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人物報導】診治校園一草一木的「隱形醫生」
2024-11-1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730 次人物特寫剛剛才送走康芮颱風的狂風暴雨,這週又迎來另一波中颱「天兔」的挑戰。中央氣象署今晨5點半(2024/11/14)發佈海上颱風警報,預計下午還會發佈陸上警報。儘管風雨不斷,大勇國小校園內依然維持整潔、安全,這都要歸功於默默奉獻的「校園天使」惠芳。 平日裡,惠芳總是天剛亮就到校巡視,這週她特別決定要清理樹蔭下的落葉,避免積水將落葉浸成泥濘。她不僅僅是掃除地面,而是像一位「校園醫生」,細心觀察校園的每個細節,發現潛在隱患並即刻處理。惠芳表示:「雖然落葉能變成天然堆肥,但堆積太厚會產生霉菌,對小朋友的健康不利,容易引發過敏。」她將孩子們的活動區域小心維護,舉起掃把就像手持手術刀,徹底清除可能對孩子健康有害的物質,再交給環保局處理。 惠芳從事園藝維護,原本只是為了方便接送孩子,後來這份工作漸漸成了她心中一份無法推辭的責任。她就像校園裡的「無名醫生」,細心地進行清理、灌溉、施肥等日常保養。多年來的園藝經驗讓她能快速發現環境問題,提前做好防範。她宛如專業的園藝師,為校園做出精心的調整,確保每個角落都適合孩子們活動與遊戲。 惠芳的堅持與細心,不僅讓校園更清新,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安全健康的學習場所。每逢颱風季,她都會重複這些防災準備工作,從不懈怠。她說:「當初是為了方便接送才留下來,現在卻覺得這片校園是自己應守護的地方。」惠芳對孩子們的學習空間呵護備至,從清潔到維護,事必躬親。她的無私奉獻令人敬佩,也讓校園在颱風前依然穩固、安然無恙。 她的辛勤身影成了校園中最溫暖的風景,在她的守護下,孩子們得以在安全的環境中無憂無慮地學習與玩耍。惠芳不僅是校園的默默守護者,更是一位無聲的奉獻者。她的努力讓這座綠意盎然的校園在颱風來襲時依然平靜、安全,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天使醫生」和親切的園藝師。
-
忠孝飛夢力 共讀雙十一
2024-11-14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75 次校園新聞忠孝國小共讀站~閱讀飛夢力舉辦『來看書 就搗”蛋”』主題書展活動,邀請圓滿完成任務的同學們,前往共讀站一同來搗蛋! 活動規劃使用表單填答,答對且最快提交的前24位小朋友,備有神祕小禮物。 活動宣布後,便吸引了許多愛閱的小朋友共襄盛舉。 昨天有一位常常光臨共讀站的小朋友,看完書展回家填寫表單,結果錯四題,鍥而不舍,今天再回來找答案。 找完後,馬上用共讀站的電腦讓再填第二次,立即填寫,效果滿分。 感謝小朋友熱愛閱讀,支持圖推活動。
-
愛苗幼兒園參訪活動 堆疊兩校孩童滿滿的幸福
2024-11-14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185 次教學活動今天(14日)上午新社區東興國小好熱閙像辦喜事般,校門口的迎賓旗在晨光中隨風飄蕩,廖梅芳校長、秦君慈會長與全校師生在門口熱情迎接愛苗幼兒園到訪;期盼中,三部校車緩緩駛進校園,年輕且活力十足的陳虹諭園長帶領45名大班親師生來到東興國小;東興團隊與家長會相當重視這次活動,老師們投入許多時間精心安排多元的體驗活動,虹諭園長對本校盛情的歡迎場面和接待相當感動,本次活動不但讓該園師生有賓至如歸的感受,也讓兩校小朋友們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首先,由太鼓隊以氣勢磅礡的「戰」迎賓,整齊的鼓聲與強而有力的節奏贏得在場師生許多掌聲;接著就開啟了今天的參訪體驗行程。體驗活動以闖關方式進行:【美味小廚神】手作小披薩、【我是體能王1】丟豆袋、【我是體能王2】走繩、【寶物探險家】定向越野等體驗活動;陳姵君主任結合「七個習慣」-人人都是領導人,讓學生當關主並以小主人角色接待小客人,自我領導力教育讓擁有不同專長的孩子有更多展現機會,也讓訪客體驗本校的特色課程。 活動前各班老師也藉此歷程累積孩子對「禮節」與「小主人」的理解,也特別提醒小朋友要做個「準備充分」的小主人,並做出「有禮貌」的應對行為,以期逐步增加孩童社交上的應變能力,並能內化到日常生活中,東興每個孩子努力展現個人專長並與人合作,做個稱職的「小主人」,真棒。歡樂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孩童們依依不捨道別,最後再來張大合照,紀錄下這溫馨特別的一刻。 謝昀叡說:校長,我知道你們學校有很多光臘樹和獨角仙,我也喜歡做披薩,放假時,我要請爸爸媽媽帶我來。 陳虹諭園長一再感謝本校提供幼小銜接的體驗活動,透過參訪讓大班孩子更清楚小學生活的概念,減少擔心並協助對未來學習有個印象。 任允松老師說:全校同仁與家長會齊心齊力、共同合作的完成一件有利東興全體師生的美事,這感覺真棒!Good job! #感謝家長會陳怡君常委大力促成 #感謝東興團隊及家長會完美合作 #感謝孩子們努力成為最佳領導人
-
西區中正附幼花鹿班-《野貓軍團烤麵包》報導
2024-11-14 西區 中正國小 吳昭慧、黃雅芳 報導點閱數:257 次教學活動孩子們都好喜歡「野貓軍團」系列繪本,因此本學期課程主題為《野貓軍團總動員》,希望孩子在這學期喜愛閱讀、也提升口語表達,發展創編故事情節之能力!! 我們先閱讀繪本;《野貓軍團烤麵包》,故事最精采的就是野貓們在做麵包的過程中,加了太多酵母粉,烤了一個巨無霸麵包。於是我們進而探討「酵母粉」的用途,先以繪本「發酵的秘密」來讓孩子對於酵母有基本的認識,接著讓孩子利用各個感官來感受一下酵母,摸一摸、聞一聞,並用放大鏡觀察酵母粉的形狀。 然後邀請楷宸阿嬤來教我們做麵包,從做麵包的食材、工具、步驟,阿嬤都仔細帶著我們認識,並讓孩子實際去攪拌、搓揉麵團,看著麵團經過發酵慢慢地變大,孩子們驚呼麵團真的像《野貓軍團烤麵包》裡的麵包會膨脹呢!接著將麵團捏成各個形狀,孩子們聞著教室內的麵包香,都覺得好幸福,做麵包體驗,大成功!
-
藝術療癒生命 以創作面對死亡
2024-11-14 后里區 后里國中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41 次教學活動11月14日下午輔導室在班週會時間特別邀請到台中榮民總醫院安寧病房服務的王華雯藝術治療師,以「藝起陪你走過」為題,與九年級的學生們分享如何透過藝術創作療癒生命的最後旅程。這場講座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死亡的意義,也引導他們思考如何以創作的力量,陪伴並療癒自己或他人面對生死的挑戰。 王治療師一開始便以輕鬆的方式,與同學們分享繪本《世界上最棒的葬禮》中的故事。書中講述了三個小朋友為死去的小動物舉辦葬禮的遊戲情節,讓學生從孩童的純真角度去理解死亡這個深刻的議題。故事最後以「生命很長,死亡很短」作為總結,簡明地說明了死亡只是生命中短暫的部分,但也需要我們去認真嚴肅地面對。 在講座中,王治療師進一步介紹了「表達性藝術治療」的理念,強調創作不僅僅是藝術作品的產出,更是一種內心情感的表達方式。她分享了多位臨終病人透過藝術創作的經歷,這些作品從繪畫、雕塑和紀念品到其他形式,都呈現出病人在面對生命最後階段時的心境變化。透過這些作品,病人能夠將內心的情感與想法具象化,讓創作成為他們最後的心靈出口。 王治療師也提醒大家,藝術治療不僅限於常見的創作形式如繪畫、曼陀羅、纏繞畫或繪本等,這些僅是表達的工具,而非治療的本質。她強調,藝術治療的核心在於透過創作過程,幫助人們面對情感的波動與生命中的困境。 此外,她也分享了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藝術治療師。除了需要接受國內外相關大學的專業訓練並取得證照外,最重要的是要具備高度的自我覺察與敏感度。作為一位助人者,藝術治療師必須能夠對他人的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要學會自我照顧,以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最後,王治療師以「藝術治療中最重要的媒材是治療師自己」作為總結,強調了治療師本身在治療過程中的關鍵角色,讓學生們對藝術治療有了更深層的認識與體悟。
-
今日賽事 五六年級男女生200M預賽、三年級男女生樂樂棒球擲遠決賽
2024-11-14 南屯區 惠文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35 次校園新聞今日賽事 五六年級男女生200M預賽、三年級男女生樂樂棒球擲遠決賽 孩子們 展現拚勁 爭取佳績~
-
學習區裡有什麼?
2024-11-14 西屯區 大仁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316 次校園新聞每週一寶貝們都可以自由選擇當週想探索的學習區,這週選完後,老師帶著寶貝一起複習教室裡的學習區有哪幾區,並請寶貝說出各個學習區裡的教具並試著畫出來。這週的學習區時間裡,老師輪流邀請寶貝到美勞區,將班上的學習區統整在大海報上,大家一起合作畫出各個學習區裡的教具和設備,家長們也可以期待寶貝們合力完成的作品唷!
-
《忠孝129週年校慶》~三、四年級60公尺預賽
2024-11-14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47 次校園新聞11/14(四)忠孝國小129週年校慶運動會第二場的會前賽~三、四年級60公尺預賽。 三、四年級各班出動的啦啦隊陣容聲勢浩大, 為選手加油的聲音此起彼落。 60公尺是田徑比賽中, 短距離的徑賽項目, 槍聲一響,咻一下~~選手就抵達終點, 考驗著終點裁判的眼力及判斷力。 藉助科學儀器使裁判做更公正判決乃時勢所趨, 終點裁判準備了2台IPAD在終點線做終點攝影, 當作輔助判決的最佳利器。 #忠孝129
-
愛心關懷護學子 守望相助愛之家-2
2024-11-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32 次教學活動照護商店就像家一樣,永遠伸出有力的雙臂,用愛心照顧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快快樂樂上學、平平安安回家」。北屯國小陳校長代表北屯教職員工及家長會,一一致贈感謝狀給愛心照護商店。愛心照護商店提供學生一個緊急庇護場所,就像家一樣,及時伸出有力的雙臂,在孩子危急時提供協助。
-
愛心關懷護學子 守望相助愛之家-1
2024-11-14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86 次教學活動「感謝王主任夫婦及家人發揮愛心,照顧北屯的寶貝們…」北屯國小陳校長代表北屯教職員工及家長會,一一致贈感謝狀給愛心照護商店。愛心照護商店提供學生一個緊急庇護場所,就像家一樣,及時伸出有力的雙臂,在孩子危急時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