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打造「可教、可學、可落實」的防災課程新模樣
2025-10-30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2 次教學活動為呼應108課綱「扎根素養、連結生活」的理念,同時提升教師應用數位教材與設計防災課程的能力,后里國中承辦「臺中市防災教育數位教材推廣暨教師增能工作坊」,匯聚專家學者與第一線教師,共創兼具理論與操作的防災教學新實踐。本次工作坊透過PBL教案設計、數位教材解說與教案共備等多元模組,協助教師將防災教育有效轉化為課室現場可用、可教、可評的教學方案。 賴勝豐校長致詞指出,后里國中身為教育部認證的「防災教育數位種子學校」,肩負推動防災教育向下扎根的重要使命。近年在教務處吳國豪主任帶領下,團隊構建完整的防災教育課程架構與年級教案,不僅榮獲教育部第12屆基礎建置案防災校園績優學校殊榮,團隊教師亦於教育部112年防災議題數位教案徵選中囊括績優獎項,成果備受肯定。他期勉與會教師將工作坊所學轉化為校內推動能量,持續深化校園安全文化。 本次活動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李孟學助理教授以「防災數位教育教學」為題開講,他以一句「想要找到好點子,首先你得有一大堆點子。」揭開序幕,強調創意是優質教案設計的起點。李教授以「故事接龍」與「課程盤點」兩大策略,帶領教師從生活經驗出發,學習如何在防災議題中挖掘創意元素。透過團體互動的故事接龍活動,各組依據各種情境延伸和串連劇情,不僅激發想像力,更訓練邏輯思維與團隊協作;接著藉由課程盤點活動,引導教師檢視自身教學內容與防災素養的連結點,分析教學現場的挑戰與困境,再據此發想具創意且可操作的防災數位教案,將抽象原則化為具體課程設計。 下午的分組實作課程由后里國中劉怡君組長主講「防災數位教學設計」,她以豐富的實務經驗,帶領教師親身體驗如何運用教育部開發的防災電子書、動畫、繪本與教育遊戲等多元教材,將抽象的防災概念轉化為學生可理解、可體驗的學習內容。劉組長以「做中學」的方式,手把手指導教師運用教育部「因材網」設計數位防災課程,示範如何依據不同學習目標指派影片與練習題,讓學生能依個別學習進度自學,並為學生量身打造學習任務與測驗內容,避免重複練習已熟悉的題材,提升學習效率。她進一步說明,教師可運用「因材網」的數據報表功能,即時掌握學生學習歷程,包括學習進度、答題正確率與錯誤概念分析,藉由數據回饋調整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更具精準性與個別化。最後,劉組長帶領與會教師運用設計思考方法,結合素養導向與學習歷程的反思,進行課程共備與交流。各組教師熱烈討論、積極發表創意構想,展現防災教育結合數位學習的創新能量,為臺中市防災教育課程注入嶄新動力。 課程經由賴勝豐校長主持綜合座談劃下句點,大家頗為肯定工作坊落實學用合一,讓防災教育不再停留在演練或宣導,而是可以走進課室、融入教科書與評量設計,成為教學日常的一部分。此次增能培訓不僅帶給教師完整的資源導覽與實作經驗,也形塑一個跨校交流與共備成長的平台,使臺中市在防災教育路上邁出更紮實一步。
-
告別成長的尷尬! 塗城國小「青春新樂園」幽默解鎖青春大小事
2025-10-30 大里區 塗城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1 次教學活動【塗城報導】「青春期」是孩子們人生中正在經歷或即將面對的重要階段。為幫助學子建立正確的心態,塗城國小日前特別為五年級的「大孩子們」舉辦了一場名為《青春新樂園》的專題講座,引導他們坦然面對成長的轉變。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幸福生命教育發展協會」的陳景彬講師主講。陳講師以其幽默風趣的風格,搭配貼近生活經驗的實例,將生硬的生理、心理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破除了孩子們對青春期「大小事」的迷思與尷尬。 整場講座在歡笑聲中進行,學生們反應熱烈。校方表示,期望透過這樣輕鬆且專業的引導,讓孩子們在面對身體與心靈的變化時,能減少焦慮,學會欣賞並接納自己,以更健康、自信的態度邁向人生的新里程。
-
「萬聖閱讀趴.英語闖關趣」
2025-10-30 東區 大智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7 次教學活動在秋意漸濃的十月,大智國小化身為一座充滿奇幻與學習樂趣的樂園!為迎接萬聖節,學校於 114年10月29日(星期三)早上8:00-8:40 舉辦了「五年級Halloween闖關活動」,並結合閱讀推廣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英語、在故事中啟發想像,度過一個寓教於樂的萬聖節。 闖關活動設計了三道趣味關卡,每一關都圍繞著萬聖節主題英語學習,融合聽、說、動作與表演,讓孩子們在挑戰中快樂學習。 另外,為迎接萬聖節的到來,本校特別結合節慶氛圍,鼓勵學生在晨讀時光或閱讀課中閱讀閱讀認證的指定書籍。並推出「妙語說書人」與「說書人見面會」活動,透過故事的導讀與說書人的分享,讓學生更深入體會書中情節與人物魅力,培養閱讀興趣與表達能力。 此次萬聖節活動不僅增進了學生的英語單字與口語能力,也讓他們在遊戲中體驗合作、勇氣與創意。將閱讀融入節慶,讓閱讀成為一場充滿創意與樂趣的節慶盛會,為秋季學習注入滿滿的活力與魔法!
-
👻東平國小萬聖節萬聖節英語闖關熱鬧登場!👻
2025-10-30 太平區 東平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6 次教學活動東平國民小學於10/30舉辦「萬聖節英語闖關活動」,由教務處規劃並偕同外師Normah、Jay,中師高雅萍、葉婷婷老師精心設計四個主題關卡,由外師與中師共同擔任關主,帶領三年級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中學習英語。 今天一早,愛閱館前方變身為充滿節慶氛圍的闖關樂園,各關主負責老師也精心布置各站的活動看板。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拿闖關卡,準時來到會場,既期待又興奮地、挑戰各項任務。外師戴上尖頂帽、親切地與學生互動,用遊戲引導孩子開口說英語,現場笑聲不斷、氣氛熱烈。 完成所有關卡、集滿印章後,學生們最期待的時刻來了—來到最後一站跟主任兌換特製的「蜘蛛糖果」!這份由老師與圖書志工媽媽利用空餘時間共同手作的小驚喜,化身成為活動中最甜蜜的獎勵,也象徵著學習的甜美成果。 教務處規劃英語闖關活動,結合節慶與語言學習,讓孩子能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自然運用英語,不僅增進語言能力,更培養了勇氣與自信。 今日榮原校長、家長會明賦會長、鉫埕會長、美緣會長也蒞臨現場和學生同樂。東平國小持續推動多元化的雙語教學活動,透過節慶學習與跨文化體驗,營造自然使用英語的校園氛圍。此次萬聖節活動不僅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也展現了學校推動雙語教育的用心與成果。
-
AI引領 教學新世代
2025-10-30 東區 大智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4 次教學活動在AI浪潮來臨的時代, 教師的學習, 也是一種前瞻的教育力量🌍 週三下午, 大智國小師長們開啟「資訊應用能力超前佈署」模式⚡ 主題是——🤖《生成式AI於課堂應用的策略與實踐》 從「因材網」e度的操作與應用、到AI教學工具的實作, 老師們親自動手、腦力全開, 探索AI如何成為教學的好夥伴、學生學習的好助力🌟 AI不只是科技,更是一場教育的革命💪 大智教師們,持續用行動領先一步!
-
穿越時空,探索阿卡貝拉的無窮魅力!大里高中師生藝起進劇場
2025-10-29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9 次教學活動秋日午後,在本校音樂科黃佳琪老師細心安排下,高二的社會組同學來到臺中國家歌劇院參與「藝起進劇場—阿卡貝拉篇」活動,由Voco Novo 爵諾人聲樂團帶領學生認識阿卡貝拉,從悠揚的葛利果聖歌到充滿節奏感的 Doo Wop,除了欣賞美妙歌聲,也經由樂團團員活潑地說明及互動,讓大家認識流行、爵士、非主流等多元風格的阿卡貝拉樂團與曲子,並體驗阿卡貝拉的和聲樂趣!(本段關於阿卡貝拉文句擷取/修改自活動簡章) 在《A Cappella 聽什麼?!》之後,同學們跟著導覽員逛遊歌劇院,穿梭在曲牆間聆聽解說,感受伊東豊雄建築師精心設計的光線與光影變化,透過室內與戶外的觀察,認識各種建築與藝術語彙,沉浸在美好又變化豐富的空間中,學習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然。 希望有了今日踏入劇場的體驗,未來同學們也能經常欣賞藝文演出,豐富心靈與生命。
-
防制校園霸凌宣導
2025-10-2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60 次教學活動「遇到被嘲笑或被欺負時,要溫和且堅定地拒絕對方…」北屯國小教學團隊,為加強防制校園霸凌概念,在電腦課時融入防制校園霸凌宣導,以教育部提供校園霸凌防制宣導相關資訊,叮嚀學生在生活中、使用資訊產品等,皆須養成防制霸凌的態度:遭受或知悉欺凌行為應勇於拒絕並主動反映,可利用多元通報管道: (一)周圍的師長朋友(導師、家長、好同學或好朋友)。 (二)學校申訴電話或投訴 ...
-
小小蕉農收成趣 蘋果催熟魔法箱
2025-10-29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88 次教學活動在南屯幼兒園的庭院角落,有一叢高大壯碩的芭蕉樹,那是松鼠班師生親手栽培、細心照顧的成果。上個月初,這棵芭蕉因結出沉甸甸的一大串芭蕉,樹幹被壓得彎了下來。孩子們看見後,立刻展開救樹行動,合力用竹子支撐起芭蕉樹。轉眼兩個月過去,這串芭蕉每一根都長得圓滾飽滿,甚至已有幾根開始轉黃、露出誘人的果肉,因此今天決定正式採收,親自品嚐這份努力的甜美滋味。 不過,要摘下這樣一串芭蕉可沒那麼簡單。首先芭蕉樹被切割時會流出汁液,若不小心沾到衣服,可是洗不掉的;再者,一串芭蕉重量將近20公斤,如果沒有計畫好採收方式,掉落時不只會砸傷人,還會把芭蕉砸壞,實在可惜。因此,在開始採收前,師生們先討論並擬定好作業流程。 首先大家利用原有的竹支架,孩子們合作將芭蕉樹幹固定好。接著,在芭蕉與樹幹的連接處切出一個向外的V字形切口,讓果串慢慢下降。孩子們圍在四周扶穩芭蕉,待高度合適後,再切斷頂端連結,使芭蕉順利離開母株。藉由這樣的方式,芭蕉終於安全落地、毫髮無損。而每棵芭蕉一生只會長一串芭蕉,因此採收後也必須將母株整棵砍下,留下莖葉回填在根部,讓其回歸土地、滋養下一株芭蕉。 還有,沉甸甸的芭蕉串一搬起來,就得四位孩子和大人一起合力,才順利運到廣場進行後續處理。抵達之後第一步是分段,用鐮刀將大串芭蕉切成一小串一小串,方便保存與食用。剛採下的芭蕉表面有髒汙與小蟲子,所以老師們先用清水徹底清洗,再由孩子們迅速擦乾,避免果皮因潮濕而變質。接著,先將已泛黃成熟的芭蕉挑出,好的留下準備品嚐,壞的則回歸土地當肥料。整理完後,共分出十小串芭蕉,孩子們開心得不得了。 而仍呈綠色的芭蕉暫時還不能吃,需要進行催熟。於是大家準備箱子,把擦乾的芭蕉整齊排放到裡頭,然後再放入四顆蘋果一起密封,讓蘋果的天然氣體幫助芭蕉熟成。孩子們細心貼上紙膠帶封住孔洞,只留一個小窗方便觀察,催熟箱就這樣完成。大家一邊封箱,一邊興奮猜想芭蕉會幾天變黃,滿心期待開箱的那一刻。 封箱後,孩子們開心地把兩大箱催熟箱帶回教室,也另外留一串放在自然環境催熟,準備觀察誰比較快變黃。幼生王顥分享:「芭蕉真的很重,我有用力扶住才沒掉下來。」幼生劉品辰說:「芭蕉吸到蘋果的味道就會變成熟,我好想快點吃到。」徐素雯老師說:「從幼幼班親手種下的芭蕉,終於在今日結出豐碩的果實。看著孩子們在園長與組長的協助下,齊心協力地撐枝、搬運、擦拭、裝箱,過程中洋溢著興奮與喜悅。那一串串沉甸甸的芭蕉,不只是植物的成果,更是孩子們一路成長的足跡。當他們品嚐著採收下的芭蕉時,臉上滿足的笑容,正是最甜美的收成。」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是第一次採收芭蕉,沒想到原來採收芭蕉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例如若被汁液噴到身體會發癢、衣服也容易被染黑,這些都是第一次學到的經驗。另外,一整串芭蕉高高掛著,取下時才發現原來這麼重!多虧松鼠班孩子們的幫忙,才順利扛起這串大大的芭蕉。最後,松鼠班也細心地幫芭蕉清洗並擦乾,大家正期待著芭蕉慢慢熟成、變得香甜可口。」園長陳議濃表示:「這次芭蕉採收,孩子們親身體驗從切割、搬運、清潔到催熟的每一個步驟,既辛苦又充滿成就。看到孩子們的笑容,也替這兩年用心照顧芭蕉的他們感到驕傲。而催熟箱就像一個魔法箱,繼續帶來期待與驚喜。相信這段難忘的過程,會成為孩子心中最珍貴的自然學習回憶。」
-
萬聖勇闖三關 任務大成功!
2025-10-29 沙鹿區 公明國小 幼兒園 陳月裡 報導點閱數:99 次教學活動10月29日,公明國小附設幼兒園化身為「小小萬聖冒險村」,熱鬧展開一年一度的萬聖節闖關活動!孩子們化身勇敢的小小冒險家,挑戰一關又一關驚奇又有趣的任務,在遊戲中不僅培養觀察力與勇氣,更收穫滿滿的成就感與歡笑! 第一關:眼球消失術 小朋友們小心翼翼地將「眼球」放在紙盤上,專注地搖晃、移動,直到眼球順利滾進洞口——驚呼聲與笑聲此起彼落,氣氛嗨到最高點! 第二關:打擊魔鬼 手握恐怖眼球造型的「武器」,小勇士們奮力出擊!當象徵魔鬼的加油棒被成功擊倒時,孩子們紛紛興奮地跳起來,大聲歡呼自己的勝利! 第三關:天羅地網 孩子們將小球拋向巨大的蜘蛛網,每一次命中都伴隨著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現場氣氛歡樂滿滿! 每完成一關即可獲得一枚印章,集滿後還能兌換可愛的小獎品。孩子們在挑戰中收穫自信、在笑聲中滿載而歸。 活動過程中,老師努力拍下難忘的闖關照,為今年的萬聖節活動畫下最完美的句點。 透過這些精心設計的關卡,不僅讓孩子們勇於挑戰、樂於合作,也更深刻地體驗了萬聖節的奇幻氛圍與節日樂趣!
-
東光國小「蔥香米餅」的永續美味
2025-10-29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0 次教學活動為落實食農教育並推廣國產好米的多元應用,三年級結合自然課程辦理「蔬菜米蔥油餅實作體驗活動」,活動以「從植物認識到動手烹飪」為主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體驗米食文化與永續飲食的價值。 課程開始由營養師帶領學生觀察植物的外觀構造,透過蔥的莖、葉特徵,了解植物的生長型態與營養來源,並引導學生思考蔬菜在均衡飲食中的角色。隨後進入米食教育主題,介紹新興食材——米穀粉,讓學生了解米穀粉的製作過程、營養價值及其作為替代麵粉的優點,包含無麩質特性、促進本土稻米利用與支持在地農業等重要意義。 說明解說蔥油餅燙麵的技巧後,學生們依組分工,開始進行實作。從切蔥、和麵、擀皮、包蔥到下鍋煎製,過程中孩子們展現高度的合作精神與學習熱情。隨著金黃色蔥油餅在鍋中漸漸成形,教室內瀰漫著米香與蔥香,孩子們在期待中觀察食物的變化,並加入起司與雞蛋等創意食材,完成一道道香氣四溢、營養均衡的蔬菜米蔥油餅。 活動結束後,學生能清楚說出蔥的植物構造、米穀粉的應用特性及其環保與健康價值。透過親手製作的過程,學生不僅增進對科學與食物來源的理解,更培養團隊合作、珍惜食材與尊重農業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