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走出教室找數學
2021-12-21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423 次教學活動〖邀請數學走出教室,走進你我生活。〗 數學分組課時,配合六年級「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與四年級「長度」單元,昕芬老師與廷遠老師分別帶著孩子走出教室,散步於校園的裡裡外外,一起手持各項工具,進行實際測量與計算,看孩子們傾心實測,用心體會「一公里究竟有多長」的抽象意念;也運用iPad上的「測距儀」測量記錄,收集各項數據,透過計算,繪製成獨一無二的「校園操場縮圖」。 這些精心設計的課程,不僅實際體驗「長度」的意義,也透過專注計算與團隊合作完成任務。走出教室的數學實作活動,巧妙結合生活運用,進一步啟動學習動機,也讓數學更呈現多元化的樣貌。
-
綠能節電,用行動愛地球
2021-12-20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538 次教學活動今天(12月20日)上午忠孝國小視聽教室傳來一陣陣的歡樂聲,小朋友們正透過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不停的轉動把手輪軸,了解動力是如何產生,一不小心動力給太大,模型車子飛出軌道外了!真的很有趣,連原本在一旁觀看的級任老師也跟著玩起來了! 今天由臺中市政府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賀宇振講師蒞臨學校,進行綠能節電的宣導活動,本場次參加的是三年級小朋友。講師以幽默風趣的方式,透過最貼近小朋友的生活語言,表達節電綠能的概念以及節能教育。此外,講師還帶來好多新奇的教具,有水力、風力、太陽能、動力等,利用讓學生實際操作教具的方式,玩中學,寓教於樂,參加的小朋友都直呼「真有趣!」「好好玩!」 本次活動承辦衛生組紀孟春組長表示,上學期因為疫情線上教學的關係,無法辦理相關宣導活動,現在有機會辦理綠能節電宣導,老師們都很踴躍,然而因視聽教室只能容納四個班級,今天參與的班級還是抽籤協調才產生的。 參加本活動的蔡緯蒨老師表示,主辦單位帶來的教具非常吸引小朋友,透過實際操作學習,讓學生邊玩邊學,班上的學生每一種都想試玩看看,玩到下課了還不想離開。 感謝低碳辦公室團隊的用心安排活動,讓學生們對節電綠能、節能減碳等節能教育都更進一步的認識了!
-
親愛的,你願意跟我一起.....
2021-12-20 北區 立人國小 設備組 報導點閱數:398 次教學活動秀美校長為一年級的寶貝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不會寫字的獅子」~ 森林裡有一隻御飯糰獅子,他覺得不會閱讀和寫字一點也沒關係, 直到有天,他愛上了一隻美麗、喜歡看書的母獅子,開始命令其他的動物幫他寫情書:親愛的小姐,你願意跟我一起……? 藉由這個故事,希望孩子們能像故事中的獅子,慢慢地喜歡上學習,且能夠勇於挑戰,同時了解到學習如何表達、與人溝通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呢! 當然,在生活中一定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適時的表達並正確的抒發情緒,都是很重要的!雖然不能隨便罵人、打人,但也不要鬱悶在心中,可以找同學、老師聊聊,試試看幾個深呼吸,就能讓自己的情緒慢慢恢復平靜喔! 最後,透過校長親手送出的「加油餅乾」,期許每位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生涯,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堅持到底、不輕易放棄!並祝福所有的立人寶貝在學習之路有個美好的開始!
-
瞭解米食 促進農業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
2021-12-20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62 次教學活動明天是冬至,清海國中於12月20日利用朝會辦理「冬至湯圓」食育教育宣導,由張妏儀營養師主講,從地球科學觀點介紹冬至這個傳統節慶,並帶到多樣的各式米食,引導學生深入瞭解豐富的米食文化。 張營養師首先指出冬至節氣的由來,太陽在冬至時直射南回歸線,當日是一年之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在臺灣古稱「冬節」,人們在祭祀完畢後,大家一起吃湯圓,稱為「添歲」。 接著,進行「請問”米”哪位?」遊戲單元,她發放給學生米食圖卡,請學生根據米食特色和米的特性,判別分配到的圖卡是由何種米製作而成,並請學生到指定地點集合。從學生大都不確定自己選擇的答案是否正確,反映出米食文化尚需深耕強化。 她以圖片介紹蓬萊米、在來米、圓糯米及長糯米,引導學生認識米的特色。蓬萊米黏性介於糯米及在來米中間,比較適合煮飯及熬粥,較少用來做點心。在來米粘性弱,適合用來做發糕、米苔目、蘿蔔糕、碗糕等。圓糯則黏性強有甜膩味,製作湯圓、年糕、麻糬、紅龜粿、鹼粽等;長糯有類似在來米之清香味,適合製作肉粽、米糕、飯糰、珍珠丸子等。最後,她溫馨提醒, 2顆包餡鹹湯圓或20顆甜湯圓,等於半碗飯的熱量;況且湯圓不易消化,應少量慢食,以免體重增加和消化不良。 楊照培主任於總結時指出,年輕時出國比賽,不適應外國食物,回程時在泰國轉機看到米飯非常興奮,吃起來發覺異常可口。他以此故事提醒學生要珍惜食物,重新連結食物和人的關係,找回米食文化的傳統價值。
-
運用溝通訓練教材,幫助學生溝通樂陶陶
2021-12-20 東區 臺中國小 梁明華老師 報導點閱數:393 次教學活動快樂學習教室學生常有詞彙理解量少、聽覺記憶及理解力弱、咬字較不清楚、說話及表達內容無法抓住重點等問題,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充滿困難和挫折。因此,在教學上需要運用多元策略及教材來輔助,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聽覺理解能力及溝通表達技巧。 一、關鍵詞彙-關鍵詞彙念念看,詞語意涵認識多 看到關鍵詞彙PPT出現圖片時,老師問大家看到圖片想到什麼?一開始不知道圖片所代表的意涵,老師引導小傑思考圖片中的重要訊息,小傑終於知道圖片是和課文故事有關聯,勇敢說出「借東西」。老師鼓勵小勳思考是要借什麼東西,小勳想了又想終於說出答案,真是讚極了!透過課文相關圖片及例句引導,讓大家深刻了解詞語意涵及用法,也對課文故事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及概念。 二、看圖說一說-課文問題來思考,增進語句表達力 當老師在看圖說一說PPT呈現圖片及問題時,小勳會試著說出關鍵語句並透過打字的方式呈現重要訊息,老師再引導小博思考主角發生的事情,小博會說出 「努力不放棄」等關鍵詞句,從思考過程中了解主角所遇到的困境及如何運用正向積極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口腔動作訓練-口腔練習說一說,發音正確又清楚 語言咬字及發音清晰度是小傑和小博較感困難的問題所在,在口腔動作訓練相關活動中,老師教導兩人如何發出正確的音,並確認其舌頭擺放位置是否正確。一開始會有咬字不清的問題,但在多次練習之後,已能清楚念出語詞,表現真是一極棒呢! 四、語意網路-語意擴散動動腦,發揮創意真厲害 當老師問大家,看到「筆」你聯想到什麼?一開始不太知道如何回答就說「不知道」,老師先舉例說「彩色筆」,小傑想到「鉛筆、紅筆」, 再進一步引導思考筆的用途,小博會說出「寫字、畫畫」;小勳則是說出「寫作業、簽名、描繪圖形」,所表達的詞彙有正確傳達筆的功能,也會學習思考自己所說出的內容是否正確,實在進步多多喔!
-
仁愛科學遊戲‧看浮沉!
2021-12-20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38 次教學活動有趣的沉浮子!那是什麼?為什麼保特瓶裡有東西?教務處又在搞捨碗糕!! 原來,自然老師又默默地在分享科學遊戲了。這次的主題是:有趣的沉浮子: 用寶特瓶、迴紋針和水,就能做出超有趣的科學小玩具,是不是很厲害!大家透過水的浮力與壓力,看能不能順利通過四道關卡的考驗? 第一關挑戰最容易:用手擠壓讓寶特瓶,讓寶特瓶內的浮沉子往下沉。大多同學都可以辦得到;第二關挑戰是:控制兩個浮沉子,讓兩個浮沉子能在水中上下運動。還是有不少同學可以過關。第四關就有很多人卡關了:利用有勾子的浮沉子,將瓶底的橡皮筋勾上來。你成功了嗎? 觀看學生操作的教學組邦治老師忍不住地解迷津:浮沉子沒入水中的體積縮小、造成浮力減少,就會沉入瓶底,這叫《阿基米得原理》;手壓迫寶特瓶、使得瓶內壓力增加,水會進入浮沉子中,浮沉子就會下降,這是《帕斯卡原理》的應用…,你懂了嗎?如果不懂,那就再來做做看。加油!
-
仁愛教學演示‧有新手!
2021-12-20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764 次教學活動賀!實習生庭伃教學演示順利成功,初生之犢不畏虎般地架式十足。 親和力百分百的庭伃老師是北教大的高材生,態度和藹可親,表達句句到位,更是全校師生的好朋友,實習期間成為全校師生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今天擔任教學演示老師,觀摩座位坐滿了同仁,校長帶領著一級主管全部到位,足見大家對他的肯定與鼓勵,演示過程中,完全看不出來她是新手老師哩! 這次數學課演示的主題是《縮圖、面積與比例尺》,分組討論操作及個別學習評量是創意的展現,學生在教室有限空間內盡情操弄學習,讓這節的教學演示自然生動,從學生口頭發表及作業單表現,確實能達成既定教學目標。 蕭教授與施校長與參與整節的教學演後的共同感受:庭伃已不是新手上路,感謝級任留老師的辛勤教學輔導,從學生表現上就可見證這是一個高績效的班級,仁愛的學生和老師都一級棒,許多同仁的正向回饋,是她勇於上台的動力引擎:不是新手!
-
感同身受將心比心
2021-12-20 西屯區 國安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68 次教學活動一年一度的特殊教育教學活動又來了,從一到六年級給予不同的課程,讓學生學習體驗不同的活動,從活動中能感同身受將心比心,進而內化能夠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
#看見教育的希望~
2021-12-17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校園小記者 報導點閱數:398 次教學活動#看見教育的希望~ 退休校長黃智慧博士,今天上午帶著臺中教育大學43名未來老師(教碩專班+大三教育學程)蒞臨~西屯區泰安國小....都市中的森林小學~實地學習~分組入班閱讀教育........... #事先準備教案,教學唱作俱佳 #師培生很有成就感,小朋友更喜歡 #感謝教務處翁嘉興主任全力協助
-
仁愛性平宣導:有一套!
2021-12-17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01 次教學活動學校性平宣導做得好,全校師生家長沒煩惱。 大家戴口罩到視聽教室進行這場宣導活動。輔導組長播映(我是身體的主人)影片開場,大家在觀看影片後進行學生喜歡的有獎徵答,引導學生自己是身體的主人,如果別人刻意碰觸你,讓你覺得不舒服時,可以怎麼保護自己呢? 活動的亮點在於為了獲獎,師生互動特別熱烈,將泳裝地帶、勇敢說不、逃離現場、告訴信任的人…等重要關鍵概念,確實應用於生活情境中,以增進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輔導組和宜老師表示:這場性平宣導很重要也很實用,在防疫期間感謝級任配合協助,讓每個學生從小就體認自己才是身體主人的觀念,真的很重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