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水瓢花園 小幼聯手開種
2023-10-26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435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之前修剪樹木後,校園掉落不少殘枝。學校發動師生一起整理恢復校園,並且將庭院的樹枝分類,比較粗、完整的樹枝將其堆放在一旁。並且利用這些天然資材製作了一個提更落葉堆肥的碳耕區,提供給酪梨樹最天然的養分。除此之外,水獺班的孩子們也利用剩餘的樹幹圍出一個花園區域,活用庭院裡的空間與自然資源。而這花園地經過堆肥與鬆土,在養地一陣子之後,終於要展開了第一次種植。而這個契機,是瓢蟲班帶來了亞馬遜百合鱗莖,這種大葉且無須全日照的觀賞類花卉,也剛好符合花園位置的環境條件,因此兩者一拍即合,也開啟了首次幼幼班與小班合作的課程活動。 不過對於從未開墾種植過的地方,要能讓它順利生長,土質的準備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兩班師生決定要先來將花園做最好的土壤改造。因為一開始這塊花園也有經過落葉堆肥的滋養,所以孩子們先用水將花園澆濕,除了幫助落葉加速腐化之外,也讓它更貼合底層。緊接著,孩子們學習拆封布袋,透過拉動繩子,咻一聲就把袋口解開,然後再一起合力搬到花園旁,將袋裡的介質基土倒進去。經過幾輪傾倒之後,再用鋤頭將基土平均推開。但憑這樣還不夠,土壤還不夠深。所以又再開封培養土,第二輪再多次加入花園,讓整個土質互相混摻,變成最適合種植的土壤。 完成了土質改造後,接下來就是要挖掘種植的坑洞。孩子們就地取材,拿起旁邊的樹枝,開始在土壤上挖洞。因為土質鬆軟,所以要不斷以畫圈方式做出一坑坑適合鱗莖大小的洞。之後兩班分組一起合作,再將鱗莖種植下去,再用雙手將土覆蓋上,完成了亞馬遜百合的移植。而最後階段,孩子們再次為整個花園澆水,幫助其濕潤、促進生長。而這個花園兩班也互相約定,要彼此共同照顧,並取兩班名字命名為「水瓢花園」。 有了花園之後,師生都非常期待它們能茁壯成長,感受它的翠綠芬芳。水獺班幼生謝蕎衣說:「我有跟弟弟妹妹一起搬袋子,我出很多力,他們就可以出很少力。」瓢蟲班幼生蔡風希說:「要把球球(鱗莖)種進去,土埋起來。」水獺班李佩珊老師說:「今天帶著幼兒進行種亞瑪遜百合,距離上次蓋好花園後是首次種下植物!在介紹時孩子們還會問「會很香嗎?」開始期待種下的百合球根!在活動中讓幼兒利用小組的方式和瓢蟲班的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澆水、倒培養土、幫球根挖洞、種下球根,最後用像下雨的方式澆水。透過小組合作,增進幼兒間互助合作的能力!就讓我們用愛的力量讓百合球根順利長大吧!」瓢蟲班蔡敬萱老師說:「從倒土壤到翻土,再到挖洞、埋球莖、澆水……等等都由孩子親自體驗及種植,這次大家很踴躍舉手說要幫忙,不管什麼任務都難不倒他們!之後澆水及照顧的任務,相信孩子們也會收穫滿滿!也謝謝園長爸比和嘉嘉老師的協助和帶領,讓孩子們有不同的體驗,也越來越愛大自然!」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難得是小班水獺幼幼瓢蟲聯手活動,這次任務就是把荒涼的校園角落變成小花園,但因為學校土太沒有營養了需要小孩們幫忙把土變營養,小幼們團結合作搬運土壤、鋪土、挖土攪拌到種植亞馬遜百合下去,小幼年紀小但不喊苦唷!所以有完成這次任務,並且這次花園名稱決定要取「水瓢花園」相當的有趣~」陳議濃園長說:「很多時候學校裡有很多閒置的空間,或者是常被遺忘的雜亂空間。但透過像這次水獺班與瓢蟲班兩班師生的合作,不僅幫環境優化,更充分善用原本自然資材,將問題轉換成成果,更是友善環境應該要走的方向。而且這次小幼兩班合作,更是第一次的跨年齡班級合作,這對於課程整合與彼此交流,也是一大嘗試與美好經驗。」
-
週三教師充電站--防治自殺、性平教育增能研習
2023-10-26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蔡昇佑 報導點閱數:315 次校園新聞本學期輔導室舉辦教師週三進修研習,由專輔老師進行校內教師輔導講座,針對<校園自殺防治>、<性平性剝削教育>、<愛滋病防治研習>進行宣講。 講師引用外部專業資源,輔以社會實際案例加深教師對自殺防治守門人責任之理解。除讓教師認識自殺者之心態,並介紹如何判評估個案自殺風險高低,其中穿插有趣歷史故事,讓教師增加辨識個案保護與危險因子之能力。 <兒少性剝削>介紹新舊兒少性剝削犯罪型態差異,並認識現代常見新型犯罪手法,讓老師得以在課堂進行宣導與預防。利用幽默短片,在搞笑之餘增進教師對網路遊戲與性剝削犯罪之警覺度。 <愛滋病防治>藉由宣導愛滋病毒特性與傳染途徑、澄清常見迷思,讓教師對愛滋病有正確之觀念,以利帶給學童正確之醫學知識。
-
和自己對話的午後~
2023-10-25 北屯區 文心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59 次校園新聞和自己對話的午後~下午很開心李崇義/Charles Lee老師蒞校分享,主題為「給孩子一雙堅強的翅膀」,但更多的是給大人的提醒,崇義老師從故事中、對話中,不斷提醒我們自我覺察、和自己對話。以下和大家分享本日金句~ #別太快回應 #別急著解決問題 #允許自己生氣但不要罵人 #無條件的接納 #接納孩子更接納自己 #對話是一條由內而外的道路
-
選技職 好好讀 有前途
2023-10-25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433 次教學活動選技職 好好讀 有前途 新光國中技職教育宣導 如何看出我們重視技藝教育的孩子,新光國中邀請到彰化師大工教系的廖錦文教授與大甲高工的簡慶郎校長,來到學校,面對面的與新光國中的孩子,暢談技藝教育生涯的選擇優勢。 透過影片有系統的介紹六類十五群科的高職端課程,讓第一線的國三孩子,在此時此刻,有著更明顯的生涯認識,廖教授與簡校長,在與新光孩子的互動中,不斷的介紹技術型高中的學習特性,破解一般人對於技術型高中升學的誤解,破除一般人認為技術型高中不如人的迷思,透過業界達人的舉例,鼓勵新光的孩子,勇敢的找到自己的生涯傾向,勇敢的選擇技職教育。 在分享的過程中,教授也提到雖然一般人會「偏差的認為高職不用太好的成績,也可以就讀。」但是,教授提到今日分享的關鍵字「好好讀」,或許在傳統學科,比如說會考的成績上,技術型高中的要求沒有學術型高中,要求的那麼高,可是不代表不努力就可以把技術型高中讀好。 每個選擇技職體系的孩子,都是國家未來重要的人才,關鍵就是新光的孩子,是否有體認到「無論選擇為何,都要『好好讀』。」 今日參與講座的孩子,超級認真,針對教授提到的群科類別、建教合作班、產學合作的問題,都舉手搶答並且答對(當然這也是現場有提供獎品激勵的功勞),感謝輔導室佳璿組長申請講座資源,讓新光的孩子,能夠接觸到大學端教授分享的技職觀點。
-
仁愛資訊研習‧謝謝輔導團!
2023-10-25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62 次教學活動歡迎!臺中市資訊教育輔導團蒞校輔導分享,讓大家資訊教學知能更活化! 感謝!大智鄭昌和講師及黃泓諺助教的傾囊相授,希冀提升教師教學效益。 今日進行的四大主軸,包括:淺談數位學習、學習載具教學應用、AI工具教學應用、問題討論與回饋等,帶領大家再度進入溫故知新的場域中,在鄭主任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介紹操作分享中,全場笑聲不斷,果然學習動機強烈,達成研習既定目標。 都是因為一場疫情改變了教育場域中之教與學的實體模式,班班有網路、生生有平板的時代快速降臨後,老師這角色會被取代嗎?這問題成為這次《行動載具與數位資源在教學上的應用》的討論話題之一。研習過程中,昌和老師透過簡報及無數個網站平台連結,希望每個同仁享受資訊科技便利之餘,更要提升運用能力,落實於課堂教學之中。 今日忙於配合3間智慧教室施工的佑銓組長表示:學校不斷充實硬體設備,軟體部份要靠大家努力追求成長,網路科技一日千里,教師科技能力必須不斷增能充實,才能勝任教學工作與提升生活品質,看到大家在電腦桌前配合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大家認真投入的神情,感佩大家,謝謝大家。
-
分組演練認真學 防災減災一起來 -3
2023-10-25 北屯區 北屯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238 次教學活動112學年第一學期自衛消防演練研習正式開始,先由總務處張主任在會議室介紹各班編組及演練科目,接下來是分班在各場地演練。 三、避難引導班:避難引通報的重點及步驟:1.大聲指引避難方向,避免發生驚慌。2.打開緊急出口(安全門等)並確認之。3.移除妨礙避難之物品。4.操作避難器具、擔任避難引導。5.確認所有人員是否已避難,並將結果聯絡自衛消防隊長。6.關閉防火門、防火鐵捲門、防火閘門。7.緊急電源之確保、鍋爐等危險設施之停止供給運轉。8.昇降機、電扶梯之緊急處置。
-
分組演練認真學 防災減災一起來 -2
2023-10-25 北屯區 北屯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249 次教學活動「操作口訣:拉(插梢)→瞄(火源)→壓(把柄)→掃(向火源左右噴灑) …」112學年第一學期自衛消防演練研習正式開始,先由總務處張主任在會議室介紹各班編組及演練科目,接下來是分班在各場地演練。 二、滅火班:使用滅火器、消防栓進行滅火工作。1.滅火器:拔安全插銷。噴嘴對準火源。ƒ用力壓下握把。 2.消防栓:按下起動開關。連接延伸水帶。打開消防栓放水。
-
分組演練認真學 防災減災一起來 -1
2023-10-25 北屯區 北屯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265 次教學活動「消防演練測試…」112學年第一學期自衛消防演練研習正式開始,先由總務處張主任在會議室介紹各班編組及演練科目,接下來是分班在各場地演練。 一、通報班:指引往起火場所之最短通道。2.引導至進出口。3.引導至緊急用昇降機。4.起火場所、燃燒物體及燃燒範圍。5.有無受困者、受傷者等。
-
藝術光點圓夢計畫~中華藝術探索見學之旅
2023-10-25 北區 中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60 次校園新聞10/19-10/21是本校參與藝術光點圓夢計畫的見學之旅,感謝研揚文教基金會及千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規劃,過程中帶孩子增廣見聞,從三峽老街出發,各小隊散步至李梅樹紀念館,還邀請到李梅樹爺爺的小兒子來跟同學們做導覽,真是有夠幸福,這三天孩子享受了美味的餐點,參觀了鶯歌陶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長榮海事博物館及國家兩廳院,讓孩子在藝文方面、生活體驗等,都有著難得且寶貴的經驗。
-
112年屯區食農教育師生體驗活動
2023-10-25 霧峰區 霧峰國小 總務主任 劉秀菁 報導點閱數:259 次校園新聞112年屯區食農教育師生體驗活動今年來到大甲函漾莊園 兩位園藝治療師帶領大家在溫室中 *五感體驗 *DIY牛汶水 *健康蔬菜DIY 一場有感的食農體驗活動 值得大家來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