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大安溪流域學校校長學習社群在西屯泰安
2021-04-23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75 次教學活動20210423大安溪流域學校校長學習社群在西屯泰安~ 來自各校的校長們, 今日聚集本校進行參訪, 由家長會謝志合會長與綠美圖建築團隊 為社群的校長們進行簡報 並於會後座談,機會難得,跨界交流 #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 #西屯區泰安國小學區內,日後可運用的公共教學資源 #感謝:家長會謝志合會長引薦與分享
-
一堂結合課程的戶外教育課
2021-04-23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71 次教學活動20210422四年級結合課程的戶外教育課~ #嘉義縣觸口自然生態教育園區 #走出教室,學習會更廣 #感謝 四年級2位級任老師的規劃 學校行政同仁的協助 生教組勇全組長的陪同 #西屯區泰安國小~孩子們的快樂學園
-
東光夢幻麥田收成~餐桌「蒜香小麥飯尬脆餅」好食光
2021-04-23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839 次教學活動開學第一週黃澄澄小麥一大片,收割了! 今年的鳥害嚴重,讓識貨的鳥兒啄走一大半,收成量僅有去年的1/5,孩子難掩失落,實作體驗進行到脫粒時,孩子仍歡欣喜悅,螞蟻雄兵一人一把,合作力量大,將麥粒從麥殼裡分離出來,有孩子深怕被尖芒刺傷選擇溫柔的擠壓、有些孩子喜愛搓揉發出「沙沙~唰唰!」的聲音,賣力的將麥穗放入雙手來回摩擦,20分鐘後,篩網中收到滿滿麥殼和麥粒,留下麥粒,麥殼要再生回收利用,回到土壤當碳源養分,孩子選擇在迎風處搖晃篩網再輔以吹動較輕的麥殼來分離,齊心協力輪流,面紅耳赤的鼓著腮幫子吹拂麥殼的樣子,認真又可愛! 在菜園裡和鳥兒搶食得來不易的小麥,經過這樣的歷程,孩子們似乎能體會食物來之不易啊! 我們和孩子說,農人為了讓雜糧得以保存和販售,接下來會進行的工作就是乾燥,將水含量降到10%左右可以延長保存時間,孩子們也放到了窗台進行曝曬,秤重後水份下降不多,當發現水份持平後,就準備打包冰存了! 孩子經過3年多學校推動農事和烹飪教育學習到的技能後,到了五年級整合曾經學習的基礎再加深加廣,課程中排定了打蛋、煎蛋、混料拌炒、秤粉調漿、生熟判斷、整形到組合的流程,新菜單新體驗孩子們這邊呼叫、那邊大笑,粒粒分明炒飯還行喔!小麥飯香氣逼人加上的Q彈小麥更是畫龍點睛,冷門菜天王洋蔥和青蔥喊著「不要加!不敢吃!」卻還是被香氣收買,搶食這飯「你多我少」,委屈難過頻頻上演,好吃到欲罷不能。 盛裝的「脆餅筒」才是這堂課最有難度有挑戰的大魔王,應該要學會軟和脆判斷,恰到好處才會好吃,捲起定型成「脆餅筒」放冷酥脆,放入均衡營養的綠綠萵苣,再盛入小麥飯,好食上桌!孩子們的首作初體驗,成功!
-
推動風能教育 落實環境永續
2021-04-22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37 次教學活動呼應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清海國中學務處利用週會辦理ECO達人校園分享會-能源教育宣導,邀請達德能源集團賴燕珍經理主講「風力發電」課程。賴經理指出,台灣擁有世界最佳離岸風場,開發風力發電極具發展潛力。她簡單介紹風力發電原理,並利用彩繪卡片和組裝教具等實作,引導學生從藝術和電學兩方面切入主題,結合美學認知和科學原理印證。 賴經理表示,台灣將近98%的能源仰賴進口,主要為煤、石油及天然氣,火力發電大量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也形成民眾詬病的空汙議題。能源轉型不但是世界潮流及全民共識,更是我國當前面臨重要課題,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自主性並降低環境污染。 賴勝豐校長指出,本校執行「教育部潔能系統整合與應用人才培育計畫」,發展風力發電課程模組納入彈性課程中實施,引導學生透過系列課程認識再生能源及風力發電,瞭解綠色能源在生活上的應用。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和達德能源環境教育中心合作,推廣風力發電課程,為深化能源教育盡一分心力。
-
母親節感恩系列活動
2021-04-22 西區 中正國小 羅巧玲、張懷予 報導點閱數:567 次教學活動因應母親節即將要到來,我們藉由日曆來認識母親節的日期(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並且配合母親節主題繪本讓幼兒了解什麼是母親節以及媽媽的辛勞,在介紹完繪本之後也讓幼兒動動腦、想想看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感謝媽媽平時對我們的照顧,幼兒們提到可以製作卡片、做小禮物、幫媽媽按摩、做家事、乖乖聽媽媽的話…等感謝媽媽的方式。我們也配合主題課程的進行來設計母親節卡片以及縫製小禮物,希望大象班每位收到卡片以及禮物的媽媽們都能有滿滿的驚喜與感動!
-
修復地球大家一起來
2021-04-22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14 次教學活動2020年COVID-19疫情持續肆虐,顯示沒有人能逃過全球環境的影響,更凸顯出人類與環境間的聯繫是如此緊密。為響應2021世界地球日主題,加入「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行動,清海國中學務處吳志城組長利用午休時間號召學生,一起來打掃社區環境,以行動來愛護地球。 吳組長表示,呼應今年行動主題,除了辦理一系列演講宣導及植樹活動之外,更規劃環保行動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展現對於地球的關懷,思考如何減少對地球的影響,共同防止環境破壞所引發的災害。 賴勝豐校長指出,對於台灣來說, 2021年持續惡化的旱災,已造成史無前例的經濟損失。希望學生的志工服務行為能喚醒更多社會大眾關心氣候變遷議題,爭取更多人願意為環境的永續發聲和投入。
-
舉手之勞 愛護地球
2021-04-22 西屯區 西屯國小 新聞聯絡人莊嘉琳 報導點閱數:595 次教學活動認識世界地球日從英語課開始!由英語科優秀教學團隊洪嘉伶老師教導四年級孩子們,用英語寫下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所做的事,例如:愛護地球做好資源回收、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珍惜水資源、減塑又減碳...等英語標語,扎根孩子們愛護地球的正向意識!
-
許給地球一個健康承諾
2021-04-22 西屯區 西屯國小 新聞聯絡人莊嘉琳 報導點閱數:570 次教學活動4/22世界地球日由英語科優秀教學團隊洪嘉伶老師帶領六年級孩子們為地球許下健康永續的承諾,孩子們用英語寫下愛護地球的方法,並且彩繪成漂亮的地球吊飾!
-
香醇醬油兩甲子 西螺大橋連古今
2021-04-22 神岡區 圳堵國小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675 次教學活動去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大流行,讓圳堵國小附設幼兒園連續多年的春遊傳統中斷;幸好今年疫情趨緩加上政策有效控制,孩子們盼望許久的旅行終於可以成行。而今年配合課程黑豆的種植,要一探醬油的故鄉西螺鎮,學習如何釀造美味甘甜的醬油。 全幼兒園師生家長一行人的第一站,就是來到西螺三大著名醬油之一的丸莊醬油觀光工廠。在導覽小姐的帶領下,孩子們透過影片瞭解百餘年來醬油的製作與發展,同時也實際參觀各種釀製醬油的傳統設備,像是裝瓶機、封蓋機、黑豆片、釀造大木桶、酵母菌、發酵中的黑豆、甕缸場等,同時也品嚐剛開封的醬油原汁,孩子們淺嚐一小口後,都感覺到這香醇又會回甘的口感,真的是非常的棒。之後大家也到之前醬油長工的居住宿舍,同時也是電視劇「孤戀花」的拍攝地點,一窺舊時的辛勤生活情形。 結束了醬油工廠的參觀,第二站來到了西螺的東市場,這裡是個非常特別的文創市集,除了在地傳統特色的醬油、鐵橋、竹藝與太平媽祖等,也納進了木雕、飾品與盆藝等各式現代創意。孩子在這邊也到二樓展望台環視西螺老街的巴洛克建築,並且品嚐特色的醬油冰。 最後一站則是來到了歷史建築西螺大橋,孩子們在這裡一睹曾經譽為東亞第一大橋的紅色鋼橋,也見識到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聽著老師述說在這裡發生的許多歷史故事之餘,也到一旁新建的超長石造溜滑梯遊玩,感受在這雙第一的場景下遊玩的暢快感。最後大家也來到一旁的休憩平台,坐在二樓高度遠眺著大橋與岸旁盛開的藍花楹,享受今天美味的戶外野餐。整個旅行也在此悄悄地畫下句點,並帶著幸福在車上入睡,甜蜜滿足地在夢鄉返回學校。 幼生阿薰說:「醬油嚐起來很甜,好醬油要放半年才可以打開甕。」幼生小毅說:「西螺大橋真的好長,站在岸邊看過去都看不到盡頭。」鄧秀悅老師說:「孩子看到釀酒場的甕場都覺得很震撼,品嚐完剛開封的醬油都直呼好甘甜,也激起大家想自製醬油的興趣。」林姿宇老師說:「西螺鎮蘊含很多很棒的文化與歷史,孩子們參觀這些特色或者建築時,都能感受到對這些的喜愛與興趣,這也是啟迪他們學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陳議濃主任說:「孩子們對於這次的春遊既開心又滿足,回到家裡也一直與家人分享,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透過這一次的春遊也讓孩子吸收不少寶貴文化,對於西螺在地的特色與資產也擴充了視野。」 (活動日期:4月21日)
-
周長的臆測活動
2021-04-2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612 次教學活動〖數學是一連串思考、推測、驗證的多樣化臆測過程,充滿樂趣與挑戰!〗 巧玲老師在這次的教學公開課中,以周長為主題進行臆測活動,引導孩子經由造例、提出猜想、效化、一般化與證實等階段,突破教科書的範疇,帶給學生高層次的思考。 課堂中,老師以富有節奏的教學設計,一步步挑戰孩子的認知,讓孩子們經由教具的操作、運用iPad完成Seesaw任務單的分派任務,以及師生之間的不斷對話、共同檢視答案、分享各自的思考模式,老師再給予即時回饋、釐清孩子的觀念,讓正確的數學概念在孩子的心中內化,從中理解「長加寬等於半周長」、「半周長乘以二等於周長」、「周長相同的長方形,面積不一定會一樣」、「相同面積的長方形,周長不一定會一樣」等概念。 整堂課中,孩子們經驗了數學知識產生的歷程,不僅習得有感且有意義的數學知識,而且養成理性溝通和與他人協作的民主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