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開啟時光隧道的門~走入岸裡社區上社會課
2022-03-30 神岡區 岸裡國小 陳郁芬 楊濬丞 藍儷 報導點閱數:489 次校園新聞三年級社會介紹到社區的形成及發展,透過老師們努力的聯繫與規劃課程,與本校本土領域的超級講師鄭昌政老師及地緣關係有著緊密結合的退休主任潘淑清主任於3月22日在岸裡社區開課,社區成為教學場域,三年級小朋友們到社區上社會課。 這一天,由鄭昌政老師帶領三年級師生從岸裡國小出發,第一站來到當時居住此地---巴宰族的生活空間,岸裡大社西門遺址, 岸裡大社原設有閭門四座,因年久失修及地震毀損拆除,末代通事潘永安宅邸遺址及可能為通事公廨之潘清洽宅(傳為第一代漢人通事張達京舊宅)遺址六處,均立碑柱定址,為歷史留下紀錄。接著走進小巷子不久,出現在眼前的大社教會,門內站著一位面帶笑容的長輩,正是當時此地巴宰族的末代公主-潘淑清主任及新到任的許牧師,他們親切地引領大家進入教會就座,開始今天的介紹。 首先介紹大社教會的由來,當時潘開山(武干)從豐原市(葫蘆墩)移居埔里愛蘭(烏牛欄)在1870年有一天打獵時不慎被槍彈打傷,傷勢嚴重,求醫無效,幸得介紹至台南府城,蒙馬雅各醫生治癒,在治療期間信了耶穌;他關心族人的得救,就向馬雅各醫師請准李豹傳道向族人傳福音,回程路經大社就暫住在其女婿潘純熙之家,這時李豹向大社的族人傳道,不久巴宰族群集體改信基督教。於是1871年以「耶穌聖教」名義開設教會1872年李庥牧師興建第一座禮拜堂。至今已擁有百年歷史,我們還聽主任介紹當時巴宰族人的演進及岸裡大社的由來,透過資料及舊照片的呈現,讓大家對當時的文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離開教會後,大家來到岸裡大社東門遺址,這裡的紀念碑很不一樣,它是一個方形的平面碑,形狀像是水溝蓋,可惜當日前往時它被車子擋住了,只能從照片中認識,下一站來到通事張達京的故居,這裡有段特別的割地換水的故事。所謂的割地換水就是以地權換水權之意,即巴宰族用土地與漢人交換灌溉用水的事件。張達京於雍正元年(1723)因耕墾需水,而取水必先立碑劃定該社 地界,乃與岸裡社(今大社)第二任土官阿藍之子潘敦仔等,以「割地 換水」之方式,在朴仔籬口獨資築埤,引進大甲溪水至田疇灌溉。所採 「割地換水」方式,係以「漢八,番二」之比率分水,以灌溉今神岡鄉、 大雅鄉等全部面積達一千餘甲之土地。此乃今葫蘆墩圳下埤支線區域, 亦為葫蘆墩圳開創之緣起,更是大臺中開發之啟端。 離開此處後,來到當地的信仰中心---岸興宮,距離它十公尺處正是岸裡大社南門遺址, 在大社村巴宰族尚未接受基督教洗禮前,為大社村村廟,是居民主要信仰中心之一。 同治十年(1871)潘姓居民全體改信基督教後,教會取代岸興宮成為潘姓巴宰族後裔的信仰與日常聚會中心。 短短的兩節課下來,透過鄭昌政老師的專業帶領和解說,讓師生們對於居住的社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獲益良多,彷彿開啟了時光隧道的門走了一遭,真是很寶貴的體驗之旅。
-
111年度中小學資訊網路應用決賽在岸裡
2022-03-29 神岡區 岸裡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18 次校園新聞教育局為落實資訊教育,深化學生資訊能力,每年皆辦理資訊網路應用比賽。岸裡國小的資訊教育紮實,電腦教室設備新穎且維護良好,歷年來皆為網路競賽試場。 今年臺中市教育局的資訊網路應用決賽於3月29日、3月30日辦理,本校為中英打字、動畫設計、程式設計和專題簡報試場,來自各校的高手齊聚本校切磋競技。
-
自我探索--網路中的陷阱~「成癮」與「性剝削」
2022-03-2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鄭婷云、林思羽 、張琦光 報導點閱數:528 次校園新聞配合四月兒童節的到來,每年三月是岸裡國小學生「自我探索」的主題課程月,其中一項活動是針對高年級學生辦理的心理衛生講座。這次輔導室特別邀請美國楊百翰大學婚姻家族治療碩士林思羽老師,用不同以往講座的方式跟五六年級小朋友一起討論「成癮」與「網路性剝削」的議題。ㄧ開始思羽老師先請小朋友發想那些事會「成癮」?接著用「性格卡」、「情緒卡」來引導每班分組討論人為什麼會成癮?引起大家對成癮主題的好奇。最後老師分享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在Ted Talk的演講,翻轉了孩子們對成癮的單一看法。演講內容提到:越戰時期有20%的受傷美軍使用大量的海洛因來止痛,但是當戰爭結束,那些軍人回鄉後卻有95%的人沒有染上毒癮,而是直接停止使用。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大多數軍人「與人連結」的渴望大過於使用海洛因的需求。 人類天生最原始的需求便是彼此連結,但如果我們因為被人孤立、經歷創傷等因素,沒有辦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們會需要跟某物做連結來幫助我們舒緩壓力,而這些東西可能是毒品、賭博、美食或是網路遊戲。思羽老師也使用「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讓學生自己檢核使用網路的實際情形,觀察自己是哪一部分已經開始由網路成迷到成癮了。 而「性剝削」的發生也是因為缺乏與他人的連結關係,思羽老師分享新聞報導中,很多學生在網路遊戲或社群軟體上交朋友,先是建立信任關係,後來被要求或誘導交出或互相分享不雅照片等被欺騙的事件。大眾可能會覺得被騙活該,但深入想想,是否孩子在生活中少了家人或朋友的陪伴關係才需要依賴網友呢?在與同學宣導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 最後,利用班級討論,團體合作思考「如果網友有要求傳送裸照時,自己應該如何因應?」每個班級寫下他們可以怎麼做並分享,大多數的同學都知道,遇到這樣的狀況可以:「刪除好友、報警、告訴師長、絕交」,也有ㄧ些學生說會明確告知對方:「我不要做怪怪的事情,我們還是不要當朋友了。」更有些同學說會先截圖,留下被騷擾的證據等,我們發現同學們危機處理的常識還真不錯! 聽完演講後,小欣說:「沒想到會成癮的人,心理方面更需要我們大家關心。」小潔說:「家裡有很多3C,就算手機被沒收,也還有電腦跟電視,我覺得環境上的控管也很重要。」小妤說:「我覺得現在最在乎的是朋友,也會害怕沒有朋友。」另外,有孩子跟導師反應:「我只傳上去一下,馬上刪除就好啦!」導師也會澄清錯誤的觀念:「不管是傳上去多久,對方有可能已經留存或錄影,所以絕對不能嘗試!」期望孩子們在網路的世界探索時都能避開陷阱健康成長。
-
體驗與實踐的減塑行動家
2022-03-2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游博皓、鄭惠如、陳蕾蕾 報導點閱數:396 次校園新聞「一起來當減塑行動家」星期二的升旗時間,春風輕輕地拂過岸裡300多位孩子們的臉龐,只見二年級這60位青春洋溢的男孩女孩們,帶著這份大地賜給我們的禮物,稚嫩又害羞地在司令台前搖著自製的環保樂器,口中喃喃地唱著,向各位哥哥姊姊們喊話,號召大家一起支持減塑活動。 本學期的生活領域課程主題一為減少塑膠垃圾之重要性,為符應108課綱的精神,本校生活領域教師劉詠楨老師用心設計此一活動,在美術課帶領孩子們製作大字報、環保響把與環保沙鈴,在音樂課指導孩子們演唱減塑宣講歌曲。在原班的生活課,也感謝陳蕾蕾老師、鄭惠如老師的用心,引導孩子們思考塑膠垃圾對環境帶來的危害,並反思自己可以做什麼事來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整體課程後他們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我覺得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塑膠袋,這一些塑膠袋雖然很方便,可是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出門都要自備購物袋」。 期許岸裡二年級的孩子們除了課堂上的學科知識外,更能在生活中體驗、省思,並透過音樂、美術等多元素材,將減塑的概念真正地落實在生活當中,也讓更多人了解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重要性,達到十二年國教所期許的核心素養-社會參與。
-
岸裡學生才藝競賽— Let me SHOW you!
2022-03-2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44 次校園新聞還記得去年的歌曲「少年」嗎?今年「熱愛105°C的你」這首歌曲榮登岸裡國小110學年度才藝競賽表演曲目出現率第一名,參賽者不論從直笛合奏到爵士鼓演奏,都能藉由這首歌曲引發觀眾共鳴。2022年3月15日的下午,大家大聲齊唱「熱愛 105 度~的你,滴滴清純的蒸餾水~」,在這歌聲的迴響之下,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才藝競賽當天的精彩表演吧! 說到才藝競賽最引人入勝的表演我想大概就是世誠的爵士鼓組曲了吧,撇開我這門外漢看不懂的鼓技不說,光是爵士鼓設備架設過程就耗時耗力,看他打鼓時展現出的自信心、揮舞鼓棒的技巧,我想就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 而令我感到氣質出眾的表演就是當雁甯和藍儷老師站出來,那挺直的腰背,專業的姿態,搭配好聽到不行的直笛與鋼琴樂聲,真是令人聽得好不痛快,真想大喊「安可,安可」。另外,輸人不輸陣,直笛技法更沒在怕人的直笛隊所帶來的直笛合奏就更不用說,能享受到這專業直笛比賽的美妙樂聲,還真是我的福氣。 今年頗具看頭的表演還真不少,回想保岸主任擔任特別嘉賓的魔術表演,在和璋、揚鈞與觀眾互動的巧妙引導下,無論是變彩色的絲巾、變硬的童軍繩或「切」手的表演,都令人嘖嘖稱奇。五丙女團、六乙女團、六乙男團所帶來的舞蹈表演與炫璋組隊的旗舞表演也是令人看得目不轉睛。這樣的表演就讓我想起曾有報導介紹當代流行藝人周子瑜小時候也是憑藉著過人的毅力,不斷練習才有今日的表現。 然而,高超的表演如無上台的勇氣也是一片枉然。看那四年級的直笛小隊上台初試啼聲,看那低年級的同學們能獨自上台唱歌與表演甚至說相聲,才藝競賽參賽者們展現的除是苦練多時的表演能力外,更展現了過人的勇氣,儘管上台前身軀頻頻發抖,但一站上舞台後,「緊張」似乎就被拋諸在後,台下我們看到的就是獲得觀眾滿堂彩的精采表演。感謝各位觀眾至現場給予支持,掌聲之下才讓小朋友們「Let me show you!」的機會。
-
散播「感恩」
2021-12-2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700 次校園新聞從九月教師節的謝師恩,到十二月的感謝樹、報佳音及歲末感恩活動,學校推出一系列的「感恩」的活動搭配平日老師們在班上的仔細叮嚀,無不在培養孩子學會看見別人對自己的好,懂得予以表達感謝,更進而讓孩子們懂得助人為快樂之本。感謝家長會贊助讓全校感受到甜蜜的幸福、感謝各班級老師在班級中大力推廣使得孩子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全校師生共同的努力讓岸裡的幼苗們在溫馨中逐漸茁壯。
-
生活高手我最行
2021-12-2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944 次校園新聞「生活高手」是岸裡國小最有趣及溫馨的活動之ㄧ,每逢校慶之後,校園中就開始進行各年級的生活高手競賽,一到六年級各有任務,分別為「我是穿衣達人」、「心細手快我最行」、「手能生巧」、「美食任務-三明治DIY」、「我是小裁縫」、「活力早餐」,這些活動分屬生活中不同難度的生活自理項目。 各年級進行比賽時,參賽學生們都十分小心的完成任務,表現可說是可 圈可點。一年級學生必須學會如何將外套拉上拉鍊,並將衣物穿戴及掛好,這看 似簡單的動作,卻是一年級小朋友每天日常中會運用到的生活小技能,每位小 一新鮮人完成任務後臉上都露出自信的笑容;二年級學生所要挑戰的任務是在時 限內穿好左右鞋帶並繫上蝴蝶結。現今的小朋友鮮少穿需要繫鞋帶的鞋子,因此 這些任務顯得十分不易,但在生活中穿孔、繫鞋帶的手眼協調能力卻是我們每 天必需品,因此,老師們都很認真的陪伴孩子練習。在這過程中,孩子的耐心也 在一點一滴中養成。 三年級生活高手的任務則必須在一分鐘內剪完一個圓形並夾5顆花生到指 定盤子中,當裁判下令預備開始後,學生便開始拿起筷子夾花生,過程中不難發 現越是心急的學生,筷子與花生就像在玩捉迷藏般,筷子一夾花生就滾的越遠, 越是冷靜的學生,反倒是輕而易舉、輕輕鬆鬆就把五顆花生夾到另一個盤子中 ;四年級學生則必須在90秒內將兩片吐司去邊、塗上果醬、並對切成三角形放入三明治袋中。製作這美味可口的三明治看似容易卻實質不然,每位學生拿起刀具架式十足,但能讓吐司順利去邊卻沒想像中的容易,能完美去邊又不壓扁吐司的人實在厲害。雖然三明治製作的不如想像中的美麗,但孩子們一口口吃進去的卻是自己「成就」的味道啊! 五年級生活高手—我是小裁縫,學生則必須運用五種基本縫法:平針縫、回 針縫、裙邊縫、暗釦縫與鈕扣縫,完成一張臉形。比賽之前,小朋友們哀鴻遍野 人人皆認為難度很高,但宣布比賽開始後,學生認真專注的眼神卻又像在訴說 「這難不倒我」。現今社會,能夠靈活運用這種針線活技能的小朋友並不多,但是 一場比賽下來,看來岸裡的學生們仍是具備解決日常生活針線活技能的孩子,希 望經過這次不斷的練習,縫紐扣對大家來說都只是「小菜一碟」唷!而學校老大 姐、老大哥的六年級學生們挑戰的任務難度當然是不惶多讓,三分鐘內煎出一顆 全熟荷包蛋並完成桌面的整理,每位學生從開火、打蛋、入鍋、翻面……看似簡 單的流程對多數學生來說都是新的體驗。打蛋了卻忘了開火、油放太多、蛋白黏 在鍋鏟不知如何是好、荷包蛋變身為散蛋……過程中雖然出現了許多令人手忙腳 亂的情節,但整體來說,經過練習後要把蛋煎熟,對多數的學生來說尚不是難事, 讓一旁看熱鬧的我內心都不覺驚嘆「原來人人都是小廚神」。 本次活動感謝家事達人的義工媽媽們協助擔任評分裁判,在義工媽媽們和藹可親的專業指導下,學生們從中獲得更多精進的技巧,更是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一向大力支持學校活動的「岸裡國小家長會」,更是生活高手活動中最堅強的後援會,支援活動所需材料的採買,並準備豐厚的獎金獎勵表現優異的班級。如此誘人的增強物,讓各班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無不使盡渾身解數,全力以赴,圓滿達成任務。 「生活高手」是岸裡國小落實學生生活教育、寓教於樂的表現,在老師平時 細心的指導下,學生們從做中學,不分性別熟練生活技能才能完成任務。透過活 動輔導學生自我認知的能力、協助學生養成感恩惜福的態度與習慣、增進學生的 生活自理能力、藉由活動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及培養學生兩性平等的觀念,獲得 生活上帶得走的能力。
-
岸裡全明星運動會
2021-12-07 神岡區 岸裡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13 次校園新聞這次的運動會很特別,因為防疫的緣故,所以沒有開放校園邀請家長和貴賓們到校參與,雖然場面不比以往盛大,但大家珍惜著這得來不易的運動會,各年段各班更是忙著裝飾自己、布置休息區,大家無不抖擻精神、精神高亢的迎接著表演節目的到來。 首先領銜出場的是執掌著國旗、校旗的六年級運動員,整齊一致的步伐,踏出滿滿的活力,緊著而來的是岸裡國小最年輕、最可愛的幼兒園帶來的「就是要愛你」,而後不論是六年級「我是一顆跳跳糖」、五年級「致青春」、四年級「鬼滅之刃」、三年級「派對動物」、二年級「學貓叫」、一年級「心花開」都能感受到學生滿滿的活力與精神,最後則是岸裡國小最有創意、公正無私的裁判老師帶來熱鬧非凡的「魷魚遊戲」引爆進場祭典的尾聲。 突然氣氛由熱鬧轉向安靜,司令台前一面莊嚴且神聖的大旗緩緩而過,四位六年級直笛隊與籃球隊代表執旗,隨著旗幟的飄揚,場上運動員無不注視著這榮譽的象徵,大聲的唱著校歌目視它迎上竿頭的一刻;而宣誓代表陳品瑄舉起右手宣誓著所有運動員永不放棄、堅守運動員精神的誓詞,直到退場時,運動員各個精神高昂、迫不及待的迎向接下來的挑戰。 趣味競賽、全民跑等項目都看見運動員們為了爭取班上榮耀,使出渾身解數、全力以赴,就算飄著小雨也盡力完成自身的任務,賣力為同窗加油吶喊,此種盛況直到最後一位受獎者站上獎台,才點下暫時的句點。中午的謐靜與運動會的氛圍形成巨大的對比,而雨勢越下越大,下午的大隊接力競賽只好改期到下周二下午舉辦。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各班經過幾天的休憩,存續更大的能量,在下午的大隊接力中引爆,隨著槍聲的鳴起,各班無不卯足全力為選手加油,喊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隨著風聲與鼓聲不斷推動著向前衝刺的選手們,戰況幾度膠著,直到通過終點,才以些微的差距分出高下。 隨著最後一聲通過終點的哨聲,活動邁進了尾聲,在各班上台領獎的歡呼聲下,點上了最後的句點。在此感謝班導師與裁判老師辛勤的指導與排練,有你們,活動才能圓滿達成;感謝家委及志工,有你們,學校事務才得以順利推行;感謝各位孩子們,有你們,才有一場又一場動人心弦、熱血不已的精彩賽事,最後慶祝本次岸裡國小110學年度校慶暨運動大會完美成功。
-
高規格防疫直播「起立、敬禮、謝謝老師!」
2021-09-30 神岡區 岸裡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165 次校園新聞九月二十八日,為紀念及感謝孔子的有教無類,孔子生日這天被訂為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岸裡國小全校師生在教師節前幾週便開始醞釀著「感恩」,輔導室推出「認識師長佐感恩教師節」菜單,要在開學當月請學生及老師們品嚐。 教師節前,全校老師們動起來,帶學生認識新學期的師長們,從老師的名字、在校扮演的角色、教室所在的位置以及遇到日常事務的處理可以尋求校園哪些老師的幫忙等細節,透過老師們一一的介紹,我們的孩子對學校的認識更加深刻了。而校園裡的孩子也沒閒著,忙著動手寫感恩卡片、做感謝賀禮、朗誦感恩詞,學生在這幾週體驗對生命的熱情,學習常懷感恩之心,體現生命教育的真諦。走進輔導室繳交「有話對老師說」賀卡的一年級小朋友也不禁表示「這是我第一次過教師節耶!」,童趣的話語聽來可愛,但希望我們的小朋友們都可以從活動中學到要時常「感謝別人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 節日當天,活動在「倒數五秒說出師長姓名」的活動中開始了。搭配著專任輔導老師鄭婷云老師的優美聲音,小朋友學習「感謝」是在各國家發散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教師節,感謝老師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重要的是大家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透過撥放影片,這天早上我們聽見孩子們心中老師的模樣。依琳說:「老師像媽媽一樣,常常照顧我們」、志嘉說:「老師像活字典,什麼都有」、吉佑說「老師像天使跟魔鬼,有時候生氣就…」,影片中傳來學生一聲聲的感謝。當然!老師對學生的祝福更是滿滿滿,每位老師都期許孩子能成為溫暖、有自信、還能替身邊的人帶來幸福與喜悅的人。就這樣,活動在孩子們一一送出手中賀卡中圓滿落幕。
-
震在等你
2021-09-22 神岡區 岸裡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11 次校園新聞地震防災是生活的基本常識,岸裡國小每學期都納入學校行事曆並進行地震防災逃生演練,老師們更是一再叮嚀避難保命三步驟1.趴下2.掩護3.穩住,避難行進中「不推、不跑、不語」,更要求孩子們要以認真嚴肅的心情來演練,以熟練逃生技巧,除此外,健康中心也成立救護站,期望災害發生時孩子們能緊急受到救護,平常也加以宣導救護的基本常識,以期增加孩子們隨機應變的能力,能及時保命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