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太平關西締結友誼 網路視訊文化交流
2023-12-15 北區 太平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01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北區太平國小為了擴展學生國際視野,促進學生對於其他國家文化的了解,學校透過網路視訊的方式,突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日本關西大學初等部的學生進行主題討論與交流,搭起兩校學生友誼的橋樑。 非常感謝臺中科技大學連俊瑋教授和黃英哲教授牽線,為太平國小與日本關西大學初等部兩校搭起友誼的橋樑。為了讓交流活動能順利進行,事先充分溝通協調非常重要,兩校的教師群建立line群組,隨時保持聯繫,不斷地溝通活動的流程及細節,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 今年由太平國小資優班三至六年級40名學生和日本關西大學初等部三年級學生60名進行交流,共安排兩次交流活動,第一次在10月辦理完畢,主要讓雙方自我介紹、認識對方,第二次活動則在12月辦理,由雙方學生混合編成13組,針對學生自選的吉祥物、動漫、美食及節慶等13項議題,使用英文進行分享交流。 參加活動的學生非常用心,事先準備英文講稿,並蒐集圖片或實物輔助介紹。江彥頵小朋友那組討論的主題是「吉祥物」,他最喜歡恐龍,所以他介紹了臺灣科學博物館的吉祥物──暴龍兄妹檔「百合」及「布比」,而日本的小朋友介紹的吉祥物則是日本出品而臺灣也熟悉的「哆啦A夢」;陳品杉小朋友那組討論的主題是「水果」,他介紹臺灣盛產的香蕉,還當場示範吃法,讓日本的小朋友眼睛為之一亮,透過視訊,感受到濃濃臺灣味;林軒佑小朋友那組討論「動漫」,他特別找出臺灣出品的動漫《魔法阿嬤》來分享,而日本小朋友則介紹了《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航海王》及《名偵探柯南》等動漫,林軒佑小朋友指出他看過這幾部動漫,對於動漫中的角色非常熟悉,他非常喜歡這樣的分享交流活動,覺得透過視訊方式,可以認識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他們的生活及文化。 校長曾娉妍表示,使用視訊方式進行國際交流,突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是最經濟實惠的國際交流方式。學生可以利用視訊連線,開啟與世界互動的窗口,與異國朋友使用英文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學以致用,增加英文口語表達及聽力練習的機會,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與成效。
-
心心相「印」 書法串起台印友誼連線
2023-12-15 梧棲區 永寧國小 教務處汪詩穎 報導點閱數:460 次校園新聞「Namaste」是印度的打招呼用語,意思是『您好!』。12月12日永寧國小五年級師生合掌祝福,用印度語「Namaste」熱情開場,與遠在印度的維蒂亞.巴拉蒂小學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訊交流。維蒂亞與永寧國小有著深厚的姊妹校情誼,兩校學生長時間以來用視訊、影片及書信互相聯繫,日前永寧國小也剛剛舉辦『心心相「印」』印度學伴明信片開箱活動,在接到這一張張親手繪製充滿異國特色的明信片時,每個孩子臉上盡是既興奮又期待的表情,文化與友情的交融,成為永寧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 印度與中華文化一樣都有淵遠流長的歷史傳承,這次的視訊交流,永寧國小以書法為主題,用筆墨展現中華文字的藝術美學。首先小朋友用英語為印度的學生介紹文房四寶的用途,接續由陳信甫老師帶領兩校學生一起現場揮毫,共同創作春聯。透過老師的帶領,印度的孩子也覺得書法十分有趣,彷彿像是用粗細相間的線條在紙上作畫。兩校孩子各自在螢幕上秀出作品,永寧五甲的楊同學說:印度學生的書法字雖然歪七扭八,但是佈局卻很有藝術感;王同學也提到印度是宗教色彩很濃厚的國度,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透過交流更深入了解印度的瑜珈和冥想。 規劃這次活動的蔡玉華老師說:書法是最好的文化外交工具,在點、豎、橫、鈎筆劃之間充滿了迷人的東方風采,外國人來到故宮最喜歡買的紀念品也都是跟書法有關。孩子們也藉由這次的交流機會,學習如何用英語把平日書法成果呈現給國外的學生。 校長彭文貞表示:文化藝術無國界,欣見兩校孩子們在視訊過程中以英語溝通、自然互動,春聯是平安幸福的象徵,期盼透過這活動也為每個孩子長知識、添好運。為了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永寧國小持續推動國際教育,未來還會企劃更多元的交流主題,增進台印兩地的孩子對彼此文化的理解,讓台印友誼永續連線。
-
叮叮噹、叮叮噹,文心的聖誕樹佈置好囉~
2023-12-14 北屯區 文心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46 次校園新聞叮叮噹、叮叮噹,文心的聖誕樹佈置好囉~這兩天感謝總務處、輔導室帶領職工及志工完成穿堂聖誕樹佈置,也感謝昆志老師、雅敬老師帶領年輕帥哥壯丁們協助拉線佈燈,下週再掛上孩子們的卡片,文心就正式點燈囉~
-
北屯創校120回顧-螞蟻雄兵
2023-12-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348 次校園新聞北屯國小創校120年了,回顧民國100年時,原第一棟教室拆除,需進行教室搬遷,對全校師生來說是個大工程,但碰到了,就面對他。時任總務處主任的張耘銓主任,妥善規劃搬遷動線,由各班老師帶領下,發揮螞蟻雄兵的團結力量,各班級依序完成教室搬遷,巡視間,剛好留下這值得紀念的照片。
-
北屯國小創建沿革
2023-12-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472 次校園新聞北屯國民小學創立於民國前八年,設在四張犁的文昌廟,命名為四張犁公學校。 於民國二年遷址於三分埔,(即現在的松竹國小位置)。 民國十年改校名為北屯公學校。日據時代本校為大屯郡(包括南屯、西屯、北屯、太平、霧峰、大里和烏日)唯一設有高等科(相當初中部)的學校。 光復後改名為北屯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七年改名為北屯國民小學。 本校為台中市北屯區中心學校,位於北屯區進化北路與北屯路交叉口,幅地廣大,為一綜合型之區域學校。
-
聖誕歡樂才藝表演由可愛的瑪利歐及公主揭開序幕~
2023-12-14 北屯區 文心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58 次校園新聞聖誕歡樂才藝表演由可愛的瑪利歐及公主揭開序幕~感謝街舞社團阿鴻老師的指導及孩子們的表演,為校園增添活潑熱鬧的氣氛,也感謝輔導室、學務處共同規劃辦理。 #祝福聖誕平安快樂
-
2023臺灣自主學習節~北屯辦理四場全國公開課
2023-12-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57 次校園新聞一年一度的2023臺灣自主學習節,臺中市北屯國小從11/29-12/1辦理2場數學領域公開課、1場自然領域公開課、1場PBL公開課,感謝全國教師觀課指導與指教。 北屯國小推動自主學習多年,因為明顯看到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成效進步,教師善用數位平台與載具的使用度提高,教師專業社群也成為學校推動數位教學的翅膀,有這些績效與成果,除了校長支持之外,亦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
老樹亭揭幕~感謝捐贈人
2023-12-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337 次校園新聞民國112年適逢創校120週年,在家長會程信銘、邱文秀榮譽會長、程勇傑會長召集下,由歷任家長會長、副會長、顧問等組成的北屯國小退休家長聯誼會共襄盛舉響應,匯集眾人的愛心,捐資整建涼亭及鳳凰木平台,給予新生命,繼續陪伴北屯莘莘學子,溫暖孩子們的心,邁向美麗的未來。
-
歲末歡樂聖誕氣息
2023-12-14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629 次校園新聞進入年末的十二月份,總是一個讓學生充滿期待的月份,首先是歡樂滿點的聖誕節,輔導室利用聖誕樹與燈條裝飾校園入口處,使用聖誕樹、燈飾、彩帶等元素,營造濃厚的節慶氛圍。 一年級利用色紙製作可愛的聖誕老公公造型與聖誕襪,讓公佈欄充滿童趣的裝置作品,五年級利用原點貼與剪紙繪畫完成五顏六色的聖誕老公公紙偶呈現出孩子創意的作品。 祈願卡活動讓學生領取祈願卡將心中願望與祝福語寫在卡片上,並將卡片掛在公布欄處,掛滿祈願卡的區域總是吸引孩子尋找自己與同學的卡片,讓學生在節日期間再次欣賞與留作紀念。 最後活動為歲末大摸彩,有填寫祈願卡的孩子都有一張摸彩券參加摸彩,學校提供豐盛獎項讓學生增添喜歡氣的氣息,利用朝會時間進行摸彩活動,期待大家都能中大獎!
-
有料的國際交流佳餚,上菜了~
2023-12-14 西屯區 重慶國小 輔導室李玉華 報導點閱數:371 次校園新聞國際教育強調培育學生成為全球公民,促進國際文化理解及拓展學生全球視野為目標。國際教育是重慶國小重要的校訂課程之一,從小深植學童國家價值、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並強化國際移動力。 重慶國小,自2018年都會與日本北海道札幌南之沢小學是進行視訊教學交流,透過網路進行備課及教學,內容涵蓋文化、生活交通、國際議題等。本學期與南之沢小學進行精彩的視訊主題教學,設計的課程以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出發,讓學生了解日本文化,重慶國小學生設計台灣各地的一日遊,介紹各城市的重要景點、名產及美食。學生們透過小組討論及分享生活經驗,分組製作精美的海報與日本的學生分享。日本學生則介紹特色食物、觀光景點、和服、雪祭及流行音樂等多樣化的主題。 這次交流目的除了讓學生能練習用英文表達外,也讓兩校學生經由介紹雙方國家的城市及特色飲食等,進一步了解兩國不同風貌及文化特性。主題式的跨領域課程,老師教導學生研究地圖、規劃行程、小組討論、搜尋資料、練習口說,跨領域整合,完成有挑戰性的視訊交流。 王子予同學說:「這次交流我覺得日本人很有禮貌,他們很有耐心地回答問題,因為口音不同,剛開始溝通要特別專心,可以感受對方的熱情。」 陳伊伊同學說:「日本的文化很有特色及趣味,讓我了解到世界的多元奇妙。」 陳恩慈同學表示::「經過此次交流,我更期待可以到日本玩,體驗當地美食—拉麵及關東煮。」 第一次剛接觸跨國英語線上交流的外師Emilly說:「真是新鮮有趣的體驗,老師和學生從準備到現場教學都是很大的考驗,很有意義。」 承辦的教務處賴麗品主任說:「這次動員行政科任及導師共計12位,經過多次的備課討論,不斷的滾動式修正,投入許多時間及人力,非常辛苦。但,看到孩子們上課交流專注的眼神,一切都值得了!」 重慶國小校長劉美芬表示:「推動國際教育希望能讓學生的學習走出課本,能將所學落實在生活,有意義的線上交流能讓學生拓展視野及熱愛生活,更期待有機會能進行實體交流,建立兩校跨國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