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響應綠飲食 化身地球守護者
2024-12-09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42 次教學活動為了提升學生的營養健康意識並確保校園食品安全,后里國中於12月5日週會中舉辦了一場精彩的營養教育宣導活動,由本校林宜萱營養師主講,以「永續飲食之地球守護者站」為主題,帶領全校學生認識健康飲食與環保永續的飲食理念。 林營養師深入淺出地從「綠飲食」概念切入,介紹低碳飲食的重要性,特別是植物性蛋白如大豆製品的益處,並強調教育部目前推動的「每週一天蔬食日」政策如何在校園中落實。她指出,選擇植物性蛋白質不僅有益健康,還能大幅降低碳足跡,對環境保護具有深遠影響。 此外,她也講解了「永續漁業」的原則,提醒學生選購符合環保標準的漁產品,確保海洋資源得以永續利用,實現「選對魚,年年有魚」的目標。她進一步介紹「吃在地、食當季」的三章一Q標章,教導學生如何辨識食品標章,選擇更安全、更永續的食品。 活動中,林營養師還呼籲學生以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從校園午餐的選擇到日常飲食習慣,從小做起,成為地球的守護者。學生們反應熱烈,紛紛表示透過這次活動更加了解永續飲食的意義,也更加願意身體力行,為環境與健康盡一份心力。
-
文明搭車共塑友善的交通環境
2024-12-09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05 次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正確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的認知,減少違規脫序行為,學務處於12月9日朝會進行「交通安全」宣導活動,由簡介中組長主講。本次宣導重點包括等候公車的注意事項及乘車禮儀,期望藉此倡導安全與文明的搭車行為,營造更和諧的交通環境。 簡組長表示,根據學生反映少部分同學於放學後在中和站往內埔方向的公車候車亭上車時,出現爭先恐後,不遵守秩序的情況。這種行為與國人一向以守秩序和有禮貌著稱的形象相悖,讓人深感意外。他接著指出,網路上許多造訪過我國的外國人均稱讚「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情」,尤其是在遵守秩序上的美好表現往往令人讚嘆,此種違規行為將對整體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簡組長特別強調:「遵守交通規則和乘車禮儀,不僅是保障自己安全的重要措施,更是尊重公共交通秩序的基本要求。」他希望透過這次宣導,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並培養大家維護公共空間和諧的責任感,讓良好的乘車禮儀成為日常習慣,塑造文明友善的交通文化。
-
數位融入國語課:三年級新體驗
2024-12-08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55 次教學活動本學年度,來自臺中教育大學的實習老師詹雅婷,於12月4日在忠孝國小進行了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三年級國語科教學演示。雅婷老師在課堂上結合數位學習,靈活運用生生平板和Kahoot遊戲,讓學生在寓教於樂中輕鬆掌握國語課文內容深究。從教學設計到課堂實施,雅婷老師井然有序,展現創意十足的教學能力。 在課堂上,雅婷老師與學生互動融洽,氣氛和樂融融。不僅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孩子們專心投入學習。 感謝臺中教育大學師培處培養優秀的實習老師,也特別感謝實習輔導老師王國泰老師的悉心指導。有了這些支持,實習老師們在教學現場不斷學習成長,為未來的教學之路打下堅如磐石的基礎! #忠孝國小數位學習 #忠孝國小教育實習
-
Proverb of the Month〜學英語超有趣!
2024-12-08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14 次教學活動忠孝國小的雙語活動持續進行,每月都有新亮點!由外籍老師Hui-ling帶來的創意教學,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充滿樂趣。11月,Hui-ling老師透過充滿啟發性的故事影片,介紹一句精選的英語格言。不僅讓孩子們加深語言能力,還藉由故事情節啟發他們的思考。 活動後,小朋友們專心完成了學習單,每張都充滿努力與創意。當Hui-ling老師看到孩子們的成果時,忍不住讚嘆:「The students are so diligent and amazing!」 透過活動,孩子們不僅提升英語能力,還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智慧語錄。期待12月的雙語活動帶來更多精彩! #忠孝國小雙語
-
Go Go Team relay 北屯國小慶祝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6
2024-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52 次教學活動接力賽跑屬於田徑運動的一類,為多人合作的徑賽項目。同隊選手之間以30厘米長的金屬圓棒為傳接工具,稱之為接力棒,必須在接棒區內接棒。 北屯國小歡慶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陸續登場,重要活動之一是學生田徑比賽。各班選派優質選手參加比賽,無不磨拳擦掌爭取班級榮譽。大隊接力是一項傳統田徑比賽項目,我們一起來為選手加油!
-
Go Go Team relay 北屯國小慶祝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5
2024-12-0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31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歡慶121週年校慶系列活動陸續登場,重要活動之一是學生田徑比賽。大隊接力比賽各班選派優質選手參加比賽,無不磨拳擦掌爭取班級榮譽。我們一起來為選手加油!
-
踏出校門,體驗學習-仁愛國小高年級戶外教育
2024-12-0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30 次教學活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12月6日,學生們走出校園,親近大自然,五年級同學前往雲林麥寮的晁陽綠能休閒農場,觀察蟋蟀、落羽松等各種動植物,並學習有關綠能和環境教育相關知識;六年級的同學則來到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除了體驗滑雪的樂趣,還參與了生態教學和科學體驗等活動。學生在戶外教育中,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在真實世界中發現學習的無限可能,相信這些獲得,對日後的學習與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
踏出校門,體驗學習-仁愛國小中年級戶外教育
2024-12-0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58 次教學活動12月6日,冬日的暖陽灑落大地,運動會結束後,正是踏出校門,開展行動學習的最佳時機。三年級的同學前往集元裕糕餅童玩村,體驗搗麻糬和手做糕餅的樂趣;四年級則來到知名的九族文化村,搭乘纜車欣賞日月潭的美麗景色,並深入了解部落文化。透過戶外教育,孩子們學到了許多課本之外的知識,親身實踐,加深了對學習的理解。相信今天的經歷,將為他們帶來豐富的收穫與美好的回憶。
-
收集自然素材 曬稻草小農夫
2024-12-08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20 次教學活動自然素材,往往是在生活隨處可得的東西,也因為平凡而不起眼,因此創造出來的成果,常常令人意想不到,同時保有一種獨特的自然融入感。而在南屯幼兒園,山羊班的師生在進行食農的活動當中,就想利用稻草來創作稻草人,不僅幫助自己的菜園避免被鳥啄食,同時也可以結合農作來發揮創意。 於是,知道山羊班的期望下,在行政組長陳韻如的協助幫忙之下,得到了四大捆的稻草。不過剛從田裡收集而來的稻草,不僅有些許水分,韌度還達不到最佳使用狀態;同時裡頭也有許多小蟲子,這也讓創作之前一定要先弄乾淨,才不會讓蟲子到處亂跑或者創作過程會身體發癢、心理害怕。因此,大家知道這批稻草一定要先進行曝曬與攤開。不過,要在大廣場曬稻草,也不是個好辦法。因為不僅稻草被風吹有可能亂飛,甚至飛出校園到馬路造成交通安全疑慮;就算不飛出去,廣大稻草也會佔用空間,讓其他班級沒辦法使用遊戲場。所以山羊班最後想到最安全且陽光最長最豔的地方,就是屋頂平台。 不過要拿上屋頂,第一步驟就是要把稻草搬上推車。不過如果徒手拿,一定會把雙手全身弄到非常癢,加上很大捆更不可能用抱的。因此在大家左思右想之下,利用了綁在稻草上的繩子,中間再穿過木棍後,兩個人在合力將稻草一捆捆抬上推車上。就這樣,稻草就能順利到推車,並藉由電梯順利送到頂樓。而搬運上車之後,孩子們也不忘要整理環境,弄乾淨恢復原狀,還給大家乾淨的遊戲場後,才開心一起到樓頂準備下一個任務。 到樓頂之後,首先孩子們先觀察陽光方向後,評估擺放的動線,再將稻草捆先大概放在幾個位置。放好之後,才是拆開繩子讓稻草整個散開。不過要曬稻草也不是這樣就可以,還要將稻草整個攤開才能夠均勻受熱,讓稻草變得更乾燥,也才能驅走蟲子。因此,此時大家利用耙子,把一捆捆稻草慢慢耙成各個小堆,之後再將小堆耙平,讓稻草可以整齊排列,每根稻草都能曬得到太陽。就這樣大家用輪流的方式,輪流將稻草整開;最後在大家的不畏豔陽之下,接力努力下終於把稻草完整攤開放平。 不過到這裡還沒結束,因為樓頂的風比較大,所以怕稻草被風吹得到處跑,所以還要拿重物來壓。剛好頂樓有不用的長鋁梯與花台、地磚,這些都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大家又繼續搬運這些重物,一件件壓在稻草上頭,讓稻草即便被風吹襲,也不會到處飛揚。孩子們雖然不斷勞動,大家也沒有人說辛苦,反而歡笑中進行了這一系列的任務,讓曬稻草的工作完美完成。 而剛好這幾天都是晴天,所以大家也預計幾天後再來看看曬的成果。每個人都相信,順利曬好稻草之後,一定是非常棒的自然素材。山羊班幼生蔣棣宇說:「要把稻草攤開曬好,要選陽光大的地方,不可以邊邊角落,要不然可能會有很多灰塵與垃圾。」幼生洪康心說:「我有幫忙搬稻草,而且把稻草耙開,這樣就可以做到草人。」山羊班何佩珊老師說:「米究竟從哪裡來?這週一連串的探討,也和小米、糙米比較,開啟『稻草人』的話題,孩子對米、稻田產生興趣,撿拾稻草時發現未落的稻穗,眼睛一亮,形成另類的拾穗畫面!為了好好保存稻草,感謝園長帶著山羊班一起曬稻草,好玩之外也體驗到好熱,農夫每天頂著烈日工作實在不易,惜食之情在孩子們心中逐漸萌芽。」 陳議濃園長說:「在以前社會,曬稻草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工作,保存下來可以當作很多方面的資材運用,像是蓋屋頂、蓋菜圃、做稻草人、家畜保暖等,用途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廣泛。雖然現代有很多科技可以取代,但是這種取之於自然,妥善充分運用在生活的智慧,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很需要學習的態度,更是一種最棒的資源再利用、與在地產生連結,更是現代課程欠缺的一部。相信這樣的體驗,能帶給孩子們有趣又寶貴的經驗。」
-
AI融入音樂教育:忠孝國小數位公開課的創新實踐
2024-12-07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10 次教學活動2024年12月5日,忠孝國小音樂老師吳湘芸以「公主的復仇」為主題,舉行了一堂融合藝術與科技的數位公開課。課程運用AI技術,設計實境解謎遊戲,結合音樂與故事情節,讓六年級學生沉浸在學習與遊戲中。 學生透過小組合作,解讀音樂線索,破解謎題,幫助公主完成復仇之旅。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邏輯思維與合作能力。AI的加入,使課程充滿趣味性與挑戰,展現了藝術教育的創新與創意。不只寓教於樂,也為數位教育提供了新的啟發。 #忠孝國小數位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