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走進里中第一步,報到日熱鬧開場!
2025-04-20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175 次校園新聞4月20日星期日上午,大里高中國中部舉行新生入學報到,報到場地從一早便熱鬧不已,來一波又一波期待邁入新學習階段的新生與家長,陸續進入校園完成報到手續。 為了讓新生家庭感受到安心與歡迎,現場特別規劃完整的報到動線與諮詢服務,由行政同仁協助資料核對、說明重要時程,並提供資優鑑定的即時諮詢。每一站都有人耐心引導,讓報到過程順暢有序,也讓來到現場的家長留下良好印象。 更有家長趁著報到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到校園逛逛,了解未來的教室位置,運動環境,看著新生家庭踩著晨光漫步校園的畫面,不禁為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用心陪伴而感動。 許多家長在完成報到後,也把握機會向老師詢問孩子的作息安排、暑假活動安排,上下學接送及未來的課程設計。從生活到學習,句句都透露出家長們對孩子適應與發展的關心。 這場報到不只是手續辦理,更是彼此初次相見的歡迎儀式,希望透過詳細的說明及安排,讓每一個選擇來到里中的家長及孩子,都能因為里中的用心而倍感安心。新學期即將展開,大里高中已準備好迎接每一位新成員,用熱情與陪伴,陪孩子一起走進屬於自己的成長旅程。
-
《神奇少棒服務計劃》揭幕儀式
2025-04-19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195 次校園新聞2025.4.19(六) 我們懷著無比感恩與興奮的心情,齊聚在嶄新整修完畢的東興棒球場, 共同參與意義非凡的惠來扶輪社《神奇少棒服務計劃》揭幕儀式。 感謝惠來扶輪社POS社長及Uncle們的贊助與支持,不僅改善了球場的環境與設施, 更為熱愛棒球的孩子們打造出一個更安全、更專業、更舒適的練習空間。 這份心意,不僅僅是一場捐助,更是一份對教育與青少年運動發展的深切關懷。 因你們的關愛,讓孩子們勇敢地追夢。 感謝惠來扶輪社全體成員的無私奉獻與無比熱情。 #忠孝國小社團
-
「斑馬線綠了、學童笑了」——吉龍里里長李國禎傾力打造通學安全帶!
2025-04-19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18 次校園新聞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吉龍里里長李國禎為守護孩子們的上下學安全,不僅出手快、動作準,更有一顆真心關懷社區的熱血心。這次他再度出馬,成功爭取在五權西五街與五權西六街交會的大勇國小北側門周邊,劃設四處醒目的「綠底斑馬線」,成為全區學童交通安全的一大福音。 這些斑馬線可不是普通的線條,而是經交通部公告即將推廣的「枕木紋綠底斑馬線」。它們不僅提醒駕駛人減速慢行,更具高度可辨識性,為通學路加上了一層堅實的「視覺防護罩」。李里長表示:「跟著綠斑馬走,孩子更安全,家長更放心。」 其實,大勇國小周邊交通問題早已存在多年。尤其北側門一帶人行道,過去常被密密麻麻、違規停放的機車佔據,動輒高達兩三百輛,甚至一格兩車,讓原本就不寬敞的通道寸步難行。有家長反映孩子書包被機車後照鏡勾住;也有學生幾乎被擠到馬路邊,險象環生。學校雖派出生活教育組長每日清晨站崗,勸導車主另尋停車位,但收效有限,讓學校與家長都相當無奈。 直到李國禎回鍋再任里長,事情才有了轉機。他沒有光說不做,而是身體力行,親自走訪、協調相關單位,重新規劃停車動線。他主導將人行道兩側的機車移至忠明南路、南屯路、五權西五街等合法停車區域,還路於民,也還路於孩子的安全。 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他前次任內,李國禎就發現學校周邊多個路口未設交通號誌,放學時段靠的是愛心志工隊協助學童過馬路,實在辛苦。於是他努力奔走,為五權西五街與西六街成功爭取紅綠燈設置,解決長年來的交通亂象。 這回得知交通部政策將允許斑馬線塗綠,他立刻著手規劃,並將原本斑駁不堪的穿越線全面升級為「綠底斑馬線」,不只美觀,更是實用。四條綠斑馬已全數完工,清楚標示學童行走方向,也協助駕駛提早注意,防止突發狀況發生。 李里長的用心,學校與家長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些年他不只一次為大勇國小發聲,不只一次為社區出力。他的腳步踏在馬路上,卻總是走進人心裡。如今,北側門的孩子能安心走路、開心上學,社區居民也有了更整齊、更安全的通行環境,這一切,李里長功不可沒。 大勇國小全體師生與家長在此表達最誠摯的感謝,也期盼未來繼續與李國禎里長攜手合作,讓校園周邊變得更友善、更安全,真正讓「學童上學這條路,一路都有光」。
-
里長牽起社區與學校的手——李國禎與清潔志工隊的默默力量
2025-04-19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41 次校園新聞每天清晨,大勇國小的學生踏出家門,走過整潔的街道來到學校。這看似平常的一段路,背後卻是許多人默默付出的結果。尤其是在季節交替、落葉如雨的時節,或是風雨過後巷道泥濘之際,能維持這樣的整潔與秩序,離不開一群人長期的辛勞與守護——他們是由李國禎里長帶領的清潔志工隊。 【不只是掃街,更是一份堅持】 李國禎里長服務吉龍里多年,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從未將自己的角色侷限於「傳達政令」或「例行公務」,而是把每一件事情都視為改善社區生活的機會。他常說:「一個乾淨的環境,讓人心情安定,也能提升居民對生活的尊重感。」於是他帶頭成立清潔志工隊,不只是應付例行清掃,而是積極維護公共區域的環境品質。 對大勇國小來說,這支清潔隊的存在更是寶貴。無論是學校外圍的五權五街、五權六街,或是學童放學經常走過的小巷小道,只要風大雨大過後,清潔隊總會準時出現,把堆積的落葉與雜物一一清理,還給學生一條安全、乾淨的回家路。 【落實服務,靈活調度的工作哲學】 李里長的服務風格有條不紊又具彈性。像是在每次風雨過後,他的清潔隊總會主動回報街道情況,讓里長得以掌握資訊,彈性安排、協調人力,考量哪些區域需要優先支援,好讓清潔隊也能有喘息的空間,避免過度負擔;而每一次的出勤,也都確實落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讓志工們的付出不致於白費。 這種有組織、懂體恤的做事方式,不只是「有效率」,更是一種「尊重勞動」的精神。清潔隊成員之中,不乏高齡者、長期投入的居民,他們不是為了補貼或表揚,只是單純想要讓自己住的地方好一點,而里長總是懂得照顧他們、感謝他們,讓這支隊伍能長久穩定地維持下去。 【一句謝謝,道不盡一份感動】 對於這群夥伴,李國禎里長不吝於表達感謝: 「感謝環保志工夥伴們共同維護清掃公共區域環境及清除廢棄物,以實際行動維護我們的環境,打造環境永續的幸福吉龍,實屬難得。對於環境維護更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在志工群裡也有不少環保志工們年事雖高,仍對環保工作保持著高度熱忱,抱持著『能做就是福』的心,對於環保工作的投入總是充滿熱忱,並以做功德的心態,在沒有掌聲的地方,默默奉獻自己心力,讓吉龍里的公共環境可以更好。」 這段話聽來平實,但背後是一種深厚的人情味。這不只是一個社區清潔隊,更是一群為土地努力、為下一代守護的志工夥伴。 【大勇國小的感謝:真心與實際的合作】 作為學校行政單位,我們對於李國禎里長與清潔志工隊的協助,心懷感激。他們的幫助不只是減輕了學校打掃的負擔,更讓學生在一個整潔、安全、值得驕傲的社區環境中學習與成長。 每一次校慶、運動會或大型活動前夕,只要提出需求,里辦公處總會安排人力支援,甚至主動出面協調資源,讓學校得以安心籌辦活動。這種「無縫合作」早已不是形式,而是一種深厚的夥伴關係。 【結語:改變從來不是口號,而是腳踏實地的累積】 在現代社會裡,願意為社區付出的「行動者」越來越難得,而李國禎與他帶領的清潔志工隊,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需要聚光燈,但每一把掃帚、每一袋落葉的清理,都是為了讓吉龍里成為一個更宜居、更有尊嚴的地方。 大勇國小要由衷感謝這份支持與陪伴。我們也期盼,這份由社區與學校共同努力而來的連結,能夠持續延伸,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更美好的環境中,踏實成長。
-
與孩子談「情」說「愛」——情緒教養的親子練習題
2025-04-19 西區 忠信國小 輔導室 俞小凡 報導點閱數:336 次校園新聞為協助家長理解情緒教養的重要性,提升親子溝通的品質,忠信國小於114年4月18日舉辦親職教育工作坊,邀請曾任臺中市國小校長林怡光校長蒞校主講「與孩子談『情』說『愛』——情緒教養的親子練習題」,引導家長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認識並調節情緒。 怡光校長指出,孩子情緒的來源與表達方式,很大程度受到成人示範的影響。講座中以「Aware(認識情緒)、Accept(接受情緒)、Analyze(分析情緒)、Adjust(調節情緒)」四個步驟作為架構,協助家長從了解情緒開始,學習觀察孩子的行為與情緒反應,進而引導孩子用合適的語言與行為表達情感。 現場家長透過檢視情緒指數表,反思自己面對情緒的方式;也練習運用「你覺得…(情緒),因為…(事件)」的句型,協助孩子正確辨識與表達內心感受。怡光校長強調,情緒沒有對錯,理解與接納情緒,是邁向親子良好溝通的第一步。 講座也提及到「自動化思考」與「非理性想法」對情緒反應的影響,引導家長轉換思維,調整期待,從中尋找新的因應方式。透過實例與互動,家長們更深入了解如何在教養過程中保持平衡,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本次講座不僅提供實用的方法與練習,也讓家長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重新思考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忠信國小期望透過親職教育的持續推廣,打造溫暖、有愛的教育場域。
-
大里高中參與113學年度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會 展現自主學習與專題研究實力
2025-04-19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圖書館 報導點閱數:270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113學年度「優學臺中」學習成果博覽日前圓滿落幕,臺中市立大里高級中學派出三組學生代表參與發表,分別呈現自主學習與兩組專題研究成果,展現學生在探索問題與實作學習上的扎實成果與深度思考。 在自主學習領域,大里高中學生以《風對結構:對流效應的設計與探討》為題,親自設計並製作模型,觀察風流與建築結構間的對流現象,分析通風與散熱的設計效果。透過實作過程,學生將理論應用於實際,體現出自我驅動的學習精神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組專題研究則以《當我們同在一起——融合式教育的利與弊?!》為主題,透過實地訪談校內師生,蒐集對融合教育實施現況的真實回饋。學生試圖從多方觀點剖析融合教育帶來的優勢與潛在挑戰,進一步提出可行的建議,展現出對教育議題的同理與關懷。 第二組專題研究的題目為《學習時數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研究》,同學透過量化資料分析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成果之間的關聯,試圖找出投入與成效的最佳平衡點。研究過程中結合統計工具與問卷設計,讓學生實際操作資料分析,提升科學素養與邏輯思維能力。 三組同學皆經歷長時間的準備與反覆練習,從緊張忐忑到自信發表,成功在會場上以清楚有力的語言闡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現場評審老師的回饋與來自各校的交流,更讓同學獲得豐富啟發與成長。 大里高中持續致力於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與專題研究課程,藉由多元的課程設計與教師支援,讓學生能在學習歷程中留下深刻而具意義的足跡,也成為未來學習與升學道路上的堅強助力。
-
珍愛臺灣 . 探索在地生態環境 . 親師生共進學習
2025-04-18 豐原區 富春國小 附設幼兒園-活動組 報導點閱數:524 次校園新聞本校附設幼兒園,為結合本學年的創意主題課程『寶貝愛臺灣』,除了豐富地探索現況發展、社會人文與大自然生態環境、水果、米麵食文化課程學習活動之外,特於臺中大甲區濱海沿岸礫石區與【匠師的故鄉農場】舉辦親師生共進的在地生態教育校外教學活動。吳夢竹校長表示,自然環境是動態的大教室,生態系的完整與否與人們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本次活動不僅是體驗美感與生命價值,亦是關懷周遭人事物的在地化教育,在嚴之彤老師的用心策劃與林碧雲主任的帶領下,全園親師生懷著欣喜興奮之情,四輛遊覽車一起出發,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抵達目的地,展開了親師生精彩的在地自然生態探索學習活動。 大夥兒除了到濱海沿岸興奮地拜訪了螃蟹的家,【匠師的故鄉農場】亦擁有天然特殊的庭園造景、海岸風光、豐富的自然生態。一草一木與整體建築皆以自然工法,提供動植物們最天然良好的棲息地,保持自然生態完整的生物鏈,營造動植物良好的棲地。農場內的建設盡量就地取材,廢物利用,如:黃槿是最天然的鋁箔紙,可採鮮葉來包雞蛋控窯;剪下的枯樹枝,則是親師生烤肉、焢窯的天然燃料,堅持自然生態、環保節能的理念。利用自然生態與天然情境打造一個快樂的親子互動樂園。 嚴之彤老師表示,溫馨宜人與大自然生物所帶來的驚喜連連氛圍中,大家歡欣鼓舞,展現超強無比的探究力與凝聚力。從中培養學童探索自然環境的興趣與熱忱,愛護環境,珍惜在地資源,並了解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尊重生命,主動關懷。在【漫遊農場生態】與【探索體驗分站活動】中,進行《撈臺灣鯛魚》、《捉泥鰍》、《搗麻糬》、《控窯烤肉》等精彩活動,採取小隊職務合作制度,除了豐富地讓幼生體驗農村與原民生活,更讓孩子在小團體中學習人際互動,從中習得如何領導他人和接受領導,以及學習輪流與彼此尊重,並能互助合作、團結一心,活動成功圓滿,感謝園內教師林佳佩老師、鄭名晏老師、楊佳穎老師、康孟育老師、劉芳閑老師、莊雅婷老師、陳妙婷老師與稚齡童軍團副團長劉淑芬的辛勞與協同教學,現場歡笑聲不斷,充滿了溫馨溫暖幸福的氛圍。 家長會副會長張有淳表示,感謝老師的用心規劃與辛勞,讓大夥兒歡聚一堂且樂遊在地自然景觀,與孩子一同進行課程探索的過程中,越了解臺灣與臺中的在地生態,就更加珍愛它,投入的更多關懷,親子一同了解在地環境與進行探索,一起感受親子綠生活的美好,這次不但認識了最天然的鋁箔紙-黃槿葉,也是第一次大夥兒一同看到泥鰍的真面目,真是令人太興奮又太驚喜了!
-
在兒童節歡樂過後~
2025-04-18 霧峰區 霧峰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69 次校園新聞今年兒童節,霧峰國小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星光電影院、兒童秀才藝、校園彩繪、摸彩、上下課翻轉等,小朋友非常開心的度過了兒童節! 但,除了歡樂,我們還可以教給小朋友什麼? 於是,我們安排學生觀看影片,藉由影片,讓學生了解到: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有些小朋友是在艱困的環境,且物資嚴重缺乏的狀況下學習,讓學生體悟到自身擁有的幸福,進而引發學生省思,能在日常生活中,具體實踐「愛物惜物」作為,希望學生能收獲歡樂,也能有所成長。
-
2025年4月慎齋小學與袁知芃作家老師談插畫藝術
2025-04-18 北屯區 慎齋小學 教務主任 報導點閱數:255 次校園新聞2025年4月慎齋小學與袁知芃作家老師談插畫藝術 期待已久的袁老師終於又與大家見面了,袁老師再度介紹動物插畫與說明動物特性,慎齋蘊含藝術天份的孩子們專注們聆聽老師的介紹,更紛紛表示自己的想法、當袁老師秀出她設計的Line貼圖、與企業家合作推出的建築大樓設計案、還有很多文學作家要的多年插畫作品等等…….,作品真是玲郎滿目令人目不轉睛,這時孩子們沈浸藝術氛圍和老師熱絡探討插畫的意涵,慎齋孩子擁有的藝術涵養不在話下。 在短短一節課中師生不斷對話、擦亮內在藝術火花,慎齋學生的藝術涵養,令袁老師深感訝異,承諾有機會一定再來與孩子們聊插畫編故事,我們續集再會。
-
「鑽轎腳」體驗在地文化
2025-04-18 太平區 新平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87 次校園新聞超過兩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樂成宮,日前展開年度盛事媽祖繞境,「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相傳為清道光初年間,當地稻作病蟲害嚴重,今日臺中市大里、烏日、太平、霧峰等區十八庄農民,恭迎「旱溪媽」前往遶境賜福,遶境活動流傳至今,成為全臺遶境時間最久宗教活動。每年遶境固定於農曆3月1日起駕出發,22日返回樂成宮,遶境路程固定,23日媽祖聖誕當天信眾齊為神明祝壽,為臺中市無形文化資產。 媽祖繞境每年農曆三月21日特別駐駕新平國小,讓全校親師生得以最熱忱的心迎接媽祖,讓鑾轎能進入校園庇佑學子,祈求孩子們平安健康、學業進步。除了在電視上看到大甲媽祖遶境盛況,這次可以近距離體驗融合傳統信仰與在地文化的盛會。 活動當日學校親師生手持清香,在校門口前擺置香案,熱鬧迎接大屯十八庄媽祖遶境活動,媽祖鑾轎隨著陣頭進入校園,學生們的表情也轉為興奮與期待。醒獅團帶來精采表演,讓現場氣氛高潮迭起,學生們目不轉睛,驚喜連連。學生劉皓堂表示:「我覺得很好玩,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還有神明跟我互動,覺得好開心。」學生以最熱情的方式迎接這場文化盛事,更在前庭排起長長隊伍等待「鑽轎腳。」有意願參與的學生們在師長引導下,進行「鑽轎底」儀式,象徵接受媽祖庇佑、祈求智慧與光明,帶來福氣的信仰活動。學生林佳亭說:「媽祖繞境感覺很特別,要從神轎下鑽過去,第一次親身體會傳統宗教文化。」拿到壓轎金的師生們樂開懷,所謂「壓轎金」是指媽祖遶境期間,鑾轎休息時,讓神轎得以在板凳上暫置,在板凳上所放置、墊在鑾轎下的壽金。壓轎金不僅象徵神靈安座的安穩,更寄託著祈求神明庇佑的心意,向來有許多民眾希望索取。學生柯婷恩表示:「這是一種民俗活動,希望其他國家的人也能感受到。」 家長會長劉錦興會長認為: 「 在校長帶領下讓學生認識在地文化。向媽祖祈福,希望媽祖保佑新平國小親師生平安健康、事事順心。」李秀櫻校長表示:「樂成宮繞境進入校園前庭,不僅讓學生認識媽祖信仰的意涵,親身參與文化的傳承。這是讓孩子融入歷史、了解文化信仰的最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