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長角的蟲 青蛙的笑臉 美麗的邂逅
2024-06-19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綜合報導 報導點閱數:390 次校園新聞漫步校園時,發現落葉上有一條奇特不知其名的蟲,全身通綠,頭有兩隻角,背脊及尾端各一隻角,既新鮮又奇特。 某日發現有一隻青蛙在樹上微笑,急忙趨前一看,原來是不知名的果實,真是令人驚喜。 又有一日,看到植栽上有一個小玩偶的頭,心想是誰的惡作劇,仔細一看竟然是真的,原來是大自然的傑作。這些都是美麗的邂诟。
-
學生第一 教學優先 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2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75 次教學活動「bilingual education community」是一個教學相長的社群。北屯國小幸福學園,優質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開鑼嘍!教學團隊運用課室英語,提升教師共同備課及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能力,深化二年級學生的英語素養,我們一起來欣賞教學成果。
-
學生第一 教學優先 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1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93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幸福學園,優質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開鑼嘍!首先登場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研發社群」,北屯國小為教育部指定「AI PACK教學研發基地」,透過平板電腦使用,運用因材網,展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
-
學習一起來 共學有進步-2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67 次教學活動本校辦理學習扶助活動成效卓著,從二年級開始紮根,辦理國語、數學與英文等領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長足之進步。「老師,我會拼音了,謝謝您!」這樣的成就感是非常開心的。教育部「學習扶助」計畫推動至今已10餘年,不僅重視課後學習,也融入「課中學習扶助」機制,幫助需要學習協助的國中小學生提升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等基本學力,廣獲學生家長支持。學校與教師投入學習扶助,一起讓學生學習持續進步。
-
學習一起來 共學有進步-1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69 次教學活動「老師,我會拼音了,謝謝您!」本校辦理學習扶助活動成效卓著,從二年級開始紮根,辦理國語、數學與英文等領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長足之進步。 教育部「學習扶助」計畫推動至今已10餘年,不僅重視課後學習,也融入「課中學習扶助」機制,幫助需要學習協助的國中小學生提升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等基本學力,廣獲學生家長支持。學校與教師投入學習扶助,一起讓學生學習持續進步。
-
勇於突破成長 綻放精彩人生
2024-06-19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286 次校園新聞「潭」陽藝才班管樂團在「112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延續了往日榮耀,獲得了「特優」佳績,由衷感恩全體藝才班親師生的共同努力與支援,才能保持這得來不易的光輝。今年我們除了迎接新北市秀朗國小的到訪,也安排了臺灣南部巡迴音樂文化交流活動,與高雄市前金國小及高雄市中正國小進行管樂交流,除了相互觀摩學習,也完成意義非凡的百人大合奏,成果豐碩。每一場演出,不僅展現了孩子們的成長,更為在場的觀眾帶來震撼的音樂饗宴。 「陽」光日日溫暖閃耀,雨水滴滴灌溉滋潤,一如我們優秀的潭陽師長們對藝才班的長期愛護,謝謝德惠校長對管樂團的全力支持,謝謝廷芬主任的時時關心與提點,謝謝翠蘭組長在行政事務上的溝通與協助,特別感謝與孩子們朝夕相伴的學/術科老師們:婉惠老師、瑞君老師、淑慧老師、佩君老師、文英老師、竺吟老師、佳禹老師及曉琳老師,謝謝老師們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教導,讓孩子們品行端正、課業與才藝兼修。 「管」樂團的茁壯,要感謝各分部指導老師一點一滴的傳授樂器演奏技巧與知識,逐步提升孩子們的演奏能力與自信,尤其感謝我們的音樂藝術總監林士偉老師以其深厚的音樂素養,對孩子們精雕細琢、悉心指導,引領著孩子將這些跳躍的音符編織成細膩、動人的樂曲。 「樂」於協助、默默付出的後援會幹部及家長們,您們是孩子最強的後盾!無論比賽、活動還是各式演出場合,都會看到各位身著橘色團服團結齊心的支援,謝謝您們一起豐富孩子們的人生,陪伴他們面對挫折、超越自我,點滴付出都轉化成甜美的回憶,讓彼此的心緊緊相連。 「讚」嘆的是孩子們藝才班音樂學習之路將你我緣牽一起,一起欣賞潭陽藝才班管樂團的才藝展現,洋溢在美好、幸福的樂章中。最後祝福本屆畢業生,帶著在管樂團學習到的能力,朝著自己的夢想勇敢邁進,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未來,並期望潭陽藝才班管樂團的優良傳統能一直的傳承下去。
-
「藝」起「陽」憶~共享管樂幸福樂章
2024-06-19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315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潭陽國小管樂團成立於1993年,以落實國小音樂教育、精進演奏能力及藝術素養為目標。2013年成立潭陽國小藝術才能管樂班,藉以培育具有優異藝術才能之學生,施以專業藝術教育,增進藝術認知、展演、創作及鑑賞之能力,以涵養學生美感情操。 今日展現樂團的努力與成果,將動聽和諧的樂曲獻給大家,共享豐美的音樂生活 ! 潭陽管樂團很幸運,由留德音樂藝術家林士偉老師擔任顧問,分部樂器聘請國內知名音樂家擔任指導老師,榮獲 15 次全國音樂比賽特優佳績。每年固定舉辦歲末音樂晚會、畢業傳承音樂會,國內巡迴演出,快閃活動……等,深獲好評。2016年潭陽管樂團與馬來西亞3 所小學(沙登、坤成、崇文華小)進行音樂交流,期間並與吉隆坡崇文華小締結為姊妹學校,2017年與嘉義市嘉北國小、臺南市國立南科實中國小部管樂團進行音樂交流,2018年前往日本東京西武學園文理小學校和江東區立明治小學校進行音樂文化交流,2019年到宜蘭中山國小、花蓮明義國小巡迴交流,2021年與新竹市民富國小、臺北市大湖國小交流,2023年到新北市江翠國小、新北市光復國小、臺北市新湖國小交流,2024年到高雄市前金國小、苓雅區中正國小交流,以樂會友,提升學生藝術素養。 感謝樂團後援會張家維會長暨幹部們全力協助,藝術顧問林士偉老師專業指導,教務處廷芬主任、翠蘭組長、藝才班導師婉惠、淑慧、文英、佳禹老師對音樂教育的支持,專業熱忱的術科老師瑞君、佩君、竺吟、曉琳老師指導栽培,2024年3月榮獲全國賽特優佳績,感謝專業認真的師長為學生奠定精緻圓潤的演奏技巧,學生精進卓越的學習表現,共譜悠揚美妙的幸福樂章。
-
仁愛教師專業社群‧樂分享!
2024-06-19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10 次校園新聞賀!仁愛教師專業社群成果發表會,參與度百分百,滿意度百分百。 這是屬於仁愛大家庭裡特有的饗宴活動,同仁們聚集視聽教室享受午後美好時光,在這場沒有外人參加的交流分享活動中,大家關起門來聆聽欣賞來自各社群的成果報告,講師都是自家人,自家人上台接受自家人的掌聲,那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學習與成長。 仁愛教師專業社群有很多是跨組者,只要錯開聚會時段,就可以同時獲得各組的激賞與回饋,各個活動場域熟門熟路,無形中更增加了一份親切感,讓學習不打烊!教務處規劃的六個社群主題,就有六位老師的現身說法,大家在精彩簡報、實體成果、過程影片…等多元形式中,展現多元領域的學習新風貌,足以讓全校同仁會後產生滿滿的悸動與遐想。 淵清主任的安全教育、愷寧主任的越讀者、靖媚老師的兒童情緒療育繪本探究、宣妊老師的英語繪本教學策略、雅尤老師的仁愛的幸福讀寫及俐伶老師的「羽」你一起,靜態的、要動態的應有盡有,藉由實際分享的另一附加效益就是可以讓所屬的社群更加壯大,因為會有更多人加入。 全程參與的校長欣喜表示,在仁愛真的很幸福,大家在喜歡的社群中找到同好,每個族群自訂主題、設定目標與分工合作,在理性與感性中培養默契,不斷淬取自我提升的能量,在教育的這一條路上,我們攜手共行。大家都好棒!
-
東光國小_走進歷史的廊道,動手體驗承載著豐富歷史意涵的「鳳眼糕」
2024-06-19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61 次教學活動臺灣為什麼有多元的米食文化? 五年級的社會課裡老師告訴我們:「不同時期來臺的族群在這裡相遇,交織出豐富文化內涵並展現在生活中,族群間學習、理解和尊重,讓臺灣社會呈現多元文化共存的樣貌,在飲食的層面,因為臺灣的氣候和地形適合水稻生長,在清帝國時期興建的水利建設、陸續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但改善了農民生活,稻米的產量也逐漸增加。 為了讓孩子對這段飲食文化的發展產生連結和共鳴,我們邀請玉珍齋的老師入班帶孩子走進歷史的廊道,動手體驗製作承載著豐富歷史意涵的「鳳眼糕」。 十九世紀末,原住福建的黃錦一家人看見這樣繁榮的情景,一家人決定移居來臺灣,並在鹿港創立了米店「復豐堂」和布店「泰豐堂」,生意蓬勃,當時的鹿港文風鼎盛,茶會活動蓬勃發展,黃錦閒暇之餘,喜歡在書房和朋友聚會,共議詩文、品茶,但總感覺少了一些糕點來增添聚會的氛圍。於是,就將私房點心「鳳眼糕」端上書桌,品嚐過「鳳眼糕」的人都對其讚譽有加,使得這道祖傳私房點心成為商機。光緒三年,黃氏先祖以「鳳眼糕」的發源地「玉珍齋」作為店名,開始販售糕點。 儘管多數糕餅的熱量讓人聞之色變,擔心香酥口感的油脂和熱量影響健康和體態,但為了文人聚會而誕生的「鳳眼糕」其材料卻是簡單又單純,只有兩種:在來米粉與發酵白砂糖,看起來淡雅象牙般的白和綿密的糖粉,散發著稻米獨有的香甜濃郁的香氣,齒間冰涼入口即化,嫩滑的粉末消散在嘴中,形狀像美女的鳳眼,得名的寓意是象徵美女需呵護小心保護,也代表珍惜每位賓客。 聽完老師生動有趣的「鳳眼糕」歷史故事後,老師發下原料,讓孩子用手摸、鼻聞、眼看觀察體驗。「色澤白是粉狀、有香氣卻沒有味道」孩子說著,這是米粉,「白色黏稠狀,吃起來黏牙有甜味讓人想再來一杓」孩子舉著回應老師的問題,原來這種白糖和一般市售砂糖製程不同,需要經過三到六個月發酵轉化成糖絲,無水的發酵糖依比例混合後放入模具中壓制成形是讓糕餅不易碎裂的關鍵。 孩子領了木製眼睛模型和材料也聽了製作要領之後,準備要大展身手體驗和品嚐在清末文人茶點的美好滋味,也深入了解當時臺灣的經濟作物和繁榮的鹿港衍生出的高級米食糕點。
-
霧峰國小附設幼兒園各班活動~活力種籽!活潑花園!成長森林!
2024-06-19 霧峰區 霧峰國小 幼兒園 王資淳 報導點閱數:238 次校園新聞幼兒園各班活動~ ??端午節自製龍舟趣?? ??成長進階之自畫像?? ??好好玩的泡泡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