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防制一氧化碳中毒宣導
2023-10-17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72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宣導生活安全不遺餘力,利用晨光時間播放消防署所製播的影片提醒全校師生--使用瓦斯熱水器應保持通風,避免一氧化碳蓄積室內造成中毒,屋外式熱水器要裝在屋外通風的環境,若裝設在陽台則應避免加裝窗戶、晾曬大量衣物等情形阻礙。
-
蟲出江湖&濕地昆蟲展
2023-10-16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279 次教學活動10/14(六)上午9:30 代表學校至潭子國小參加「蟲出江湖-濕地昆蟲展」開幕會 貴賓雲集有立委、議員、教育局長官、潭子區校長、主任、中興大學葉教授暨地方人士...等 *展期:10/14-10/22 *場地:潭子國小體育館 感謝楊瓊瓔立委爭取暨教育局長官們重視支持一起促成此昆蟲展覽 也是潭子地區一大盛事 中興大學昆蟲系學生們負責布展解說暨葉教授指導 本校六年級各班下週已規劃前往觀賞暨體驗課程 展期歡迎大家有空前往觀賞「 蟲出江湖- 濕地昆蟲展」~ 機會難得! 生態保育、永續教育~大家一起來!
-
千附、研揚推展藝術教育,軍功兒童見學之旅收穫滿溢
2023-10-15 北屯區 軍功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30 次教學活動期待已久藝術見學之旅終於成行了,32學生及4位教師在本校林淑玲校長的領隊下,10月12日至10月14日進行為期三天二夜的台北藝術見學之旅。本校今年初申請由千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研揚文教基金會主辦的2023藝術光點圓夢計畫,幸運獲得入選。在本項計畫中其中一項的見學之旅,讓32位學生有拓展藝術學習視野的寶貴機會。 本次見學之旅由研揚基金會安排二位不輸專業導覽的基金會同仁擔任領隊與陪伴,把三天行程安排的妥妥當當,除孩子享了用三天豐富變化的幸福餐點外,最重要的是精神食糧讓學生不虛此行。本次見學之旅共安排八個地點,進行藝術多元面貌的學習。 第一天來到三峽李梅樹紀念館,認識李老師對三峽祖師廟的建築貢獻及繪畫作品導賞;接著來到三峽祖師廟由李梅樹老師的兒子親自導覽建築特色,在李老師解說廟宇每個角落的歷史故事與藝術創作,讓整座祖師廟彷彿有了生命力。第三站來到鶯歌陶瓷博物館,透過專業導覽將陶與瓷的分別深深映刻在孩子腦海中。 第二天首站來到國寶重地-故宮博物院,鎮院三寶及硯台特展是此行參觀重點,了解古代文人墨客愛墨成痴的豐富收集,翠玉白菜、肉形石及毛公鼎組合而成「酸菜白肉鍋」,在趣味的戲稱下,孩子更加印象深刻。接著來到長榮海事博物館,這座以海運為主題的博物館縱貫古今,把船的發展、繪畫創作及模型完整展示,是一座可以滿足孩子航海夢的地方。尾站來到國家二廳院,學生體力已來到尾端,但仍用心把握能進入國家藝術殿堂的機會,了解二廳院的功能、建築特色、室內藝術作品,原來世界級的藝術殿堂果然不同凡響。晚上,參加基金會規劃的感恩餐會,讓本校和一起同行的大智國小透過學生表演、學習心得分享,以及致贈學生親手製作書寫的感謝卡,感謝千附實業贊助這趟行程。 活動來到最後一天,基金會安排參觀台北偶戲館,這所博物館展示各國偶戲的發展歷史,本地布袋戲的導覽中更有戲台和戲偶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更加趣味橫生。進入活動尾聲來到技嘉科技公司的韻律教室進行肢體開發的活動,孩子在最後一刻由專業的肢體開發講師帶領下,將這幾天下來參訪行程的疲累,在這一刻透過身體肢體的各種變化,每位孩子發揮創意充分伸展,畫下完美的句點。 回程遊覽車上,宇琦同學代表大家感謝研揚基金會領隊姊姊的陪伴,並將大家出發前精心設計的感謝卡送給二位姊姊,大家依依不捨互道再見。在這趟行程中,孩子的學習在業界的愛心與師長陪伴下,進行了一場深刻與藝術共舞的學習之旅。
-
竹仔坑附幼戶外教育,體驗一日農村生活
2023-10-15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幼兒園 陳瓊如 報導點閱數:14410 次教學活動10月13日竹仔坑附幼的老師們帶著孩子走出教室,到東螺溪休閒農場進行戶外教育課程。 農場阿姨介紹傳統農業社會做粿的流程,首先浸泡糯米,再舀米水到石磨的洞裡,再推著石磨轉,米漿會流到粿袋裡。接著我們實際體驗推石磨,磨出來的米漿可以用來做各種粿,今天要嘗試手做芋頭粿,將炒香的芋頭絲加入糯米團裡,大家一起合作揉好糯米糰後,孩子和家長憑藉自己的創意,捏出各種不同造型的芋粿,放在月桃葉上,就能送進蒸籠中蒸熟,自已做的芋粿,特別好吃。 孩子們喜歡植物染薑黃染布,之前在學校有藍染的舊經驗,這次用薑黃做染料,利用對摺布與橡皮筋綁、紮,染出來的黃色布上有各種不同圖案,曬乾後孩子們將染布當成頭巾或領巾打扮自己,幸儀和予歆說可以自己DIY很酷、很好玩。 中午我們吃了傳統古早味的「割稻仔飯」,下午用乾稻草綁在十字型的竹竿上,還幫稻草人打扮穿衣服,宸旭說他喜歡綁稻草人,因為稻草人可以把小鳥趕走。 一整天的活動感受農夫取自於農田、用之於農田的心,從土地到餐桌,孩子透過付出勞力換來的成果、吃到食物最原本的風味,讓我們更懂得感恩與珍惜。(竹仔坑國小)
-
仁愛心情繽紛樂‧有你真好!
2023-10-13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80 次教學活動學校輔導做得好,友善校園沒煩惱! 學校有專輔,快樂又幸福。這學期的生涯成長團體課程又啟航了,祝福這些快樂的寶貝們,都能揚帆啟航,飛向心目中的夢想島。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心情繽紛樂。感謝專輔佩妏老師與級任合作無間,從班級中挑選有學習、情緒或人際議題需求之學生參與任務,讓學校的小團體成長活動順利開展,得以有效發揮初級發展輔導功能。 這學期高年級的小團輔,透過「情緒劇場」、「EQ方程式」等遊戲及活動,可引導成員們在安全接納與理解的小團體環境,透過持續情境模擬以及即時回饋的方式,從了解自我情緒出發,增進成員對自身情緒困境背後動機與心理需求的覺察,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發展出解決日常問題之策略,勇敢踏上人生的探索之旅。 輔導組珮甄組長表示:解憂小站是他們的根據地,高年級學生可塑性高,最適合防微杜漸輔導功能的發揮,感謝佩妏老師對於輔導工作的專注投入,每當解憂小站傳來學生的歡樂聲時,輔導室也跟著快樂起來了,感恩大家!
-
視覺藝術課程〈讓畫動起來〉
2023-10-13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629 次教學活動〖結合視覺暫留原理,打造奇幻創作世界。〗 美學創藝班三年級的視覺藝術課程,這次要來探索有趣的動畫世界囉!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動畫是怎麼產生的,老師在課堂中除了介紹當代耳熟能詳的動畫大師及影片,也讓大家親手體驗動畫中的「視覺暫留」現象。 所謂的「視覺暫留」,是指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短時間內的影像會留存在眼睛裡,若上一個圖像還存在,接續又看到了下一個圖像,就會產生兩個圖像重合的奇幻效果。 孩子們以影盤的造形形式,設計了主角與背景動態,應用簡單的手動原理,就讓有趣的畫面動了起來。
-
國際視野專題課程:公司的成立
2023-10-13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630 次教學活動〖擴展的視野、全新的思考,一步步探索身處的社會環境與偌大世界。〗 環視班五年級專題課程,伊婷老師讓每位孩子化身為企業經營者,帶著大家一起認識中華民國公司法,透過深入淺出的引導,孩子們了解了公司的定義,它是以營利為目的而成立,透過正當手法盈利、取之有道,還需要遵守商業倫理規範、善盡社會責任的概念。 孩子們在課堂中學習換位思考,從投資者的角度,觀看「責任」的不同,並實際以投資的金額與負擔的債務為例,進而區別「無限公司」、「有限公司」、「兩合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 擴展的視野、全新的思考,孩子們正一步步探索身處的社會環境與偌大世界。
-
數位智能專題課程:「AI運動辨識系統」
2023-10-13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68 次教學活動〖深入加疊的數位創意設計,貼近孩子們的經驗與思考。〗 「AI運動辨識系統專題」是數位科學班五年級下學期「AI姿勢辨識單元」的延伸課程,迎接新學年的到來,這次六年級的孩子們在原本的姿勢辨識功能基礎下,增加了運動姿勢辨識、計分以及雙人同時比賽等擴充設計。 課堂上,兩位老師引導孩子們將運動姿勢拆解為6個動作,之後再運用設計好的公式,以AI影像辨識逐一確認每個分解動作是否完成,以期達到運動的最佳效果。 計分功能部分,孩子們更是發揮創意,自行設計得分方式,例如:較難的動作分數較高、連續動作有不同的加權計分…等等。 最後,當分數達到設定分數時,畫面中還加入了氣球往上飄的慶祝效果,鼓勵使用者贏得優秀運動成績。
-
視覺藝術課程:貓頭鷹的世界
2023-10-13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19 次教學活動〖一起欣賞色調美麗、層次豐富的版畫作品吧!〗 這學期美學創藝班六年級全日戶外教育,孩子們來到了彩田版畫工作室,以凹紙板進行貓頭鷹主題的版畫創作。 透過老師製版的講解與技巧的訓練,孩子們以割、撕、刮、磨等技法,在紙板上製造出各種明暗與質感變化的版畫作品。過程中,需要足夠的耐心和體力,一層一層將貓頭鷹的羽毛堆疊上去。最後,一幅幅色調美麗、層次豐富的版畫終於創作完成。
-
三年級《水柳村的抱抱樹》共讀課程
2023-10-13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88 次教學活動〖在李潼的作品中,相約去冒險!〗 三年級的語文課程,這學期佳玲老師特別挑選小魯出版的《水柳村的抱抱樹》,作為讀寫聯繫的共讀書目,採約課方式進行班級讀書會,從「場景」、「角色」、「情節」三大面向,探討故事的組成元素,再透過小組成員的熱烈討論,進一步為角色進行「個性分析」、或是幫情節畫出「故事山峰圖」,一起泅泳在兒童文學的海洋中,成為小小的閱讀高手。 在這本充滿奇思妙想的童話故事裡,孩子們透過大聲朗讀,分享自己對角色的深刻詮釋,感受藏在對話裡面的情緒起伏;也透過事情發展的因果關係,找到情節的主要架構;讓「閱讀、思考、討論」形成一個美好的循環,也為小小的教室注入春風徐徐、讓文學的花香沁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