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新興新興國小~第十屆成語小學堂
2024-01-16 潭子區 新興國小 石瑛 報導點閱數:309 次校園新聞一年一度的成語小學堂又開始了,今天進入第十年屆成語小學堂,也是本校的特色之一,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與素養。從十年前由校內專業社群的成員,經過大家集思廣益設計尋找出不同成語,匯集起來再整理出適合低中高年級不同的成語,圖畫設計由全校親師生甄選出優良作品,設計圖與文方式,再匯集成冊。 每年除了全校中高年級的學生參加競賽,也吸引許多的家長或來賓參加,每次當非常的激烈競爭,競賽分為組對抗、跨年級班對抗、堂主爭霸賽三種競賽,全校平時在每週背十個成語,班級老師也配合每週練習、背誦、書寫等分是培訓孩子能記起來,本班也設計在下課前須要來個「通關密語」:要說出當天練習的成語,才能下課哦!刺激孩子的練習,每天都有5-6次下課時間進行通關密語,因此可以很快學起來,又加上每週書寫成與、解釋、例句等學習,增強孩子的學習機會。 這場競賽每個孩子都非常期待,因為非常刺激緊張又有趣,寓教於樂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哦!尤其在進行堂主爭霸賽最為緊張刺激,讓整個氣氛高潮起來,大家卯足自己的能力且競賽中以「快又準」才能得高分,爭取最高榮譽哦!
-
【週三研習】教師增能─自殺(傷)防治研習!
2024-01-16 潭子區 東寶國小 李季芳 報導點閱數:439 次校園新聞輔導室辦理教師自殺防治研習,邀請莊子怡諮商心理師以「心看見-自傷傾向孩子的身心特性與介入方式」為主題,提升教師對自我傷害高危險學生的辨識能力,即時提供輔導策略,避免自我傷害事件發生。
-
Parenting is the key- 親職教育講座 B面教養
2024-01-15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學務處 林健安 報導點閱數:511 次校園新聞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依賴學校和家長一同努力,共同帶領孩子朝正向的方向前進;家長是教育的合夥人,若能透過親職教育講座協助家長增能,家長在帶領孩子成長的路上將更有信心。 在2024年剛到來之際,竹仔坑國小安排了一場名為「B面教養」的親職教育講座,邀請林怡光校長蒞校和家長分享教養的新觀念和新做法,引導家長透過同理、傾聽和陪伴,一起發現教養的新方向,重新找回自己是教養專家的認知。 活動透過林怡光校長充滿條理的分享、有獎徵答和家長回饋,讓整場講座毫無冷場;即使夜晚的竹仔坑氣溫低,但在竹仔坑國小卻感受到家長的滿滿熱情。 Parenting is the key,親師一同合作,一定能奠定孩子成長的良好基礎。(竹仔坑國小)
-
文心童軍團社區服務協助年終大掃除~
2024-01-15 北屯區 文心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93 次校園新聞文心童軍團社區服務協助年終大掃除~感謝中興主任、雅敬老師、佩璇老師、蕙昀老師利用午休時間帶領童軍團進行社區服務,讓孩子們學習日行一善、服務他人,讓環境更美好。
-
仁愛志工龍龍來‧好運跟著來!
2024-01-15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98 次校園新聞賀!教育志工隊《龍龍來》期末餐敘聯誼研習成長活動,順利成功! 再賀!2024仁愛教育志工隊快樂向前行,龍年行大運,好運龍龍來! 志工期末研習聯誼活動是學校大事之一,今年主題是《快樂龍龍來》,每位夥伴必須帶著快樂愉悅的心情,互相擊掌笑出聲音來才能入場,然後必須分享自己曾有過的快樂往事,笑話、糗事、意外的分享最直接,沒有準備的臨時從手機上抓一個:也行,就是要讓大家快樂地與夥伴們交流。 今年期末趴趴走餐敘活動還是在學校外頭辦理,省去場地布置與恢復時間,大家可以悠哉悠哉地聊天話家常,寶哥隊長先開場說說感性的話,一向沉默寡言的家長會黃會長只揮手致意,各組拚出席率結果還是最大組的交通組出席最踴躍,志工幹部們特別感謝大家的共襄盛舉。 寶哥隊長表示:這次的趴趴走很成功,每年找個地方大家聚聚聊聊,將成為歲末迎春執勤時的話題之一,感謝大家踴躍出席,感覺真好。祝大家:龍年行大運,好運龍龍來!
-
歡迎大家踴躍投票喔!
2024-01-13 北屯區 文心國小 人事室 報導點閱數:392 次校園新聞今天天氣很好,文心國小一早就有大批民眾湧入,歡迎大家踴躍投票喔!
-
文心團隊準備好了~
2024-01-12 北屯區 文心國小 人事室 報導點閱數:331 次校園新聞文心團隊準備好了~投開票所佈置好了,校長的點心準備好了,會長的飲料在路上了,感謝辛苦的夥伴們,相信明天一切順利。
-
《Word of the Year》2024竹仔坑國小年度願景代表字票選
2024-01-12 大里區 竹仔坑國小 教務處 洪曉凌 報導點閱數:480 次校園新聞2024已經開始,去年許下的新年新希望有實現嗎?現在開始,讓我們把過去的2023拋在腦後,為新的一年制定新的目標和計畫,2024年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吧! 每年元旦過後,竹仔坑國小全體師生都會進行願景字票選,用一個字來許下學校的新年新希望,一起勇敢宣示對學校的愛與期許。 《韞》 包藏、蘊含。 「玉韞珠藏」,竹仔坑國小的每個孩子彷彿蘊含才華的璞玉,期待能在竹仔坑國小發現自己的天賦。 《適》 安適(舒服)、適志(相合)、心之所適(往)。 學校環境令人感到舒服(安適)、學習課程符合學生興趣(適志)、社區家長都想把孩子送來就讀(心之所適) 《耘》 朝耕暮「耘 」。 很多事物,得來不易,期待竹仔坑國小親師生用穩健踏實的生活態度,一寸寸的珍惜所有,一點一滴的豐富對學校的情感,用心耕耘,以堅定的信念邁向美好的未來。 竹仔坑國小已連續4年舉辨年度願景字票選,第1年,「現」,讓大家發現等待發光的我們;第2年,「靚」,我們的美好與獨特,一一展現。第3年,「品」,以優質團隊、優質教學持續前行 今年,「韞」?「適」?「耘」? 《Word of the Year》2024年學校願景代表字即將於1.17揭曉,敬請期待。(竹仔坑國小)
-
太平學童逛火車站 社區踏查生探索心
2024-01-12 北區 太平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18 次校園新聞臺中市北區太平國小的老師為了引導學生認識社區,特別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區踏查活動,全校一年級小朋友跟著校長、老師和家長志工,來到臺中火車站,探索火車站的歷史傳承、鐵道文化和建築遺跡,讓小朋友和師長都大開眼界。 太平國小位於一中商圈,緊臨臺中科技大學,距離臺中火車站不到2公里的距離,多線公車可達臺中火車站。而臺中市擁有全國聞名的「雙十公車」政策,對市民而言,是項福利,經濟又便利;加上小朋友們平日出門,多由家長以汽機車接送、搭遊覽車或步行,比較缺乏搭公車的經驗,因此,老師特地安排搭公車做為此次社區踏查的交通工具。 抵達火車站時,小朋友看到高大的車站建築、來來往往的人群、不停變動的電子時刻表,不禁感到好奇。在站務人員的帶領之下,小朋友與師長一起走訪了站內的各個角落,參觀站內的設施和車站周邊的景色。 親師生走訪了臺中火車站三代同堂的建築,發現第一代保留了車庫維修坑道遺構;第二代則是歐風後文藝復興式建築,車站主體由紅磚建造,而屋頂則是採用木構銅板瓦;第三代的火車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築,採高架化的月臺,整體結構壯觀,兼具採光與通風的功能,是全臺第一座開放式火車站。 蘇衫霓小朋友說,自強號火車速度很快,下次有機會的話,希望能跟全家人一起搭自強號火車,來趟環島旅行;蔡和萱小朋友喜歡火車站廣場的藝術品,特別是一個戴帽子的小朋友提著行李,拉著火車玩具的造型,她認為色彩很亮麗、造型很可愛,讓人覺得搭火車去旅行是一件快樂的事。 陪同參訪的家長會長姚冠如指出,學校非常用心,規劃走讀火車站的社區踏查活動,讓小朋友了解火車站的運作模式,學會了看時刻表、注意站牌以及乘車時應該注意的事項,這些實地體驗讓他們更能深刻了解火車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校長曾娉妍表示,社區踏查活動讓孩子們走出教室、進入社區,親身感受社區的多元性。小朋友們透過參觀臺中火車站,實地探索臺中火車站的歷史、建築與文化,並了解火車運輸在社區中的重要性,可以啟發他們的探索社區的學習興趣及豐富學習經驗與視野。
-
共好愛無限 融合在永寧
2024-01-11 梧棲區 永寧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91 次校園新聞為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融合教育精神,營造自發、互助、共好的共融友善環境,梧棲區永寧國小在學期末舉辦永寧特教系列活動:包括由潛能班老師解說並開放全校學生觀賞微電影定點播放、辦理加深孩子對於身心障礙者關愛理解趣味互動的有獎徵答、一起上融合體育課及舉辦特教相關漫畫繪本閱覽及身心障礙名人的故事與名言看板展示;最特別的是「為愛朗讀」活動,讓一般生為特教生說故事,在具體行動中充分展現永寧國小「關懷、接納、付諸行動」的融合教育理念。 三年級的語晨是第一個報名「為愛朗讀」的同學,他放慢語速、一字一句帶領小晴(化名)閱讀繪本,當他稱讚小晴跟讀很棒時,小晴開心地用手拍著桌子(特生的反應),雖然當時語晨嚇了一跳,但是隨即意會是小晴開心的反應,兩個孩子都帶著笑容、繼續沉浸在繪本的世界中,身旁的老師們看到這一幕,大夥兒都十分感動。二年丙班同學由玥樺老師帶領進行融合體育課時,普生帶著特生兩人一組玩巧固球,你丟我接,普生會配合特生丟的輕一點,孩子們合作無間,在課後回饋的時候特生還開心地過來牽起同伴的手感謝致意。潛能班教室的大螢幕裡,每天第二節下課都播放著視障、身心障礙…不同主題的短片,在羿岑老師的解說導引下,讓普生更貼近了特生的真實世界。 只有在愛的溫度裡才能找到每個人的價值。推動融合教育的關鍵角色並非只在特教老師而是全體師生,「融合」不是讓身心障礙學生在一般的班級裡上課就好,還需要有足夠的無障礙措施和支持形式。永寧國小除了融合課程與活動設計之外,也致力於改善無障礙環境,建置電梯、無障礙坡道、廁所,導入通用設計理念營造友善學習空間。 讓特殊需求學生與一般學生一起共同學習,設計注重培養孩子「社會與情緒學習」的學習課程,從認識自己、同理他人,同儕間互相協助的過程中,認識每個人的獨特性,學習接納他人,也同時接納自己的不同。「生命因為被善解而得以平衡」,永寧的孩子一直在愛中學習,也不斷學習關愛與真實付出,祈願每個永寧人因共好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