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珍Eye視界~聽見希望
2025-05-14 太平區 新平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346 次校園新聞新平國小邀請一群「很特別的人」來做特教宣導,他們是黑墨鏡樂團,來自於臺中市盲人福利協進會 5 位成員組成,除了主唱外,樂手可演奏鍵盤、薩克斯風、陶笛、長笛、口琴、電貝斯、爵士鼓等各式樂器,除了指導老師外,其他 4 位成員都是全盲的視障者,他們不需要看,只要用心感受音樂,就能把每一首歌曲演繹得淋漓盡致,更是一種心靈的饗宴,將美麗的旋律傳遞給每一個聽眾,讓人們在音樂中找到幸福與感動。 首先開場演奏三首曲子APT、小手拉大手、孤勇者,貼近孩子的心靈,四年級學生黃芷柔說:「黑墨鏡樂團很厲害,眼睛看不見能演奏音樂,很勇敢。」學生朱奕華表示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演奏孤勇者的時候,大家一起唱,非常熱鬧。」 學生陳曄感覺:「他們雖然失去光明,但是沒有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值得我們學習。」 接著邊老師介紹演奏者,和視障原因,有的是因為車禍原因造成,有的是早產兒在保溫箱太久,讓他們失去視力。視障朋友因為視覺功能上的減損不能看譜演奏,所以學習就必須仰賴聽覺及觸覺,多聽多背、摸點字譜練習,一點一滴地將樂譜強記在腦海中,雖然練習的過程很辛苦,但是憑著對音樂特殊的感覺與喜好及臺下聽眾如雷的掌聲鼓舞,這樣帶給別人快樂感動,充滿喜悅驕傲的演奏工作,頓時覺得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家長會長劉錦興說:「每位樂師都有豐富的演出經驗加上多元的歌曲,透過音樂為台下的聆聽者調味一場豐盛的心靈饗宴,將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旋律,用心傳遞給每一個聽眾。這是很成功的生命教育。」李秀櫻校長也表示:「黑墨鏡樂團唱出希望,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就算一路上跌跌撞撞,努力用生命追求理想,值得我們學習。」
-
園藝師惠芳的辛勤付出,修剪梅花樹
2025-05-1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959 次校園新聞園藝師惠芳發現梅花樹的樹葉過於茂盛,枝條垂落,可能會妨礙路人通行,因此決定展開修剪工作。 園藝師惠芳解釋說,梅花樹垂下來的樹枝上長有尖刺,怕不小心會刺傷路人。 她架起長梯,爬上梅花樹,小心翼翼地鋸下過長的枝幹。雖然工作開始於早上九點半,但太陽已經高掛,氣溫不斷攀升。僅僅工作了十分鐘,她已經汗流浹背、揮汗如雨,但惠芳依然堅持著,耐心地修剪樹枝。因為,修剪是為了考量學生安全。只是,這項修剪工程,對她而言,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體力活。 完成修剪後,她還需清理現場,把剪下的樹枝移送到垃圾車。最終,梅花樹不再垂著厚重的枝幹,就像一個剛理完髮的人,瞬間變得清爽利落。 惠芳的辛勞與付出,讓人不禁心疼。辛苦了,惠芳。
-
學生好奇提問,路邊小黃花成學習新亮點
2025-05-1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113 次校園新聞大勇國小的植物導覽課程近日因學生的好奇心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學生們對校園路旁常見的南美蟛蜞菊產生了濃厚興趣,導覽志工因而臨時調整課程,帶領學生比較不同花種,並撰寫植物觀察日記,使這朵原本不起眼的小黃花成為學習的焦點。 每年夏季,大勇國小校園內總是花團錦簇,導覽志工通常會帶領班級認識校園內的常見植物。然而,一名學生的一句提問:「南美蟛蜞菊和黃時鐘花有什麼不一樣?」瞬間改變了整堂課的方向。 志工解釋道,大勇國小校園裡生態資源豐富,通常介紹的花卉種類繁多,而南美蟛蜞菊這種生長在路邊的野花並不常被納入教學範圍。然而,當志工聽到學生對這朵小黃花感興趣後,立即決定臨時加開一段比較課程。 於是,全班移動到黃時鐘花的花壇旁。志工一邊帶領學生觀察,一邊詢問:「你們看,哪一朵比較大?」 「黃時鐘花!」學生們紛紛答道。 「那它們的花瓣有幾片呢?試著數數看。」 「南美蟛蜞菊有十三片,黃時鐘花只有五片!」 「葉子的形狀相同嗎?」 「不一樣!這個邊邊有鋸齒!」 從花瓣到葉片,學生們越看越仔細,從「沒聽過的野花」變成了「值得記錄的發現」。 原來,南美蟛蜞菊的葉片是三裂葉,邊緣帶鋸齒,花瓣則是8到13枚黃色舌狀花;而黃時鐘花的花形較大、花瓣只有5片。這樣的對照,不僅僅是比大小,更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和記錄。 最後,志工鼓勵學生將當天的發現寫入植物觀察日記。有些學生畫下了花瓣,有些寫下了比較結果,每一頁都記錄著他們觀察後的心得。 這堂意外加開的植物課,小朋友對一朵花的熱情探索,讓大家意識到:不僅僅是課本中的植物值得認識,就連路邊的小黃花,也能成為學習的重要部分。
-
三田國小養成學生活潑體態
2025-05-14 清水區 三田國小 體衛組 報導點閱數:1037 次校園新聞長久以來,在家長會支持之下,學校為了促進學生健康,涵養學生朝氣,舉行校內體育競賽。 六年級男生喜愛籃球運動,每年為學生舉辦三對三鬥牛賽。看他們在球場上要贏的拼勁,讓師長們很受感動。
-
三田國小雙語說故事活動~培養學生情緒覺察與英語力
2025-05-14 清水區 三田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1063 次校園新聞為營造沉浸式與友善的英語學習環境,臺中市雙語教育推廣協會於5月13日,在三田國小舉辦Tell Me A Story雙語說故事活動,邀請中外籍老師帶領二年級與四年級學生進入英語繪本的世界,讓孩子在快樂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培養英語閱讀興趣與情緒覺察能力。 本次說故事活動選用繪本《The Good Egg》(優良蛋)作為主題,內容講述一顆總是力求完美、想要改變別人的好蛋,最終學會如何面對情緒、找回自我的歷程。活動中,老師們不僅以生動的雙語說故事方式呈現內容,還結合了情緒表情面具,教導學生用英語表達開心、生氣、害怕等情緒,讓孩子們透過參與式學習,更深入了解主角的心情變化。 感謝臺中市雙語教育推廣協會的精心規劃與資源支持,使學童在充滿趣味的情境中,自然接觸英語、喜愛英語,更進一步認識自己、尊重他人。未來也期待持續透過類似活動,深化學生的雙語素養與全人發展。
-
桐林大家庭參訪德芙蘭國小-泰雅文化之旅
2025-05-13 霧峰區 桐林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990 次校園新聞德芙蘭國小-泰雅文化之旅 今日,三、四年級的師生與志工夥伴一同前往松鶴部落,參訪座落於大甲溪畔、群山環繞之中的德芙蘭國小。德芙蘭,意指「水源豐沛、土地肥沃」的美好之地,尚未造訪前,僅憑其名字便令人心生嚮往;實地參訪後,更讓人有置身於仙境的感覺,這所充滿泰雅文化氣息的美麗校園,令人流連忘返。 一抵達松鶴部落,我們便深刻感受到德芙蘭國小師生團隊與社區耆老們的熱情接待。上午,孩子們分組體驗德芙蘭獨具特色的防災課程。這套課程融合了當地耆老世代相傳的山野智慧,包括引水取水、陷阱製作、獵寮搭建與生火狼煙等項目。孩子們透過親身操作,學習到泰雅族先民在野外求生與防災方面所留下的寶貴知識與技術。 不知不覺中來到中午,我們正式走進德芙蘭國小的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三個部落共同搭建而成的泰雅家屋。簡單用餐後,大家期待已久的家屋導覽隨即展開。 泰雅家屋分為兩部分:居住的主屋與儲存糧食的穀倉。主屋採下崁式設計,建材選用櫸木與烏心石,冬暖夏涼,極為舒適。屋內的座位安排、竹編床、燈具等,皆展現先民的生活智慧,也是布農族男性學習部落文化與狩獵技能、女性學習編織等傳統技藝的重要空間。 鄰近的糧倉則採高架式設計,為防止鼠蛇侵擾並避免潮濕,柱腳特別設有防鼠板,種種巧思令人驚艷,現場師生無不讚嘆原住民建築工藝巧思。 今日的德芙蘭文化之旅,在好天氣、好課程與好風景中畫下完美句點。相信所有參與的師生與志工夥伴都收穫滿滿。只要懷抱學習的心,無論身在何處,皆可成為我們的教室。
-
霧峰國小閱讀推動績優,榮獲市長親自頒獎表揚
2025-05-13 霧峰區 霧峰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997 次校園新聞今天早上霧峰國小教務處洪文雄主任與余淑敏組長代表學校出席市政會議,接受市長表揚推動閱讀績優學校團體及個人(本校教育志工隊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團體推手獎)。頒獎是在會議開始之前,市長一進會場就進行頒獎,親切的一一答謝獲獎的單位與個人,並一一合影留念,頒獎完後,市長請獲獎者留下,邀請獲獎者聽聽市長如何讚賞獲獎者。 市長表示,臺中市的閱讀風氣在各校由校長、老師、志工們協助推動,已經連續4年榮獲全國第一,臺中市的孩子愛讀冊是經過認證的,真的非常優秀,值得肯定。市府獲得第一名殊榮的獎項不只閱讀推動,但是將閱讀推動擺在第一位,表示對閱讀的重視,希望臺中市各學校持續推動,繼續蟬聯,讓我們的孩子閱讀越好。
-
芒果樹下的驚人發現:可怕的大胃王
2025-05-13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218 次校園新聞大勇國小的正門口旁邊,矗立著一棵蔥鬱的芒果樹,每到盛夏,枝頭便掛滿了誘人的果實。然而,這裡也隱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松鼠們貪婪的「大胃王」行徑。 這些早出晚歸的小齧齒動物,總是在黎明時分開始它們的覓食之旅。無論是「黃色風鈴木」、「月橘」灌木的小紅果,還是芒果樹上的豐碩果實,松鼠們總能找到它們的美味目標。它們所到之處,常留下被啃咬過的果實殘骸,甚至連肥皂這種非食物也不放過。 松鼠數量之多,與鄰近的半平厝公園(原崇倫公園)有直接關係。松鼠們可以輕鬆地穿越樹梢,來往於學校與公園之間。在求偶季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兩隻松鼠在樹上嬉戲玩耍。 然而,這些看似可愛的小動物卻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學生們早晨來到校園時,可能會不小心踩到從樹上掉落的果實,尤其是那些被啃掉一半、流滿果汁的芒果果皮,極易導致滑倒受傷。 松鼠們日夜不休地啃咬果實,成為了學校的一大煩惱。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與維護校園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如今已成為學校管理者亟需解決的挑戰。
-
校園植物觀察:炎熱與暴雨中的生長差異
2025-05-13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221 次校園新聞隨著夏季的來臨,大勇國小校園內的植物展現出各自的生命力。校園裡盛開的花朵包括孤挺花、沙漠玫瑰、馬茶花、九重葛(又稱三角梅)、紅花木槿、大紅仙丹、矮仙丹及黃花朱槿等,這些花朵在炎熱的陽光下爭相綻放,構成了一片絢麗的花海。 然而,當連日的大雨來襲時,這些植物的生長狀況卻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據老師帶著小朋友觀察,發現塊根蘆莉草在暴雨中表現出驚人的生命力,被稱為「漂泊之花」的它不論風吹到何處,都能茁壯成長。此外,大紅仙丹、矮仙丹與紅萼龍吐珠也在大雨中屹立不搖,顯示出其強韌的適應能力。 相較之下,那些經過特別栽培的植物如沙漠玫瑰,由於原生於乾旱地區,無法承受過多的水分,因此在大雨後顯得萎靡不振。 前日開出許多大紅花的孤挺花,雖然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但仍可見其老葉傾倒地上,新苗依然努力向上生長,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至於會開出白色花朵的馬茶花,在炎熱天氣下開得燦爛,但遇上雨天時,白色花朵則變得皺巴巴的,如同一團濕透的衛生紙。 而一直被忽視的紅萼龍吐珠,本來在乾旱環境中生長,經過大雨後如同雨逢甘霖,悄然長出新芽,含苞待放。 這些生長的差異,對於校園中的小朋友來說,是學習觀察植物的絕佳機會。透過親身觀察不同植物在天氣變化中的反應,小朋友們可以記錄下他們的發現,製作屬於自己的觀察日記。這不僅能增進他們對植物的了解,也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與記錄能力。 大勇國小鼓勵學生們在這個夏天多走進校園,近距離觀察這些植物,並用心記錄下它們在不同天氣條件下的成長變化。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與愛護之情。
-
《界線與尊重》~學習自我保護與尊重
2025-05-13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240 次校園新聞為了提升學生對身體自主權的認識與性騷擾防治的觀念,忠孝國小棒球隊選手參與由勵馨基金會辦理的「114年臺中市國小運動性社團、校隊性教育暨性騷擾防治計畫」。 此次活動特別針對運動性社團的學生設計,除了強化身體意識與自我保護的能力,也讓孩子們理解在團體活動中應有的尊重與界線。 講師透過情境模擬以及問答遊戲,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界線,並強調「身體自主權」的重要概念。了解在遇到不舒服的接觸時,應該勇敢說「不」,並尋求信任的大人協助,提升棒球隊的小選手們正確的性別平等與自我保護觀念。 感謝勵馨基金會長期在校園中推動性平教育,讓球場上的孩子們在訓練與比賽之餘,也能兼顧身心健康的發展。 透過教育的紮根,期望每位學生都能在安全、尊重與關懷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忠孝國小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