驗了,雖然是安全無虞的新設施,欣如老師還是指導說明遊戲玩法,大家排隊輪流玩鞦韆、蹺蹺板、旋轉杯、飛碟小屋…,讓這個符合安全需求的遊戲場,成了校園新亮點之一。 柯柯老師充當攝影師,留下學生歡樂的動態畫面,感謝學校貼心,除了設有幼兒園專屬遊戲器材區外,也可以玩這些新設的玩樂器具。「遊戲場安全告示」加註注音符號,所以,老師帶著他們讀,他們更能知道如何注意遊戲安全。 上體育課的惠婷老師表示:這些遊樂設施最適合較低年級和幼稚園小朋友玩,下課時高年級占用的情形已不復見,可能是挑戰度及刺激性明顯降低了,卻仍有不少學生樂此不疲哩!
-
從生活做起 實踐三好讓世界更美好
2022-02-25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25 次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生活素養,陶冶學生品德,清海國中於2月24日辦理品德教育週宣導,由學務處吳志城組長主講,希望學生融入三好理念於生活言行中實踐,建構自律、自我控制和自我糾正的思維。 吳組長首先以「我想成為甚麼樣的人?」,請學生自由發想及發表,隨即點到幾位同學,都無法回答。他指出這種現象,也就意味著自我覺察不足,對於自己是怎樣的人、將要去向何方、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尚未形成穩定的認知。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想成為「受別人歡迎的人」,那就從要求自己做個有品(品德、品質、品味)的人開始吧! 接著,他播放社會新聞影片,從這些影片中呈現逞口舌之快、致意妄為、製造糾紛、負面消極、缺乏法律規範…等亂象,請學生以公正和公義的觀點,舉出哪些地方發生問題,培養批判性思考的精神。未來運用有品德和負責任的態度思考問題,做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也願意改變自己的觀點或立場。 最後,他以三好理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期望學生致力認清自我及努力學習求知,用實際行動和自我改變來面對未來的挑戰,方能做好事;培養同理心、幽默感、謙遜的態度才能說好話;以勇敢無懼、心地純潔、目標高遠的態度面對生活即是存好心,為宣導活動做了有力的總結。
-
「印」在「尼」心裡 ~ 趣味童玩 椰殼高蹺
2022-02-25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777 次教學活動小時候動手做玩具帶來的樂趣是很多人共同的回憶,不分國籍,今日上午新住民語上課時,記老師帶了二組童玩,小朋友們會很好奇說:這是什麼玩意?記老師回答說:這是她在印尼國家小時候常玩的童玩「踩高蹺」,在台灣常以牛奶罐製成高蹺來玩,東南亞因為盛產椰子,他們會就地取材以椰殼做高蹺。 記老師說:「踩高蹺」是東南亞節慶、廟會時常見的民俗遊藝表演活動,就是將雙腳踩在高高的竿子上,大步的行走。印尼的孩童為了想嘗試「高高在上」的滋味,他們的父母便幫孩子以椰殼製作成高蹺,將椰子剖半、椰肉挖出、椰殼打洞,將麻繩從椰殼洞穿出後打結繫牢,「椰殼高蹺」就大功告成了。老師示範玩法:先將雙腳踏在椰殼上,接著兩手緊緊抓住繩子的上端,手腳同步一抬一跨,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了。看完後二年級宜豪小朋友大聲說要玩,其他二位小朋友立即附和,記老師分別讓三位小朋友體驗多元文化,現場笑聲不斷。 記老師分享印尼的宗教、文化和休閒娛樂,原來印尼和台灣一樣都有嚴重的城鄉差距,如住在都市的孩子玩得是百貨公司買來的玩具、3C產品和電玩遊戲等,而住在鄉村的孩子則發揮創意將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椰子殼拿來製作成踩高蹺的玩具來玩。記老師希望透過這樣的體驗與教導,讓學生可以快速了解印尼文化,從中體會印尼語的趣味性。三年級學生彥宇說:「今天的課程實在很有趣又富有知識性,原來印尼小孩玩的遊戲是這麼的有趣!簡單的自製玩具蘊含著東南亞國家豐富的文化性,透過遊戲的交流,不用過多的言語,便能讓學生體驗多元文化,與新住民同樂,拉近彼此的距離。 校長吳德惠表示,目前學校新住民開課有印尼語、泰國語、越南語、菲律賓語、柬埔寨語等,期望藉由多元文化的課程教學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文化異同,促進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
六年級數學主題實作--生活裡的速率
2022-02-25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351 次教學活動〖疾風追逐,款款徐行:和時間賽跑的少年。〗 行如風、奔如電,藉著世界動物排行榜認識移動最快的動物。六年級孩子在一起玩速率,記錄自己行進的秒數、進行觀念釐清,認識速率代表的意義,並延伸討論相關議題。 在20公尺行進的距離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節奏,有疾風奔馳,有緩步徐行,在六年級數學分組教學課程中,藉由實作活動設計,加強互動思考,強化問題解決力,讓學習與生活議題緊密結合,也讓數學更貼近生活。
-
仁愛彩虹志工‧再出發
2022-02-25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87 次教學活動賀!仁愛彩虹生命教育課程團隊,入班生命課程推展順利。 感謝本校退休梁立維老師的無私奉獻,義務配合學校推展生命教育課程,成為級任的好幫手,孩子的好朋友。 上學期因為疫情關係延宕了課程審查時程,這學期在級任及課發會把關下,大家在防疫氛圍中戰戰兢兢地再出發了。四年級五個班全部投入生命教育融入課程行列,藉由彩虹愛家協會系統化課程的強力支援,讓這項生命活水工程更順暢。 這套彩虹生命教育課程分初階、進階到高階,這些四年級學生已完成初階課程進入進階課程了,相信在任課老師的引導中,能更充分了解課程的核心價值,希望讓每個學生都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讀好書、愛生命,享受生命的美好與喜悅。 立維老師表示:彩虹陪伴、孩子有盼。我們願意與學校、老師一同成為孩子的守護天使,期盼每個孩子都可以因著愛的陪伴,在自信快樂中,帶著美好的信念與價值觀長大,感恩大家,有您真好!
-
仁愛學習扶助‧不間斷
2022-02-25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56 次教學活動感謝有慧、家筠、淑宜及退休立維老師,擔任這學期的學習扶助工作,在輔導積極籌畫招生中,比上學期多開一班,就是要把每個學生帶上來。 因為有這些願意付出奉獻的老師們,這些學習弱勢學生才能加入學習扶助行列,讓自己在國語、數學上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與練習,這種小班制的課輔模式,老師們特別在教材教具上系統性設計,讓他們在教室中享受學校如家的溫馨感覺。 輔導組陳組長表示:這學期開了4班,都是中高年級學生,低年級由學輔組志工協助,得以讓每個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能力補強,但見這些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進步可期。感謝老師們的用心投入,這個團隊才能永續經營,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