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當幸福醬臨 跨領域語文綜合自然同行
2024-06-21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438 次教學活動當幸福醬臨 跨領域語文綜合自然同行 新光落羽松社群自辦跨領域飲食文學研習 南宋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了一段關於醬油的文字:「醬油之法,先以水沃麴,待其溫,入豆末米,候其成汁,乃曬取之,所謂『青油』也。」 今日新光國中落羽松社群,也來「當幸福醬臨」一下吧! 雖然醬油是飲食地圖中很難抹除的一塊,但古典文學中關於醬油的敘述不多,可能是古代文人多謬以「君子遠庖廚」,吃東西時,文人總愛品頭論足,說起怎麼製作、用哪些材料,那些學究們,可能就只能搖頭晃腦了。 落羽松社群今日規劃的活動,就是讓現場的國文老師,從認識麴豆開始,校內的王牌碧真老師,解說了「自然領域」中溫度較高的溶液,能夠溶解更多份量的「糖」與「鹽巴」,形成了「高滲透壓」的液體,這樣的比例製造出天然防腐的效果,讓今日的醬油釀造,可以在無防腐劑的情況下製作。 秤重、算比例、量溫度,這種需要精準數據的研習,對於「講感覺」、喜歡「彷彿」與「依稀」的國文老師來說,是一種新的刺激,原來天然醬油的製造,是這樣需要時間醞釀的過程;在裝罐的步驟中,落羽松國文領域的老師,紛紛用地方媽媽、地方爸爸的智慧,有的使用漏斗、有的使用調理紙、有的使用小湯杓,把秤好比例的豆麴、糖鹽,放入熱水待涼的玻璃瓶中,雖然講起科學,要記住的眉角很多,但裝罐這種日常動作,老師們就很厲害了! 在短短兩堂課中,碧真老師帶領著「手忙腳亂」但不失秩序的落羽松夥伴完成初步的作品,接著碧真老師交辦,未來四個月,每一位老師都要跟這缸醬油好好相處,三不五時把他滾一滾,想到的時候就搖一搖,想要運動的時候就晃一晃,讓麴菌、黑豆、鹽糖水,一如不同的領域,完美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時間是最棒的工程師,等四個多月後,我們再來一場「當幸福醬臨續集」,到時後來品嚐每一個的作品。 感謝碧真老師很有耐心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教導,拓展落羽松國文領域的視野,把醬油從飲食文學,拓展到綜合領域的家政,還有聽了就頭大的自然領域濃度、滲透壓的知識。 當幸福醬臨,新光跨領域,有愛同行! 特別感謝實習老師建霆,擔任今日的跑場小幫手!
-
東光國小_夏季五蔬果齊收成,捏起一顆顆「紫蘇照燒醬起司雞肉丸」
2024-06-21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04 次教學活動三年級夏季五蔬果齊收成,集合新鮮美味,孩子捏起一顆顆「紫蘇照燒醬起司雞肉丸」 融入生活課學烹飪和自然課學廚房中的科學、溫度影響物質的變化,動手做也用心觀察並在生活中應用。 屋頂菜園收成的紫色堇菜花、可口的奶油萵苣、夏南瓜、紫蘇和甜薰衣草五蔬果除了帶孩子學習製作創意主菜料理外,課程中也練習餐桌上的擺盤美學,點綴富含植化素的可食花和揉入香氣十足的蔬菜葉,讓人食指大動,香料作物成功的和蛋白質相遇碰撞出美味新境界!
-
仁愛彩虹班評量‧有分流!
2024-06-20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06 次教學活動感謝!俊魁及宗麒老師的細心規劃,藉由分流方式減輕彩虹班學生考試壓力,學生笑容滿滿,因為評量場域很多元。 每學期兩次的定期紙筆測驗,是這些慢飛天使最怕的評量方式,因為全班在共同時間內務必要完成交卷任務,因此,特教老師事先就跟級任協調聯繫妥善,讓部分個案學生因特殊需求得以在不同的場域中進行測驗,可以延長作答時間、抽離道彩虹班教室、在諮商室應試…,希望有效減輕其壓力與焦慮。 彩虹班的評量方式很多種,有小組、一對一、多對一及融入班級方式測驗。今日開始進行的期末評量,則是大部分採融入班級模式進行,其實全班同學早就不以為意了,沒有所謂標籤問題,何況有些個案的分數還高高在前哩! 資料組文偉組長表示:每次定期評量入班拍照不是目的,主要是藉這個機會了解特教生在班級場域的適切性,任課教師是否配合障礙類別需求,調整其在班級的空間位置,符合融合教育精神,感謝級任及特教老師的密切配合,讓這些學生在最有利的場域應試,大家都開心,感恩!
-
快樂起跑 奔向未來
2024-06-19 西屯區 重慶國小 幼兒園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223 次教學活動校園裡阿勃勒滿開的串串金色花朵,如風鈴般搖曳,南風一吹,滿眼盡是黃金雨,畢業時節宛如從身後躡足而過的貓,悄無聲息地帶來離情依依的傷懷。 為了讓畢業生在離開校園之前,好好地告別這美麗的學校,重慶附幼的老師設計了畢業路跑活動以及一連串的闖關,希望孩子們能「快樂起跑、奔向未來」。 113年6月19日畢業路跑當天,碧空如洗、萬里無雲,逼人的暑熱讓孩子們還沒開始跑,就已經汗流浹背,但是孩子們的興致高昂,各個都迫不及待要開始路跑了,此次的路跑路線是從幼兒園大門出發,繞學校外牆一周後,從國小正門進入校園,最後還要完成三個闖關活動才能領到畢業證書。 為了這次的畢業路跑,孩子們在大班下學期就開始每日進行跑步、跳躍和拍球的練習,希望在當天能夠有足夠的體力完成路跑和三關的考驗。 活動在家長們的加油聲中熱鬧展開,亦程一馬當先衝在了前頭,昀廷、貫伶和辰睿緊追在後,在奔跑的過程中,除了要注意體力的分配,不能一下子跑太快,以免後繼無力,跑出幼兒園大門之後,雖然全程都在學校外圍的人行道上,不會穿越馬路,但仍要留意自身的安全,與路人或是跑者保持適當距離。 孩子們踏著歡快地步伐,一路上迎著師長與家人的加油聲前進,但是越接近終點身體的疲累感越是明顯,快到國小正門口時,已經有孩子忍不住停下腳步暫時歇息,但是沿途家長們以熱烈的鼓掌和歡呼激勵了疲累不堪的孩子,讓他們重新湧起力量繼續前進。 進入正門的孩子,還要接受三道關卡的挑戰,第一關是跳躍呼拉圈,第二關是拍球十下,第三關是我會安全過馬路,這些關卡都是孩子們平日練習過的內容,在今日驗收成果,挑戰成功的孩子最後還要敲響大鑼,象徵敲響自己嶄新的未來與希望。 闖關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溫馨的小插曲,星皓在挑戰第二關時,原本不太會拍球的他,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練習,居然拍了12下,讓師長們都驚訝不已,紛紛擁抱他、稱讚他的努力;盈瑩在跳呼拉圈的時候不小心太用力,居然撞到了嵐棠的頭,盈瑩馬上跑去安慰她並帶她去冰敷,最後兩人手牽著手一起完成了挑戰。 路跑活動結束後,校長劉美芬將畢業證書一一頒發給孩子們,拿到證書的畢業生們表情既得意又雀躍,忍不住跟前來觀禮的家長展示手上的畢業證書,滿溢的成就感充盈著孩子們的內心,校長劉美芬說:「此次的畢業活動很特別,將頒發畢業證書的場地搬到了戶外,以畢業路跑的方式取代昔日呆板的頒證儀式,孩子們覺得很新奇,家長的回饋也都非常支持與正面,希望透過這次的活動,孩子們在邁向未來的路上,能記得有朋友的陪伴與師長、家人的支持,才能將路走得長遠。」
-
學生第一 教學優先 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2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39 次教學活動「bilingual education community」是一個教學相長的社群。北屯國小幸福學園,優質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開鑼嘍!教學團隊運用課室英語,提升教師共同備課及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能力,深化二年級學生的英語素養,我們一起來欣賞教學成果。
-
學生第一 教學優先 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1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49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幸福學園,優質教師教學社群成果分享開鑼嘍!首先登場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研發社群」,北屯國小為教育部指定「AI PACK教學研發基地」,透過平板電腦使用,運用因材網,展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
-
學習一起來 共學有進步-2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34 次教學活動本校辦理學習扶助活動成效卓著,從二年級開始紮根,辦理國語、數學與英文等領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長足之進步。「老師,我會拼音了,謝謝您!」這樣的成就感是非常開心的。教育部「學習扶助」計畫推動至今已10餘年,不僅重視課後學習,也融入「課中學習扶助」機制,幫助需要學習協助的國中小學生提升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等基本學力,廣獲學生家長支持。學校與教師投入學習扶助,一起讓學生學習持續進步。
-
學習一起來 共學有進步-1
2024-06-19 北屯區 北屯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236 次教學活動「老師,我會拼音了,謝謝您!」本校辦理學習扶助活動成效卓著,從二年級開始紮根,辦理國語、數學與英文等領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長足之進步。 教育部「學習扶助」計畫推動至今已10餘年,不僅重視課後學習,也融入「課中學習扶助」機制,幫助需要學習協助的國中小學生提升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等基本學力,廣獲學生家長支持。學校與教師投入學習扶助,一起讓學生學習持續進步。
-
東光國小_走進歷史的廊道,動手體驗承載著豐富歷史意涵的「鳳眼糕」
2024-06-19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16 次教學活動臺灣為什麼有多元的米食文化? 五年級的社會課裡老師告訴我們:「不同時期來臺的族群在這裡相遇,交織出豐富文化內涵並展現在生活中,族群間學習、理解和尊重,讓臺灣社會呈現多元文化共存的樣貌,在飲食的層面,因為臺灣的氣候和地形適合水稻生長,在清帝國時期興建的水利建設、陸續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但改善了農民生活,稻米的產量也逐漸增加。 為了讓孩子對這段飲食文化的發展產生連結和共鳴,我們邀請玉珍齋的老師入班帶孩子走進歷史的廊道,動手體驗製作承載著豐富歷史意涵的「鳳眼糕」。 十九世紀末,原住福建的黃錦一家人看見這樣繁榮的情景,一家人決定移居來臺灣,並在鹿港創立了米店「復豐堂」和布店「泰豐堂」,生意蓬勃,當時的鹿港文風鼎盛,茶會活動蓬勃發展,黃錦閒暇之餘,喜歡在書房和朋友聚會,共議詩文、品茶,但總感覺少了一些糕點來增添聚會的氛圍。於是,就將私房點心「鳳眼糕」端上書桌,品嚐過「鳳眼糕」的人都對其讚譽有加,使得這道祖傳私房點心成為商機。光緒三年,黃氏先祖以「鳳眼糕」的發源地「玉珍齋」作為店名,開始販售糕點。 儘管多數糕餅的熱量讓人聞之色變,擔心香酥口感的油脂和熱量影響健康和體態,但為了文人聚會而誕生的「鳳眼糕」其材料卻是簡單又單純,只有兩種:在來米粉與發酵白砂糖,看起來淡雅象牙般的白和綿密的糖粉,散發著稻米獨有的香甜濃郁的香氣,齒間冰涼入口即化,嫩滑的粉末消散在嘴中,形狀像美女的鳳眼,得名的寓意是象徵美女需呵護小心保護,也代表珍惜每位賓客。 聽完老師生動有趣的「鳳眼糕」歷史故事後,老師發下原料,讓孩子用手摸、鼻聞、眼看觀察體驗。「色澤白是粉狀、有香氣卻沒有味道」孩子說著,這是米粉,「白色黏稠狀,吃起來黏牙有甜味讓人想再來一杓」孩子舉著回應老師的問題,原來這種白糖和一般市售砂糖製程不同,需要經過三到六個月發酵轉化成糖絲,無水的發酵糖依比例混合後放入模具中壓制成形是讓糕餅不易碎裂的關鍵。 孩子領了木製眼睛模型和材料也聽了製作要領之後,準備要大展身手體驗和品嚐在清末文人茶點的美好滋味,也深入了解當時臺灣的經濟作物和繁榮的鹿港衍生出的高級米食糕點。
-
難忘的畢業典禮
2024-06-19 沙鹿區 公明國小 企鵝班 王薇茹 報導點閱數:253 次教學活動鳳凰花開的季節也是校園裡驪歌輕唱的日子,大班的寶貝們也將隨著畢業歌曲的響起而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與小學合辦的畢業典禮,我們讓大班孩子穿上美麗、帥氣的禮服參加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場畢業典禮,也讓他們在幼兒園裡跳最後一支舞。 孩子們一進場準備佩戴胸花的那一刻,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在他們身上。哇~~~小禮服耶!好可愛喔!好漂亮!好帥喔!此類的讚美聲此起彼落。孩子們跟隨著老師的腳步準備踏入禮堂,看著夾道拍手的在校生,孩子們的臉上充滿笑容,老師的心中則是五味雜陳,很開心他們畢業要進入小學,但心中又充滿不捨。 畢業典禮上孩子上台領奬的樣子,頓時覺得他們長大了不少。平時坐在位置上沒多久就會如坐針氈坐不住的孩子們,在典禮進行中他們竟然可以和鄰座的六年級大哥哥、大姐姐一樣乖乖的坐在位置上,老師當下很想幫他們按個讚。 頒奬程序結束後,孩子們起身在一旁準備上台表演。我們選擇了一首為幼兒園量身訂做的畢業歌〈我的老師不是老師是我媽媽〉當歌曲一撥放(我想媽媽,我想回家;老師 !我尿在褲子上;老師!他搶我的玩具;老師!我……)此時布幕同時拉起時,台下不少家長的手機又錄又拍的佔用掉不少手機的記憶體。接著孩子隨著活潑逗趣的音樂舞動自己的身體,炒熱畢典的氣氛。 最後學校傳統的尊師奉茶活動把畢典活動推到最高潮,孩子們一步一步慢慢走上台伴隨著尊師感恩的音樂,此時老師心中的感動湧上心頭。當孩子下跪奉茶時,老師的眼淚在眼框中打轉,忍著不讓淚水掉下來。孩子的成長真的很快,當初到校哭著找媽媽到笑著說再見的離開幼兒園。腦中的撥放器不自覺的放映著,就像是表演歌曲的曲目一樣,老師就像媽媽正享受著孩子成長的喜悅與感動。 畢業不代表結束,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大班孩子們即將邁向人生另一個階段,期許寶貝們永遠保持一顆純真的心外,也能夠健康成長,快樂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