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倒數ing!第80屆畢業典禮蓄勢待發《預演篇》
2025-06-11 西區 忠孝國小 忠孝國小 報導點閱數:398 次校園新聞忠孝國小第80屆畢業典禮預演今早順利舉行,校長張耀中與家長會長劉鈞豪於8時30分即早早到場關心,展現對畢業生的支持與重視。 整體預演流程流暢,各項頒發獎項與工作分工井然有序,展現師生長時間準備的成果。從畢業生進場、頒獎儀式到表演活動,每一環節都準確無誤,令人期待明日正式典禮的精彩呈現。 預演結束後,畢業班導師們集合再次開檢討會議,針對流程細節再三確認,期許明天能為第80屆畢業生留下一場順利、完整且難忘的畢業典禮。 #忠孝國小第80屆
-
大自然鬼斧神工 園藝師翻轉廢木為藝術
2025-06-11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18 次校園新聞在臺中巿西區大勇國小的校園裡,一棵曾經挺立的黑板樹,原本已成為等待處理的廢木,如今卻變成眾人眼中的藝術品。這一切,來自一位默默耕耘的園藝師——惠芳。 這棵黑板樹原因校內改造工程而被砍除,只剩下截斷的樹幹靜靜佇立在校園路邊,等著移送焚化爐。直到一場強烈颱風來襲,把它吹得歪斜,斜躺在人行道上,奄奄一息。 園藝師惠芳在颱風過後整理校園時,在這棵倒下的黑板樹旁,拿起電動鋸齒刀,一段段地將樹幹鋸開。由於幹身粗大,每一次切割都非常吃力,鋸成一段又一段,手臂也隨之痠痛。 切割到斷裂的枝頭時,她突然停下來。發現那段木頭因自然撕扯而呈現出麟片狀的紋理,從某個角度望去,竟有如太極般的旋轉與平衡之美。她當下覺得這塊木頭別具特色,便將它拎回辦公室給同仁們欣賞。 這塊木頭,盛在盤中,猶如一盆意外誕生的盆栽,也因惠芳的「藝術眼」,才讓人們重新發現它的價值。原本即將進焚化爐的它,從此命運被翻轉。 這塊來自黑板樹的「自然之雕」很快吸引了校內藝術展覽承辦人的注意,被借作展場空間的布置道具。放在地上後,那種粗獷與細緻交錯的質感,瞬間成為觀者的焦點。「看起來好美!」成為大家共同的驚嘆。 從此以後,這塊作品到處旅行,有時出現在師生美展,有時出現在園藝展覽。每次在大型活動的準備期間,它常常被擺在工作人員的桌旁,一邊喝茶,一邊欣賞這來自風與人的共同創作。這塊很有太極感的木頭,不再是校園裡的廢棄物,而是蘊含故事的自然作品。 園藝師惠芳用她的眼光與雙手,賦予這棵被淘汰的黑板樹第二次生命。她不是雕刻家,但懂得欣賞自然留下的痕跡,也有能力將看似無用的素材轉化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她的文化涵養與創造力,讓人看見園藝工作不只是修剪與澆水,更是一種對自然的理解與詮釋。 而在這背後,其實是一位園藝師站在烈日下、彎著腰、反覆鋸切的辛苦身影。如果不是惠芳,那塊木頭早已進了垃圾車,與「美」無緣。 有時候,藝術就在腳邊,關鍵是是否有一雙懂得發現的眼睛。在大勇國小,園藝師惠芳用一把鋸齒刀與細膩的心,為我們打開一扇看見自然之美的窗。
-
教育~無縫接軌,不放棄任何一位小朋友
2025-06-11 烏日區 九德國小 李幸芳 報導點閱數:269 次校園新聞九德國小的辦學理念本著「教育應該要無縫接軌,不放棄任何一位小朋友。」對於學習上需要協助的學生,學校都會積極想辦法協助學生進行補救教學,113上學期學校來了一位外籍生,這位學生完全沒接觸過中文,對於學校的學習環境極為陌生,感謝強大的九德國小愛心志工隊的協助,有2位志工媽媽擔起這重責大任,每天利用早上的晨光時間幫這位外籍生加強中文基礎,一路走來,孩子從完全不懂中文到現在可以簡單交流,志工媽媽們無私的付出讓孩子能在異國中感受到教育的愛,生活學習都更多份溫暖,學校和家長會為了感謝這兩位志工的付出,也準備了小小的禮物來表達心意。
-
勇敢追夢 展翅翱翔 大里高中畢業典禮
2025-06-10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訓育組 報導點閱數:361 次校園新聞6月3日本校舉辦了盛大隆重的畢業典禮,為畢業生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當天師生、家長及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個重要的時刻。 典禮開始,由校長致開幕詞,回顧過去三年的學習旅程,並鼓勵畢業生們勇敢追求夢想,隨後畢業生代表發表感言,分享他們在校園中的點滴回憶,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以及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 隨後進行了頒獎典禮,表彰在學業、品德及體育等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中間 還穿插了學生們帶來了精彩的舞蹈和音樂演出,展現了他們的才華與創意。 本次畢業典禮不僅是一個結束,更是一個新的開始,祝福每一位畢業生在未來的道路上,勇敢追夢,展翅高飛!
-
社會情緒教育-善意溝通的重要
2025-06-10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 施政旻 報導點閱數:383 次校園新聞114年6月6日我們邀請到廖奕婷律師,來幫我們宣導善意溝通的重要,但學校是一塊重視教育的場域,現在的社會發展,人的心靈並沒有跟著成長,反而因為社會的複雜化,產生了更多元的問題,善意溝通,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課題。 傷人的4D是什麼呢?我們從小都是被上一代教導長大的,當時的大人也沒受過什麼教育,因此說出來的話,直接了當。明明心理都是關心,說的話卻叫人痛心,以現在的標準看來,當時那些話都是不及格的。 現在的爸媽通常也都受了基本教育了,不過,爸爸媽媽講的話我能接受嗎?是不是常常覺得我覺得被忽視了、我覺得我被批評了、我覺得被誤解了… 他有察覺到我的感受嗎?沒有,因為他們也是接受了長一輩的教育,那怎麼辦呢? 4D轉換成4C語言並不容易,但我們和爸爸媽媽是可以溝通的,因為大部分的父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兩邊願意坐下來,好好了解對方的需求,我們可以發現,用更有效而較少傷害的方式來滿足彼此的需求。 廖律師用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我們都習慣拿著手機,一直看一直滑。你知道你用手機最快樂的是誰嗎?就是生產手機的人,他可以靠著大家用手機,讓他去極地親眼看極光,而你一直用手機,只能透過手機看別人拍的極光。想實現夢想,手機是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工具,用對了,可以實現夢想;用錯了,只是沉迷。 感謝廖律師娓娓道來,讓孩子們在畢業前了解,原來,不同的話有不同的效果。
-
學校職工擺椅如軍隊過境 展現驚人默契
2025-06-10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30 次校園新聞在臺中市西區大勇國小的每一場活動中,職工們的努力與默契令人印象深刻。活動開始前,6至7位職工有條不紊地在現場擺放椅子,整齊的排列宛如軍隊過境,讓人不禁讚嘆。 無論是椅子的回收或重新擺放,他們都展現出高度的效率與一致性,完全看不出任何混亂的跡象。每張椅子的位置都精確到位,為賓客提供了舒適的座位安排。 這些職工默默付出,在背後支撐著活動的順利進行。他們的辛勞與專業,值得我們致上最高的敬意。活動現場的整潔與秩序,無疑是他們敬業和血汗的最佳證明。 辛苦了!賴大哥、陳大哥、謝小姐、林大哥、劉大哥、王大哥、蔡小弟。
-
夜宿忠信 成長在心 忠信畢業生活成長營
2025-06-10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 施政旻 報導點閱數:430 次校園新聞每到畢業前,例年來的學長姐們,都有一個特別的回憶,就是有一個晚上,大家會在忠信國小過夜。 這個傳統已經流傳了好幾年,除了疫情那幾年曾經停辦過以外,幾乎是沒有缺席過。 今年共有88位小朋友參加忠信畢業生活成長營,一起參與這一場盛宴。 6月6日下午1時20分,我們小隊輔們帶領各班,先將氣氛炒熱,隨後安排了團康活動,一開始要把箱子疊高,看似簡單,但沒有那麼單純,還要按字的排列順序擺出,還有工具繩子可以使用,好不容易有班級疊高了,一不小心,就又會掉下來。 經過了下午的團康後,大家回家盥洗、吃晚餐,晚上六點在忠信堂集合。集合完畢後帶至操場,開始活動的最高潮-營火晚會。晚會先來個勁歌熱舞,點火前先來過火舞秀,小朋友可不要模仿喔,火焰叔叔可是有練過的,他雙手拿著雙邊火把,用耍花槍的姿勢,讓火焰先在空中飛舞,中間來點個小煙火,在一陣快速轉動中,最後請校長將營火點燃,這熊熊的火焰終於燃起,點亮了操場,會長和輔導會長們也來到現場為孩子打氣加油。 營火結束回到忠信堂後,大家開始擺地墊,家長會還發給每人一個波蘿麵包,讓大家當宵夜吃,大家鋪好睡墊後,就可以開始聊天敘舊。十點熄燈後,小隊輔們盡責的守夜,隔天吃完早餐後,頒發了獎項,由六年三班獲得精神總錦標。 6月7日早上8點時放學,家長已在外等候了,我們的畢業宿營結束了,相信大家內心也都有所成長,準備迎接下週的畢業典禮。
-
樂音悠揚 國中部直笛合唱表演比賽
2025-06-10 大里區 大里高中 學務處訓育組 報導點閱數:348 次校園新聞5月23日本校國中部舉辦了精彩的英語合唱及直笛合奏表演班際競賽。這次活動吸引了全校師生的熱情參與,各班級的學生們都準備了精心的表演,展現了他們的音樂才華和團隊合作精神,比賽演出內容涵蓋了多首經典英語歌曲及直笛合奏曲目,每個班級的表演都各具特色,搭配動感的舞蹈,瞬間引爆全場氣氛,贏得了熱烈掌聲。 這次英語合唱及直笛合奏的班際競賽,不僅增進了同學們的音樂能力,還促進了班級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活動結束後,大家都期待著下一次的音樂盛會。
-
一年3班教室牆上的畫:端午節的龍舟
2025-06-10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12 次校園新聞一年3班的小朋友,用粉蠟筆畫了五顏六色的龍舟,每一幅畫都洋溢著童真的想像力和對傳統節日的喜愛。 看著這些繽紛多彩的端午節圖畫,不禁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在孩子們心中萌芽,也期待他們能繼續用畫筆記錄更多美好的節日時光。 #臺中巿西區大勇國小 #一年3班
-
夜行俠,快快來!──幼兒園孩子在呼喚你
2025-06-10 西區 大勇國小 幹事 周秋華 報導點閱數:330 次校園新聞「還記得鳥箱嗎?夜行俠,快快來!」臺中市西區大勇國小附設幼兒園巧巧班的小朋友們,又有新點子。他們這次用樹枝和厚紙板,一起動手拼出一隻隻可愛又有個性的貓頭鷹,呼喚牠們來學校幫忙。 最近校園裡出現太多松鼠,啃果實、咬樹皮,還會跑到鳥巢偷蛋,影響了其他動物的生活。雖然牠們毛茸茸的很討喜,但也讓大家和校工煩惱:怎麼才能讓生態重新平衡? 這時,大家都想到貓頭鷹,雖然牠們是夜行性動物,跟白天活動的松鼠錯開,但天生就是獵食高手。老師告訴孩子,貓頭鷹在自然界中是很重要的一環,也能間接減少松鼠在校園的出沒。 為了讓小朋友更認識這位「夜行俠」,巧巧班老師不只講故事,還帶大家一起動手做面具。孩子們用撿來的枯枝黏貼拼接,再裝上大大的圓眼睛,每一隻貓頭鷹都獨一無二。「這是我做的牠,很勇敢!」孩子們一邊做,一邊說著自己的想像。 除了面具,學校也早早在校園裡設好兩個鳥箱,希望能吸引真正的貓頭鷹來住。老師解釋,現在城市裡樹洞越來越少,鳥箱就是牠們的新家。這樣的做法,不只是希望看到貓頭鷹,更是教孩子怎麼關心生態,怎麼和自然好好相處。 這場活動看似是做手工藝,其實是一次小小的生命教育。從了解動物、保護環境,到親手打造「夜行俠的家」,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其中,也種下了對自然的好奇與關心。 至於貓頭鷹會不會真的來?那就等大自然安排了。但在孩子們心中,牠已經是這座校園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