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創作怪奇字母書 用更包容的視野看世界
2024-06-06 大甲區 文昌國小 郭雅惠 報導點閱數:508 次美感-其他5/22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甲區文昌國小四年級雙語藝文課堂中,教師以哥倫比亞的插畫家Ricardo Nunez Suarez所創作《古怪字母書》(The Weirdest Alphabet)繪本、標本以及螳螂個體,向孩子們介紹許多長期被誤會與汙名化的動物或昆蟲;邀請昆蟲專家視訊問答,並讓小朋友蒐集各種資料後共同創作英文繪本,希望可以改變一般人對於外表不討喜生物的反感,還能鼓勵接納自己,並以更包容的視野看待這個世界。 馬達加斯加特產的指猴(Aye-aye),有著特別細長的中指以及雜亂稀疏的毛髮,當地人們認為牠不吉利且只要看到就必須殺死,指猴的數量在人類的屠殺之下不斷減少,目前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安彤聽了很為指猴抱不平,妍菲說,如果可以制定相關法律讓無故屠殺野生動物的人可以受罰,這樣比較能保護牠。 學生使用chromebook查找相關資料, 發現被稱為「五毒」之一的壁虎,事實上並無毒性,只是長相不好看、會留下惱人的便便,因此不受到人類的善待,但壁虎會吃蚊蠅或蟑螂等傳播病蟲害的昆蟲幫助人類。義荃查到一種叫做長腳大蚊的昆蟲,體型比一般的蚊子大上三倍,常常貼在水面上棲息;牠並不會螫人也無毒無害,是自然界食物鏈重要的一環,但一般人以為牠是蚊子會拿殺蟲劑噴牠,義荃希望人類可以了解牠且不要傷害牠。 上課時小朋友分享,曾看到螳螂大大的眼睛、倒三角形的臉以及揮舞著手上的「鐮刀」會覺得很害怕。授課教師便向螳螂專家林偉爵老師借了兩隻寬腹螳螂,在課堂上讓小朋友親身接觸與螳螂相處。小朋友們輪流讓螳螂爬過手掌,覺得驚喜又有趣。婕穎說:螳螂的腳踩在我的手上觸感很輕,我放慢我的動作以免驚嚇到牠。沛瑧說:原本以為螳螂會亂咬人,但其實根本不會。學生和偉爵老師視訊時,提了很多關於螳螂的疑問,原本對螳螂的顧忌和反感都消失了。 小朋友們把自己查找到的資料畫下來,集合成一本繪本,取名為《怪奇字母書》。除了在課堂上報告外,也把全班繪製的書本放在圖書室中,並到各班宣傳,希望讓更多的小朋友知道,看待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千萬不要「以貌取人」,應該深入了解後再做判斷。秉寬提議,家中是開小吃店的,可以放一本在店裡讓客人閱讀,嘉信家裡是開美髮院的,也放一本在店裡讓客人欣賞,希望藉由書本的閱讀,可以改變一般人的想法,破除一般人對於外表不討喜生物的攻擊性與反感。
-
西區中正國小-美感教育從小扎根,中正國小帶孩子「義」童玩「美」
2024-06-05 西區 中正國小 教務處何佳懿、劉美瑤 報導點閱數:431 次美感-其他網路與AI的出現改變了學習型態,許多學校都在思考,究竟什麼樣的課程可以帶給孩子迎戰未來的能力?位於臺中草悟道旁的西區中正國小選擇將美感教育納入校訂課程,讓校園變成美術館,透過校園美展扎根孩子的生活美學。 西區中正國小每年都會選擇一個國家,透過藝術創作帶孩子體驗異國文化。學校今(113)年以「義童玩美」為主題,指導學生認識義大利的畫家、建築、旅遊景點,帶學生運用紙雕、版畫、雕塑等各種複合媒材進行創作,讓孩子藉由藝術創作來趟有深度的義大利之旅。 一年級學童的作品「想飛、飛翔」取材自達文西的飛行器,老師們指導一年級的孩子用蠟筆在砂紙上發揮想像力設計不同的飛行器;二年級的「花毯世界」的靈感則來自於義大利的花毯節,小朋友用色紙拼貼出五彩鮮豔的花朵,然後,鋪成一大片色彩繽紛的花毯,走在花毯上,一幅、一幅華麗高貴的孔雀彩繪,則是五年級學生向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的「孔雀開屏軸」致敬的作品。 三年級的「義想天開」以及五年級的「3D城市」,學生發揮搞怪創意,將義大利的古蹟,如比薩斜塔、羅馬競技場以及威尼斯的貢多拉船,張貼在紙盤上做成半立體紙雕,古蹟旁添加了表情誇張的恐龍怪獸等,營造出喜感漫畫。 今年的美展,學校將永續議題融入課程,以義大利繪本《人類讓我們從地球上消失了》這本描述絕種生物的環保繪本,結合義大利藝術家Guido Daniele「以『手』作畫」的元素,指導小朋友發揮想像力,模仿纏繞畫筆觸把手幻化成各式各樣的絕種動物,學生在創作課堂中也了解了生態保育的重要。 此次「義」童玩「美」校園美展最吸睛的作品當屬六年級的「義國風情」與「面具嘉年華」。「義國風情」是六年級的孩子運用鏤空紙雕技巧再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作,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波堤切利的「維納斯」等;另一個吸睛的作品「面具嘉年華」取材自威尼斯的面具節,六年級學生把面具繪製成華麗的小丑、迷人的鬼魅和嬌俏的貴婦等,孩子們宛如置身義大利的聖馬可廣場,準備開始狂歡歌舞。 中正國小校長梅家云指出,藉由校園美展,向下扎根美學種子、擴展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具有審美力與世界觀的孩子,是中正美展的理念。生活不缺美,缺的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這雙眼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能感受生活之美的心,透過美感教育,培養孩子擁有感受生活之美的心,才能讓孩子具備挑戰未來的生活素養,「義」童玩「美」美展課程就是「未來教育」需要的課程。歡迎大家來欣賞中正之光的美展作品,在中正校園裡「義」童玩「美」。
-
「藝象萬千」成果展~開幕了!
2024-05-28 大里區 益民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89 次美感-其他畢業系列活動首部曲—「藝象萬千」成果展在5/27良辰吉時開幕。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式邀請了家長會林新發會長、副會長與常委;志工隊林桂清隊長及歷任隊長與圖書室志工們,加上校內所有教師一同出席。 在玉雲、芳萍、秋兒、翊珺、昀叡、美緣等各年級藝術領域老師共同協力落實課程之下,配合將擇取優秀作品在學府藝廊展出,作品種類包含書法、陶藝、版畫、線畫、水彩、紙黏土、創意手作、風車彩繪……等多元的藝術創作形式。 今年的藝文展尤其特別的是邀請畢業10多年的特教生校友徐國輔參展,將他學畫5年的成果,結合藝文展設立「國輔作品」專區,實現國輔同學想開辦畫展的夢想。 為了讓全校師生能充分觀摩全校學生藝術創作的精華作品,每一班均安排導覽時間,期許益民的孩子除了發揮自我創作能力之外,更能培養藝術鑑賞力,奠定高雅的氣質。
-
2024臺中市【藝術光點-藝文攜手計畫】-台灣藝術家創作巡迴展
2024-05-13 西區 中正國小 陳佑聖 報導點閱數:375 次美感-其他4/8~4/26於本校圖書館-書卷砌展出楊興生油畫展,孩子們到書卷砌借閱書籍時,一同感受到楊興生畫家對台灣的風土人情。在70年代台灣美術界開始盛行「鄉土寫實繪畫」,許多畫家紛紛走入鄉間,尋找農村、稻田、斷垣、殘壁等充滿鄉土氣息的懷舊題材,成為當時台灣美術的表現風氣,透過油畫,以「地平線」的表現形式、交點透視法的構圖,在利用色澤來呈現出光影變化,讓孩子們更了解台灣本土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價值。孩子們更以交點透視法的方式構圖,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未來,陸續還有四位台灣本土藝術家,讓美感教育融入校園中,特別感謝研揚文教基金會、千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千附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藝文活動資源,讓更多的孩子透過藝術,更了解台灣的美,並且讓美感與藝術的種子,在西區中正國小深耕茁壯。
-
留下幸福吉光片羽 織出我的愛
2024-05-09 大甲區 文昌國小 郭雅惠 報導點閱數:479 次美感-其他溫馨的母親節將至,大甲區文昌國小的六年級學生,將自己與母親、阿嬤等主要照顧者的相處點滴,繪製在石頭上,並集合全六年級學生的作品,製作成一件裝置藝術展示在學校牆面,接著認識在地藺草文化後,織出可愛的荷包蛋菜瓜布,最後使用自己製作的菜瓜布協助各式清潔家事;以藝術形式記錄母親的愛,再以行動付出愛,讓今年的母親節充滿幸福氛圍。 學生回憶與主要照顧者的相處時光,並使用壓克力筆在石頭上彩繪出來。苡柔說自小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媽媽每天悉心照顧,除了打針還要使用儀器檢測,她就把檢測的儀器畫了出來;方榕很感謝阿嬤平時非常疼愛他,買了一隻守宮讓他觀察,畫了一隻豹紋守宮;妤霏近來跟媽媽一起種小番茄,畫出結了果實的番茄株;平時由爸爸照顧的治錡,很感謝爸爸騎著車載他兜風,畫了一頂帥氣的安全帽。小朋友邊畫邊分享,又重溫了每一次的幸福瞬間。 六年級學生們討論想留下一件作品在學校做留念,於是將所有彩繪的石頭噴上了亮光漆,再找來了木板並在木板上漆,各班同學討論如何將所有同學的作品完美呈現。二班同學覺得排成螺旋形狀很好看,六班同學試著把所有石頭排成愛心後,又覺得不是最佳的方式,最後經過幾次討論後,全六年級學生決定在四塊板子上以石頭排成L.O.V.E四個英文字母,有象徵意義又好看。 母親節前夕,學生前往大甲農會帽蓆文化館參訪,認識了大甲草帽催生者洪鴦。關於藺草草帽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洪鴦年幼的兒子頭上長瘡,為了防蚊蠅叮擾和曝曬,愛子心切的她嘗試將藺草編織成西方呢帽的造型,讓兒子戴上帽子保護;擁有好手藝的她,亦不藏私的將編制草帽的方法教給眾人。學生們對於洪鴦能看著帽子造型就徒手編織成帽,感到十分佩服。 學生們參訪以後,除了讚嘆前人藺草編織的好手藝之外,也想要試試看能不能也使用自己的雙手,編織出表達自己愛與心意的作品,於是嘗試使用清潔紗以及菜瓜布線編織,製作簡單的荷包蛋菜瓜布,以天天洗碗來表示自己對照顧者的感謝與愛。製作完成的當天,煊頎立即將禮物送給媽媽,並且使用自己製作的菜瓜布清洗晚餐後的碗盤,媽媽傳訊息向老師回饋自己的驚喜心情;鈺潔媽媽也表示對於女兒親手製作的禮物非常喜歡,還想拿菜瓜布做為洗澡去角質的浴刷。 今年的母親節,學生們手繪石頭讓幸福再現,並將這份愛展示在學校裡;亦由在地文化藺草編織的精神中,學習到為愛而生的行動,以編織技藝實踐愛,為彼此留下最美的回憶。
-
光正自然生態好環境
2024-05-02 大里區 光正國中 林威宇 報導點閱數:359 次美感-其他#光正自然生態好環境 #吸引台灣擬啄木鳥五色鳥來築巢育雛 校園佔地面積高達5.5公頃,平日的綠美化及環境維護工作都靠兩位工友先生、以及全校學生對負責區域的打掃一起努力的維持著,今日難得有幸拍下「台灣擬啄木鳥─五色鳥」這位貴客的蹤影,看起來牠已成為光正國中的一員了,在本校的樟樹上已啄好樹洞,準備築巢成家,證明本校生態環境條件不錯,擁有五色鳥育雛的環境喔。
-
益民國小藝術教育備受肯定,獲邀參加「東榮立體停車場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2024-03-26 大里區 益民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84 次美感-其他本校的藝術領域課程在多年來美勞教師群的戮力合作下,讓歷年學生們的創作能力蜚不僅聲於教育界,更是讓工程單位聞名而來。 為了執行「東榮立體停車場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由聯合大學歐陽奇教授領銜,邀請馬賽鑲嵌藝術大師級的簡源忠老師蒞校指導,本校許芳萍、周伶娟老師率領學生共同創作馬賽克拼貼。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巧思,設計出一幅幅饒富童趣與美感的作品。 然而,這次的作品可不只是在學校呈現,它們可是被鑲嵌在東榮停車場的公共藝術裡!不僅是現在可以前往欣賞,甚至保存好的話,至少十年都能讓孩子們前往回顧,就讓大家一起去東榮停車場尋寶,欣賞益民孩子們的優秀表現喔!
-
仁愛快樂上學趣‧等您來!
2024-03-20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93 次美感-其他感謝!黃映蒲雕塑大師指導工作團隊趕在學校運動會前,完成這項仁愛公共藝術工程-快樂上學趣。 邀請!3/23星期六是結合校慶運動會揭幕的大好日子,我們等您來敘敘舊,聊聊仁愛人過去的風光日子。 緣起於既是校友又是現任會長的黃玠翯先生,全力支持校務推展,除讓學校經營無後顧之憂外,更有感於學校大門穿堂別具風格的公共藝術《藏寶圖》,若能再增加一件立體雕塑作品,必能相互輝映,相得益彰,型塑校園及社區藝術氛圍,於是徵詢當年也是仁愛家長會成員的父親(國際知名雕塑大師)意見,結果父子連心,決定促成這樁美事。 黃會長尊翁黃大師映蒲先生日前親自蒞校勘驗公共藝術設置場地,期盼《快樂上學趣》作品能更融入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上學是多麼幸福快樂的一件事,期望能夠延續美學教育,培育生活美感,展現校園藝術氛圍及學校對藝術品維護的重視,間接為本校在藝術文化領域的形象加分。 誠摯地邀請大家3/23來與《快樂上學趣》見見面,感謝黃大師父子從場地勘查、設計、施工到完成,所有經費全包自理,熱誠贈送仁愛這份大禮。仁愛有您~真好!謝謝您!
-
世界睡眠日~用繪本編織好夢
2024-03-15 大甲區 文昌國小 郭雅惠 報導點閱數:503 次美感-其他每年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五是世界睡眠日,世界睡眠日的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加強對睡眠重視。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的第3項:「確保健康的生活,促進各年齡階段人口的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保持良好睡眠是確保兒童健康的要件。大甲文昌一年級的孩子們,在三月份的美術課藉由繪本的共讀,認識了正確的睡眠觀念,創作了可愛的編織睡眠寶寶。授課老師邀請學生與中醫師合作,製作關於睡眠的podcast節目宣導正確睡眠知識和語文常識,讓小朋友課後收聽,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在小時候養成正確的睡眠習慣。 一年級的孩子們共讀了由國際毛氈刺繡大師莎莉.梅弗所創作的《神奇好眠床》,書中藉著世界各地孩子的睡床,探索不同文化的睡眠環境。在欣賞精緻溫馨的故事作品後,師生一起討論自己平時是怎麼睡覺的、如何布置自己的床、睡前應該要怎麼做才能睡得好呢?喜歡哪一個國家小朋友的睡覺方式呢?韋誠說,我最喜歡挪威山上的傳統睡床,小朋友住在高高的山上,睡在山壁鑿的洞裡;羽歆說我喜歡迦納的墊子床,小朋友只要覺得哪裡涼,就把墊子拉到哪裡睡覺,我好喜歡這本書,希望我以後可以成為縫衣服大師! 課程中也介紹提升睡眠品質的知識:比如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減少任何可能影響睡眠的干擾、保持規律的睡眠時間、在睡前不要使用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等。適度的運動和減少油炸、甜食攝取也可以讓睡眠品質變好。羽秦和采穎也分享自己睡覺之前的好習慣,和自己的床如何布置,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接著小朋友在老師指導下,使用不同顏色的紙條交疊編織,做成一條給貓咪寶寶的拼被,運用摺紙、編織、線畫等技巧,完成溫馨可愛的小作品。 課程結束後,小朋友熱烈地分享製作心得:季恩分享編織要慢慢來,使用紙條上下鑽;允航說,如果不小心發現自己編織的順序錯了,可以左右手協助拉一拉,調整之後就可以完成;定程說編織時我非常小心,如果發現在作品正面不好編織,我會翻過來在反面編織就可以成功。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睡眠品質也影響了每個人的身心健康,從小有正確的睡眠觀念相當重要。藉由繪本、創作以及podcast的節目收聽,讓小朋友從認識各國睡眠文化,創作作品到瞭解健康睡眠的方法,再進一步實踐,希冀好習慣能陪伴孩子們的一生。 podcast節目: EP.46睡個覺可以得到榮華富貴?!關於睡眠😴的小知識ft.太陽中醫周姵妏醫師、大甲區文昌國小詹詠心 🎧收聽連結🎧 firstory:https://reurl.cc/Wqdpb7 apple:https://reurl.cc/GXVMND spotify:https://reurl.cc/rZxNK1 kkbox:https://reurl.cc/58l0XR google:https://reurl.cc/jR7bpL
-
畫筆與魔法:一位年幼藝術家的奇幻展覽
2024-03-14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14 次美感-其他〖讓魔法在畫布上綻放,寫下奇幻的藝術旅程,一起感受藝術的魔力!〗 每學期華盛頓小學美學創藝團隊都會在充滿美感與創意的校園中策劃展覽,提供學生展演的機會及空間,藉此涵養學生的性情,提升學校藝術及文藝氣息,進而啟發藝術潛能人格的健全發展。 才剛開學不久,在這個春天百花爭妍的美好時節,華盛頓小學的米羅藝廊就舉辦了一場《畫筆與魔法:一位年幼藝術家的奇幻展覽》,由美學創藝班小小藝術家--黃匯晴同學,用畫筆施展了一場畫布魔法。 一走進多元豐富的作品展區,就可以看到匯晴透過不同的媒介,展現了她創作歷程的成長和才華。開幕剪綵儀式中,有美學創藝團隊師長和校長的祝福勉勵,還有匯晴家人及同學們的應援陪伴,讓這場展覽既溫馨又熱鬧非凡。匯晴特別分享了自己的創作視界,邀請大家一起踏上她的藝術奇幻旅程,跟著她的作品回到兒時的純真和想像力,感受畫布上所綻放的藝術魔力。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我的浮雕畫。我喜歡用不同的紙張、畫布、材料和顏色來創造出立體感的圖像。浮雕畫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和情感,我希望觀眾可以透過作品感受到我的心情和想法。」 「我也熱愛水彩畫,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媒材,我可以用水彩筆來表現出各種不同的色彩和紋理。我的畫作主題多樣,從自然風景到海底世界,都有涵蓋。希望大家能夠透過我的水彩畫作感受到美麗和創意的融合。」 「這次展覽還包括立體雕塑品,這些作品是我用陶土和其他紙漿材料創作的。每一個雕塑都是一個獨特的形象,我希望大家可以欣賞到我的雕塑藝術帶來的視覺和觸覺上的享受。」 「除了這些,我還有繪本和素描作品,它們是我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情感的表現。我相信藝術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 如此有想法、有才華的小小藝術家,正盡情釋放她的創意天賦,透過作品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方分享屬於她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