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線上教學,可以「翻滾」
2021-06-27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790 次教學活動忠孝國小四年級線上教學,由於正式課程進度大致告一段落,老師們讓班上學生進行線上才藝發表,透過欣賞同儕之間的才藝表演,不但把舞台主角再還給學生,果然又上了一堂不一樣的線上課程。 這些四年級的學生們可厲害了,鋼琴、小提琴、古箏、鐵琴、打鼓、拇指琴、直笛、魔術、扯鈴、舞蹈、歌唱等樣樣都行。 甚麼? 連「翻滾世界」的才藝都有! 真是太精采了!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秒鐘或幾分鐘的才藝表演影片,但可想而知,這是學生付出多少練習時間與家長辛苦錄製,才得以展現出來的成果啊! 感謝老師們在有線教學上的無限用心,再度讓孩子展現自我! #要給這些學生們按個讚! #忠孝學子最優質!
-
迴轉壽司,請上線享用
2021-06-27 西區 忠孝國小 學務處 葉鎂鳳 報導點閱數:745 次教學活動閱讀飛夢力-迴轉壽司,線上享用篇 「哈囉!小朋友~這一節又到了你們最喜歡的閱讀課了!」 忠孝國小一年四班進行閱讀飛夢力的線上課程,淑珍老師透過錄音講述故事,圖片影像同步呈現的方式,進行每周一堂學生最喜愛的閱讀課程。 「小朋友~你有吃過迴轉壽司嗎?你知道迴轉壽司要怎樣吃才好吃嗎?」 這一天的線上閱讀課,老師講完「迴轉壽司」的繪本故事,引導學生在空白紙上畫出和家人吃大餐的情形,並且用「…除了…」造句,寫出當時的感受。 原來線上閱讀課,也可以是一場美的饗宴呢! #利用預錄的方式講述故事,學生可以重複聽、重複看,加深對每個故事的感受喔! #迴轉壽司閱讀課,視覺、聽覺、知識、美感都飽足了!
-
科學手創課程--「創意轉轉」與「飛輪車」
2021-06-23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99 次教學活動〖科學手創課程,從孩子們最愛的車體動力結構,連結生活與學習。〗 車子的動力結構總是能吸引孩子們的聚焦目光,數位科學班三年級這學期的科學手創課程進入了「創意轉轉」主題。老師先帶著孩子們觀察汽車輪子,發現原來車體轉彎時會有輪子轉速不同的問題,從中了解「差速器」齒輪機構的應用,它能讓車輪在轉彎時順利轉動。接著,孩子們開始了雙動軸機構的分組組裝與製作。 接續的課程裡,孩子們著手進行「飛輪車」製作。這個工程必須利用大小齒輪相互咬合,產生齒輪比的轉速差異,接著利用重物(積木賽車輪)的轉動慣性,透過齒輪的動力傳送,讓飛輪車能夠自行前進。孩子們還展開了一場科學創意競賽,透過量化車輪轉動的圈數,測試讓車子可以確實停在目標區的指定位置上。 科學手創課程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生活中不易察覺的科學現象及原理,讓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
-
6.22在家自主學習-唱跳音樂身體好
2021-06-23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林嘉玲 報導點閱數:636 次教學活動因應新冠狀肺炎疫情全國三級防疫停課不停學 從5/19(三)開始至今打亂了許多計畫與活動 在課程學習上有了很大的改變 有線上同步教學既非同步教學 都考驗了第一線的老師們 我是潭陽特派員每天觀看孩子們在家學習成效 定時播報出來與大家分享 看到低年級利用班網或 Line 及E-mail 與家長溝通聯繫 每回看到孩子們在家自主學習不由得很感動 特派員分享幾則孩子學習狀況~感謝老師的用心規畫暨家長在家協助指導 ■停課不停學-唱跳音樂身體好如下: 今日拍照作業: 唱跳音樂《病毒躲貓貓》 記得勤洗手 外出戴口罩 防疫不鬆懈 因應新冠狀肺炎疫情全國三級防疫停課不停學 從5/19(三)開始至今打亂了許多計畫與活動 在課程學習上有了很大的改變 有線上同步教學既非同步教學 都考驗了第一線的老師們 我是潭陽特派員每天觀看孩子們在家學習成效 定時播報出來與大家分享 看到低年級利用班網或 Line 及E-mail 與家長溝通聯繫 每回看到孩子們在家自主學習不由得很感動 特派員分享幾則孩子學習狀況~感謝老師的用心規畫暨家長在家協助指導 ■停課不停學-唱跳音樂身體好如下: 今日拍照作業: 唱跳音樂《病毒躲貓貓》 記得勤洗手 外出戴口罩 防疫不鬆懈
-
110學年度各項工作超前佈署-學年主任會議-2
2021-06-2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632 次教學活動目前疫情稍稍有緩解趨勢,但總務處處仍然超前佈署,今天召開學年主任線上會議,討論重點為: 1. 110學年度返校日預定計畫 2.各學年各班級教室搬遷預定計畫
-
10學年度各項工作超前佈署-學年主任會議-1
2021-06-2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99 次教學活動目前疫情稍稍有緩解趨勢,但教務處仍然超前佈署,今天召開學年主任線上會議,討論重點為: 1. 學年會議討論題綱 2.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學校課程總體架構 3.各年級各領域/科目課程計畫(部定課程) 4.彈性學習課程計畫(校訂課程) 5.110學年度返校及開學預定計畫
-
科學手創課程--動物狂想曲
2021-06-2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641 次教學活動〖「科學手創」專題課程,從各式各樣的動物造型連結動力裝置,引發孩子的手作魂。〗 數科班二年級的科學手創課程,這次以「動物」為探究主題,在不同的專題學習中,老師帶著孩子們從研究動物的構造和習性,延伸至科學手創玩具的遊戲製作。 第一個專題課程中,孩子們從認識昆蟲的特徵出發,利用橡皮筋的彈力,把旋轉之後儲存的彈力,轉換成蝴蝶翅膀轉動的升力,製作出創意仿生蝴蝶DIY作品。完成後,大家還進行了蝴蝶飛翔滯空的有趣創意競賽呢! 之後的專題課程更是引發孩子們的手作魂,在「閃閃火金姑」這堂課裡,孩子們學習用壓電板的發電方式來製作模擬螢火蟲;在認識昆蟲的生態習性後,「3D昆蟲大進擊」以立體摺紙的方式,組裝立體昆蟲模型;「飛鳥飛機」則運用了曲柄連桿與橡皮筋彈力,製作仿生飛鳥飛機。 結合動物造型的手創動力裝置,讓學習更加豐富有趣,充滿想像力。
-
〈彩色變裝秀~馬纓丹〉
2021-06-2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865 次教學活動110 學年度潭陽校園植物季主題是「彩色變裝秀~馬纓丹」 與藝文團隊一起討論的110學年度植物季主題名稱 目前積極規劃110學年度一至六年級跨領域的教學活動 學名:Lantana montevidensis 英名:Trailing Lantana、Purple Trailing Lantana 日名:コバノランタナ(小葉のランタナ)、ランタナ・モンテウィデンシス 別名:紫花馬纓丹、細葉馬纓丹、小葉馬纓丹 馬纓丹,別稱五色梅、七色梅、五龍蘭、如意草、五彩花、臭草、臭金鳳、五雷丹、五色繡球、變色草等,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原本主要分布於南美洲、西印度,馬纓丹屬常綠灌木。一般花期大約是在4月中、下旬到隔年的2月中旬左右,不過也因氣候與溫度的影響,幾乎整年都能看到開花,可說是常盛的植物。 ■馬纓丹簡介 馬纓丹屬常綠木質藤本,原產南美洲亞熱帶氣候區。全株有毛。莖纖細柔軟,匍匐於地面或於高處下垂生長,長可達3m。對生卵形葉,長2~3cm、寬1~2cm,搓揉有特殊氣味。頭狀花序自枝端及葉腋伸出,直徑2.5~3cm,花紫紅色,花冠4裂,花徑0.2~0.3cm。圓形核果成熟紫黑色,直徑約0.5cm,園藝栽培罕見結果。開花期全年。 ■馬纓丹栽培 全日照溫暖環境。壤土、砂質壤土或培養土種植。不耐旱,介質略乾就澆水,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隨生長蔓延一段時日後,會有莖基部無葉的禿腳狀況,可以使用強剪的方式,促進萌生新枝條改善。扦插法繁殖。 ■馬纓丹花語 鮮活的生命能量,毫不造作,天真燦爛,如同純真的孩子自由不羈的展現自我,興高采烈的探索生命,源源不絕的創意湧現,敢於表達,敢於顛覆自我。 ■馬纓丹應用 匍匐性佳生長迅速,是道路邊坡、駁坎及公園等場域優良的地被植物。枝條柔軟的特性,也適合種植於窗台、河堤、高花台、圳道等高處種植懸垂,以美化壁面。經修剪控制蔓藤長度,可作為吊盆植物或草花使用。 ■馬纓丹知識 馬纓丹屬植物體內含有馬纓丹烯A(Lantadene A)等成份,會讓誤食葉片的牛、羊等反芻哺乳動物中毒,對人類與寵物中毒的案例很少,但應用時仍須注意。
-
線上閱讀課,作家來做客
2021-06-21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507 次教學活動〖線上閱讀課迎來了神祕嘉賓,為孩子們輪番唸讀一個又一個好聽的故事!〗 沒有圖書館的閱讀課,嬿瑜老師特別為班上孩子安排了線上神秘嘉賓的來訪,每一週都有不同的重量級作家、新銳繪本作者,或是曾經參與華小「與作家有約」的教科書作者,都來華小線上閱讀課和小小孩講故事、聊聊天囉! 105線上教室的來賓陣容超級堅強,包括了《寵物功夫學校》的林哲璋老師、《妖怪新聞社》的王宇清老師,以及《殭屍來了》、《夢遊》的顏志豪老師,還有《三隻小螞蟻》、《兔子阿姨》故事系列的陳素宜老師,他們輪番接力為孩子們帶來一個又一個好聽的故事,或是述說如何成為作家的故事歷程。舉凡幽默的、溫馨的、新奇的、充滿想像力的故事,都在每一週的閱讀課直播傳送到孩子們的視聽世界裡。 華小的孩子好幸福,有這麼多知名作家為他們親自唸讀故事!這是線上教學讓人意想不到又相當神奇的一刻,更是老師和孩子們這段期間最大的收穫!
-
線上自然課--自學・思考・合作・表達
2021-06-21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497 次教學活動〖線上自然課教孩子善用工具、活用資訊能力,經驗學思達的學習歷程!〗 六年級畢業前夕,宇青老師的線上自然課依然豐富充實,即使不在自然教室裡上課,孩子們也能經驗學思達的學習旅程。 為了讓孩子們有上課的儀式感,線上點名為學習揭開了序幕,緊接著進入這次自然課的重點「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空氣汙染」。孩子們必須透過Google Jamboard以及協作平台,分組討論老師所提出的六個問題,並且將答案整理成簡報。 從問題出發,孩子們熟練的自行上網收集資料,從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篩選、整理、歸納想法,老師也給予孩子們發表的機會,同時藉由線上互動的過程,進一步鼓勵並釐清孩子的答案。自發性的積極學習,讓線上自然課充滿了彈性與活力。