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大里高中-國際教育講座-最陌生的朋友-史瓦帝尼
2024-09-20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381 次校園新聞史瓦帝尼-台灣最陌生的朋友,遠在非洲南部,需要橫跨超過一萬一千公里才能飛抵的國度,2023年2月因為外師遴聘計畫的協助,史瓦帝尼籍的teacher Vee 來到大里高中國中部,活潑熱情,積極認真的Vee隻身一人來到台灣工作,第一次出國就是遠渡重洋到遙遠陌生的亞洲國家,擔任教學工作,一開始環境的差異,思鄉的煎熬,都讓Vee備感艱辛,一年多的時間慢慢調適習慣,以他的專業成為里中英文教學中重要的助力。為了讓孩子能把握難得的機會認識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體驗文化差異的趣味,更藉由老師的親身經歷,傳達跨國工作,追尋夢想的勇氣,特地邀請老師分享,希望藉由老師親身經歷的傳達,讓我們孩子能夠獲得更多選擇的勇氣。 一開始從史瓦帝尼的環境及飲食差異開始,描述當地的一夫多妻制,特殊的文化差異,讓在場的孩子都瞪大眼睛,更可貴的是,全英文演講表達,大部分孩子都能回饋還能掌握及理解,甚至當有孩子回饋無法接受當地的特殊食物時,演講結束後還會過來跟老師致意,表示並不是不喜歡當地的食物,而是自己的腸胃較為敏感,懂得取捨及體貼,讓老師十分感動。 演講時還有一個小插曲,為了讓更多孩子願意發問,特地設計SLIDO讓同學可以透過手機發問,有人問到對於黑人的稱呼問題時,所有在場的同學都不禁倒吸一口氣,擔心對於稱謂上的冒犯,反而是老師不疾不徐拿起麥克風表示,稱謂是稱謂,他對於這樣刻意調侃貶低的話語完全不會放在心上,大方的表現,折服了所有的孩子,話音剛落,全場即時響起如雷的掌聲,一來一往,老師的大度,聽者的貼心,成為今天活動中最美的一刻,沒有老師自信大方地回應,沒有大里孩子理解問題及回應的熱情,無法造就這一刻的動人。 希望所有孩子能記得自己曾經的提問、回答、反應及掌聲,英文不是走向國際的唯一關鍵,願意行動跳出舒適圈,願意聆聽同理差異,也很關鍵。
-
113學年度全國防災日又來囉
2024-09-20 北區 中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01 次校園新聞113學年度全國防災日又來囉!!!本校針對每年這重要的時刻規劃了一系列防災演練,以確保全體師生在面對災害時能夠冷靜應對,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今年的演練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在9月11日、9月13日和9月20日進行,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重點和目標。 在9月11日的分組訓練中,各組將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重點在於流程的熟悉、通報系統的運用、救護站的設立及指揮中心的架設。這些基本技能是應對地震等災害的基礎,透過模擬演練,師生將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迅速做出反應。通報系統的運用尤為重要,它能確保信息在災害發生後迅速傳達,從而減少混亂,提高救援效率。 隨後,9月13日的第一次演練將進一步檢視各組在分組訓練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這次演練將模擬一場地震,讓師生們體驗實際應變的過程,並在演練中檢查流程的順暢程度和各組之間的協作情況。這不僅是一場演練,更是一個學習和反思的機會,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升自我應變能力。 最重要的將是9月20日的正式防災演練,這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這一天,整個校園將在災害模擬的情境下,全面啟動應變計畫。各組將根據前兩次的演練成果,展示他們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這不僅是對師生防災意識的一次全面檢驗,更是對學校防災體系的一次實際測試。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們了解防災的重要性,更希望透過這些演練,培養他們在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在過去的演練中,通過扎實的宣導、實際的演練和細緻的檢討,我們希望能夠為每位師生建立一個堅固的防災理念,讓他們在面對任何災害時都能夠沉著應對,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防災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社會的共同任務。希望每位師生都能珍惜這次演練的機會,不斷增強自身的防災意識,為未來的安全做好充分準備。透過這些努力,我們期望能夠讓防災意識深入每個人的心中,真正做到「備而不用」。
-
國家安全日 防災演練順速確實
2024-09-20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376 次教學活動今天(20日)是國家安全日前夕,也是全國各級學校一年一度的防災演練活動。而南屯幼兒園為了這一天的演練,之前已做了過兩次的全園性演練,不僅是就地掩蔽趴掩穩的基本要領,還是地震來臨時該有的冷靜與等待,戴上防震頭套與快速有秩序地離開教室,並且依照疏散避難路線逃出,每一個動作都確實地練習一次又一次,為的是要讓全園師生們能夠建立正確又迅速的避難行動。而今天的正式演練日,就是要來驗收這將近一個月以來,大家練習的總成果。 不過即便是一年一度的國家安全日,各班級都是維持正常的學習活動,這也是讓師生們能夠應變突發的狀況,不為演練而演練。從意義來說,這也代表即便知道要演練,大家仍有信心與把握,平時訓練養成的習慣,可以因應隨時而來的警報狀況。 而在9點21分一到,所有的手機警鈴大作,而學校的警報系統也同步響起。全園的每位師生馬上應變,立即進行就地掩蔽,躲入桌子底下或者堅硬的掩蔽物,並且將身體趴下抓緊桌腳或可穩定的支撐物,讓自己將可能受傷的機會降到最少。而大家在掩蔽的過程當中,都保持著安靜沈穩,就算是幼幼班也沒有一絲嬉鬧或不安的狀況。 等到警報狀況解除後,大家在老師的引導下,迅速地離開自己的教室,用最快的速度穿上鞋子,並且拉緊自己的防震頭套、壓低身體,跟緊著老師依照疏散避難路線快步離開。一路上大家也都遵守著秩序,不但沒有吵鬧推擠的情形,而且大家都能清楚知道該行進的方向,無須多做說明就能自動往疏散集合點會合。雖然學校有樓層,上下樓都不是容易的事,但大家也能夠保護自己安全,穩健快速地從樓上往平地疏散,展現了非常熟練順暢疏散行動。 而南屯幼兒園也因為班級數眾多,分散位置比較廣泛,所以分成兩個疏散集合點,每個疏散集合點都有負責的指揮官與急救站、避難引導組、安全防護組與就難組,這也讓全園得以更快疏散,並且也減少不必要的總集合與交疊的疏散路線,分散了人流也增加了避難的流暢與安全性。 而這一次的防災演練,不只非常的順利與流暢,也因為前兩次都有針對每次演練進行檢討,所以更能把問題一次次改進。因此在今天的正式演練時,全園撤出時間3分鐘不到,同時演練過程大家都沒有發生跌倒或受傷意外,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演練。對這樣的表現,所有師生也覺得很滿意,園長也勉勵大家要將防震意識與行動轉化成習慣,並且能真實運用到生活,這樣才是防災教育的最重要目的。 山羌班幼生游昊軒說:「我躲在桌子下有做到趴掩穩,所以我一點都不緊張、也不害怕。」松鼠班幼生黃彥勛說:「我有拉好防震頭套和把身體壓低低,這樣被掉下來的東西打到才比較不容易受傷。」第一疏散集合點副指揮官蕭文嘉教務組長說:「今天正式全國地震演練,孩子們已經練到精熟的地步,聽到短短的警示聲就可以馬上落實趴下、掩護的動作,並且在疏散時可以拿取頭套外,穿戴方式也很正確,希望這些正確防災觀念素養也可以好好落在每一戶家庭之中。」 演練活動規劃暨第二疏散集合點指揮官連芝秀總務組長說:「今天前,我們已經預演2次了,幼幼班小朋友雖然才2歲,但也有明顯的進步,有的會自己穿上拖鞋了;有的不會再排斥戴上防災帽了;有的不哭了,願意跟著老師疏散;有好多、好多小朋友進步的地方,感謝我們老師辛苦的教導防災安全教育。」 陳議濃園長說:「在這幾次的演練過程當中,全體師生都是不斷在練習、改進與加強,所以從最早7分鐘到4分鐘,到現在連3分鐘也不需要,可以看得出來大家是不斷進步的。而這些的進步與提升,也是大家將防災視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並且確實演練才能達到的效果,這也是南屯幼兒園一直來重視的防災安全教育。」
-
餛飩人生不渾沌
2024-09-20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57 次教學活動國語課教學怎麼會跟包餛飩連上關係呢?!哈!這可是忠孝國小六年級資優班的共同回憶呢!話說,一年前在上國語課時,林俊賢老師特別跟學生強調"渾沌"這個語詞要讀作"ㄏㄨㄣˋ ㄉㄨㄣˋ"而不是讀作"ㄏㄨㄣˊ ㄉㄨㄣˋ "就這樣,每次看到麵館裡有賣餛飩時,六資的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渾沌"這個語詞了! 一年後的今天,俊賢老師為了讓這個回憶增添美食的香味,於是昨天特別和專輔老師李奕璇老師先到學校附近的第五市場採買食材,回來後再跟實習老師柯至恩一起將豬絞肉拌入白胡椒粉.料理米酒和少許鹽巴,再放到冷藏讓它入味,學生今天只要將餡料包進餛飩皮,煮熟後就可以大快朵頤囉!
-
教師節活動 天王劉德華也入鏡?
2024-09-20 西區 忠孝國小 林信言 報導點閱數:917 次校園新聞忠孝國小今年教師節活動系列活動開跑,其中青春「偵」有趣,邀請老師們找出大學時代的年輕帥美照,其中505妍瑜老師拿出活力四射的登高望遠的照片,606隆祥老師也提供排球場上的奮力一搏,校長特別為了本次活動,也提供了四十多年前的珍貴學士照;103葉鳳伶老師也秀出他和港星劉德華年輕時的合照,讓全校的同仁羡慕不已,天真的孩子還以為劉天王是師丈呢! 透過今年的活動,許多師長們回顧二、三十年的教職生涯,依然年輕如初,宛如陽光下的晨露,晶瑩剔透,閃耀著青春的活力。他們的笑聲如同清風,帶著久違的熟悉感,眼中流轉著往日的回憶,卻不帶一絲歲月的痕跡。師長們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彼此間的默契,都透著一種不被時間侵蝕的靈動與朝氣,彷彿在告訴世界,真正的年輕不僅是外表,更是心靈的無限可能。老師們,我們一起找回「教育初衷」哦!
-
「閱讀小學士」頒獎
2024-09-20 烏日區 東園國小 教務主任 報導點閱數:204 次榮譽事蹟東園國小利用學生朝會上舉行「閱讀小學士」頒獎典禮,表彰在閱讀推廣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此次活動由湯正茂校長親自頒獎,並鼓勵學生們繼續保持對閱讀的熱愛。 湯校長在致詞中表示:「閱讀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透過閱讀,我們可以探索世界、增廣見聞。希望同學們能夠持續培養閱讀習慣,讓書籍成為生活中的好朋友。」 為了推廣閱讀,東園國小還舉辦了一系列相關活動,如「MSSR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閱讀巡迴書車」及「愛上閱讀角」等,旨在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愛上閱讀。 此次活動不僅激勵了學生們的閱讀熱情,相信家長們也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未來,東園國小將繼續致力於閱讀推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書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
我是英文聽力高手-文昌國小3-6年級英語聽力測驗
2024-09-20 大甲區 文昌國小 施伯嶽 報導點閱數:487 次校園新聞9月20日星期五早上,大甲區文昌國小3-6年級進行了這學期的英語聽力測驗。對於每學期1次的這項測驗,雖是一項大的考試,但小朋友們都是以平常心應對,以自己實力去接受考驗的心態來面對。 聽力測驗的範圍是教育部所公布的1200字英語單字加上200句常用生活用語。文昌國小把這些單字和日常用語放入自行設計的聯絡簿裡頭;把聲音檔和文字檔都建置在【文昌英語學習網】裡,從學校首頁便可以輕鬆連結連入。我們鼓勵學生自行學習;會請英文老師幫忙,在課堂上花一點時間來指導;有些班級老師會利用晨光時間播放給孩子們聽。升上3年級以來,小朋友們依照教務處安排的進度,參加每兩週安排一次的自我評量,循序漸進的認識這些單字。大部分學生應付起來都能游刃有餘。各班級成績優良的同學,可以得到教務處的獎勵。 開學才第4週,我們卻能進行這種大範圍的聽力測驗,因為我們是考以前的所學,可見學生們長期的扎根工作是很實在的。這樣的活動在本校實施已經第17個年頭了,這個模式的進行,小朋友們都已非常熟悉。透過自學的方式來認識英文單字和句子,已經成為文昌國小孩子們生活的部分,不會感到害怕和壓力。倒是有些三年級老師們反而會為孩子們擔心,擔心他們第一次面對這種考試考得不好。其實,個人覺得聽力測驗對孩子們的幫助很大。每個題目上面只有4個中文選項,他們必須拉長耳朵專心聆聽英文題目,同步並快速的瀏覽4個選項,才能找到答案。拍照的時候都可以看到每個孩子專注聆聽的神情,培養耳朵聽英文、眼睛專注閱讀看中文題目的習慣,這對他們是很棒的一個經驗。因此,不論成績好壞,這樣的經驗都有很正面的意義。更何況這麼多年來的統計結果,歷年三年級學生在40題的考試中,總平均可以答對27題左右。對於幾乎學生自學的過程而言,這結果應該是相當好的。到了六年級,試卷一共是50題,平均可以答對40題,幾年前的六年級那一屆竟答對了44題,孩子們的年級越高,他們的成績也越好,這個現象是很明顯的。 本校的許慶昌校長非常重視英語教學,除了延續前任洪校長的各項支持英語的措施外,也對每學期期末的英語單字王複試得獎學生的獎勵給予加倍的支持,這學期起,複試第1名到第5名都會頒發圖書禮券。台中市分發到本校外籍教師Rosy,是一位很有經驗、愛心、且帶領上課氣氛功力很強的英文老師。她負責高年級每班一堂英語閱讀的教學工作,另四年級每一班也會輪流到班利用晨光時間上閱讀課。這樣的閱讀課程,增加了每位學生與外師面對面對話的經驗,這是很重要的過程。 真金不怕火煉,凡辛勤耕耘者,必歡笑而收割。今年5月31日台中市教育局辦理的國小英語學力檢測結果出爐,本校成績相當優異。台中市平均72分,本校平均81分,足足多了一成有餘。2016、2017年台中市五年級英語文學習能力檢測,文昌國小的成績依然比全台中市國小和全國國小平均分數還高出了一成。全年級90%以上的學生都可拿到A級(換成國中會考的標準就是【精熟】),而拿到C級(相當於國中會考【待加強】)的人數全年級只有1位學生,換算成百分比,只有0.5%。因此,我們可以很有信心的說,在文昌國小畢業的絕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將教育部所規劃的1200單字,熟稔到八、九成以上。在這個基礎上,將來上了國中,在英文這方面一定可以比較輕鬆的面對。
-
校園藝文新風貌體驗相聲魅力 同學驚喜不斷收穫滿滿
2024-09-20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71 次教學活動為了提升校園藝文氛圍,並讓學生更加瞭解相聲這門表演藝術,學務處陳嘉宜組長率領報名參加「青春藝嚮、創意無限」青少年藝術體驗工作坊的學生們,前往彰化生活美學館展開了一整天的深度課程,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深入體驗說唱藝術的無窮魅力。 本次工作坊內容豐富多樣,從說唱藝曲的基本介紹到發聲技巧,再到繞口令練習和說學逗唱等相聲表演的核心技巧,學員們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不僅學習了各種發聲和表演訣竅,還有機會親自上台表演,進行相聲段子的示範及小組演練。整天的課程環環相扣、充滿趣味,學生們熱情投入、反應熱烈,無論是台上演練還是台下觀摩,都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陳嘉宜組長表示,相聲是表演藝術中一個極具教育意義和娛樂效果的表現形式,學校也經常透過行動劇的方式,將各種宣導活動與表演藝術結合,使學生們能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達訊息。這次能夠有機會參與台北曲藝團舉辦的體驗工作坊,不僅讓學生親身感受相聲的幽默與深度,還提升了他們的表演技巧與自信心,對未來藝術創作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啟發。 參與此次課程的同學們表示,今日的工作坊讓他們見識到了平時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相聲藝術,透過專業老師的指導,學會了如何用語言和表情去感染觀眾,這不僅是一種表演技能的提升,也讓他們更加理解和欣賞這種傳統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大家都希望學校能夠多舉辦這類活動,讓更多同學有機會接觸相聲藝術,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整個活動結束後,學生們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類似的藝文體驗,進一步探索更多表演藝術的奇妙世界。
-
校園景觀小園丁
2024-09-20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391 次教學活動南屯幼兒園位於南屯區,是一間擁有近5000坪戶外庭院空間的幼兒園,不只是孩子遊樂學習的好場所,更是實施環境教育的好校地。而且在庭院的各個區域,不時都會有依照時令種植的蔬菜、瓜果與花卉。配合著各班級的食農課程活動,校園總是一片綠意盎然,充滿著生命力與活力。有時還會班級任務,進行校園的景點創造,也為幼兒園增添不少亮點。其中以校門口左側的迎賓步道,更是在許多班級的孩子合作下,打造成一條漂亮的廊道。不過隨著時間一久,幾次的下雨與晴朗的陽光,反倒讓許多雜草都趁機長了出來,影響了當時師生設計時的美感。 而知道這個問題之後,曾經參與打造的白鼻心班的孩子們,表示可以出力協助將花圃的雜草清乾淨,讓原本的迎賓步道恢復漂亮的走道。所以就這樣大家隨著老師一起來到了目的地,一看到雜草竄生的花圃,大家都覺得好凌亂、好不喜歡。不過要能在這通道工作,兼顧彼此合作分工又不干擾,就要先擬訂工作計畫;同時也要先學習如何辨別雜草,以及如何拔除雜草的方式。 所以白鼻心班的孩子們在園長的介紹下,首先認識完雜草與景觀植物之後,也學習拔除雜草要從走道近側拔到遠側,這樣才不會踩到雜草變得更難拔。其次,拔雜草也要從根部捏起,遇到比較難拔牢固的,可以先捏住根部轉個幾圈,然後再垂直用力拽起,這樣就可以省力,也避免中途斷掉。最後,如果在花圃裡發現蝸牛或者蛞蝓、馬陸,就不要用手去觸碰,只要靜靜地等待牠們離開就好。 有了這些原則或技巧後,大家就準備開始動工;首先大家先分成幾個小組,每一組都帶有一個籃子,方便拔完雜草後收集使用。然後大家各組再一字排開,每位孩子都有負責的區域,大家一看到竄生的雜草,便開始努力拔除。孩子們都能記住要領,從走道的邊側開始拔,然後完成了之後在慢慢往花圃內側推進。而遇到比較頑固的雜草,大家也會運用技巧,把小石子撥開後,在捏住根部以旋轉的方式,將雜草徹底連根拔起。 很快地,孩子們在分工互助之下,完成了一個區域又接另一個區域,不到一小時的時間,30公尺長的兩側花圃就變得乾淨無比,恢復了當時設計的美貌。而且拔起來的雜草也沒有浪費,通通再回收到袋子裡,以便日後在拿去庭院當落葉堆肥,落實生態循環的精神、一舉數得。 完成了除草工作的白鼻心班師生,大家都覺得滿滿的成就感,也讓大家行走期間更感受到校園的優雅美麗。白鼻心班幼生楊永濬說:「雖然草長很多,但是我們一起幫忙很快就可以拔光了。」幼生許哲敔說:「草要向螃蟹捏住下面,還要扭一扭,這樣才不會斷掉。」白鼻心班王雅茹老師說:「在鄉下長大的我,從小就要到田裡幫忙拔草。因此,當聽到白鼻心班要出任務進行拔草工作時,心裡不禁感到有些害怕。拔草不僅需要時間和耐心,天氣炎熱時更容易讓人煩躁。我擔心幼兒們無法忍受這樣的環境與任務。」然而,實際情況卻出乎我的意料。幼兒們不僅專心聆聽園長爸比的解說,還在動手進行拔草工作時表現得非常投入。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和喜悅,我感到既驚訝又欣慰。他們透過與土地的接觸,不僅親身體驗了大自然的美好,更在戶外活動中找到了無比的樂趣。這次的拔草活動,不僅讓幼兒們學會了細心與耐心,也讓我重新審視這項看似枯燥的工作。或許,有時候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對幼兒來說卻充滿新奇與挑戰。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們更加貼近自然、珍惜環境,並學會在簡單的事物中發現樂趣與美好。 白鼻心班王雅雯老師說:「校園的小花圃,隨著時間的流逝也逐漸長出了一些雜草,需要有人來除草。今天孩子主動來幫忙,同時也學習辨識雜草與除草技巧;大家分工合作很有效率,很快的將雜草除乾淨,即便是石頭縫裡的雜草也不放過;而這些雜草還可以當綠肥,真是一舉兩得。辛勤的工作有了代價,讓校園的花圃再次展現美麗的樣貌,真讚呢!」陳議濃園長說:「南屯幼兒園是一間校地廣大的學校,平時要美化與維護環境,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培養師生一起維護環境習慣,並有自己專屬的責任區域,這對於環境教育與愛校精神的養成,都是很基礎且必要的。也很開心孩子不僅很投入工作,也很樂於為自己學校盡一份心力。」
-
慶中秋
2024-09-19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1910 次校園新聞中秋節是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中有應景食物月餅、柚子等等,有各種活動賞月、烤肉等等。 各班的活動都很多元精彩,有利用節慶大書跟孩子說說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嫦娥奔月、吳剛伐木、玉兔搗藥…,也有一起分享柚子、月餅,還有戴上柚子帽拍照,一起唸手指謠。有的班級也有延伸創作作品,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以及促進孩子手指的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唷!帶著孩子一起認識中秋節,享受中秋節的快樂氛圍。 《切柚子》 拿刀子,切柚子,切了柚子剝柚子, 一二三四五,啊~呣!吃完柚子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