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光榮創幸福~品德有領悟
2021-01-26 大里區 光榮國中 學務主任 羅鴻仁 報導點閱數:828 次教學活動光榮國中以「光榮五力-品德力」營造校園品德教育特色,亦是本校108課綱學生學習圖像的藍本,以孕育學生具備有品德、懂法治的現代公民素養,同時也榮獲品德教育推動典範標竿銀質獎與三好校園楷模實踐學校。 本校為積極推動品德教育,落實將學生的品德向下札根,道德向上提昇之理念實踐。於110年1月25-27日辦理『光榮三好體育成長育樂營』,召募大里區高中、國中、國小對三好活動、反毒、反霸凌等教育議題有興趣的同學,共同來參與體育活動,藉由活動當中,除了健全個人及運動家精神等,還存在人與人互動、團隊合作、規則的遵守與實踐、競賽勝負的價值觀,發展及落實品德教育的重要場域。 體育成長育樂營榮幸邀請到『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蕭麗歡老師及楊媛甯小姐到場,感謝楊媛甯小姐對於校方推動品德教育給予高度的肯定,最重要的是蕭麗歡老師分享星雲大師的「一筆字」的故事,為參加活動的孩子鼓勵及勉勵。使品德教育及反毒意識能紮根在地中、小學,藉由體育活動等散播相關知識,進而以自信、穩健的腳步,開創屬於自己的絢麗未來。 課程結束後由羅鴻仁學務主任以自身為運動員範例,說明運動道德的重要性,並進行省思與回饋,透過課程的實施及營造品德學習的優質環境,可以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養成好的品德,樹立良好的運動道德典範。
-
科學路上育見你.不容錯過的2021國小科學營
2021-01-26 南區 四育國中 翁禎吟 報導點閱數:744 次教學活動你對科學有什麼想法呢?是觀察生物與自然現象、探究一個未知答案的問題還是動手做一連串的實驗?!不論你對科學的想像是什麼,在Science的奇幻冒險中,相信都能回應你的期待~謝謝禎吟老師與鎮國老師,準備了一連串的科學活動,短短四節課的內容,從事前準備到事後收尾可都是大工程呢~感謝幫手們的大力協助,活動才能順利進行!從藻類的觀察、簡要認識到應用-人工鮭魚卵製作;運用解剖顯微鏡觀察丁香魚;利用不同濃度的鹽水調配七彩試管;到掌握浮力原理自製浮沉子...精彩豐富的多元內容,希望可以觸發同學們心中喜愛科學的熱情,也期待未來在科學的路上,我們會再一次相遇: )
-
因為喜歡運動所以願意投入訓練
2021-01-26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751 次教學活動清海國中未設置體育班,以社團方式經營,運動團隊訓練僅能利用課餘或假日時間辦理。於寒假期間,籃球隊和拳擊隊規劃為期一週的訓練活動,清晨7點隊員們準時到校,開始一天的訓練活動。 賴勝豐校長指出,本校籃球隊由陳冠呈組長負責,拳擊隊則有林威學組長管理,均為無給職義務指導,二位組長犧牲休息時間訓練團隊,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和建立自信心,令人由衷佩服。 體育團隊除日常訓練之外,更著重課業學習和品德教育,要求學生「態度第一」,願意學習,也願意吃苦。陳冠呈組長和林威學組長認真投入,是學生學習的典範,更是學生的福氣,不僅充實參與學生寒假生活,更提升運動知識、體能及技能。
-
來一場五感小麥之旅~
2021-01-26 大雅區 六寶國小 學務主任 報導點閱數:722 次教學活動「如果你說給我聽,我會忘記。如果你做給我看,我會記得。如果你讓我動手做,我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氣候和土質良好,日據時期開始,大雅就會在冬季種植小麥,大雅因擁有全臺近九成小麥產量,素有「臺灣小麥之鄉」稱呼。當東北季風暫歇時,溼暖的南風開始吹彿,麥田由黃綠轉金黄,大雅頓時成為金黃之鄉,六寶國小幸運的就位處於這樣有特色的區域。 2020年末,因緣際會認識了大雅農會的好夥伴蔡瀞妤小姐和張耿豪先生,熱心的提供許多人力與資源,讓六寶孩子透過一系列課程,認識家鄉重要的特業~小麥。 首先是課室內活動,由農會志工貝殼姐姐介紹小麥的知識,接著讓孩子發揮創意,動手製作個人專屬小麥名牌,最後還剪下一段小麥穗,兩人一組玩起刺激的「鬥麥帥」遊戲,在邊聽邊玩中,六寶的孩子開始認識與喜歡上這位大雅大明星~小麥。 接著在稻田收割的11月末,我們實際讓孩子走到校園外稻田,看農夫開著帥氣價值百萬的巨大複合式割稻機,一排一排快速的割稻,接著再親手灑下人生中的第一顆小麥種子,然後還親自下田撿起麥梗幫小麥蓋棉被,一方面是保濕,一方面也是為躲避天空中飢餓的麻雀攻擊,不經驚嘆古人經驗累積下來的稻麥共生智慧。 素養是108課綱的課程發展主軸,已經實施上路近兩年的108新課綱,想要培養的就是孩子能擁有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在真實生活情境做中學、學中做,這樣實際帶孩子走出校園,認識在地文化特產的五感之旅就變得非常有意義。因此,期待在與大雅農會合作進行的小麥課程,讓我們大人說少一點,讓孩子自己摸、聽、聞、看多一些,讓六寶的孩子展開一趟自己專屬的五感小麥之旅。
-
110寒假開始 教師一起備起來
2021-01-26 大肚區 瑞井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63 次教學活動#寒假老師都在做些什麼呢 1/21-1/22備課PART 上學期的課程告了一個段落 認真的瑞井老師也在校長的帶領下 在寒假開始後第一天 積極的進行本位課程的研討 使課程設計更符合學生生活情境 也使課程與社區有脈絡化的延續 第二天至新北三峽的插角國小參訪學習 體驗在地的特色課程-藍染與山野教育 從手作體驗了解歷史的文化脈絡 從垂降攀岩認識山野的求生知識 充實且飽滿的備課兩日 深化且進化的能量提升 #一切努力求創新特色 #所有特色皆回應學習 #完備學習為未來扎根 #插角典範 #瑞井卓越
-
一步步走向美好 一階階踏向未來
2021-01-26 大肚區 瑞井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911 次教學活動瑞井國小位於大肚山麓南側邊坡,校園依山坡地形整體規劃成四大教學功能平台。兩座主要的教學大樓與室外延伸的教學活動空間,透過不同大小的階梯或斜坡進行空間動線的連結。 學校運用臺中市亮點發展實施計畫及五年級藝文課的時間,進行角落空間改造的發想計畫,老師首先分享世界各地的藝術階梯,如美國舊金山、義大利西西里島等地的藝術階梯裝置情形,使學生了解利用磁磚馬賽克拼貼彩繪等手法將原本平凡無奇的角落,轉化成為城市的亮點。分享後亦使學生有了創作改造的動機及概念。 塑膠製的PP瓦楞板及多色的卡典西德為此次創作的主要材料。因樓梯面積較廣,製作經費有限,熱心的廠商提供部分卡點西德的剩料及瓦楞板材。老師於課堂中將多色的卡典西德,先一片片剪成統一的標準規格並進行分色,運用馬賽克拼貼的概念,再黏貼於二手回收的PP瓦楞板上。以多色同心圓作為本次集體創作的主題,象徵著齊心協力創作,學校的每一師生多人合作、多色共存,亦代表著努力朝著願景向前持續邁進的滾動著。 陳晨同學回饋:「覺得很有成就感,大家分組合作進行共同完成,讓作品被大家看見。」昕霖同學回饋:「在我們學校裡有各式各樣的美景,但有一個特別又美麗的作品,能夠是我們自己做的,覺得驕傲。」 結合藝文課的美學課程,給予孩子們另一種的環境教育體驗,也間接開拓了孩子國際教育的學習視野。在學校不同空間角落穿越轉換流動的親師生,享受第三空間的空間美學,亦獲得空間境教的實質效益。
-
竹炭手工肥皂親手做
2021-01-25 潭子區 新興國小 李倩芳 報導點閱數:704 次教學活動一轉眼,期末考試已經悄然結束,這意味著輕鬆愉快的寒假即將來臨。在此之前,學校為了不讓學生因考試結束而有所鬆懈,所以安排了本班將學校的四年級校訂課程-竹炭肥皂課程實地操作一次,為即將結束的一個學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孩子們在導師事前的安排下,已學習竹炭手工肥皂的先備知識,對於手工皂的原料”氫鈉化鈉”,孩子們既興奮又怕受傷害。當天導師不時耳提面命,叮嚀同學一定要戴好手套、口罩及護目鏡,務必要做好萬全防護。孩子們井然有序的依據導師教導的製作步驟,過程中需要注意水、溫度、藥品加入的量、混合物的變化、油的多寡……等,將混合物攪拌至奶昔般濃稠狀的皂液即可入模。在入模前要特別加入竹炭粉,竹炭是由高山孟宗竹經高溫歷時20多天燒制而成的炭。竹炭粉為天然介面活性劑,加入竹炭的手工皂能起到清除毛孔髒汙、皮質與消除體臭的作用,並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有利於洗出健康的好膚質。入模後待定型固化,放置於陰涼通風處24小時即可脫模。完成手工皂後,老師再次告知同學,因剛製做成的手工皂屬強鹼性,水分含量也較高,所以需經4~8星期的熟成,等皂的鹼性降低後方可安心使用。 孩子們興奮地上了這一課後,除了了解竹炭的由來及功用,也學到氫鈉化鈉雖然危險,但在安全的使用下,卻可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潔用品。竹炭手工皂全程使用「冷製法」,製過程溫度控制在45°C以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植物油脂中大部分的天然養分,讓肌膚可補充更多的營養和天然維生素。 此次校訂課程由學校規劃安排,以學校的特色―「竹」做出發點來製作竹炭手工肥皂,符合實際生活所需的實用技能課程,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進而落實學校本位及發展學校特色。
-
智高積木 x STEAM課程在四育
2021-01-25 南區 四育國中 翁禎吟 報導點閱數:700 次教學活動所期待、保證精彩的國小冬令營~今天由智高主題率先登場啦!透過發揮巧思動手嘗試,幾塊方方正正的積木原來也能有如此多的變化式!從暖身活動到陀螺大戰,很開心看到同學們都能專注沉浸在多元可能、好玩有趣的積木世界中~經由腦力激盪展現無限創意,這就是STEAM課程的魅力呀!謝謝家長會副會長的熱情贊助,人手一包的智高體驗組及PK大戰的豐富禮物,相信大家都是收穫滿滿~
-
北屯冬令營開跑嘍
2021-01-25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715 次教學活動寒假期間北屯國小的校園依舊熱鬧非凡,學務處辦理學生冬令營,熱情有勁的籃球營、青春洋溢的熱舞營、溫馨暖心的編織營,多元的活動讓學生動力十足、收穫滿滿!
-
四年級收割趣~別具意義的稻香美學實作課,傳遞著美和愛
2021-01-25 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775 次教學活動四年級的孩子去年9月年種下的稻苗經過了「分糵期」的斷水曬田、施肥補水、和驚喜地看見稻穗抽長、白花花的弄花期、米粒灌漿和綠穗轉為黃穗,歷經120多天的照顧、觀察和等待,期末考後我們要收割囉! 今年為了延長日照時間,將「稻田生態區」搬移至屋頂菜園旁,灌漿階段發揮不錯,對於好收成有著滿滿的信心,但在黃穗階段,仍有敵不過的天敵「鳥兒」,於是稻田被鳥兒鎖定,成群結隊鳥群入侵,稻田重創,收成大損。 雖然沒有好的收成,但這一學期完整的農事過程也讓孩子深刻體會食物真的來之不易,孩子~真的要珍食惜食啊! 期末的收割日到來,孩子看起來依然雀躍,手握著稻稈拿著刀具悉心的將稻稈割下,頭尾方向整齊的排整,一手握約20根的稻稈,梳整不打結,我們要一起來製作稻草作品,教導孩子將「金黃稻桿」根部以麻繩拉緊固定後,再分為3條,有如小女生的麻花辮,左扭右折的繞圈,改良版的編織法有如日本神社中常見的祈福「注連繩」,期望我們可以揮別2020,在新的一年可以都平安健康和學業順遂,送給朋友和家人們的給好心願,還有孩子合力的製作可以一掃2020陰霾的飛天掃把,別具意義的稻香美學實作課傳遞著美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