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一年級空氣品質宣導講座!
2020-12-08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744 次教學活動午後的彈性學習時間,一年級齊聚小舞台教室,參加由臺中市環保局主辦的空污防治宣導講座活動。謝謝環保局志工縱珊珊老師、余靜宜老師蒞校分享,透過生命三要素與空品影片動畫宣導、環保節能標章說明介紹、互動問答,講師帶動東光一年級小朋友們認識空氣污染對我們身體健康與生活的影響。珊珊老師從認識PM2.5細懸浮微粒談起,讓學生認識知空品旗顏色、環保署檢測站、臺灣空氣環境目前現況、學生如何自我防護、生活中可能產生對肺部影響的食衣住行各項原因......,透過深入淺出的分享,孩子們對環境空汙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希望對於日漸惡化的環境,希望每個東光小寶貝們在這場活動,都能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大家都能一起盡自己的能力維護。
-
愛滋防治動畫影片教育宣導。
2020-12-08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48 次教學活動每年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東光國小今晨播放愛滋防治宣導教育動畫影片,透過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防治動畫影片,希望讓小朋友從中理解愛滋病的傳染途徑、預防方法與在世界的現況,進而能從小建立正確的愛滋防治的觀念,並懂得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愛滋病預防及治療都有顯著的進步,但受到過去愛滋刻板印象的影響,許多人目前仍對這項疾病存在迷思與歧見,影片宣導除加強學生正確防治觀念外,也教導學生降低對感染者的歧視,並能尊重每一位感染者,提升對愛滋患者的關懷。
-
詩人尪仔標 校園紙牌爭霸戰(一)
2020-12-07 大甲區 文昌國小 郭雅惠 報導點閱數:777 次教學活動在3C產品還不普遍的年代,世界各國都有使用紙牌作為遊戲的各種型態,在東方有馬吊牌、酒牌,隨著時代演進成為畫片、四色牌以及尪仔標;在西方也有塔羅牌與撲克牌等,各具特色玩法也各有不同。 四年級學生在以往的語文課程中已認識了蘇軾、白居易、杜甫……等詩人,先從讀報開始,國語日報在7月份有刊登一篇「尪仔標」的介紹文章,除了介紹現在孩子們沒有接觸過的尪仔標紙牌遊戲外,也介紹了其他國家的紙牌遊戲,全班共讀後,小朋友都迫不及待想要動手做屬於自己的紙牌遊戲,閱報後再查找書籍資料,結合古人的個性特質與形象創作自己的尪仔標牌卡。 接著是選擇牌卡角色人物,從書籍和網路資料中,除了選擇自己喜歡的古詩人外,還發現繪製古人的一些小細節--于賢說:李白是混血兒,所以眼睛和頭髮的顏色不能夠太黑;佑樂發現孟浩然很長壽,所以找到的資料都是比較老年的畫像,而且耳垂還很長;菘浩覺得王羲之的帽子很特別,應該是下雨的時候可以比較不會噴到眼睛……等等。 繪製角色完畢後,依照主角的個性和特質創造攻擊模式,如王羲之牌卡出現時,就可以大喊「墨墨攻!」,因為王羲之擅長寫書法,再套上現在最流行的「鬼滅之刃」呼吸法模式—水之呼吸,小朋友都覺得非常有趣。 子恆說:我畫的是蘇東坡,幫他想好一招獸之呼吸「竹筍炒肉絲」,因為他愛竹,又愛吃五花肉,這樣的招式最適合他。 品竣說:我畫的是王維,他是田園詩人,我幫他想的是花之呼吸「花草攻」,他每日都在鄉村田野中生活,使出這個招術絕對很厲害。 同學們一邊創作一邊思考,如何將這古人牌卡賦予多種玩法,在創作過程中,同學們也對於認識古代詩人和詩句產生了極大的熱情。 #大甲區文昌國小
-
多洗手病毒遠離我
2020-12-07 沙鹿區 公明國小 海豚班 郭沂菲 報導點閱數:742 次教學活動多洗手病毒遠離我 洗手很簡單,一點兒都不難,但要確實的用肥皂洗淨雙手還真的不簡單。 在我們周遭環境中,不論是門把、玩具、椅子還是書包,都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面對這些看不見的髒汙,最好的方法就是洗手。 除了我們熟悉的「濕、搓、沖、捧、擦」之外,七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也是搓手的重點技巧,七個洗手步驟中,每個步驟約搓洗5次,完成一次大約需要40至60秒,才能有效幫我們去除手部殘留的髒汙,真正落實手部清潔。 孩子每次洗手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停地在跟時間賽跑。在有限的時間內要確實洗淨,實在不容易。 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時間落實洗手的每一個步驟。我們將洗手方式略作調整---1.手沾溼2.搓肥皂;完成這兩個步驟的人就先到後面排隊等待沖水,孩子等待排隊的過程中,更有時間複習七字訣以及專心的將手洗乾淨。這樣的做法施行下來,發現孩子洗手做得更確實而且也縮短了排隊等待的時間。
-
何厝附幼~視力聽力衛教宣導闖關活動
2020-12-07 西屯區 何厝國小 幼兒園 報導點閱數:812 次教學活動希望透過影片、學習單等宣導及有趣的體驗闖關遊戲(你是我的眼、盲人摸物、聽音猜物、機智問答),孩子能重視並學著保護自己的視力及聽力,體會看和聽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良好使用眼睛及聽力的習慣。
-
五感心生活-觸覺
2020-12-07 西區 中正國小 吳昭慧、賴怡伶 報導點閱數:674 次教學活動本週利用繪本「跟著爺爺看」,讓孩子想一想一般人能夠用視覺、聽覺來感知生活環境,但有些人因身體條件受限的關係,則更需要其他的感官協助來接收訊息,因此本週來到「觸覺」的體驗。 孩子們赤著腳踩在校園的地磚、跑道、沙坑、草地上,小手觸摸著樹皮、水、牆壁、欄杆……等等,去感受東西的溫度、質地、紋路、軟硬、形狀。即使是同樣的東西,也會因著是否照射到陽光而有溫度上的差異。 另外,我們也體驗了觸覺的藝術創作-手指膏,孩子觸摸著彩色的糨糊,用抹的、印的、蓋的去感受糨糊的黏稠感、冰涼感。藉由更多的觸感體驗,孩子感知生活的細膩度又更提升了。
-
「四」處探險·「育」見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
2020-12-06 南區 四育國中 翁禎吟 報導點閱數:739 次教學活動你有聽過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嗎?湧泉公園中的星泉湖又有什麼來歷呢?謝謝教務團隊利用段考後的下午,帶著國二同學們一起來趟穿越時空、回到日據時代的歷史冒險。感謝導覽夥伴們的詳盡介紹,也謝謝導師們的全程陪伴~大家都辛苦了!而同學們的表現真的很值得稱讚喔!後半場的園區闖關,大家展現團隊合作的力量,運用載具搜尋資訊,努力完成一關又一關的挑戰,相信有了資料統整的歷程,對於製糖廠的認識又更進了一步!已經開始期待下一趟冒險了嗎?!請拭目以待吧~
-
國際教育行動學習新體驗
2020-12-04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845 次教學活動校慶開幕典禮結束,由吳舒婷組長主講國際教育,分別就文化學習、國際關聯及全球議題等層面切入,引導學生瞭解國際教育學習目標。緊接著以「日韓知多少?」為題,分別從日韓國旗創意發想、傳統服裝、文化習慣、飲食禮儀及特殊禁忌等逐一詳加介紹,並請同學利用手機或Chromebook掃描QR Code上網搶答,在同學專注地完成線上學習課程後,教務處頒發優勝者獎品,予以及時回饋和鼓勵。 下午進行趣味競賽,教育局李昭嫻督學到場關心鼓勵,期勉學生努力爭取團隊榮譽,同時也要注意規則和安全。比賽現場學生熱情加油和歡呼聲此起彼落,場面相當熱鬧。學務處規劃有趣的競賽項目,有效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凝聚校園團結意識,即使不具體育專長學生也能上場為班爭光,營造健康、活潑、友善的校園運動風氣。 一整天下來,精彩的日韓歌舞表演、豐富的國際教育體驗、營養午餐日式菜色及熱情有勁的趣味競賽,在全體師生共同投入之後劃下完美的逗點。尤其是國際教育搭配行動載具的行動學習課程規劃,延伸學生持續學習的動機。從每位學生認真投入的表現及順利完成後的笑容可以看出,全校師生歡度一個充實難忘的校慶。
-
實作動畫播放機 設計職群有奇蹟
2020-12-04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804 次教學活動實作動畫播放機 設計職群有奇蹟 新光自辦設計群工作坊 有時候會聽到新光孩子在問:「為什麼技藝課程沒有開設設計群?」我們聽到了! 輔導室今天辦理設計群的課程職業試探工作坊,透過高職群科教師到學校的實際分組教學,利用一整個早上,體驗的設計群中的動畫課程。 紙本的塗鴉,是許多孩子學生的共同經歷,那如何把紙本平面的塗鴉「動起來」,這就是今天設計群的課程了。 透過高職群科教師的介紹,參與試探的孩子認識了分隔動畫的原理,原來經常看到的卡通,一秒鐘的時間裡,需要那麼多張的畫面,也認識了健康教育中的「視覺暫留」,利用人體的「視覺限制」,「欺騙視覺」,形成了動畫的原理。 這種小眾的工作坊,往往可以觀察到參與課程孩子的熱情,高職的群科老師不用擔心是否要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會來參加設計群工作坊的孩子,只要是手作課程,專注度都能爆表,這種高度參與,甚至可以維續三堂課以上。 在實作中,新光的孩子,不滿足於既定材料包的設計,也在動畫的畫格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有耐心、有創意的,多花了很久的時間,做著自己的設計,這樣的活動讓高職設計群的老師很感動,這表示這群參與體驗的學生,事發自內新的喜歡參與設計群的課程。 感謝輔導室佳璿老師規劃聯繫高職端老師,感謝慈明高中設計群吳老師的支援,還有導師推薦適合這麼棒的孩子,來參與今天的課程。
-
教專發展在新光 籃球演示吸目光
2020-12-04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881 次教學活動參與完一整節課之後,只有一個想法「30年前如果遇到玉霖老師,那我今天應該就會在NBA打球了。」 身為一個觀課者,可以透過觀課的過程中,觀察到任課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扮演任課教師友善的另一雙眼睛,觀察在老師認真的教學之下,教學的主體「學生」究竟再做什麼,是發呆呢?還是回應了老師的教學?是貌似誠懇呢?還是與老師做了深層的交流? 新光國中這一學期,有臺灣體大的實習老師來學校學習,今日透過教學演示,讓參與的校內老師、臺灣體大的教授,參與了教學現場的情境,今日的教學主題是「籃球—投籃」部份,身為觀課者,除了觀察整的流程之外,也意外的汲取了玉霖老師的教學內容,原來過往幾十年,籃球屢投不中,是因為我並未習得投籃的位置與瞄準籃框的定位點,新光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因為我們重視各科的教學,科科等值、學科活動科並重,體育教學也非放著學生玩球的自由活動,而是有結構化的進行主題教學。 今日的教學演示,分成老師的講解說明、操作示範、學生示範、教師修正指導學生,再到學生分組操作,老師隨組指導,到最後的分組競賽,多元評量平時成績,在整個教學演示的過程中,玉霖老師無論身在何組,他的眼神與關注,也會顧及到其他組別,並且透過正向的鼓勵學生正確的姿勢,讓表現好的孩子有成就感,籃球投籃表稍差的孩子有溫暖感,學生專長不同,個別差異很大,但是玉霖老師也兼顧到差異化教學,根據不同性別、不同程度甚至不同屬性的孩子,設定的教學的目標,於是今日的籃球—投籃教學演示,可以觀察到幾乎人人透入課程之中。 原來投籃是有秘訣的,可惜三十多前的(數學兼)體育老師沒有傳授給我,不然我現在應該還在打NBA,就不會來觀課了。 感謝臺灣體大許光麃教授蒞臨指導,實習輔導老師賈本榮老師、班級導師實習秀幸老師、行政實習嘉麟主任與所有健體領域老師的參與,玉霖老師教學演示,幽默、有趣、帥氣而成功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