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仁愛教師節‧布置好了!
2023-09-22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49 次教學活動低年級以畫我老師為主題,就是要透過這樣的實際行動,表達敬師感恩,像或不像不是重點,讓學生提前感受教師節的氣氛,並從塗鴉中學會觀察老師才是王道。 《阮老師的話》與《敬師卡設計》同時上場,希望學生寫出老師教學時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這次海選出33位學生獲獎,難能可貴的是有二年級學生也主動送作品來輔導室。中高年級的敬師卡比賽,每班送件3-5件,然後由輔導室決選出40位同學獲獎,其他未入選的作品也一併布置在二號穿堂供全校分享。 「教師Bingo九宮格」活動積極進行中,開學以來課餘時段,都會看到學生穿梭各處室及教室,因為高年級至少要完成6格以上的任務,摸彩單才能投入各年段摸彩箱,期待摸彩時能中大獎,預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輔導室趕在教師節前夕做好部分布置工作,希望透過靜態展覽炒熱氣氛,讓全校師生更有感,敬請密切期待!全校師生動起來了!
-
教師節系列活動1
2023-09-22 西屯區 上石國小 蘇靖媚 報導點閱數:333 次校園新聞因為有您~世界變得不一樣 每年教師節,學校都會辦理一場感謝師恩的慶祝活動。今年的表揚慶師大會一如往常溫馨動人。 首先拉開序幕的兩段精彩的扯鈴表演,學生利用早中晚課餘時間練習,將用心準備的精彩節目,將誠意滿滿的各項特技獻給老師,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接下來的校友限時批,是第一場高潮。謝謝至善國中校長帶著團隊,帶著去年畢業生回到學校,將心中對國小老師滿滿的懷念與感恩,寄託在一張張小卡片中,寄情在短短文字裡,寄心在看到老師時止不住的笑意和衝向前的擁抱中。 接著的資深教師、優良教師表揚,感謝每一位老師奉獻青春,陪伴孩子長大。也同時謝謝學校最堅強的後盾-上石家長會捐贈學校各項教學的軟硬體設備,親師合作無間,上石的孩子最幸福。 一首世界因你而美麗的全校大合唱,句句敲在老師的心弦,稚嫩的童音是最動人的天籟。我想老師們就是這麼容易被感動,會因為孩子們閃閃發亮的眼神,會因為孩子對師長的無保留的信賴,而一直一直愛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上石國小輔導室為教師節準備了一系列活動,慶祝大會只是其中一項,接下來仍要請大家陪孩子們一起感謝身邊所有的老師,謝謝這謝生命中的貴人。 親愛的老師們,謝謝您,因為有您~讓世界變得不一樣。
-
雙語教學 塑造多元文化的教育環境
2023-09-22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許嵐婷 報導點閱數:555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大甲區文昌國小一直致力於創建一個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其中英文更是文昌的一大特色,今年配合台中市的教育方針,申請雙語教學,由體育老師─李震承和美勞老師─許元欣老師和郭雅惠老師實施雙語教學,英文老師─郭淑惠協同教學,大家利用共同時間一起討論、備課。 在學校中,學生們在英文課課堂上接受英語課程的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但雙語教學則實施在六年級的體育和四年級的美勞課程中,老師在這些課程中用英語指導運動、比賽,或者在美勞創作過程中進行英語討論。這樣的環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接觸和實踐英語,使其成為他們的生活語言。將課室英語融入教學中,營造了多元文化的氛圍,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還促使他們更自信地運用英語進行學習和交流。 文昌國小以雙語教學為基礎,積極打造多元文化的教育環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水平,還培養了他們的多元文化素養。這個充滿創意和活力的學習環境將為學生們的未來鋪平道路,讓他們自信地走向未來,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的社會。
-
太陽音樂祭鼓勵年青人追求夢想永不放棄
2023-09-22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80 次校園新聞為喚起學生對於音樂表演的喜好,瞭解藝術存在於日常生活的真諦,學務處申辦「SUN HOT 太陽音樂祭」校園巡迴演唱會於9月21日利用班週會正式開鑼,許多學生多迫不急待地早早到場等候。 賴勝豐校長於活動開場前簡單致詞,呼應今天的音樂祭主題,鼓勵每一個年青人都應該效法台上的表演者懷抱夢想,更應拚盡全力追求「永不放棄」,節目在校長頒贈學校感謝狀後開始。 節目主持人指出,SUN HOT 太陽音樂祭是以提供高中職生表演機會而辦理的音樂性公益活動,吸引許多來自各縣市的音樂愛好者參與選拔。能上台演出的歌手皆從數千位的表演者當中脫穎而出,可以說是一時之選。 表演時刻,各個歌手在台上奮力地青春吶喊,展現出如太陽光芒耀眼的舞台魅力,並且走到台下,和觀眾親切互動,隨著台下觀眾熱烈的歡呼聲回饋,每一位歌手都幻化成舞台上的英雄,最後在師生和歌手們合照後完美結束。
-
95%的滿意度
2023-09-22 東勢區 東勢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318 次校園新聞112年教育部體育署補助本校765萬整建的的PU跑道及中央球場,於7月24日驗收合格,周圍環境整理復原後,正式開放師生及社區民眾使用。全新的跑道及球場,富有彈性的PU材質以及壓克力塗料明亮鮮豔的色彩,球場中間還特別繪製了校徽圖案倍增親切。學生及民眾使用後,經隨機訪談高達92~98的滿意度。部分社區民眾甚至主動表示想要捐款維護,警衛也說假日垃圾比起從前少了很多,感覺民眾更加愛惜了呢!
-
文昌數位學習增能社群 引領教學的未來
2023-09-22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許嵐婷 報導點閱數:499 次校園新聞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數位學習已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趨勢。為了更好地應對這個挑戰,大甲區文昌國小也成立了數位學習發展社群,這社群由教務主任擔任召集人,社群成員有校內教授資訊課程的四位老師,還有導師、及設備組長,期望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發掘更多的數位教材供校內老師使用。 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我們當然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善用校內的210台的平板在教學上,運用科技來提升學習體驗,能讓教材更具吸引力和效益。我們共同探討和實驗最新的數位學習方法和工具,透過彼此的經驗分享、討論教學方法,並討論如何更好地運用數位工具來支援學生的學習。接著真正的實施於教學中,通過創新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使教育更具吸引力。 數位學習社群使得教育變得更加開放和多元,我們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大家能夠分享自己的教學和經驗,同時也將我們社群所討論出的相關資訊,提供給校內所有的老師使用,希望讓老師能由我們的經驗中獲益。這種協作和知識共享的精神將推動文昌國小的教育不斷前進,使我們更好地應對教學的挑戰,也為未來的教育創新鋪平了道路,我們這個數位學習社群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引領我們進入教學的全新時代。
-
文昌寫作~112年9月
2023-09-22 大甲區 文昌國小 陳志瑋 報導點閱數:537 次教學活動全校寫作文活動是一個讓學生們發揮創意和想像力的好機會。大甲區文昌國小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都會利用晨光時間讓二~六年級的學生練習作文,增加學生的寫作機會。各班會將班上2~3篇優秀作品上傳至學校網站~『文昌寫作天地』,獎勵優秀的學生外,也能讓家長及其他學生欣賞優秀作品。 這次低年級的題目是『我的老師』,配合即將到來的教師節,請小朋友透過文字,將自己心目中的老師寫下來。中年級的題目是『我長大了』,寫出自己的生活經歷,從自己的行為表現中體認到自己已經長大了。高年級的題目是『背書甘苦談』,分享文昌每週二背書的點點滴滴,是快樂還是痛苦呢?背完書又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藉由全校寫作文活動,學生們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透過網站的分享,學生們也能見賢思齊、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
11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獲佳績
2023-09-22 大甲區 文昌國小 陳志瑋 報導點閱數:479 次榮譽事蹟大甲區文昌國小師生參加112年度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在老師們辛勤教導及參賽選手努力練習下,榮獲佳績!恭喜以下得獎的師生,也感謝指導老師們的辛勤指導! 國小學生組: 607王靖淳同學參加11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榮獲 國語朗讀 特優,指導老師:蔡慧敏老師。 605王宣愛同學參加11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榮獲 作文 特優,指導老師:楊璦嘉老師。 605李欣霏同學參加11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榮獲 國語演說 優等,指導老師:賴佩慈老師。 605曾慶源同學參加11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榮獲 寫字 優等,指導老師:郭雅惠老師。 教師組: 柯淳郁老師參加11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榮獲 教師組 閩南語演說 優等。 陳慧君老師參加112年全國語文競賽臺中市複賽,榮獲 教師組 閩南語字音字形 優等。
-
防災從小做起—地震逃生演練
2023-09-22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林健安 報導點閱數:509 次校園新聞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從小建立學生地震逃生正確觀念是十分必要的。本校配合國家防災日,安排學生地震逃生演練,透過實際操作讓地震逃生觀念深植學生心中。 於正式演練前,學務處先於學生朝會時進行「趴下、掩護、穩住」之示範以及疏散時「不推、不跑、不語」之宣導,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地震逃生技能與觀念。在地震演練當天,當警報聲一響,各班學生皆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於教室內或戶外就地掩蔽,就連幼兒園學童也能做得十分標準呢!待地震稍歇,學生或戴防災帽,或以桌墊等物品保護頭部,並以極快的速度疏散至空曠處,整體表現可圈可點。 防災意識必須從小落實與做起,期許所有學生能將地震逃生知識及技能落實於生活中,在地震來臨時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竹仔坑國小)
-
用身體力行和全心感受,實現戶外教育的意義
2023-09-2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608 次榮譽事蹟〖二三四年級山水日〗 華小孩子們最期待的山水日,在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裡開心出遊囉!來到鳳凰谷鳥園,一起走踏山林、與鳥同行,認識瀕危絕種鳥類,還能與鸚鵡小藍來個近距離接觸;探索王功漁港潮間帶,來一趟濱海植物生態巡禮,感受漁港特有風情、體驗蚵農辛勤工作、品嚐漁村風味餐、進行海廢藝術創作;搭乘集集小火車,前進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透過自然觀察、生態導覽,認識台灣原生動植物。 每一次的旅行,孩子們自備碗筷和水壺,用身體力行和全心感受,一點一滴積累對於環境永續的決心,實現戶外教育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