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學以致用在北屯 最喜歡的…
2023-10-26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80 次教學活動「最喜歡的科目是電腦…」北屯國小六年級數學領域學習單元為「統計圖表」,教學團隊教導學生學以致用,研究對象為六年級學生,統計出來的數據再畫為長條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學生們的「最喜歡」。這是一種以長方形的長度為變量的統計圖表。長條圖用來比較兩個或以上的價值,只有一個變量,通常利用於較小的數據集分析。
-
仁愛Funny Space‧邀你來!
2023-10-26 北屯區 仁愛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56 次校園新聞仁愛國小推動十二年國教不餘遺力,我們積極參與廣達《游於藝》-校園藝術巡迴展,希冀營造校園空間美學,並結合自然科學實驗開放體驗,讓本校學生充滿藝術性與知識性,期盼每個學生在充滿藝術氣息氛圍的校園中,漸漸陶冶其身心靈之涵養。 本校廉愛齡同學在今年七月很榮幸獲得小尖兵導覽達人首獎,繼仁美國小七年後,將大獎留在臺中市,為臺中市爭光。今年辦理之「空間任意門」校園巡迴展,陸續呈現多樣貌的空間寫照外,展出內容包括宇宙空間仙女座星系與微小的海洋放射蟲等。 南宋馬麟「靜聽松風圖」展現寧靜空間,看著畫彷彿可以感受到涼風,沉澱心靈;也有都市與大自然空間,真實呈現人們生活樣貌以及藝術大師孟克的吶喊,主角一臉驚恐與背景扭曲,內心相當無助,而愛德華.霍普的自東販賣機商店顯示現代人的寂寞;還有愛雪顛覆空間,作品鋪相對印使我們產生錯覺,所以都與我們文化關係密切呢! 透過這次展出,我們也呈現樂區的空間,有鏡子的無限延伸空間與分身4倍的90度鏡子空間,更有一秒變成長腿歐爸與件變成矮冬瓜的哈哈鏡,讓學生充科學角度探索藝術。這次空間任意門特展不但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更讓學校老師規畫主題課程,從生活、藝術及自然等課程,一起來認識空間的多樣貌! 今年能再榮獲到校展覽的機會,亦是本校學生之福氣,本校特別徵選校內高年級22位學生擔任導覽小尖兵,持續接受一連串課程的培訓,從蒐集資料、說話禮儀到課程歸納都不假他人之手,皆由學生自己完成,相信這些孩子經過這樣的學習歷練後,定能收穫滿滿。 生活就是體驗,體驗改變學習,仁愛將繼續秉持這樣的精神,培養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學校展期訂於10/27-11/07於藝術教室展出,誠摯邀請關心環境教育與關心仁愛的每一個人,都能校蒞臨參觀指導,給予我們更多的鼓勵與回饋。謝謝大家!
-
Happy Halloween~
2023-10-26 北屯區 文心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02 次校園新聞Happy Halloween~英語日宣導,感謝帆豈主任、昆志老師、玳伊老師的規劃辦理。
-
流感不要來,打針不怕怕!
2023-10-26 西屯區 惠來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277 次校園新聞每逢秋冬交際之時,為了避免病毒蠢蠢欲動,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口罩不再人人配戴,衛生所安排了到校流感疫苗施打。 這次到惠來國小服務的是崇芳聯合診所專業又有愛心的醫護們,一早就進駐校園,做足準備來為師生進行注射。 除了醫護之外,惠來國小志工隊的爸爸媽媽們也出動了,協助報到、秩序維持、引導動線、觀察小朋友施打後的狀況......,有時免不了遇到很害怕打針的小朋友時,還要給他們一份勇氣加大力的擁抱,保護他完成施打。 今天第一位接受疫苗施打的是謝秀娟校長,小朋友們一聽說校長很勇敢第一個打針,紛紛表示自己也會很勇敢,不怕打針。 接受疫苗施打保護自己與他人是防護的第一步,但健康中心護理師尹羚阿姨還是要提醒大家:「發燒不到校,有呼吸道症狀時一定要配戴口罩,而且還要常洗手,不要隨意碰觸眼睛鼻子嘴巴,避免直接把病毒送到身體裡。」 希望所有人都能維持健康,每天快快樂樂到學校上學。
-
紙風車反毒戲劇〝IN〞北小
2023-10-26 沙鹿區 北勢國小 北勢國小 報導點閱數:251 次校園新聞根據報導:連續五年,青少年吸毒達千人,年齡層更下降至 12.5歲。校園的毒品生態鏈正在急速蔓延,已成為一場全民的反毒戰爭。 今天紙風車劇團將用一齣戲的時間,讓孩子認識新型毒品形式,了解易染毒環境,加強警覺意識。並透過戲劇,模擬初次接觸毒品時的對話,學習勇敢說「不」的智慧。讓孩子抵抗毒品的誘惑,築起心靈守護牆。 ※寓教於樂是最佳的宣導策略,導師仍要學生歸納統整知情意。
-
水瓢花園 小幼聯手開種
2023-10-26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72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之前修剪樹木後,校園掉落不少殘枝。學校發動師生一起整理恢復校園,並且將庭院的樹枝分類,比較粗、完整的樹枝將其堆放在一旁。並且利用這些天然資材製作了一個提更落葉堆肥的碳耕區,提供給酪梨樹最天然的養分。除此之外,水獺班的孩子們也利用剩餘的樹幹圍出一個花園區域,活用庭院裡的空間與自然資源。而這花園地經過堆肥與鬆土,在養地一陣子之後,終於要展開了第一次種植。而這個契機,是瓢蟲班帶來了亞馬遜百合鱗莖,這種大葉且無須全日照的觀賞類花卉,也剛好符合花園位置的環境條件,因此兩者一拍即合,也開啟了首次幼幼班與小班合作的課程活動。 不過對於從未開墾種植過的地方,要能讓它順利生長,土質的準備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兩班師生決定要先來將花園做最好的土壤改造。因為一開始這塊花園也有經過落葉堆肥的滋養,所以孩子們先用水將花園澆濕,除了幫助落葉加速腐化之外,也讓它更貼合底層。緊接著,孩子們學習拆封布袋,透過拉動繩子,咻一聲就把袋口解開,然後再一起合力搬到花園旁,將袋裡的介質基土倒進去。經過幾輪傾倒之後,再用鋤頭將基土平均推開。但憑這樣還不夠,土壤還不夠深。所以又再開封培養土,第二輪再多次加入花園,讓整個土質互相混摻,變成最適合種植的土壤。 完成了土質改造後,接下來就是要挖掘種植的坑洞。孩子們就地取材,拿起旁邊的樹枝,開始在土壤上挖洞。因為土質鬆軟,所以要不斷以畫圈方式做出一坑坑適合鱗莖大小的洞。之後兩班分組一起合作,再將鱗莖種植下去,再用雙手將土覆蓋上,完成了亞馬遜百合的移植。而最後階段,孩子們再次為整個花園澆水,幫助其濕潤、促進生長。而這個花園兩班也互相約定,要彼此共同照顧,並取兩班名字命名為「水瓢花園」。 有了花園之後,師生都非常期待它們能茁壯成長,感受它的翠綠芬芳。水獺班幼生謝蕎衣說:「我有跟弟弟妹妹一起搬袋子,我出很多力,他們就可以出很少力。」瓢蟲班幼生蔡風希說:「要把球球(鱗莖)種進去,土埋起來。」水獺班李佩珊老師說:「今天帶著幼兒進行種亞瑪遜百合,距離上次蓋好花園後是首次種下植物!在介紹時孩子們還會問「會很香嗎?」開始期待種下的百合球根!在活動中讓幼兒利用小組的方式和瓢蟲班的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澆水、倒培養土、幫球根挖洞、種下球根,最後用像下雨的方式澆水。透過小組合作,增進幼兒間互助合作的能力!就讓我們用愛的力量讓百合球根順利長大吧!」瓢蟲班蔡敬萱老師說:「從倒土壤到翻土,再到挖洞、埋球莖、澆水……等等都由孩子親自體驗及種植,這次大家很踴躍舉手說要幫忙,不管什麼任務都難不倒他們!之後澆水及照顧的任務,相信孩子們也會收穫滿滿!也謝謝園長爸比和嘉嘉老師的協助和帶領,讓孩子們有不同的體驗,也越來越愛大自然!」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難得是小班水獺幼幼瓢蟲聯手活動,這次任務就是把荒涼的校園角落變成小花園,但因為學校土太沒有營養了需要小孩們幫忙把土變營養,小幼們團結合作搬運土壤、鋪土、挖土攪拌到種植亞馬遜百合下去,小幼年紀小但不喊苦唷!所以有完成這次任務,並且這次花園名稱決定要取「水瓢花園」相當的有趣~」陳議濃園長說:「很多時候學校裡有很多閒置的空間,或者是常被遺忘的雜亂空間。但透過像這次水獺班與瓢蟲班兩班師生的合作,不僅幫環境優化,更充分善用原本自然資材,將問題轉換成成果,更是友善環境應該要走的方向。而且這次小幼兩班合作,更是第一次的跨年齡班級合作,這對於課程整合與彼此交流,也是一大嘗試與美好經驗。」
-
週三教師充電站--防治自殺、性平教育增能研習
2023-10-26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蔡昇佑 報導點閱數:401 次校園新聞本學期輔導室舉辦教師週三進修研習,由專輔老師進行校內教師輔導講座,針對<校園自殺防治>、<性平性剝削教育>、<愛滋病防治研習>進行宣講。 講師引用外部專業資源,輔以社會實際案例加深教師對自殺防治守門人責任之理解。除讓教師認識自殺者之心態,並介紹如何判評估個案自殺風險高低,其中穿插有趣歷史故事,讓教師增加辨識個案保護與危險因子之能力。 <兒少性剝削>介紹新舊兒少性剝削犯罪型態差異,並認識現代常見新型犯罪手法,讓老師得以在課堂進行宣導與預防。利用幽默短片,在搞笑之餘增進教師對網路遊戲與性剝削犯罪之警覺度。 <愛滋病防治>藉由宣導愛滋病毒特性與傳染途徑、澄清常見迷思,讓教師對愛滋病有正確之觀念,以利帶給學童正確之醫學知識。
-
和自己對話的午後~
2023-10-25 北屯區 文心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90 次校園新聞和自己對話的午後~下午很開心李崇義/Charles Lee老師蒞校分享,主題為「給孩子一雙堅強的翅膀」,但更多的是給大人的提醒,崇義老師從故事中、對話中,不斷提醒我們自我覺察、和自己對話。以下和大家分享本日金句~ #別太快回應 #別急著解決問題 #允許自己生氣但不要罵人 #無條件的接納 #接納孩子更接納自己 #對話是一條由內而外的道路
-
選技職 好好讀 有前途
2023-10-25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477 次教學活動選技職 好好讀 有前途 新光國中技職教育宣導 如何看出我們重視技藝教育的孩子,新光國中邀請到彰化師大工教系的廖錦文教授與大甲高工的簡慶郎校長,來到學校,面對面的與新光國中的孩子,暢談技藝教育生涯的選擇優勢。 透過影片有系統的介紹六類十五群科的高職端課程,讓第一線的國三孩子,在此時此刻,有著更明顯的生涯認識,廖教授與簡校長,在與新光孩子的互動中,不斷的介紹技術型高中的學習特性,破解一般人對於技術型高中升學的誤解,破除一般人認為技術型高中不如人的迷思,透過業界達人的舉例,鼓勵新光的孩子,勇敢的找到自己的生涯傾向,勇敢的選擇技職教育。 在分享的過程中,教授也提到雖然一般人會「偏差的認為高職不用太好的成績,也可以就讀。」但是,教授提到今日分享的關鍵字「好好讀」,或許在傳統學科,比如說會考的成績上,技術型高中的要求沒有學術型高中,要求的那麼高,可是不代表不努力就可以把技術型高中讀好。 每個選擇技職體系的孩子,都是國家未來重要的人才,關鍵就是新光的孩子,是否有體認到「無論選擇為何,都要『好好讀』。」 今日參與講座的孩子,超級認真,針對教授提到的群科類別、建教合作班、產學合作的問題,都舉手搶答並且答對(當然這也是現場有提供獎品激勵的功勞),感謝輔導室佳璿組長申請講座資源,讓新光的孩子,能夠接觸到大學端教授分享的技職觀點。
-
仁愛資訊研習‧謝謝輔導團!
2023-10-25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482 次教學活動歡迎!臺中市資訊教育輔導團蒞校輔導分享,讓大家資訊教學知能更活化! 感謝!大智鄭昌和講師及黃泓諺助教的傾囊相授,希冀提升教師教學效益。 今日進行的四大主軸,包括:淺談數位學習、學習載具教學應用、AI工具教學應用、問題討論與回饋等,帶領大家再度進入溫故知新的場域中,在鄭主任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介紹操作分享中,全場笑聲不斷,果然學習動機強烈,達成研習既定目標。 都是因為一場疫情改變了教育場域中之教與學的實體模式,班班有網路、生生有平板的時代快速降臨後,老師這角色會被取代嗎?這問題成為這次《行動載具與數位資源在教學上的應用》的討論話題之一。研習過程中,昌和老師透過簡報及無數個網站平台連結,希望每個同仁享受資訊科技便利之餘,更要提升運用能力,落實於課堂教學之中。 今日忙於配合3間智慧教室施工的佑銓組長表示:學校不斷充實硬體設備,軟體部份要靠大家努力追求成長,網路科技一日千里,教師科技能力必須不斷增能充實,才能勝任教學工作與提升生活品質,看到大家在電腦桌前配合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大家認真投入的神情,感佩大家,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