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Parent-Teacher Day 班級家長會
2023-03-16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侯美惠 報導點閱數:372 次校園新聞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態、人際關係、行為表現,爸媽知多少?除了透過親子間好的互動關係去理解,最佳管道就是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或事務。每個學期初,學校辦理班級家長會,邀請家長蒞校與導師面對面會談。 這學期健民國小辦理時間在3月15日下午,有些導師採分時段個別約談的方式進行、有些班級進行個案討論、有的則以團體說明方式進行,不管方式如何,都開啟了好的親師溝通。張家馨校長也親自走進班級教室,一一跟家長對話致意。 家長和導師討論孩子在家的教養問題、孩子對於學校的擔憂、以及親子之間的互動情形等,有助於老師更深入去理解孩子。家長走進校園,坐在孩子學習的位子上,也更能體會孩子的學習情境。建立親師之間好的溝通管道,彼此互信合作,孩子們的學習成長有我們的共同陪伴,相信會越來越好。(健民國小)
-
Take a Look!Read a Book.閱讀分享會
2023-03-15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453 次校園新聞上學期末,學校運用校慶募書報經費購置圖書,一人一冊一任務,孩子們必須將書籍內容融會貫通,以作者創作概念、內容大意、感受啟發、提問評論等方式完成心得分享。 在全校127個「閱讀Remix」影片中,有8位小讀者獲得老師推薦,參與2023.03.16(三) 與校長有約-閱讀分享會。羅伯特的三次復仇、杜立德醫生,虛實相接的冒險小說深受高年級學生的喜愛。汙水爆炸啦、怪怪鄰居妙妙貓,科學實驗書籍,是中年級小男生的最愛。野貓軍團和金色魔法師、Just Ask!動物世界永遠是低年級好奇寶寶們最熱衷的話題。 家馨校長與教務處的老師耐心聽著小讀者們的介紹,無厘頭的觀點引起大家會心一笑;透過閱讀分享,大家又認識了一本本好書,每一次的發表,也將會是學習能量的累積。期待班群間書籍的輪替閱讀,讓每一本好書、每一個字句化為種子,萌發孩子們的閱讀樂趣,種植出屬於自己的閱讀之樹,培植心中的閱讀之林。(健民國小)
-
普及化跳繩競賽 健民小將跳出好成績
2023-03-15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廖崑閔 報導點閱數:306 次校園新聞3月14日上午在崇光國小舉辦大里區普及化跳繩競賽,健民國小四年甲班和六年甲班代表學校參賽。 一到崇光國小,先進行暖身,接著到比賽會場準備上場。首先登場的是中年級組,第一次參賽的小將略顯緊張,透過觀摩學習,回校後繼續努力爭取下次的好成績。接著上場的是高年級組,在團體跳繩、跑步跳、開叉跳、體側跳、一跳二迴旋的項目中將平常練習的成果展現出來,獲得大里區複賽第四名,比賽結束後選手不忘跟裁判行禮,表現有禮貌的好品德。 111學年度跳繩競賽,謝謝張家馨校長特地到會場為健民小將加油、鼓勵!感謝淑萍老師和素妤老師的指導與陪伴,以及孩子們認真的練習!健民國小的孩子會持續努力,期待下次比賽能有更好的成績!(健民國小)
-
健民國小親職教育,家長增能提升孩子學習能力
2023-03-12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幼兒園 陳瓊如 報導點閱數:458 次校園新聞孩子的學習能力一直是家長關心的,這次邀請蘇文清職能治療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家長認識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再用實務經驗提供策略技巧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有時看到孩子的狀況行為,家長可以去推測行為背後的原因。例如:孩子一直動來動去並對大人的話充耳不聞,家長第一時間覺得孩子就是過動。但其實是孩子的肌肉穩定度不佳,無法長時間維持姿勢,所以一直扭來扭去找舒服的姿勢,孩子感官無法同時處理多項訊息,訊息接收效能不好,造成孩子搞不懂狀況,大人也在生氣。 現在疫情趨緩,蘇老師鼓勵家長們多帶孩子到戶外走一走,除了促進肢體動作(肌耐力)的發展外,也製造同儕參與(交朋友)與社會互動的機會;也可以給予孩子任務,讓孩子動腦筋思考如何執行策略去完成任務。 講座最後Q&A時間,在場的家長踴躍發問,蘇老師也一一回答,旁聽的老師們功力大增,相信家長們也是收穫滿滿。(健民國小)
-
Creative Dance 肢體開發課程
2023-03-10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476 次校園新聞3月8日,週三下午,慕璇舞蹈團陳韻安老師帶領全校教師進行肢體創意發想課程,老師們在互動活動中,「玩」出創意,並且享受其中。 從「模仿」出發 打開直覺力 模仿是表演藝術中最快捷的方式,帶領學生模仿最熟悉的動物,再做一次、再找一種動物,讓點子相互碰撞,師與生都能發展「不敗」思考力。 道具輔助 玩出可能性 一顆氣球,一條絲巾,不同人,不同部位,玩出更多點子,讓創意自然流動。 在合作中看見你我 兩兩一組,對稱、對比動作設計,除了開發肢體,也激盪腦力,在開心創造中,為彼此歡呼。 只想到原來那個方法?點子想很多,哪個最適宜?課堂上遇到狀況,要如何兼顧創造力並隨機應變?感謝韻安老師的帶領,運用動作開展,讓點子落地生根,讓每個人都看見改變的可能性,並在有安全感的課堂氛圍中,激盪出更多火花。(健民國小)
-
健民3-5年級戶外教育課程
2023-03-08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侯美惠 報導點閱數:364 次教學活動走出校園到戶外探索,在真實的生活中去體驗,這樣的學習記憶更為深刻。3月7日,健民國小辦理一至五年級戶外教育課程,低年級前往飛牛牧場,三至五年級第一站到達南投縣集集鎮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解說員細說保育類動物的種種,大部分的孩子對於動物甚感興趣,劉倚希小朋友還認真寫筆記,獲得讚賞,也成為其他孩子學習的榜樣。第二站來到車埕鐵道園區,除了逛逛木業產品,去池邊餵魚、看看綠頭鴨和烏龜,最開心的是敲敲打打進行林班道木作DIY,每個孩子都完成了一張自製的木椅。課程結束後的自由活動,孩子們除了買紀念品、吃冰,竟然都去了7-11,那是他們熟悉的地方,戶外教育的意義就是讓孩子學習自己處理生活的能力,我們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去探險,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也希望孩子能參與每一次走出戶外學習的機會,勇敢闖一闖。(健民國小)
-
健民國小112年低年級戶外教育課程
2023-03-08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徐卉洳 報導點閱數:318 次校園新聞112年3月7日是健民國小戶外教育的日子,低年級的地點是飛牛牧場。早上8點鐘從健民國小出發,過了一小時到達目的地。飛牛牧場空氣清新、景色優美。學生觀賞不同的動物,例如羊、牛、小鴨子、兔子等等。課程內容豐富,包括讓學生體驗餵羊兒吃飼料,觀賞兔子的動態活動、至沙坑區體驗如何用迷你怪手挖砂子。尤其是看到鴨子時,全部的小朋友發出最大的聲音將鴨子吸引過來,看完鴨子之後觀賞擠乳牛的過程,這些體驗都讓學生充滿興奮的心情。到了下午,學生在在大草原玩團康活動並體驗如何在草原上溜滑梯,美麗大草原與牧場動物區是學生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趟戶外之旅,使學生打開心胸的視野,並了解大自然與動物之間的生態關係。
-
Keep moving forward.112年新生家長說明會
2023-03-06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426 次校園新聞2023.03.04,週六上午,新生入學系列活動2-新生家長說明會,由家馨校長與臺中教育大學國際教育中心賴主任帶領著健民教學團隊及IE合作夥伴,與新生家長進行校務發展說明與國際教育班介紹。連續3年辦理說明會,隨著訊息及口碑的傳遞,參與的家庭數逐年增加,近60位家長及學童參與活動,今年的說明會,彷彿是一場獨特的假日親子活動。 嶄新面貌,擘劃願景 精緻課程及多元學習的雙語公校、全人教育的品學目標以及空間系統的滾動修正,家馨校長周詳的校務說明,帶著大家認識這所小而美的學校。 專業說明,有備而來 賴政吉主任及IE團隊詳盡說明國際教育班課程及班務,反應熱烈,家長們做足功課,透過一問一答,家長們更進一步認識國際教育班,也展現了高度的認同感。 學童看顧,著重學習 智慧七巧板、著色彩繪、貼紙拼圖及繪本閱讀,以多樣學習活動取代3C褓姆,孩子們學習獨立,家長無後顧之憂的專心聽講,幼小銜接第一步,已是現在進行式。 團隊齊心,全員出動 全校教師總動員,責任分工,各就各位,團隊默契及效能深獲社區鄰居及家長肯定。 感謝校長的帶領、教學團隊的付出、鄰里好朋友們的訊息傳遞以及學校家長的口碑分享。未來,期待更多人一同攜手加入,成為「竹仔坑國民小學」的一份子。(健民國小)
-
Bilingual Learning Starts Now. 「雙語啟航」系列講座(6)
2023-03-05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660 次校園新聞語言是與人溝通的橋樑、文化認同的載體、探索世界的工具。-曾琦芬教授 2023.03.01「雙語啟航」第6站,本土國際化的雙語教育-核心理念與運作策略,由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曾琦芬教授主講,系統性的思維,期許各校齊心走出專屬自己的雙語教學模式。 打破迷失,以培養英語素養為目標 雙語教學不是CLIL,更不是全英語授課,透過營造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讓英語從學科變成教學語言,學生從互動中有語言的使用,才能與生活進行連結。 教學模式不盲從 教授將沃土雙語模式(FERTILE)的7大原則整合成釐清概念、建立共識;跨域合作,共備課程;資源整合、活化鏈結;專業增能、組織強化,以4個構面檢視各校雙語教學模式,進一步健全教學計畫與環境。 「雙語啟航」系列講座的目的及主題也呼應了教授所提出的4個構面,概念、共識、跨域、共備、整合、增能;在帶領大家釐清概念、建立共識之後,課程將進入實務或現場教學的經驗分享,期待認同雙語教育重要性的夥伴們加入我們學習的行列,於教學現場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讓各個學校都有機會成為學生精進雙語的沃土。(健民國小)
-
Travelling Library 圖書巡迴車駐點服務
2023-03-01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371 次校園新聞開學第2週,2月24日,週五,臺中市立圖書館行動圖書車如常到校服務,不同的是,書車停放在東門,這樣的改變,吸引了社區鄰居的目光,隔著校門,看著孩子們認真搜尋書籍,相當羨慕。 行動圖書車因為車體規格特殊,無法通過學校東門的巷弄,只能向鄰近社區的工地借道,再加上館員叔叔及阿姨的開車技術高明,才能排除萬難,順利進入校園。 過了一個寒假,即將逾期的書籍得先歸還,再加上巡迴車每3週才到校一次,孩子們借閱書籍的狀況較以往踴躍,館員們為了讓大家都能借到喜愛的書籍,耐心解決各種疑難雜症,轉學生辦證、書籍續借、集點兌獎、整理書籍等,忙得不亦樂乎,每次都比預定時間晚離校,這天更誇張,足足晚了一小時才離開。 3月17日,行動圖書車再次到校駐點時,除了攜帶歸還的書籍之外,一定要準備好臺中市圖書館借閱證或數位學生證,才能順利借到一本本好書。 謝謝圖書館叔叔及阿姨的用心付出,感謝社區工地主任的鼎力協助,腹有詩書氣自華,期待孩子們因閱讀開拓學習視野,個個自信滿滿、氣質出眾。 (健民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