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數位教學新亮點!六年級《綜合課》展現創意精彩
2024-12-20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54 次教學活動12月12日,忠孝國小六年級的教室熱鬧非凡,兩堂結合數位教學的綜合課為學生們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608班實習老師黃翊瑄老師以「特級溝通師」為主題,透過創意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有效溝通的技巧,並結合數位工具進行情境討論,加強學生的表達與聆聽能力。 接著,611班實習老師吳承昀老師帶來「特質小偵探」的課程,鼓勵學生探索自我特質與同儕的獨特之處。課堂中運用了互動式數位教學,讓學生在遊戲與討論中了解如何發現並欣賞彼此的優點。 兩堂課內容生動有趣,數位科技的應用為課程增添新元素,不僅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還提升了合作與問題解決的能力。這次的教學演示充分展現了數位教學結合創意設計的無限可能,深受學生與老師們的讚賞! #忠孝國小數位 #忠孝國小教育實習
-
注音趣闖關:小一多元評量點亮學習起點
2024-12-19 神岡區 岸裡國小 教務處(楊孏梨) 報導點閱數:201 次教學活動本校一年級於期中評量週舉行了「注音符號闖關活動」,學年老師們希望:透過多元評量的方式,檢測小一生對注音符號的「聲母、韻母、調號」理解能力,更希望讓學生在充滿趣味與挑戰的氛圍中,展開學習旅程,了解注音符號就是「生活中可以拿出來『用』的」! 此次活動設計由三位導師:鄭惠如老師、陳姝均老師及吳美惠老師共同策劃與執行,設計了三個關卡,從基本的認識注音符號,到能聽懂老師說的調號是哪一個字卡,最後是抽出三張牌要能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這樣的課程設計,可以讓老師知道,孩子的程度到哪裡?有沒有達到語文科教材教法的「聽、說、讀」的能力,這樣的安排搭建了完整的闖關評量系統。 活動也安排了教務主任與教學組長擔任工作人員,此外,怡歆老師、毓婷老師及星瑜老師也全程參與擔任關主,為每位學生提供個別輔導與支持。「老師!老師!是我先來的!他插隊!」闖關活動總是可以順便收穫許多「副學習」的機會,除了學科知識,也能在活動中教導小一生遵守社會規範的品格力,趁機進行品德教育-我會好好排隊玩闖關! 活動設置了多個關卡,每個關卡均結合遊戲元素,測驗學生對聲母、韻母及聲調的熟悉程度。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與各項闖關挑戰,從拼音接龍到正確發音比賽,充分展現了學習的熱情與專注力。學生蔡同學說:「我覺得好簡單!因為前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已經練習好幾遍了!」在完成所有關卡後,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評估結果與老師們的「你好棒」印章;如果是「繼續努力」章,那老師們就知道要「加強」的是哪些同學了 教務楊主任表示,注音符號是語文學習的鷹架,透過這種生動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注音符號,並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導師們並補充,「闖關活動不僅是一場評量,更是一個促進師生互動的機會」,感謝老師們能將多元評量的方式,落實在語文的課程設計上,從活動前的設計規劃,到活動時的動線調整,以至於最後的檢討會修正,都能感受到小一學年老師們的認真投入。 家長們對此評價很高,他們認為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並感謝老師們的用心安排。家長蔡先生說:「孩子回家後興奮地分享闖關經歷,對注音符號的學習變得更加積極。」 本次注音符號闖關活動,為小一新生的學習旅程劃下了良好的開端;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創新教學方式,讓每位孩子都能在快樂中學習,為語文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
忠孝一年級,數位學習創新Show
2024-12-19 西區 忠孝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89 次教學活動忠孝國小一年級國語科數位學習課堂,12月10日這天,由黃珮甄實習老師引導學生透過生生平板進行Kahoot遊戲,在整堂課中,學生秩序井然,專注投入學習活動,師生間互動自然,現場氣氛活潑熱烈。 本次課程結合國語文、藝術與人文領域、數位學習,展現跨域學習的創意。學生們在珮甄老師的引導下,展現出學習熱情與自信心,讓教室成為充滿創意與活力的學習天地。 本次教學演示由陳蕙芳老師協助課程輔導,並由臺中教育大學林彩岫教授進行指導。在多方專業力量的協助下,課堂流程緊密流暢,充分體現了忠孝國小對教育創新與實習輔導的高度支持。忠孝國小致力於打造數位學習典範,亦是實習教師的搖籃,真正做到「薪火相傳,桃李滿園」。 #忠孝國小數位 #忠孝國小教育實習
-
12/18向上國中百師入學活動
2024-12-19 西區 向上國中 教務處洪淑華陳佩庭 報導點閱數:199 次教學活動12/18(三)百師入學邀請魚販作家林楷倫到校為八年級的學生們演講,林作家分享自己從魚販到寫作的心路歷程~ 林楷倫作家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台中文學獎、夢花文學獎。 林楷倫出版第一本散文作品《偽魚販指南》,書寫他親身經歷、旁觀他者的魚市人生。不同於對小說的現實投射,他的散文倒像旁觀,「我們在魚市不只是買賣漁獲就走,還有無可避免地與人交流。」林楷倫無從替周遭人物代言,但他以文字呈現曾與自己生命交會的靈魂——看的是日常,寫的是人生。 這次演講主題為兩種魚販,三種生活:魚販與作家的共融生活,同學們反應熱絡,每班由國文老師選出優良學習單得獎者進行頒獎和簽書活動。
-
再一次森呼吸
2024-12-19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380 次教學活動「好開心,自然手繪課程又來了。」「不知道今天要畫什麼?我好期待。」兩位老師的分享對話,在在顯示出教師為了學生學習付出既瘋狂又熱情的精力;手繪課程進行到第四次~青剛櫟寫實,老師們透過五感與大自然互動,不但重啟感知力與覺察力,也拓展環境教育的教學視野,進而活化教學行動力;學員們從第一次上課自我懷疑「我做得到嗎?」經過昇倫講師手把手教導,最後畫出一幅活靈活現且有自己風格的植物線繪圖,絕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學習,越是刻劃深層的學習痛楚,越能自我超越,探自己的底,在教學上更能得心應手,造福更多學子,在此,要為新社區東興國小的團隊按讚! 蔡昇倫講師一一介紹他的百寶裡各種造型奇特的種子,借助種子神奇的力量帶領學員們放鬆身心,盡情體驗一場大自然的感官之旅。「這顆種子長得好像卡通裡小松鼠抱在胸前一直啃的果實喔!」宛凌主任好奇地拿在手上仔細地端詳把玩。蔡昇倫說:「沒錯!這就是《冰原歷險記》裡,小松鼠和花栗鼠愛吃且愛儲藏的青剛櫟果實。」 講師說,我喜歡收藏可愛的橡實,「橡實」是殼斗科植物的特徵,其中「青剛櫟」種子可愛的造型就是首選;這個季節去爬山,我走在步道上很怕聽到腳底傳來「喀」的一聲,抬腳一看原來是橡實,代表一棵來不及長大的樹被我踩死了;青剛櫟果實外表看起來就像是戴了一頂小帽子,是許多人野外活動時搜尋撿拾的目標。青剛櫟開花時基部的總苞片會特化成淺盤狀殼斗,堅果呈橢圓球狀,秋冬季節果實成熟時會大量掉落到樹下;它的果實小巧可愛,加上堅果造型很別緻討喜,所以讓很多人愛不釋手,甚至拿它做成各式各樣種子吊飾呢! 上色前,講師特別提醒學員:淺色的葉子需要用黃色來提亮且下筆要更輕,才會呈現更明亮的淺綠色;深綠的葉子筆觸要重些,處裡明暗時需要更小心,明暗變化才會明顯細緻更立體。 蔡昇倫說:我喜歡探索大自然,因接觸大自然而成為自然手繪老師,是我人生中最美麗的轉折;自然手繪課程會讓你著迷,一旦熟練操作方法後,即可享受自在創作的樂趣,找到它,擁抱它,神奇的事自然會發生;手繪的好玩有趣之處,要親自體驗後才能深刻感受,歡迎您跟我們一起來學習。
-
西區中正附幼白兔班-《我會滾球 / 彈力接球的秘密》教學報導
2024-12-18 西區 中正國小 蔡佩其、羅巧玲 報導點閱數:209 次教學活動連續幾次的滾球活動 + 彈力接接球練習,孩子逐漸掌握到順利完成這兩樣球類運動的技巧唷。藉由同儕滾球時的照片分享,孩子統整出滾球要成功有幾個重點:1.手要扶好球用力往前推。2.球滾動的方向要正確(眼睛仔細看)。3.滾球的軌道中不可以有阻擋物;此外,透過老師示範的接接球慢動作影片中,孩子發現玩彈力球時,板子的角度不可以往後或往前,要像電梯一樣直上直下才可以順利接到球,孩子的觀察力越來越敏銳囉。
-
冬至圓搓湯圓
2024-12-18 梧棲區 中正國小 朱正雄 報導點閱數:203 次教學活動冬節圓挲圓圓,圓圓趁大錢,冬節圓食甜甜,甜甜有福氣,冬節圓圓閣甜甜,平安富貴感謝天。 本週六是農曆年節冬至的節氣,閩南語沉浸式課程教學計畫的兩個班級邀請社區人士-李璇華及退休主任陳翠螢回來教孩子搓湯圓、唸歌謠、說故事,孩子們都很開心有這樣的體驗活動。
-
防災教育頒獎暨研討-2
2024-12-1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68 次教學活動「輕型搜救的基本理念是維護搜救人員自身之安全,再進一步…」教育局於113年12月12日辦理「臺中市執行防災教育成果分享暨年度檢討會實施計畫」研討會議,感謝宋督學及輔導團校長們,精闢的分析與分享,對於各校防災、救災現場,應注意之事項,有具體改進之建議。
-
防災教育頒獎暨研討-1
2024-12-18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74 次教學活動收穫滿滿 迎向新年度!感謝教育局於113年12月12日辦理「臺中市執行防災教育成果分享暨年度檢討會實施計畫」研討會議,感謝宋督學及輔導團校長們,精闢的分析與分享,對於各校防災平台上傳之資料,有具體改進之建議。1、環境調查,災害潛勢分析及評估。 · 2、災害防救計畫擬定、預算編列、執行及檢討。 · 3、防災教育、訓練及觀念宣導。 · 4、老舊建築物、重要公共建物及災害防救設施、設備之檢查 ...
-
「我的身體,自己保護」—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2024-12-17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保育組長 蕭心慈 報導點閱數:449 次教學活動性別平等是近年來校園中熱門的議題之一,教育部也於2022年將4月20日定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在國小與國中常常進行性平教育相關的宣導,但在幼兒園中卻較少見。事實上,性別平等也涵蓋了「身體界線」的議題。隨著社會中關於身體觸碰的新聞案例增多,過度的關心與保護反而可能讓孩子缺乏身體自主的能力。孩子年紀尚小,為什麼要學習性別平等教育呢?有些孩子看似早熟,但對這個概念仍然很模糊。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對身體部位產生好奇,會觸碰自己或他人的身體部位,卻常常不自覺地造成不舒服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性別平等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從幼兒園開始扎根。 那麼,如何在幼兒園建立孩子對性別平等的觀念呢?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對身體界線的理解存在差異,除了運用「紅綠燈」概念與身體做連結,還需透過圖卡、故事和實際的戲劇扮演來加深他們對身體界線的認識。而身體界線的程度,會因為對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例如,對親近的人,我們認為勾肩搭背、擁抱是可以接受的,但若對象是陌生人,這些行為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甚至在社會上,這些行為是不分男女的。因此,讓孩子學會理解身體界線,除了大人身教與言教外,還要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自我保護的概念,因此,家園合作在這方面也顯得格外重要。 對於幼幼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性別和自我身體保護的概念理解有限,學習主要依賴具體的感官經驗。因此,重點是建立基本的自我概念,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不同部位,區分哪些部位可以被碰觸(綠燈),哪些部位屬於隱私部位(紅燈),從而學會尊重自己的身體界線。 進入小班階段後,孩子開始理解性別差異,並對基本的自我保護概念有初步認識。他們會用更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學會如何在社交互動中尊重他人,並能用「不!」的拒絕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身體界限。 在中班階段,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逐漸增強,能理解性別平等和自我保護的概念。這時,他們需要在尊重自己與他人的基礎上,建立更健康的社交互動,並學會如何維護自己的身體界限。透過鼓勵,讓孩子分享他們對性別和身體界限的看法,也有助於深化他們的理解,而大人的傾聽也是很重要的。 大班的孩子即將升上國小,他們能理解更加複雜的社會規範和倫理問題,並具備道德判斷的能力。他們能夠理性思考性別角色和自我保護的概念,並學會如何在尊重與人際關係中進行更高層次的社交互動。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學習將這些價值觀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甚至能應對不同情境的問題。 宣導的最後,我們透過實際的戲劇扮演,讓孩子學習在面對不同情境時該如何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的身體自主權。山羌班的幼生錡頤彤說:「別人碰到我讓我不舒服,我要告訴他不要碰我。」白鼻心班的幼生黃可晴說:「不能自己離開大人的視線,想上廁所時,等一下就好。」山羊班的幼生鄭宇晴說:「有陌生人想碰我時,我會大聲說『不要!』」這些簡單卻強而有力的話語,正是孩子們學會捍衛自己身體自主權的重要步驟,也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加勇於表達,面對各種可能的情境。 松鼠班關新蓓老師說:「性平宣導透過遊戲互動與多媒體呈現的方式深深吸引大家的注意,過程中孩子們踴躍的回應著各種議題,對於身體界線及保護自身的安全有了更加深度的認識與了解!」梅花鹿班梁佑任老師說:「性別平等一直是現在社會非常重要的課題,在幼兒園的階段,能夠好好的尊重自己及他人的身體界限,是性別平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心慈老師利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孩子們做了非常詳盡的宣導,讓孩子們對於自己及他人身體的界線有了更明確的瞭解,也學習到了如果遇到他人做出了自己不喜歡、越線的舉動時,應該如何處理。回到教室後,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孩子更加成熟與進步,非常謝謝心慈老師為孩子精心設計的這次宣導」保育組長蕭心慈老師說:「與其單純灌輸孩子在面對身體觸碰時要『勇敢說不』,不如讓孩子正確認識如何尊重自己的身體,並建立正確的身體界線。在家中,家長也可以透過實際案例與孩子討論,傾聽他們的想法,幫助孩子表達需求,並教導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同時,也要以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的態度來面對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