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Let's act together-東海國小布袋戲體驗活動
2025-06-26 西屯區 東海國小 輔導主任張郁棻 報導點閱數:166 次校園新聞東海國小一向重視藝術教育,積極推廣表演藝術學習,並將布袋戲納入五年級校訂課程,購買許多戲偶及戲棚,設計推動布袋戲體驗與學習。讓學生從小培養人文素養與藝術涵養。為強化課程實作與親子共學體驗,學校申請【思用樂學 創造永續】美學蔓延計畫,於6月7日上午在文創園區辦理布袋戲體驗活動,由張郁棻主任、連怡婷老師及兩位小志工帶領,吸引多組親子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活動中,張郁棻主任向家長及孩子們介紹布袋戲的歷史起源、發展脈絡及藝術價值,並詳細說明戲偶的主要角色與特徵,包括威武正直的武生、風趣靈巧的小生、溫婉秀麗的旦角,以及臉譜鮮明的反派角色等,讓親子了解角色服飾、臉譜與造型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張主任親自示範操偶技巧,教導親子如何靈活運用雙手與手指,讓戲偶生動靈活,充滿生命力。 連怡婷老師則介紹布袋戲後場音樂的重要性,並示範多種傳統樂器的特色與演奏方式,包括單皮鼓、堂鼓、大鑼、小鑼等武場樂器,帶領親子實地操作,感受音樂如何為戲劇增添節奏感與戲劇張力。 活動最後,親子攜手合作,完成經典劇碼《西遊記》的短劇演出,現場掌聲、笑聲此起彼落,為活動畫下圓滿句點。參加家長表示,這次體驗活動不僅讓孩子展現平日在課堂所學,更增進親子互動,一同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與樂趣。 東海國小將持續結合【思用樂學 創造永續】美學蔓延計畫,辦理多元文化與藝術教育活動,讓藝術在校園中蔓延生根,引導孩子在探索與實作中深耕文化底蘊,培養永續美感素養。
-
萬分的感動,一萬的支持!
2025-06-25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223 次校園新聞萬分的感動,一萬的支持! 恭喜代笠隊長高票當選新光國中愛心志工隊隊長 新光國中剛承辦完縣市合併後最大場次的國中教師甄選,校長有感於自己擔任工作人員,有領到津貼,但是整整兩天支援、跑東跑西的志工們,卻只有提供餐盒,特地捐出兩日津貼,加碼6200元,總共贊助10000元!贊助新光國中愛心志工隊的經費,這一切的感動,都是源自於對新光國中愛心志工隊的感謝,對代笠隊長高票當選志工隊長的支持! 今日是新光國中愛心志工隊的期末大會與志工隊長改選,工作大會中,除了處室主任對於交通組、餐車組、圖書組、關懷組的感謝之外,校長更是細屬:疫苗注射、健康檢查、校慶園遊會、臺中市國語文競賽、臺中市教師甄選......這些活動中,志工隊的參與與協助。 在志工隊隊長的票選中,現場出席志工隊超過八成選票,支持代笠隊長擔任未來兩年的重責大任,用選票展現志工愛爸愛媽,對於代笠隊長的支持,開票時不斷的喊著:代笠一票、代笠一票、代笠一票......會議室中,回應著鼓掌支持聲! 家長會曾宇宏會長、李仁凱副會長,代表所有新光的爸爸媽媽,出席感謝志工隊不分晴晝晚陰,刮風下雨,冬寒夏熱,照顧新光的孩子,有家長會的奧援,有志工隊的協助,新光孩子有著全方位的照顧! 代笠隊長開完笑說:接著換我操心隊務,睡不著覺了!團隊夥伴笑著說:別擔心!隊長!我們挺妳到底!
-
週三便衣日 國小生展現自由的小趣味
2025-06-25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91 次校園新聞每週三,臺中市西區大勇國小的校園裡,學生們的身影顯得格外多彩。這一天,學校特別安排了「便衣日」,讓孩子們脫下平日的校服,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上學。這個小小的改變,為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絲趣味和自由。 四年級的學生小惠表示,便衣日讓她覺得非常方便。「今天可以穿便衣,校服就可以拿去給媽媽洗了,曬一天就乾了。」她笑著說。對她而言,便衣日雖然沒有太特別的感覺,但能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似乎讓平凡的上學日多了一點自由感。 而三年級的阿毅則顯得更隨性。「就換衣服而已,沒什麼不同啊。」他說,便衣日對他來說只是日常的一部分,並未帶來太多期待。然而,對於一些喜歡展現個人風格的學生來說,便衣日卻是一個難得的小舞台。有些同學精心挑選T恤或牛仔褲,希望能在同學面前展現自己的特色;也有學生穿上舒適的運動服,在課間活動時更加自在。 即使穿著便衣,孩子們的校園活動並未改變。他們依然在操場上玩樂樂棒、盪鞦韆、追逐嬉戲,或是在生態池邊觀察小魚與水草。便衣日並沒有影響學習與生活,但卻為週三增添了一點輕鬆氛圍。 對於學校來說,推行便衣日是一項簡單但具意義的安排。透過這樣的小改變,孩子們能感受到更多彈性與自由,也讓平凡的校園生活多了一絲不同的色彩。這樣的小小民主自由,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穿衣服的創意,也成為他們童年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回憶。
-
竹報新興
2025-06-25 潭子區 新興國小 張玉蓮 報導點閱數:346 次校園新聞在聚興山下,竹林蒼翠,這不僅是本校學區最常見的景致,更是許多家庭賴以維生的寶貴資源。本校深耕五年,持續以「竹」為主題,發展校本課程,旨在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並將所學知識實際應用於日常。 課程設計首先從認識竹子開始,學生們將透過實地觀察,了解竹子的生長環境與特性。接著,課程將引導學生探索竹子的多種用途,從建築材料到日常用品,竹子無所不在。學生們將體驗製作與竹相關的簡單作品,如竹葉拓印、竹葉小船、竹風車、竹炭皂等,並視作各類竹美食,以此體驗竹子的實用價值。 在一系列完整課程中,學生回饋印象最深的是「竹」作為世界上生長最快植物的驚人事實。當學生得知某些竹子一天竟可生長近90公分時,無不睜大眼睛,全神貫注。教師更分享童年時以竹編織船隻與蟋蟀童玩的回憶,激發學生對「竹」的興趣與想像力,為後續的實作活動奠定情感基礎。 另有學生分享小一核心課程的竹葉拓印又好玩、又好看。由於學生在生活課程中已經練習過樹幹拓印和額外安排的楓葉彩色拓印,因此對竹葉拓印已具備初步的概念和能力。在發放相關材料並說明如何保持竹葉的水分和保持平整的技巧後,學生們能夠自行設計構圖,將竹葉美麗的紋路拓印到紙上,並簡單添加圖案,創作出各式各樣的竹拓作品。即使是對作畫感到怯懦的孩子們,在下課後也意猶未盡,產出了頗具創意的畫作。 還有部分學生特別喜歡自製竹葉小船及竹風車類的課程,顛覆竹子只存在文人墨客中的風雅象徵,經由導師巧手示範及指導,每位孩子均化身成為童玩達人,與同儕一起吹著竹葉小船競速,或是拿著竹風車迎風飛快運轉,都是有趣的課間遊戲。 透過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們不僅學到了關於竹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為自己的生活與社區帶來積極的影響。
-
守護地球的小小行動家
2025-06-25 潭子區 新興國小 盧玟如 報導點閱數:162 次校園新聞潭子區新興國小積極推動永續環境教育,6月16日至20日舉辦「KOKO淨零綠生活教育週」,特別邀請慈濟基金會行動環保教育車進駐校園,透過九大互動關卡,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節能減碳、資源循環等綠生活觀念。 教育車結合「低碳心生活」與「與地球共生息」主題,設計人力發電、水資源節約、碳足跡調查等內容,寓教於樂。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熱烈,紛紛表示會將學到的知識,願意於日常生活中應用執行,例如:選擇步行或搭乘大眾運輸等環保行為。 新興國小王玉龍校長表示:「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了解環保,更讓他們實際參與、內化為生活習慣。我們希望將這份對地球的關懷,從校園延伸到家庭與社區。」 新興國小長期關注綠色校園建設,未來將持續透過課程與社團推動環境行動力,培養學生成為守護地球的小小行動家。
-
小手傳大愛!神圳非營利幼兒園溫馨舉辦成果展與義賣,捐出1萬6,000元做公益
2025-06-24 神岡區 神圳非營利幼兒園 王美茹 園長 報導點閱數:196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神圳非營利幼兒園於6月20日(星期五)舉辦113學年度第2學期「學習區成果展暨義賣活動」,活動熱鬧溫馨,除了展現孩子們一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更募得新臺幣計1萬6,000元義賣善款,全數捐贈給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傳遞愛心與溫暖。 活動以孩子們充滿朝氣的歌舞表演《向快樂出發》揭開序幕,隨著邀請臺中市立神圳國民中學大家長進行剪綵儀式完成,義賣活動也正式展開,現場洋溢著歡笑與希望的氛圍。 四個班級各自展現創意,小丑魚班熱情銷售香氣四溢的鮪魚蛋三明治與手作黏土作品;海星班準備多樣精緻髮飾與編織提籃,並展示孩子親手製作的創意書籤;海馬班則提供DIY蓋印零錢包、束口袋以及孩子們製作的香包與飾品;海豚班推出沁涼的綠豆冰與手作亮晶晶手鍊,吸引許多師生與家長共襄盛舉。 本次義賣活動不僅提升孩子們的社會參與感,也透過實際行動學習關懷與分享,讓愛心從小手出發,傳遞到更多需要幫助的角落。
-
志工力量點亮忠信校園 期末大會溫馨舉行
2025-06-24 西區 忠信國小 輔導室 俞小凡 報導點閱數:229 次校園新聞忠信國小於本週二舉辦期末志工大會,邀請校長、主任及志工夥伴們齊聚一堂,一同回顧這學期志工服務的豐碩成果,並對志工們的辛勤付出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大會在校長熱情致詞中展開,校長肯定志工夥伴們長期以來的努力與奉獻,強調志工服務不僅提升了校園環境的整潔與安全,更成為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支持力量。各處室主任也分享了與志工們互動的難忘經驗,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除了感謝致詞外,今年還新增了「手作氣球」活動,志工們在輕鬆的教學中學習摺氣球、做造型,不少人完成小花氣球、寶劍氣球、狗狗氣球後開心地互相合影,笑聲不斷,也讓這場大會多了一分童趣與歡樂。 忠信國小期末志工大會不僅是肯定志工夥伴的時刻,也激發更多師生投入志願服務的熱情。忠信國小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志工計畫,讓志工精神扎根校園,打造更美好的學習環境。 隨著大會圓滿結束,志工夥伴們帶著滿滿的感動與期待,準備迎接下一學期的志願服務挑戰,共同為忠信國小注入更多愛與溫暖。
-
武俠小說中的野果野味:肯氏蒲桃
2025-06-2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221 次校園新聞在大勇國小水態池旁邊,幾棵樹上掛滿了翠綠的小果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這些果子叫「肯氏蒲桃」,外型像迷你版的番石榴,可愛又特別。園藝師惠芳透露,這些果子其實是可以吃的! 其實,在園藝師惠芳還沒有來之前,枝然大哥就有採一顆給我,說這是可以吃的。 然而,初次品嘗肯氏蒲桃的滋味,可能會讓人有些失望。我吃的第一口,感覺到口腔有一股麻麻的感覺,有香氣,但是果肉薄薄的,裡面是一個大窿洞,包著硬核,搖起來像个小响鼓,整體看起來就不太行。難怪市面上少見它的身影,或許它更適合當作武俠小說中的野果野味,過路時順手吃幾口用的。 根據印度神話,羅摩王在流亡期間,也是在路上採野果野味來果腹,那就是「肯氏蒲桃」,印度隨從就拿來做祭祀,稱為「神之果」。 雖然老師不鼓勵小朋友食用,但肯氏蒲桃可以成為孩子們探索自然的好素材。老師建議大家將它當作响鼓,在耳邊搖一搖,讓小朋友聽聽那有趣的聲音。 如果它有什麼缺點,就是它很喜歡在水池旁邊成長,喜歡潮濕的土壤;每次等它的果實掉落,就會掉在水池裡,很快就腐爛,引來不少果蟲。所以必須請人去水池旁邊撈樹葉、撈果實。 校園裡的每一棵樹、每一顆果實,都藏著故事。你是否也曾發現過這些小小的自然驚喜呢?
-
校園龍眼樹果實初現,師生遠觀勿攀爬
2025-06-2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71 次校園新聞大勇國小校園一角的龍眼樹近日悄悄開花結果,吸引了不少目光。由於龍眼樹高大挺拔,花朵與果實隱藏於樹頂,人們難以從地面直接觀察。不過,師生已透過松鼠忙碌的身影以及空氣中飄散的淡淡果香,感受到龍眼樹的豐收氣息。 為了讓大家一睹龍眼樹的成果,老師特別用長竿綁著相機拍攝樹頂的景象。照片顯示,枝頭上已結出不少青澀的龍眼果,尚未成熟,但預示著豐收的希望。 然而,校方提醒,小朋友切勿因好奇心而嘗試爬樹採摘果實,以免發生危險。欣賞自然之美,保持安全距離,才是最好的方式。 校園龍眼樹的果實成熟尚需時日,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份自然的禮物吧!
-
校園下課時光 童趣滿滿
2025-06-24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176 次校園新聞下課鐘聲響起,孩子們的歡笑聲隨即充滿了整個校園。教室裡剛剛還安靜地進行著課程討論,現在卻變成了一片空蕩蕩的寂靜。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衝出教室,像一群快樂的小鳥飛向自由的天空。 大勇國小操場上,一群孩子聚集在鞦韆旁,興奮地排隊等待。燙鞦韆的遊戲總是充滿挑戰與歡樂,大家輪流推高、盪起,笑聲此起彼落。鞦韆在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小心喔,不要盪太高!」老師在一旁提醒,但語氣中帶著寵溺與關心。孩子們則用力地蹬著地面,試圖讓自己飛得更高、更遠,彷彿要觸碰到藍天白雲。 這樣的時光總是特別短暫,似乎眨眼間就到了回教室的時間。然而,即使遊戲結束了,小朋友們依然意猶未盡,三五成群地討論著剛剛的趣事。他們的笑聲和熱情,為這個平凡的午後增添了無限的活力與溫暖。 下課了,仍然開心。這份純真的快樂,在孩子們心中蔓延,也感染了周圍的大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