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北區中華慶聖誕 多國特色展風情
2023-12-18 北區 中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00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北區中華國小於112年12月18日舉辦了一場聖誕節主題系列英語日活動,為全校學子帶來了一場多彩多姿的跨國聖誕饗宴。活動由學校外籍英語教師Peter Joshua Dunstan特別扮演聖誕老公公,向同學們介紹了不同國家的聖誕傳統與文化,讓學生們仿彿置身於世界各地的節慶氛圍中。 在這場活動中,Peter老師以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學生們展現了五個不同國家的聖誕風情。學生們在他的講述下,驚奇地得知烏克蘭會以蜘蛛網裝飾聖誕樹,這獨特的傳統引發了他們對異國風情的好奇心。而印度以當地熱帶樹種代替聖誕樹,懸掛美麗的燈飾,如芒果樹,讓同學們眼界大開。同時,日本人以炸雞來慶祝聖誕、德國則在靴子內放置聖誕糖果,澳洲則穿著聖誕服裝到海灘度假等也讓學生們耳目一新,讓他們更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樣性。 本次活動不僅限於聆聽,更精心設計了學習單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後回到教室完成,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完成學習單後,投入教務處的抽獎箱中。期待在12/20(三)10:10這個特別時刻,幸運的同學能夠獲得精美的小禮物,為這次活動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這場主題活動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僅學習到了跨文化的知識,更感受到了世界各地獨特的聖誕風情。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期望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國際視野,讓他們更加開放、包容,並樹立尊重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念。 聖誕節主題系列英語日活動讓中華國小全體師生共同度過了一段愉快且充滿教育意義的時光,本週校園還有彩虹聖誕劇、樂隊快閃演出等活動,這些活動除了能讓孩子們增廣見聞,更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為學生們帶來更多啟發與成長。
-
悲琴鳥絕種 喜有機紅豆護老鷹
2023-12-18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33 次校園新聞12月06日樂齡走讀大里杙第一節青銀共學,進行聽視覺體驗及老鷹紅豆故事分享,了解有機耕作對生態的重要性,進而支持有機。以辨識圖形差異體驗視覺,以辨析琴鳥的鳴叫聲體驗聽覺,尤其是禽鳥的鳴叫聲令大家嘆為觀止,也為牠的絕種而惋惜,此時深刻體會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接著藉影片《老鷹紅豆》觀賞及品嚐「老鷹紅豆銅鑼燒」,了解台灣有機種植與生態保育的現況與執行成果,內容讓人深受感動。
-
體驗教學~搭公車至大雅圖書館
2023-12-18 大雅區 汝鎏國小 幼兒園黃繻瑩 報導點閱數:303 次教學活動這次帶著孩子體驗搭乘公車參觀大雅圖書館 透過影片及繪本和孩子討論 搭公車的安全守則及禮儀、圖書館閱覽規定 排好隊伍步行到公車站牌? 體驗刷卡上、下車 到站記得按鈴守秩序下車 再安全的一起走到大雅圖書館 安靜聆聽館內姐姐介紹圖書館的借閱規定 自己找書、看書、借書? 完成這次參訪圖書館的小任務 不同的學習體驗 對孩子來說都是成長過程中難得的經驗 也特別感謝陪同的家長❤️ 跟著我們帶著孩子一起開心的 學習生活、體驗生活、感恩生活 #體驗搭乘公車 #感謝臺中市立圖書館大雅分館 #學習隨時隨地在發生
-
北屯國小百年樹人大石花園-萬壽菊
2023-12-1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總務處 報導點閱數:967 次美感-其他北屯國小百年樹人大石花園,內也有種植幾株「萬壽菊」喔!因其花期長、栽培容易、繁殖力佳等特性,被選為敬老之花,祝賀老人們健康長壽,所以萬壽菊的花語為:「長壽、多福」。 它的栽培方式:生育溫度約15-30℃,幾乎四季都能生長,通風、日照良好場所,較易開花。日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長柔弱,不易開花。
-
竹仔坑國小足球友誼賽
2023-12-18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廖崑閔 報導點閱數:471 次校園新聞112年12月16日竹仔坑國小足球隊邀請羽翼足球俱樂部及霧峰區復興國小,在夢想足球場舉辦了一場友誼賽。 比賽兩場同時進行,一邊是低年級組,由竹仔坑足球隊、羽翼足球俱樂部及復興國小三隊輪流比賽;另一邊是中高年級組,由竹仔坑足球隊、羽翼足球俱樂部上場。 比賽進行得十分激烈,各選手上場後極盡所能在場上展現自己平常練習的成果,和對手爭球、和隊友傳球、找到機會射門,在比賽中增進自己的球技。一直進行到12:00結束,結束後也不忘向對方教練致謝,感謝教練帶領的好對手;向球場致謝,感謝有這樣的場地;向父母致謝,感謝父母在假日陪伴踢球。 透過友誼賽能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對手、能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能享受足球的樂趣。期望還有下一次的友誼賽,讓足球在竹仔坑國小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竹仔坑國小)
-
足球體驗 扎根竹仔坑
2023-12-18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廖崑閔 報導點閱數:421 次校園新聞112年12月12、15兩日竹仔坑國小進行足球體驗課程,希望藉此機會強化足球運動,讓足球在竹仔坑國小扎根。 足球課程一直是竹仔坑國小的推動重點之一,張家馨校長認為足球必須普及化,除了加入校定課程中之外,更邀請足夢足球隊團隊到校進行一至六年級的體驗課程。 這次體驗課程包括球感、盤球、對抗和比賽,在教練的帶領之下,小朋友在夢想足球場盡情踢球,享受足球的樂趣。 體驗課程後還有寒假足球營與假日足球班,讓喜愛足球的小朋友能獲得更好的訓練,也讓竹仔坑國小往足球基地再邁進一步。(竹仔坑國小)
-
西區中正國民小學週三特教知能研習
2023-12-18 西區 中正國小 資料組長 報導點閱數:323 次教學活動輔導室辦理教師特教知能研習,邀請吳東彥心理師以「如何幫助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為主題,帶領老師們如何掌握大腦發展原則進行有效對話,提供班級教學實務之處理策略。
-
歡迎微笑天使太鼓隊蒞校交流
2023-12-18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67 次校園新聞校園交流-微笑天使太鼓交流篇 歡迎微笑天使太鼓隊蒞校交流 2023/12/08國中部太鼓社學生、樂齡鼓樂班學員與特教班學生,由陳老師指導在大閱覽室與社會團體「微笑天使」太鼓隊進行交流。彼此認識後,「微笑天使」率先表演,接著特教生上前與他們一齊練習基本動作,其後陳老師指揮大夥兒由猴子、老虎、蝴蝶一段段的練習,直到完滿演出為止!短短的2小時,大家都演練得非常盡興,不但特教生充分發揮潛力,連太鼓社團學生與樂齡學員,也都信信滿滿的為即將於12/16在潮港城的百人太鼓表演做準備。
-
手工造紙樂趣多 再生紙類做環保
2023-12-18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687 次教學活動紙是重要的發明,但卻需要砍筏許多樹木才能製造出紙張,根據統計,一個人一年的用紙量相當砍掉6棵生長了幾十年的大樹,若全球人口有70幾億,一年就須砍掉420多億顆大樹,樹木為地球之肺,人類過度使用導致空氣品質日益惡化,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期待透過手工製紙的過程,讓孩子體驗紙資源的珍貴,學習愛護環境資源。 在沒有紙的時代,人們畫畫在牆上,或者是利用甲骨、鐵製品、竹子等器物來記錄訊息,可是實在太笨重不方便攜帶,我們能什麼方式來代替這些東西,孩子們提出可以用樹枝、葉子、樹皮來做紀錄,但保存不易,所以我們一起聽了「蔡倫造紙」的故事,了解古代造紙的原料(有樹皮、草、漁網等材料)與過程(切碎、泡軟、搗爛、過篩、曬乾),知道如何製作紙張,透過討論與故事,孩子了解紙的便利性與重要性。 甜甜班碧禛說:「謝謝蔡倫發明紙。」 樂樂班芯怡也說:「謝謝蔡倫發明紙讓我畫畫,我愛你!」 孩子們也想變身成現代蔡倫,準備實際動手製作「再生紙」。老師先透過製作再生紙的影片,看完後再與孩子們討論,並整理出製作再生紙的五大步驟: (1)將大紙張用手撕成小碎紙片 (2)將小碎紙片加水攪拌或用果汁機打成紙漿 (3)用絹網/濾網/篩網把紙漿撈起來並鋪平 (4)用毛巾/抹布把鋪平的紙漿的水份吸乾 (5)把鋪平的紙漿曬太陽曬乾 春梅老師說:「孩子將回收到各教室及處室的廢紙,分工合作努力地把回收紙撕成碎片,此可以增進孩子手指肌肉的精細動作能力。」 接著,將碎紙片放入果汁機並加水打勻,孩子們發現紙加水後變得柔軟,並經過果汁機攪打後變成泥糊狀,孩子觀察到紙漿與原本一片片的紙張很不同,有小朋友覺得打完的紙漿好像彩色果泥,也有小朋友覺得像粥呢! 校長媽咪胡秀美說:「孩子能小心的將紙漿倒入絹網裡,並左右輕輕搖晃讓紙漿平均分散,若大力搖晃很容易就失敗,不僅能鍛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更能加強手部肌肉的穩定性;另外鋪平紙漿時,若能加入天然的素材(例如:樹葉、花朵),能使紙張更添美感。」 孩子們紛紛迫不及待踴躍地嘗試校長媽咪的提案,開始興奮地到校園各處踏查,收集了許多特別的葉子或花瓣,認真地鋪放在紙漿上,看到成品後,大家不禁異口同聲地讚嘆說﹕「紙真的變得好美喔!」, 待紙漿鋪平並水滴乾後,再倒放在紙板上,並輕輕地取下平整的紙漿片,在經過一日的曝曬,就變成一張張再生手抄紙。孩子們也將再生手抄紙製作成運動會邀請卡,邀請校長媽咪來參加趣味競賽。 孩子們看見廢紙再製作變成再生紙,並將精心製作的手抄紙贈送給喜歡的人,不僅有成就感又能將心意傳達對方,期待透過手工造紙的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紙資源的珍貴,也能更加節約用紙,為地球多留一大樹,讓地球更美麗。
-
美力臺灣3D電影巡迴車 散播美麗散播愛
2023-12-1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885 次美感-其他藝術家羅丹曾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次由臺中市新聞局及國泰世華贊助「美力臺灣3D電影巡迴車」活動,讓岸裡國小的小朋友們可以透過3D電影巡演,身歷其境似的欣賞臺灣美景並感受生活中小人物的生命故事。 「身為一個好的導演,不只要拍出好的點影,還要讓更多人產生共鳴;尤其是那些還在成長的孩子,比我們更需要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剛走過鬼門關的曲全立導演表示。要將影片帶到偏鄉巡迴,讓所有的孩子都看見台灣的美。因為曲導演發願的善心,而且有新聞局和公司的贊助,我們才能看到這麼震撼人心的影片。 當影片中蝴蝶飛出時,觀看的小朋友忍不住伸出了手,想要觸摸蝴蝶;當影片中阿里山小火車緩緩駛出鐵道,我們忍不住蜷起了身子,就被火車撞到;當滿天的煙火燦爛綻放,所有人發出了讚嘆的聲音!戴上3D立體眼鏡的那一刻,所看到的電影畫面,真的就像國語課本所寫的「身歷其境、歷歷在目」,不知道以後老師上課,會不會就戴上AR或VR眼鏡就好了呢? 除了有介紹臺灣風景的影片,第二短片是介紹「臺灣超人」,主角是患有妥瑞氏症的曾柏穎,在求學的過程中也被師長誤會而感到難過,大家都以為他的發出怪聲是調皮搗蛋,他說「不管別人喜不喜歡我,我都要努力的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用力的擁抱自己」臺灣超人的主題,是很適合小朋友在自我認同的思考,超人不是很厲害拯救世界的人,超人是能夠超越平常的固執思想,努力改變自己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關於短片「百工圖」,介紹了許多台灣目前正面臨消失的職業,例如:打鐵匠、製作雞毛撢子、製作牛皮鼓的工匠......,這些「做工的人」影像都被記錄下來,「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意思是說:今天我們手邊所需要的東西,都是有許多職人為我們準備的,告訴我們要懂得感恩與感謝。 感謝眾人的善念,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到這部榮獲國際大獎的3D美力臺灣影片。願我們能繼承這份善念,繼續散播美力臺灣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