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聲韻忠信 傳遞佳音
2024-11-28 西區 忠信國小 教學組李靜嵐 報導點閱數:546 次校園新聞11月22日週五傍晚,勤美術館洋溢著濃濃的聖誕氣息,璀璨的燈飾將園區妝點得如夢似幻。在這充滿節慶氛圍的時刻,忠信國小合唱團的優美歌聲,為這個夜晚增添了一份溫馨與感動。 燈光柔和地照耀著孩子們,團員們清澈嘹亮的歌聲在空氣中迴盪,《ゆうき》勇氣這首歌曲,如同一股暖流,吸引遊客不自覺地駐足欣賞,他們陶醉在孩子們純真的歌聲中,感受著節日的溫馨。有些家長更帶著孩子一同聆聽,共同感受音樂的美好與溫暖,如同一場心靈的洗禮,讓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與力量。 忠信國小合唱團在「113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同聲合唱乙組」榮獲第二名的佳績,並且獲邀參與勤美草悟聖誕村的系列活動,能夠在如此美麗的場地表演,對孩子們來說是一次非常珍貴的經驗。透過這次演出,不僅讓孩子們展現了辛勤練習的成果,也讓更多人感受到合唱團背後的努力與熱情。 12月21日22日,忠信國小合唱團會在勤美草悟進行佳音放送,孩子們的歌聲將在冬日的夜空中飄揚,為寒冷的季節增添溫暖和歡樂。希望大家都能前來支持,為這些充滿夢想的小小歌者們加油喝彩,留下難忘的回憶!
-
週三教師進修~特教研習、性平講座
2024-11-28 西屯區 上石國小 蘇靖媚 報導點閱數:184 次校園新聞週三下午進修研習,很高興邀請到劉秀鳳老師來分享「從CRPD談特教生性別平等教育與校園性平事件處理」。 特教生的融合教育、校園中的性平事件、性平三法的適用對象、師生之間的距離拿捏……,劉秀鳳老師以自身處理過的案例一一分享並說明,豐富了老師的相關知能,也讓老師們在未來進行校園性平教育及面對校園性平事件時,能依據最新法令照顧好我們校園中的每一位孩子。
-
Go Go Team relay 北屯國小慶祝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8
2024-11-27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10 次教學活動接力賽跑屬於田徑運動的一類,為多人合作的徑賽項目。同隊選手之間以30厘米長的金屬圓棒為傳接工具,稱之為接力棒,必須在接棒區內接棒。 北屯國小歡慶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陸續登場,重要活動之一是學生田徑比賽。各班選派優質選手參加比賽,無不磨拳擦掌爭取班級榮譽。大隊接力是一項傳統田徑比賽項目,我們一起來為選手加油!
-
Go Go Team relay 北屯國小慶祝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7
2024-11-27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53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歡慶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陸續登場,重要活動之一是學生田徑比賽。大隊接力比賽各班選派優質選手參加比賽,無不磨拳擦掌爭取班級榮譽。我們一起來為選手加油!
-
交通安全知識王 遵守規則我最行-2
2024-11-27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53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宣導交通安全不遺餘力,今天辦理靖娟文教基金會辦理的交通安全宣導活動,帶領學生從繪本「到遊樂園去玩」中,一一細數許多要遵守的交通規則!到遊樂園去玩,以學生們在生活中所觀察到、遇見到的案例,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強化學生的交通安全正向態度。
-
交通安全知識王 遵守規則我最行-1
2024-11-27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59 次教學活動「到遊樂園去玩 你會發現有許多要遵守的交通規則喔…」北屯國小宣導交通安全不遺餘力,今天辦理靖娟文教基金會辦理的交通安全宣導活動,帶領學生從繪本中,一一細數許多要遵守的交通規則!到遊樂園去玩,以學生們在生活中所觀察到、遇見到的案例,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強化學生的交通安全正向態度。
-
腦力激盪展創意,科展指導奠基石
2024-11-27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96 次校園新聞由忠孝國小承辦的《113學年度臺中市中小學科展指導教師工作坊》,於11月12日、19日與26日在教師研習中心圓滿落幕。來自全市的教師聚集一堂,透過專業講師指導與小組合作,從研究主題發想到成果呈現,為明年科展打下堅實基礎。 研習首日,講師帶領教師進行腦力激盪,從生活細節中汲取靈感,激發創意。教師們踴躍分享經驗,討論熱烈,不論簡單實驗設計或複雜科學理論,都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並將科學概念具體化,融入教學,激發興趣。 在隨後的實作環節,教師們以小組合作形式,將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製作科展作品海報。最終成果發表中,各組分享研究流程步驟與結論心得,展示創意與專業結合的精彩成果,增強了指導科展的信心與能力。 為期三天的研習不僅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也讓他們掌握選題、實驗設計、數據分析與成果展示的關鍵技巧,對引導學生進行科展研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這些收穫將在明年科展中化為實際助力,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 此次工作坊順利完成,不僅為臺中市科學教育種下希望,也為教師們注入更多熱情與啟發,為科展指導與教育創新奠定了深厚基礎。 照片連結https://reurl.cc/V0E67Y
-
冬季最美麗的盛事
2024-11-26 新社區 東興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32 次美感-其他2024年臺灣最美麗的盛事~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今年以「花漾新社、太空花境」為主題,透過花海造景讓遊客親臨現場接觸農業,讓民眾體驗中台灣農村豐富的樣貌,讓遊客一飽眼福並享受山城在地景觀,體驗山城慢活的幸福感受;不但帶給民眾心靈與視覺的雙重饗宴,讓煩悶心情一掃而空,當然也讓遊客享受新社區在地美食,體驗新社山城慢活的幸福風情。 新社區東興國小位於花海旁,每年花海季全校師生會到花海進行戶外教育與環境教育課程,今(26日) 空氣中帶有一絲寒意的早晨,讓人有些小小的失落感;但學生朝會後,溫暖冬陽終於出現了,孩子們開心叫好,因為今天要去郊遊;老師們除帶領孩子認識在地美景與文化外,也為孩子們解說各個大型花卉藝術裝置的巧思與意涵,孩童透過沉浸式體驗,一一走讀每個展區的巧思與意涵;大樹班的小朋友們開心的手舞足蹈,彷彿自己就是蜜蜂、蝴蝶,飛舞在花海中;展場也有在地小農與特色店家進駐,孩子們開心地賞花吃美食,盡情享受走出教室上課的不同樂趣。 本次戶外教育不僅讓師生近距離接觸家鄉的農產與花卉,更讓孩童透過走讀、體驗、觀察與探索學習貼近生活經驗,豐富學習;回到學校,每位小朋友紅通通的臉蛋上掛滿笑意與滿足神情,為今天收穫滿滿的校外教學畫下完美句點。
-
永寧小鴨來上學
2024-11-26 梧棲區 永寧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70 次校園新聞梧棲區永寧國小一年一度的「小鴨來上學」活動是學校非常具代表性的傳統,讓學生透過和小鴨的互動,學習關心動物、了解自然,也加深與社區文化的連結。這學期共有七隻小鴨進駐校園,成為孩子們的學伴和生活中的小夥伴。孩子們一看到鴨子就興奮地喊著「柯爾鴨!柯爾鴨!」原來牠們被當成了最近爆紅的寵物鴨,其實牠們是很會生蛋的褐色菜鴨。這些小鴨不僅帶來歡笑,還增添了課堂外的生活教育及生命教育的素材,也讓學生從照顧小動物中學到責任感與愛心。 特別感謝永寧社區的「養鴨達人」蘇先生,每年他都無私地將新生小鴨帶進學校,細心為小鴨們準備棲息環境,並和師生分享在地的養鴨文化。低年級的小朋友最喜歡圍繞在蘇先生身邊問:小鴨為什麼是黃色的?小鴨什麼時候會下蛋?…有著說不完的問題,蘇先生總是有耐心的一一回答。蘇先生提到,永寧社區因為低窪的地勢與豐富的水資源,過去有很多養鴨人家,「白毛浮綠水」,成群的鴨子悠游其中,因此這裡的舊地名被稱為「鴨母寮」。這樣的歷史背景也成為學校校本課程的DNA,讓學生對家鄉的自然人文有更深切的認識。 每年,學校也會安排五年級的同學擔任「小鴨志工」,協助照顧校園鴨寮中的小鴨們。珩諺同學表示:他很喜歡到鴨寮看小鴨,看著牠們在水池戲水並整理羽毛,總覺得十分療癒放鬆。小鴨志工們負責每天巡視和補充小鴨的飼料和水、撿拾鴨蛋並隨時觀察牠們的生活起居,雖然有時候在鴨寮會不小心踩到「便便」,但是能讓小鴨在校園裡安心生活,小小志工們都十分有成就感。這項安排不僅鍛鍊了志工同學的責任感,也讓全校學生在互動中學會關愛小動物和尊重生命。 校長彭文貞表示,永寧國小「鴨鄉寶」教材從在地出發,依據不同年級的發展,建構「鄉土、語文、藝術、國際」四大主軸系統性課程地圖;除了觀察、照顧鴨寮裡的小鴨,也結合食農教育導入鹹鴨蛋製作體驗,並在電子繪本中延伸語文與資訊科技學習,以及製作小鴨抱枕的美術創作課程,孩子們也在國際視訊中向各國朋友展示鴨寮中的藝想世界。 結合社區文化是學校成功的關鍵,未來永寧國小將會持續發揚這樣的在地特色教育,讓學習更有意義。
-
開闢生薑園 移植薑薑好
2024-11-26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46 次教學活動日前南屯幼兒園在立冬的時候,舉辦了一場立冬的枸杞紅棗薑湯的品嚐活動。活動裡不僅讓孩子觀察各種配方的形色與味道,也讓全園師生有個溫暖的體驗。值得一提的是,該活動所使用的薑,孩子嘗試之後不僅對它印象深刻,又辣又勁的滋味,在冬天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享受。其次,當時佈置作品所做的薑母鴨,也使用大量的薑來擺飾,這也讓整個校園更加貼近進補的歡樂氛圍。 不過大量用來佈置的生薑,經過半個月的時間,也開始冒出嫩芽,有的甚至已經快長出5公分左右的綠葉。因此,為了讓這批薑能得到最好的運用,大家決定要將冒芽的生薑挑選起來移植,而啄木鳥班的師生就準備要來挑戰這個任務。首先一開始,要先把整塊的生薑先撥開,折成大約半個手掌大的大小。而上面必須要留點突根,會比較容易發芽成功。之後折好的生薑,要移到太陽下先曝曬殺菌,避免傷口沒有癒合好就放入土內,導致生病而移植失敗。經過一天的完整曝曬後,啄木鳥班的孩子們先觀察原本折斷的傷口,都變成白色癒合好了,生薑確定完整之後,大家就帶到預定種植地,準備要來種植了。 因為生薑生性喜歡半日照,所以找了一處合適地方,也是先開墾堆土完畢。不過目前田圃雖然漂亮工整,但之後可能會有長雜草,所以決定要先蓋上黑布,來減少長草的機會,也讓身為小班的啄木鳥班孩子比較好管理。因此在園長與老師的指揮下,孩子們先拉長黑色不織布,先把整個田圃範圍蓋起來。之後再用鐵錐先敲出洞之後,再用塑膠釘將不織布固定在田圃之上。孩子們很多都是第一次拿大槌子,所以使用起來比較吃力也比較逗趣,不過在大家的堅持與努力下,終於把整片不織布給固定完整。 接下來就是準備要種植,首先在黑色不織布上頭,抓取適當的距離,用大剪刀將黑布剪出一個個等距的十字小洞,之後孩子們再拿小鏟子從布破洞的地方再出一個小洞出來;雖然十字開口並不是很大,但孩子們都很專注與用心地挖,挖大概夠埋一個生薑的深度之後,再將生薑的凸芽朝上,最後,再用培養土將洞覆蓋起來,同時把挖出來的土再覆蓋上去,完成了一株珠生薑的種植。 完成了之後,孩子們也協力將原本在一旁的木頭再往中間集中,讓木頭可以沿著田圃周邊擺放。除了可以固定黑布與標示區域之外,也讓整個生薑園更加有自然氛圍。而且種完之後,孩子們不忘給生薑澆水與鼓勵,希望它們能順利長大。啄木鳥班幼生湯睿恩說:「我有力氣大,有幫忙抬不織布。」幼生陳彥霓說:「生薑種下去要澆水,這樣才會快點長大。」啄木鳥林渝婷老師說:「上週園長爸爸有跟我們預告要進行薑的種植,今天是啄木鳥班出任務的時間,園長爸爸事先帶著孩子認識薑的部位與功用後,請孩子將薑折斷一半,然後再把薑拿去曬太陽,曬太陽的原因是就像我們有受傷要擦藥一樣,薑折斷要靠太陽修復這樣才能夠種植,接著今天進行種植,小班較少有這樣種植的經驗,過程中雖然需要大人多一些協助,但孩子有經歷過慢慢的就能夠了解種植的歷程,這次種薑的經驗除了孩子有實際的體驗老師也是收穫很多喔!」 保育組長組長蕭心慈說:「延續立冬的薑母鴨,我們把生薑拿來種植了,原來種薑只要把薑切塊,再埋到土裡就好,種植的步驟很簡單,但為了更好的照顧薑,我們帶領孩子鋪上黑布,可以有效防止雜草生長,又能減少水分的流失。原來生薑要種植2-3年才能收成,相信在啄木鳥班孩子們的細心照顧下,這些薑一定會冒出新芽,一定會有豐收的一天喔!」陳議濃園長說:「薑是一個不但好種植,而且可以做很多發展的好作物。雖然唯一缺點就是成長速度慢,需要長時間來培育。不過這也跟啄木鳥班孩子們說,希望他們能夠好好照顧,未來生薑會變成老薑,可以等他們畢業時再挖出來,送給未來的自己當禮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