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鼓王爭霸在花蓮,忠孝交流更寬廣
2023-07-16 西區 忠孝國小 忠孝國小 報導點閱數:399 次校園新聞忠孝國小的鼓藝社自今年三月中的第十八屆全國「鼓王盃」鼓藝大賽獲得團體最佳形象獎及個人獎冠軍,接著挑戰五月份的超級A咖,榮獲國小音樂組冠軍後,更加有信心的踏出臺灣西半部,今年暑假挑戰前往後山「花蓮」跟大家以鼓會友。 炎炎夏日,決定走出「舒適圈」的孩子們,不是躲在家裡的冷氣房,而是利用補習的空暇到學校練習,由於加入新的元素:舞獅,更是需要多多培養隊友之間的默契。這次前往「客鼓鳴心 鼓王爭霸戰」的團員集結了即將升三年級到應屆畢業的三位畢業生(張見曦、張珽寓及「最佳鼓王」劉慶源),還有忠孝校友(張瑀宸及劉素梅)來應援,九位孩子努力將以往表演經驗結合舞獅,希望帶給東岸的朋友們不同的演出 以鼓會友的精神也讓承辦的富源國小鼓藝社出借大鼓,讓凌晨兩點從台中出發到花蓮瑞穗的鼓藝社員及家長,不用再費神搬運鼓具~忠孝鼓藝社就在7/15(六)13:00的開幕式,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表演,更一圓團員們遠征交流的夢想
-
暑期學扶,多元教學真幸福
2023-07-16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33 次教學活動今年暑期的學習扶助,忠孝國小總共開設了二到六年級共9個班,因人數踴躍,學習扶助小組的老師,在排各班課程時,一一討論該如何讓學生既能快樂學習又有學習成效?畢竟在屢創高溫的酷暑中,能讓孩子們保有學習熱忱、不昏昏欲睡,可是具有挑戰性的。 各班課表一排出後,除了原本的國語、數學、英文的學習科目,老師們在其他課程排了pagamo數學挑戰、益智桌遊、科學實驗、創意美學及體能遊戲……等,果然,在兩個禮拜的課程中,每天一早都可以看到孩子們滿心期待的來上學,中午下課看到來接送的爸媽時,更是吱吱喳喳的說著今天有趣的課程~相信在老師的多元教學下,孩子們的學習也不停駐
-
清海國中學生5A10+就近入學清水高中! 節省通勤時間準備課業!
2023-07-14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07 次校園新聞高中免試入學放榜,清海國中畢業的陳昶叡以國中會考5A10+優異成績,進入自己的第一志願清水高中就讀。 陳昶叡對於讀書有自己的一套規畫,成功在此次國中會考奪得5A10+的亮眼成績。他說,最重要的是理解觀念與持之以恆地練習題目,因此,課前會先閱讀課本、參考書籍,預習觀念;上課時認真聽講,勇於發問;課後則觀看教學影片複習,強化印象。 此外,他會自己規畫讀書行程表,按部就班地完成每日任務,像是每天都寫各科題本,錯誤題目確實訂正等,並針對自己較弱的學科加強練習。對於不擅長的國文,他靠著每天練習至少20題文言文閱讀,成功將弱項變成強項,在會考中取得滿分。 陳昶叡說,選擇離家近的社區高中就學,可避免舟車勞頓,節省通勤時間,就有多一點時間準備課業,提高讀書效率,因此會考成績公布後決定就近選擇清水高中就讀。 家長表示近幾年清水高中在海線地區擁有優質口碑,尊重孩子的志願選擇。 清海國中校長黃巧妮則祝福陳昶叡3年後有更亮麗的表現。
-
七月吃喝玩樂 愛的可麗餅
2023-07-14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621 次教學活動學校在六月畢業之後,許多孩子正式迎來了暑假。不論是參加暑令營、與家人旅遊、計畫學習,或者從事許多有趣的活動,都讓整個暑假既充實又歡樂。而在南屯幼兒園,並不像一般學校大部分孩子在放暑假,畢業大班孩子幾乎全數留在學校上課。不過即便是這樣,老師們也每日都會有新花樣,讓留在幼兒園的最後一個月裡,能夠開開心心來學校玩耍,盡情享受快樂又幸福的時間。 而其中的山羌班,上週才全班自己從家裡帶水果來班上,師生們一起從洗水果、切水果、整理分類,再依照自己的喜好調整,打成各種口味果汁,孩子一喝就是好幾輪,非常過癮。而這週更還有志工媽媽來學校現做可麗餅,而且還是讓孩子們可以自己挑選口味,更是讓大家High翻天。 原來是志工媽媽們為了感謝山羌班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彼此扶持照顧;不論是什麼特質的孩子,都能主動與自然展現愛的關懷與協助,讓她感受到滿滿的溫暖非常感動。因此在這最後的七月裡,想表達對山羌班的鼓勵與讚賞,特別來到班級製作可麗餅,讓即使在學校的暑假,也能有超享受的活動。 一開始志工媽媽先介紹可麗餅的緣起,讓大家知道這來自法國的甜點故事,之後也分享製作可麗餅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牛奶與雞蛋,透過均勻混和這三種材料,就會變成基底的麵糊。然後先由志工媽媽桿成圓形麵餅,然後每個孩子在自己挑選喜歡的口味,像是奶酥、草莓、焦糖等,再平均塗抹在上頭。不過一會兒在整個麵皮剷起來做成甜筒狀,美味的可麗餅就此完成。 烤好香噴噴的可麗餅,孩子們拿在手中口水直流。然後迫不及待咬下一大口,整個幸福的滋味從嘴巴蔓延到整個班上,全班孩子都大呼實在泰美味了。山羌班幼生葉蕎瑜說:「可麗餅好好吃,謝謝兩位志工媽媽做好吃的可麗餅,我很開心。」志工媽媽鍾書娉說:「路上很幸運的遇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照顧,讓身為媽媽的我很是感動,常常覺得山羌班的這群孩子們從小就是小天使,他們總是把我的女兒當成自己的妹妹呵護照顧她。」山羌班徐素雯老師說:「從來沒吃過可麗餅的我,對於今天的體驗,充滿驚奇,原來使用火爐的鐵盤,也可以用電磁爐煎餅皮,簡單的食材,也可以如此美味。因為事先老師不明法規,使得在教室製作可麗餅,遇到重重困難,感謝兩位媽媽不畏辛勞奔走,解決難題,最終到山羌完可麗餅製作,讓每個人滿足又喜悅。」陳瑞祥老師說:「感謝洹萱媽媽教山羌班幼兒做好吃的可麗餅看著孩子們大口大口的分享美味的可麗餅就知道洹萱媽媽的手藝絶對是美味又可口,感謝洹萱媽媽的分享讓孩子們感受到您滿滿的用心,瞬間幸福洋溢在山羌班。」陳議濃園長說:「山羌班的可麗餅活動,在這暑假為孩子們增添了無比了樂趣與回憶。更重要的這份甜蜜,是包含著全班師生的情誼之愛,以及家長的感謝之情,它的意義是令人著實感動與永印心頭,也期盼這樣的愛,長長久久下去。有愛的山羌班,真棒!」
-
校園探險隊-尋找木瓜樹
2023-07-14 西區 中正國小 黃雅芳、黃若珊 報導點閱數:251 次教學活動上週學校種植達人:華華老師,來浣熊班分享種植木瓜的方法,有提到在我們的校園內其實就有好幾棵木瓜樹,因此浣熊班的孩子這也實際到校園探險!大家努力根據木瓜樹外觀特徵的線索照片,去找尋它的蹤跡,終於!在孩子們的努力下,我們成功找到校園裡的木瓜樹!大家也開心的和木瓜樹一起合影~
-
蔬果色水玩染布(有顏色的水)
2023-07-14 西區 中正國小 張羽辰、王梅真 報導點閱數:367 次教學活動上週體驗了彩色漩渦的溶遊戲後,孩子們發現:火龍果的水是紅紫色耶,於是我們進入討論「有顏色的水」,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果來進行分享,孩子們紛紛提出許多蔬果,想要知道這些蔬果所產生的顏色水是不適跟原本想的一樣呢?所以我們一起用調理機將蔬果加水打一打,出現了好多天然又美麗的彩色蔬果水,那這些蔬果水還可以用來做些什麼呢?有孩子提出:變成彩虹水、變成彩色水,更有人提出我們來染色,於是我們透過影片認識到蔬果染色背後的原因,才知道有些沒有吃完的水果,為了不浪費,會將他們利用來進行染色,所以我們一起體驗了葡萄染布以及蝶豆花染布的活動,大家一起吃葡萄蒐集葡萄皮,接著利用綁橡皮筋在布上製造出花樣,最後將布放到鍋子裡跟葡萄還有蝶豆花一起煮一煮,哇~變出一條一條美麗藍紫色小手帕呢!
-
我長大了
2023-07-14 西區 中正國小 林攸襄、莊依芳 報導點閱數:312 次教學活動透過上週《彩色怪獸》的繪本,孩子們認識各種顏色代表的心情是不同的(例如:藍色是傷心、紅色是生氣);除了認識情緒外,也希望孩子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心情,進而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本週加入貫穿整學期的教學活動-「心情簽到表」,每個孩子每天到校整理書包完畢後,再到情緒主題桌拿取心情簽到表,填寫當日的日期、天氣,並畫下當天的心情,再塗上代表自己今天心情的顏色。最後,再拿取一張代表自己心情的顏色色紙,撕下一小塊對折成小紙球,投入在玻璃罐內。每週五,老師會輪流倒出不同顏色的罐子,再計數每個罐子內的紙球數量,再將數量紀錄下來,成為本週綿羊班寶貝們的心情。
-
拔蘿蔔故事扮演
2023-07-14 西區 中正國小 施又靖、葉祝英 報導點閱數:262 次校園新聞本週先從分享上週的學習單,展開故事情境的規劃探索,藉由觀察、欣賞同儕所完成的拔蘿蔔情境圖,孩子們從賞析中提出相關的建議: 1.蘿蔔可以用摺紙的方式 2.背景可以多添加一些景色(太陽)、雲、草地… 3.小動物的特徵可以畫得更明顯,會更好區分。 因此,我們依著孩子的建議,學習摺紙-蘿蔔,因為孩子已經有基礎的摺紙概念,故先讓孩子們從蘿蔔的外觀去腦力激盪,思考曾學過的摺紙技巧,哪一種可以摺出蘿蔔的樣態,孩子們有的是自由摺,收起色紙的邊角,摺出蘿蔔,也有孩子們是利用摺三角形的摺法,先摺出甜筒造型後,再進一步想出可以摺出蘿蔔的步驟,發現孩子已經開始可以依照形狀做延伸,真的是很大的進步!未來會延續孩子的興趣,挑戰不同的摺紙創作,認識更多不同的空間造型變化。
-
防災減災做得好 提升師生安全少煩惱-2
2023-07-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00 次教學活動「當地震災害發生時,通訊產品可能斷訊或通訊不佳…」。教育局辦理「全市防災教育增能研習」由防災教育輔導團黃盈君老師主講「因應1991 停用後之作為 」透過深入淺出的解說及團隊的討論,提供 學校 防災 意識及 強化災害應變能力 。
-
防災減災做得好 提升師生安全少煩惱-1
2023-07-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89 次教學活動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受到板塊擠壓作用的影響導致地震頻繁,如何減災與避災,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教育局辦理「全市防災教育增能研習」由防災教育輔導團黃盈君老師主講「因應1991 停用後之作為 」透過深入淺出的解說及團隊的討論,提供 學校 防災 意識及 強化災害應變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