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仁愛快樂小團輔‧OK啦!
2021-04-13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551 次教學活動賀!仁愛《當我們同遊在一起》成長團體課程,順利成功! 感謝專輔棌媛老師課程的精心規劃安排,讓這些焦點對象從不同形式的課程互動中:快樂又幸福。解憂小站是他們的秘密基地,從成員彼此關係解凍、解構、再建構歷程中,這些學生在各種桌遊、團體合作、經驗分享…等共享課程中,大家的心更黏在一起了。 本學期的小團體成長活動持續配合年度「中輟生預防追蹤與復學輔導工作計畫」辦理,藉著多元活動課程內容的規劃,設計出符合學生身心需求的活動,不但可以促進群性適應的能力,也可以讓每個參與的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尊重他人,擴大學習圈與活動圈。 校長趕在課程結束前特別前來鼓舞學生:我們要懂得感恩惜福。大家有這個機會與緣分同遊在一起,要惜福;對於家庭親人和學校師長的關心這戶,要感恩。仁愛的學生是最棒的,大家加油!
-
便當超人到校進行健康暨營養教育
2021-04-13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613 次教學活動20210412晨光時間 康善社會福利基金會~便當超人到校進行健康暨營養教育 減糖,健康飲食,多喝開水,多運動~常保健康 #戲劇演出,唱作俱佳,台上台下互動,小朋友嗨翻天 #感謝 學務處團隊安排 基金會理事(榮總腎臟科陳主任).閻執行長到校關心與參與 #本校師生共捐出約1100張發票作為支持
-
創課聯盟學校課程~手搖發電機
2021-04-13 西屯區 泰安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539 次教學活動20210409下午~ 五六年級的手做創課~手搖發電機 生活中的小常識,透過教學,手做,孩子們可以親自體驗 #感謝 西苑高中教務處同仁到校指導 本校教務處同仁縝密安排 #西苑高中+西屯區泰安國小~創課聯盟學校
-
古代的傘.我的傘
2021-04-12 大甲區 文昌國小 郭雅惠 報導點閱數:832 次教學活動三年級的孩子們要進行傘的創作,之前在國語課中有學到,相傳傘是戰國時代魯班的夫人所發明,是第一種可以擋雨收揚摺傘,基本架構沿用至今。 老師介紹了傘字是象形字,最上方的「人」部件代表傘蓋,字中間四個人代表傘架或傘骨,「十」的部分是傘柄;因為字形裡有「八」和「十」,所以「傘壽」也是指八十歲的意思。 有一種在廟會中很常見的「涼傘」,進香時在神轎前方引路,持傘者沿途必須不疾不徐以逆時鐘方向不停的旋轉,主要功能是幫神明遮天穢,也可以生生不息、人人平安。因為目前正是媽祖出巡時期,這個話題也勾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紛紛討論起自己看到的涼傘上繡有什麼花樣和字樣。 討論過後,大家就開始絞盡腦汁,設計喜愛的雨傘圖案,有的人喜愛規則性、重複性的樣式,有的人喜歡畫上大大的可愛圖像,運用對折的方式,讓雨傘的形狀顯示出來。 澤錦把傘設計成他最愛的繽紛彩色樣式,對稱的幾何線條必須很細心才能畫得完美;紫薰的色彩感知能力很強,馬上配了一系列夢幻高雅的顏色配上圖形,大家都好喜歡;丞翔把自己的傘設計成恐龍迷宮,又精緻又好看。 細心繪製後的傘,每一把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再加上開心的小朋友在雨中拿著傘的模樣,就是一幅美好的作品。 #大甲區文昌國小
-
動手做、玩中學--不插電動力實驗課程
2021-04-1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606 次教學活動〖不插電動力實驗課程,讓數位科學班一年級的孩子們從動手做、玩中學的學習歷程,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步步堆疊面對未來的創造力和競爭力! 上週五華盛頓小學數位科學班邀請了「玩樂高手機器人實驗中心」教學團隊來到華盛頓小學,為一年級的孩子帶來一場不插電的動力實驗課程! 從樂高積木元件的分類、了解弓箭原理以及迴力車的橡皮筋驅動原理,講師還介紹了自走砲車結構卡榫的設計,孩子們也認識了神奇的「位能儲存器原理」,並了解拉伸力對迴力車速度的影響。從簡顯易懂的說明,小小孩從中領略了生活中的動力原理。 三個小時的「動手做」時間,從理論到DIY手做實務,當孩子們看著親手組合的迴力車快速地衝刺著,小臉蛋滿溢著自信的笑容,相信透過這些探索與學習,孩子們不僅從「玩」的過程中建立深刻的概念,更培養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步步堆疊面對未來的創造力和競爭力!
-
一杯水潔牙,落實生活中節水
2021-04-12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陳品貝 報導點閱數:596 次教學活動每到中午餐後,小朋友會到洗手台打濕抹布整理桌面並刷牙漱口,而刷牙時,更是習慣地將水龍頭打開嘩啦嘩啦地注滿水杯、清洗牙刷邊玩牙膏泡泡。近來中部因久旱未下雨,台中市上週開始進行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學校也配合進行一系列的節水措施,其中健康中心就帶著小朋友如何餐後用『一杯水潔牙』。 護士阿姨請各班小朋友準備好牙刷牙杯和牙膏,將適量的牙膏擠在牙刷上,帶了全班小朋友,示範正確的方式,45度角將刷牙放在牙齦和牙齒交界處兩顆兩顆牙輕輕刷,刷完外側面換內側面、咬合面…...當護士阿姨帶著小朋友一起刷牙時,小朋友才會知道牙刷位置是否放錯了,是否刷得太用力了。當刷完牙後,孩子們紛紛舉手告訴護士阿姨,刷完牙後牙齒好清爽乾淨有滑滑的感覺,而且水杯裡都還可以有一點點剩下的水。原來刷牙也能省水,一杯水潔牙也可以做到節水,省水就讓我們從生活中做起。
-
遇見幸福~東興孩子「與梅共舞」
2021-04-12 新社區 東興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1030 次教學活動南風微微吹來,帶著梅子味道的清香,是的,『梅香四溢 東興飄雪』是東興孩子們童年記憶裡的幸福密碼。新社區東興國小師生昨天展開了一場「與梅共舞」活動,校園前庭兩棵老梅樹,經一年的醞釀就等待這短短一個月的大鳴大放,不論是青澀的青梅、稍軟的青梅和帶有水蜜桃香氣的黃梅,都有其獨特的口感與香氣。自去年底賞梅花後,孩子們每天在梅樹下引頸張望,期待今年東興醃梅盛事的到來~ 清明節連假後第一天,企盼的日子終於來臨,允松和紫娟老師在梅樹下鋪好帆布,手持長竹竿敲打著梅樹……師生在梅樹叢中尋找梅子的身影,小心地摘擷,深怕一不小心碰掉了梅子;師生們努力工作兩個鐘頭,採收兩大籃梅子,接著還要將採下來的青梅經過殺青脫毛、脫水三天後,加上冰糖釀漬,在玻璃瓶內靜封三個月熟成,才能品嚐到酸酸甜甜的好滋味。 校長廖梅芳表示,前庭的梅樹去年底到今年一月間在接連幾波寒流催化下大爆發,校園內一片白茫茫的梅花盛開,有如雪花一般,將校園染成一片唯美浪漫的雪白世界,且不時飄散出淡雅清香,吸引不少遊客專程來賞梅;為了讓小朋友認識梅樹的生態及其經濟價值,老師們特別結合語文、自然、藝術與人文等領域,設計特色課程,引導孩子觀察梅樹、梅花等,如今梅子成熟了,學生透過識梅、賞梅、摘梅、醃梅與分享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歷程,並從中體會梅花不畏嚴寒,堅軔不拔的精神,也從「做中學」中了解一顆顆好吃的醃脆梅,必須經過多道工序與搓揉及加糖醃漬,得來不昜,也親身體會到農人的辛苦,進而懂得「感恩、惜福」。每年年底賞梅花與清明節後體驗採梅、醃梅樂趣,成為東興師生季節限定的小確幸。
-
Tello EDU 無人機飛行體驗
2021-04-1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49 次教學活動〖無人機體驗課程,讓數位科學班的孩子透過飛行及無人機作為教育載具,實踐於STEAM教育和MAKER精神!〗 華盛頓小學數位科學班本週邀請了ACTC亞洲兒童程式教育協會程式方塊教育團隊,為二年級的孩子們帶來Tello EDU 無人機體驗課程。 首先,講師介紹了無人機的種類以及它的應用範圍,再來則是講解了四軸飛行器的各機械部位以及運作原理,讓孩子們能夠更深入了解無人機之所以能飛行的緣由。 孩子們運用平板,學習如何透過Tello APP來連結與操控Tello EDU無人機。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考驗著孩子們的操控技術,由於這和一般的遙控相當不同,必須以飛行機的視角控制它的前進方向,同時小眼睛還要緊緊盯著飛行機的去向,才能讓它穩定飛行。 當無人機緩緩升起,依著孩子們的操作自由穿梭在活動中心上空,孩子們的學習動機與成就感也油然而生,不禁開始期待下一次還有哪些新奇的學習等著他們來挑戰!
-
適性揚才,大里高中國中部成就每一個孩子
2021-04-11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618 次教學活動聽廣播,一般都以為只有「聽其聲,不見影」,沒想到主持人會走出錄音間、走進教室,學生們個個雀躍不已。 大里高中國一(102)、高一(404)兩個班約65位的學生,開心的跟著高雄廣播節目主持人蘇菲蘇,進行別開生面的廣播閱讀之旅~「有聲閱讀趣」,看著「黑翅鳶尋家記」及「藏在紅豆裡的愛」兩本可愛的繪本圖案,也熱情討論著故事內容。 在校園裡我們不僅能體驗錄音間的風景,國二的師長們亦能帶著學生到南開科技大學,實際學習配電的課程,學習實作,了解目前產業的趨勢。 大里高中為完全中學六年一貫,國中部適性揚才,五育均衡,在108新課綱推動之下,學校致力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供新鮮、活潑及多元的學習經驗,想繼續升學的學生就近入學進入大里高中,利用繁星管道考取頂尖大學,想讀五專及職業學校的學生,學校的輔導室老師也給予適性的輔導,照顧到每個孩子。
-
素養教學<大學教授入班與大里高中國文科老師觀課交流>
2021-04-11 大里區 大里高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558 次教學活動教育部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讓大學師長至大里高中觀課交流,這次來了三位教授分別是彰化師大,暨南大學,靜宜大學的教授。 國文老師一如平日的上課方式,還有學生們認真的眼神,讓教授們誇獎大里的學生很幸福。 《虯髯客傳》被金庸譽為「中國武俠小說之鼻祖」。小說以隋末社會動盪為背景,由風塵三俠虯髯客、李靖、紅拂女三人為主角,刻劃出鮮明的人物形象與深刻英雄的主題。授課前先將學生以異質分組,以便課堂上進行討論。授課內容首先針對場景的掌握,每一次場景的轉換便是一人物的出場。會讓學生討論場景在小說中有何意義。其次為人物形象的掌握,聚焦在「觀」,每一角色如何去「觀」他人,透過「觀」,如何凝聚人物形象。讓學生也一起來「觀」主角,甚至結合生活,好好觀世界。 觀完課後的議課時間,每位國文老師都和教授們討論著大學是如何看待新課綱的學習歷程,也較能理解,未來在準備課程時如何教給學生帶著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